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政教育融入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委培班舞蹈表演专业教学的方法探究
2023-11-03文科
文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推进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1]。1980年,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响应国家号召,第一次设立少数民族委培班。目前在校有分别受林芝市民族藝术团、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贵州省歌舞剧院委托培养的三个舞蹈表演人才学员班。委培班学生在语言、文化、技能基础等方面较弱,但具有热情善良、朴实顽强、能歌善舞的民族特点。为此,学院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并始终坚持以德育为教育目标之一,促进少数民族委培班舞蹈专业的发展建设,同时在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思政教育融入少数民族委培班舞蹈专业教学的价值意蕴
(一)促进少数民族委培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少数民族委培班学生经过严格的招生筛选,进入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5年的专业学习是不断获得知识、习得技能、充实自己的成长过程,也是树立正确思想观念的关键时期。因此,舞蹈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学科,也需要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德行修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促进少数民族委培班舞蹈专业长远发展
少数民族委培班与高职院校其他舞蹈专业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平时更重视且更擅长专业技能训练,而在人文素养的提升方面相对较弱。由此导致学生对舞蹈艺术创作背后的情感把握不准、对丰富内涵的理解不深。长此以往,会造成作品的感染力和系统性不足,进而阻碍舞蹈专业学科的创新发展。因此,从少数民族委培班的舞蹈专业教育的长远规划来看,需要融入思政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少数民族委培班作为高职院校帮扶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措施,必须积极响应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在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交流、民族团结进步,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深远的文化力量。
二、思政教育融入少数民族委培班舞蹈专业教学的方法建议
在少数民族委培班的培养上,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始终坚持“唯真唯正唯美”的校训精神,注重思政教育的融入,在思想认识上提高政治站位、在专业教学上浸润思政元素、在个人成长上注重社会实践,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一)在思想认识上提高政治站位
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委培班是党的民族政策在艺术教育中的体现,也是增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促进兄弟民族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有力措施。[2]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艺术人才是一项光荣传统,也是一项光荣任务,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多年来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委培班的建设,在招生、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创作演出、生活保障等方面全过程提供有力支持。学院通过旁听课程、师生研讨、观摩训练、组织毕业晚会、共度传统节日等方式关心慰问委培班;广东省教育厅、西藏自治区文化厅、林芝市文广局、贵州文化演艺集团等各级领导多次来校看望委培班学生,给予学生政治上的关心和思想上的鼓舞。
(二)在专业教学上浸润思政元素
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在加强少数民族委培班的思政教育上,除了开设专门的思政课程,还在舞蹈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1.在教学中突出经典作品的思想解读
在教学中,着重选取反映中国发展重要历史阶段的经典文艺作品,分析不同时期优秀作品的创作导向、艺术审美、发展特点等,梳理背后蕴含的社会意义和时代精神,让学生在作品鉴赏中,加深对舞蹈内容的直观理解,逐渐形成深度的分析能力和系统的思考方式。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受到观众热捧的剧目必然是集思想性、艺术性和创新性为一体,也是国家不断增强文化自信的体现。
2.在教学中积极结合传统文化进行创作实践
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对少数民族委培班的培养,非常重视创作实践,积极引导学生了解并参与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的舞蹈创作和表演,成功排演了舞蹈作品《醒狮》和《顶硬上》。这两个富有岭南地域特色的节目分别荣获了国家艺术基金2020年度资助项目和文旅部主办的第十三届全国舞蹈展演优秀节目奖。《顶硬上》还在2021 年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的“爱在广东”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中的“相融广东”微视频作品大赛中获得奖项肯定。
学生通过排演岭南特色鲜明的舞蹈作品,不仅锻炼了技能,了解岭南文化的深刻内涵,认识到独属于岭南精神特质的韧劲和冲劲,更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增强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和向心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些正是少数民族委培班思政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3.在教学中积极结合红色题材进行创作实践
为了加强思政教育,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少数民族委培班利用舞蹈学科的优势,积极调动学生的热情,在教学中挖掘红色题材进行一系列的创作实践。学生通过主动去了解党的故事、革命故事和英雄故事,从中提炼主题,结合舞蹈创作,不断激发创造力。西藏和林芝委培班曾参加由佛山市委宣传部组织创排的大型原创情景交响组歌《这就是我们》,用舞蹈语言诠释佛山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故事。在这实践过程中,学生获得的思考更加深刻,受到的精神鼓舞更加深远,坚持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文化观,让红色基因不断传承,信仰之基愈加牢固。
4.在教学中加强专业技能训练的意志磨练
舞蹈作为一门表演艺术,技术是基础,必须在综合了力度、软度、灵活性、流畅度、爆发力等技术之上,才能得到艺术上的升华。“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次表演都是经过日常千锤百炼的重复训练。因此在平时的技能训练中加强精神意志的磨练,也是思政教育融入少数民族委培班舞蹈专业教学的有效方式。
(三)在个人成长上注重社会实践
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在少数民族委培班的培养中注重因材施教,用心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并鼓励他们走出校园,融入社会生活中。比如西藏和林芝委培班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了西藏自治区第十三届运动会暨第五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闭幕式文体展演、西藏林芝第二十届桃花旅游文化节开幕式文艺演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歌曲《领航》主题快闪活动等重大活动。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技能,也深刻感受到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伟大成就。
在校期间,少数民族委培班表现优异得到认可,多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和校级奖学金,多人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学生们更加坚定了毕业返回家乡接受继续教育后,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发展新生力量的人生选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回报社会。
思政教育融入高职院校的专业学科教育,可以更好地推进综合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深入贯彻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实现德育与美育一体化发展、加快高校舞蹈教育课程改革等目标。[3]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委培班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挥少数民族学生的自身优势,找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契合点,将思政教育落到实处,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德艺双馨的少数民族艺术人才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规划司.上海戏剧学院:帮扶少数民族发展文化事业 六十三年坚持培养西藏艺术人才[R]. 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jyzt_2022/2022_zt04/dianxing/xiangmu/shengshu/shengshu5th/202211/t20221115_991572.html,2022-11-15.
[3]苏姗.思政教育融入高校舞蹈教育的意义与途径[N].中国电影报,2022-07-13(11).
责任编辑 魏家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