APP下载

景观社会理论视域下的《欧米伽点》

2023-11-03

长江小说鉴赏 2023年16期
关键词:后现代

赵 媛

[摘  要] 在景观社会里,人们往往会沉溺于景观的虚构性中,而将社会本真和自己的具身感知抛之脑后。唐·德里罗是美国当代最杰出的后现代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欧米伽点》既有可视的客观景象,也有个人主观建构的景观,关注大众传媒、消费文化和意识形态对人的心理、思想、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影响,呼唤人们反思历史,思考当下社会。

[关键词] 唐·德里罗  《欧米伽点》  景观社会  后现代

[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7-2881(2023)16-0061-04

一、引言

作为美国当代文坛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唐·德里罗(Don DeLillo)在世界范围内享有较高声誉,被大众视为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候选人。曾有人评价他是“世纪末最具代表性的后现代小说家”。其作品集中展现了后现代时期美国人的社会生活以及美国20世纪后期的社会景观和文化现象。《欧米伽点》(Point Omega)首尾篇章的标题都是“无名”,场景被放置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描写了一位无名男子观看《24小时惊魂》的经历,中间的主要章节部分则讲述了电影导演吉姆·芬利前往沙漠拜访理查德·埃尔斯特并拍摄电影的故事,后者曾是政府高层的军事顾问。小说浓缩了德里罗对影像、社会文化、艺术与现实的反思,也探索了个体对现实世界的感知。

景观(Spectacle)这一概念最初由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Guy Debord)提出。德波并没有明确给出“景观”的定义,但针对这个概念提出“景观并非一个图像集合,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景观是针对生活的可见的否定,也是针对变得可见的生活的一种否定”[1]。在《景观社会》开头,德波就写道:“在现代生产条件占有优势的社会中,所有的生活都把自己表现为景观的无限积累。”[1]景观社会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和消费社会的确立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景观也随之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新特质,对景观的入迷使人们丧失了对生活与真我的渴望和要求。为了揭示现代社会中景观对主体感知的操纵,德波提出“景观社会”这一理论。

二、景观社会的建构

景观原意为“一种被展现出来的可视的客观景色和景象,也意指一种主体性的、有意识的表演和作秀”[2]。现代艺术博物馆和沙漠组成了小说的两个空间,不同景观的相互切换呈现出一种平衡的场景,可视性景观和主体性表演都有所体现。

1.现代艺术博物馆:虚构的场景

小说首尾以“无名”为题的篇章都把叙述的地点放在一个现代艺术博物馆,在“无名9月3日”部分,博物馆播放着一部由道格拉斯·戈登制作的无声影片《24小时惊魂》,就是将电影《惊魂记》拉长至24小时,很少有人为之放慢脚步,但一名男子站在黑暗中反复观看、思考,向我们展示了大段的内心独白。“无名9月4日”中,无名男子仍在观赏电影,在遐想中一位女子出现,这似乎就是他在等待的人,他们展开对话,还交换了电话号码。

展厅空旷且寂寥,清冷的展厅和冷漠的参观者构成了这个景观。“展厅里没有座椅。屏幕就兀自矗在那里,十英尺高,十四英尺宽,直接立在地面上,摆在房间的正中心。屏幕是半透明的,有些人,但不多。”“参观者三三两两走进来……朝那块屏幕看看,然后走了出去。有时候成群结队的旅游者也来……就在那里张望一下,转身走了。”[3]这似乎是一个真实世界,有的人冷漠地无视那块宽大的屏幕,有的人注视屏幕,但未必留下了什么思考,他们似乎对电影毫无热情,没有情绪的波澜。

在建构的景观中,许多人通过各种方式感知日常生活和世界,但人们的感知功能在这样的环境中退化。景观并非只是“由大众传播技术制造的视觉欺骗”,而是“以影像为中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3]。不间断地看一部恐怖电影对人来说是一种巨大考验,大多数的参观者只是想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并不愿意过多地逗留,对于他们来说,这段经历可有可无。这也喻示着来去匆匆的参观者们并没有兴趣去了解发生在身边的杀戮和真相。高科技手段为人们带来了庞大的信息量,人们对于事物的感知已全然机械化,因此不愿意主动关注与考量表象背后的存在。但是这个男子却背道而驰,主动质疑与反思影像的真实性。借无名男子对影像的态度,德里罗发出了内心对这個世界真实性的质疑之声。

2.沙漠:追寻的乌托邦

主体故事在一位名叫理查德·埃尔斯特的退休军事高参和一个年轻的电影导演古姆·芬利之间展开。芬利想要拍摄一部以伊拉克战争为题材的纪录片,他邀请老人埃尔斯特参加这部纪录片的拍摄。不同于其他战争题材的纪录片,这部影片镜头里的人物只有埃尔斯特一个人,背景仅仅是一面墙,内容则是他的独白。芬利为了说服埃尔斯特参与拍摄,独自从繁华的纽约来到沙漠中。两人在埃尔斯特的家里朝夕相处,一起聊天、饮酒,讨论孤独、时间和心灵等各种话题,同时芬利还时不时地试图说服埃尔斯特同意参加拍摄。但埃尔斯特女儿的消失使他们的生活被打乱,最终他们的沙漠之旅以失败告终,迫不得已回到曾经生活的城市去面对当下与未来。

在德波看来,景观除了可视性外,还包括一种有意识的主体性表演,“这一沙漠,远离城市,远离散落的小镇”,“一栋房子,此外只剩无限的遥远了,没有景点,没有壮观的风景线,只有空阔的距离”[3]。在景观社会中,视觉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只有被看见才有存在的意义,视觉被提高到以前曾是触觉享有的特别卓越的地位[1]。沙漠对于城市而言,是边缘化的存在,与城市中的展厅形成鲜明对比。埃尔斯特和芬利想在沙漠里,透过自己构建的景观社会逃避现在和未来的窘境,他们在这里,会忽略时间的流逝,更好地追寻自我。在小说最后一个章节里,现代景象的回归暗示了他们精神逃离的无效性以及被迫回归现实、面对生活的必然性。无论是可视性景观还是主体性表演,景观社会的建构并没有使他们逃离现实生活、躲进艺术世界,最终,这种想法不过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虚妄。

三、社会现实的揭露

“互为异化的现实和景观形成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存在本质——一种由感性的、视觉性建构的景观幻象。这种景观不是影像的叠加,而是各种以影像为主导的、复杂社会关系的呈现,其炫目的表象遮蔽了社会本真的真实存在。”[5]在后现代社会,人们被各种景观迷惑,逐渐远离现实真相与个人感知。

1.媒介技术曲解信息

德里罗在小说创作中,向读者展现了许多电子媒介技术产品。《欧米伽点》中最明显的就是电影,这些电子影像产品不断地重播。德里罗认为:“电影允许我们用以前社会没有的方式来检验自我、模仿自我、重塑现实。”[6]可以说,媒介技术与社会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欧米伽点》与电影联系紧密,创作灵感就来源于作者在纽约艺术博物馆观看《24小时惊魂》的经历。小说中,无名男子站在黑暗中看着电影,陷入沉思,冥想许久。芬利和埃尔斯特也看了这部电影,埃尔斯特认为“有东西正在被颠覆,那是他做出反应的传统用语。意象胎死腹中,时间分崩离析,那观点可用各种理论和辨析来表达,竟使他失去了主宰它的语境,只剩下干脆拒绝”[3]。大部分电影作品都是以正常的速度来呈现,但当时间被放慢,被掩盖的事实真相可能就会暴露出来,在作品和现实中都是如此,传媒信息使人们的日常生活遭到侵占,使人们的感知世界被淹没,而媒体传达的信息也可能被曲解。

景观的背后隐匿着权力对主体的监视。客观的符号图像主动扭转局面,人类只能被动接受。只负责呈现不负责反馈的媒介使观众的反应变得毫无意义,景观也屈从于权力的运转。用貌似丰富多样的节目做诱饵,作为景观的媒介将大众吸引到虚拟的世界,等到个体已离不开以媒介为主导的生活方式时,权力已暗中完成了对主体意识的规训,实现了虚与实的易位[7]。在景观的操纵下,信息有可能会被曲解,人们也可能会抛开自己对社会存在和事实真相的感知。

2.消费社会改变资本导向

当代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鲍德里亚提出了著名的消费社会理论,目前已经成为一个重要概念。“鲍德里亚认为,现代社会中消费具有一种神奇的地位,它已经取代了生产的地位,消费变成了社会的中心,变成一种生产力。”[8]

后现代社会中,大众的意识已经被先进技术构建的景观所改变,尤其是在消费时代,无穷复制的拟像和碎片化的信息使人们麻木以及丧失创造性。现实社会中,人们异化成缺乏思考缺乏信仰的只会“呼吸与进食的奇异而光亮的实物”[3]。芬利作为电影制片人与大众不同,有着偏执的艺术追求,他只拍过一部作品,并没有被认可为传统意义上的电影,但是它的内容“经剪辑后超越了信息和客观的限度”[3],德里罗的历史观也体现其中。芬利打算拍一部纪录片,“这电影完全是那种没有任何遮掩的东西”[3],但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种简约的电影风格与资本时代好莱坞大片的宏大奢侈格格不入。在消费社会,体现他艺术理念的纪录片是否会被观众接受,人们是否愿意直面现实,这仍然要打一个问号。

四、主题感知的颠覆

景观的生产方式、商品和文化铭刻着现代资本主义的烙印。形形色色的视觉表象控制了主体的欲望,隐匿了社会真实,最终导致人的主体性丧失。景观社会表面上不妨害个体的自由意志表达,实则对其施加隐蔽的意识控制。

1.对历史的反思

埃尔斯特曾经是美国中情局的军事高参,是伊拉克战争的知情人,他的工作任务就是提前对每场战役进行风险评估。然而埃尔斯特与那些真正的战争狂人不同,他并不是一个积极的战争发动者,相反,他对战争有着自己的认识,他曾数次表达对政府发动战争的批判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在战争结束后,他毅然舍弃作为专家所享有的一切优厚待遇,避世隐居。用埃尔斯特的话说,他选择精神隐退是因为“有好几年时间,我的一天总是以冲突开始,我在城市里走的每一步都是冲突,其他人也是冲突”[3]。

埃尔斯特本人非常矛盾,一方面,他深受美国霸权主义的影响,为美国在国际上日益丧失霸权地位而担忧。因此,为了维持这种大国的霸权地位,他和其他战争制造专家们一起,利用各类先进技术模拟各种战争场景,从而积极推动战争,在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人为地制造大量的非自然死亡。另一方面,战争过后,埃尔斯特回到现实中来,他发现,他曾经推崇并引以为傲的战争理论不再有用武之地,他们一手策划的战争并没有带来预期的后果。美国发动的一系列看似正义的反恐之战,虽然削弱了恐怖主义的势力,但是并没有带来美国人预想的和平。

“德波的根本目的不是批判技术,文化乃至制度化本身,而是反思和批判技术恶化和制度化背后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及景观社会的意识形态性。”[9]城市里喧闹的街道、匆匆的行人让埃尔斯特感到极不适应,战争结束后无所事事的失落感更使他的内心无法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于是他选择远离尘世,退隐到沙漠里的木屋中,让自己习惯于制造战争的心再次回归宁静,从而反思在战争中迷失的自我与人性。

2.对当下的思考

《欧米伽点》并没有直接描绘或预测一幅未来的社会场景,但是通过文本细读,我们可以看出后9·11时代某种潜在的社会秩序。当今社会,日益激烈的冲突体现在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等多方面,景观社会呈现出极其复杂的一面,社会逐渐走向某种高度集中的状态。在德里罗的笔下,作品中的人物都或多或少受到客观社会的影响,表现出偏执的性格特点,他们对现实社会倍感失望,对未来充满迷茫,每个人都试图寻找个人的乌托邦世界。小说结尾处,无名男子回到博物馆,德里罗写道:“有时候,下雨前会刮一阵风,鸟儿乘着风滑过窗前,那是划过夜空的圣鸟,比梦奇怪得多。”[3]对于这段结束语的解读可能有无限种,也许这是对新的世界秩序的暗示,世界最终也是一个构建的景观世界,背后是权力的运转,而乌托邦或许就诞生在人类的反复沉溺与抽离中。唐·德里罗对后现代人类生存境遇進行了深刻的关注与思考,为我们了解21世纪的美国社会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五、结语

《欧米伽点》精悍短小,但晦涩难懂,融合了作者对媒体、科技、战争、艺术、存在、死亡等主题的思考。德里罗在作品中构建了现代艺术博物馆和沙漠这些可视的客观景象,主要人物企图在这些景观中逃避现实和个人感知,其中也有个人主体性表演,但最终还是归于现实之中。大众传媒、消费文化和意识形态对人的心理、思想、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具有深刻的影响,部分信息可能被曲解,市场也有具体的消费导向。此外,作品渗透着作者对战争、历史和政府决策的反思,也体现了作者对当今社会的人文关怀,呼唤读者反思历史,思考当下社会。

参考文献

[1] 德波.景观社会[M].王昭凤,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张一兵.代译序:德波和他的《景观社会》[M]//德波.景观社会.张新木,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3] 德里罗.欧米伽点[M].张冲,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

[4] DeLillo D.Point Omega[M].New York:Scribner,2010.

[5] 张瑞红.唐·德里罗小说中的媒介文化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5.

[6] Depietro T.Conversation with Don DeLillo[M].Jackson: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2005.

[7] 申圆,史志康.伊恩·麦克尤恩小说《星期六》中的景观社会[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36(5).

[8] 孔明安.物·象征·仿真——鲍德里亚哲学思想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9] 刘扬.媒介·景观·社会[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 夏  波)

作者简介:赵媛,中国矿业大学。

猜你喜欢

后现代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
90后现代病症
《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后现代语境中的原子弹哲学
坚守川剧的后现代主题
《百年孤独》的后现代解读与叙事艺术研究
后现代科学、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文明:怎样避免西方的现代性错误
《我的名字叫红》的后现代叙事手法解析
后现代语境下的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