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现状及政策建议
2023-11-03张露郑燊
张露 郑燊
摘 要 加强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是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有效举措,是现代农业重大牵引性工程和促进产业消费“双升级”的重要内容。为全面了解掌握重庆市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情况,于2023年1—2月开展了专项调研,调研方式包括实地走访及与基层部门、企业代表座谈等。结果显示:重庆市自成为全国首批16个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项目试点省市之一以来,2020—2022年间建设了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项目1 850个;已建成产地节能型通风贮藏设施容量1.39万t、节能型机械冷库容量9.90万t、节能型气调储藏库容量1.85万t。剖析了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纳入约束任务管理,优化资金拨付方式,扩大项目支持范围;缩短用地审核程序,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现状;政策建议;重庆市
中图分类号:F326.5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5.048
2020年4月,重庆市作为全国首批16个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项目试点省市之一获得国家支持,经过3年的实践建设,全市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为全面了解掌握全市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我们于2023年1—2月开展了专项调研,调研方式包括实地走访及与基层部门、企业代表座谈等。本文根据实际调研数据,归纳总结重庆市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经验,剖析当前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1 取得的主要成效
2020—2022年,重庆市在38个涉农区县的418个乡镇711个村,计划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项目1 350个,实际建成1 850个。已建成产地节能型通风贮藏设施容量1.39万t、节能型机械冷库容量9.90萬t、节能型气调储藏库容量1.85万t,分别占冷库总容量的10.57%、75.34%、14.09%。
1.1 仓储保鲜能力增强
全市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仓储能力达13.14万t,进一步提升了鲜活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能力,降低了鲜活农产品产后损失率,提高了鲜活农产品商品化处理能力,对解决新鲜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初一公里”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1]。合川区建设48个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储藏能力达5 360 t,解决2 667 hm2蔬菜水果贮藏保鲜。巴南区建设10个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容量达1 693 t,减少腐坏损失372 t。
1.2 市场溢价能力提升
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成投用后,延长了新鲜农产品保鲜时间,实现了农产品错峰上市,提升了经营主体市场溢价能力,避免了农产品集中上市价格低廉问题。全市经冷藏保鲜后的蔬菜、水果市场溢价率分别提高13%、36%左右。九龙坡区建设冷藏设施11个,贮藏柑橘、葡萄、花椒、蔬菜等新鲜农产品2 200 t,增加销售收入超过100万元。万盛经开区2022年新建冷藏设施7个,贮藏李子、萝卜、青菜等新鲜农产品800 t,可减少直接经济损失244余万元。
1.3 产地农民收入增加
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投入使用后,实现新鲜农产品保质增价,增加了产地农民人均收入1 500元左右。北碚区咏润食用菌家庭农场年产食用菌320余吨,2022年新建冷藏设施11个,实现年增食用菌产量50 t,增加销售收入90余万元,新增采摘工、搬运工等10余名,缓解本地就业压力。大渡口区跳磴镇蜂窝坝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2022年新建冷藏设施1个,可长期冷藏保鲜蔬果25 t左右,实现淡储旺供,年增加产值13万元,可吸纳当地村民365人就地务工,与附近农户190户签订代收代储合同,带动农户增收400万元。
1.4 冷藏流通能力提高
在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中,新改建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206个,建设区县级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63个,配备冷链运输车3 699辆,形成市、区县、乡镇、村社四级冷链物流体系,减少蔬菜、水果流通腐损率分别达20%、11%,节约预冷贮藏周转费43%,新鲜农产品冷藏保鲜流通能力明显增强。
1.5 社会满意度增强
2022年7月农业农村部开展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绩效评价,重庆市综合排名位居全国第5位。财政部8月开展绩效评价评为优秀等次。人民日报以“加快冷链物流建设,支持农企精准对接——让特色农产品运得出卖得好”为题,报道巫溪县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相关情况。农业农村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工程专刊第28期,以“重庆江津打出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组合拳”和农民日报头版头条以“田头建冷库,联农聚合力”为题,报道江津区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的经验做法。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投入使用,直接创造就业岗位1.1万个,间接创造就业岗位2.5万个,冷链运营带动2.2万农户生产发展,受访农民群众满意度达99.6%。
2 主要做法
加强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顶层设计,研究出台项目建设用地、用电、用气和信贷融资等方面优惠政策。制定下发《重庆市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工作实施方案》《重庆市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技术方案》《重庆市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验收参考方案》等,对项目建设目标任务、技术支撑、验收标准等方面作出明确要求。
2.1 建立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
高度重视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工作,成立了以市农业农村委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业务处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全面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各项工作。涪陵、綦江、大足、潼南、开州等区成立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区农业农村委主要领导任副组长,区财政局、区经济信息委、区商务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市场监管局等相关单位为成员单位,指导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2.2 坚持规划引领,突出发展重点
在全市38个区县开展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项目建设需求调查,结合“一区两群”优势产业发展需求,制定重庆市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方案,重点布局在鲜活农产品主产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脱贫地区,有1 029个项目集中在鲜活农产品主产区、398个项目集中在特色农产品优势区、645个项目集中在脱贫地区。根据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需要,鲜活农产品存储需求,2021年申报万州、江津、大足、开州4个区,2022年申报涪陵、綦江、潼南、铜梁、丰都5个区县为全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整区推进实施区。截至目前,9个整区推进实施区县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1 315个,占项目建设总数的71.08%。
2.3 加强部门联动,强化要素保障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和金融部门等,建立工作协商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市发展改革委出台《关于全面落实水电气有关价格政策的通知》,市规划自然资源局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设施农业用地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农产品产地保鲜设施用电按照农业生产用电标准执行,建设用地纳入设施农业辅助用地管理。建行重庆市分行推出“农产品仓储补贴贷”等金融产品,市农业融资担保公司开发“生鲜冷链(可溯)专项贷”, 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涪陵区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推出6项专属信贷产品,为3家业主提供融资300万元;江津区人民政府与重庆市农担集团共建融资担保“风险资金池”与信息共享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冷链专项贷”产品,2022年发放专项贷1 000万元;大足区创设“裕农快贷—冷链贷”等专属信贷产品,形成专项信贷政策,最高可贷100万元,贷款利率4.35%。
2.4 强化资源整合,创新建设方式
积极探索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方式,建立共建共享利益联结机制[2]。
2.4.1 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国有平台公司、农业企业联合建设
铜梁区17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与重庆龙裕城乡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联合建设机械冷库6.7万m3,由铜梁区属重点国有企业重庆龙裕城乡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与新加坡叶水福集团子公司合资组建的国有控股公司——中新(重庆)冷链物流有限公司实施运营,每年按照村集体投资额的5%进行分红,实现联农带农,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江津区积极探索“政府引导、村居建设、公司运营、按股分红”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李市镇黄桷村集体公司——重庆易龙实业有限公司新建5座冷藏设施,具备加工、冷藏等功能,对内开展椒农技术指导,对外开展烘烤加工和冷藏设施出租业务,实现种植、加工、储存链条 “自给自足”,村集体年收益近50万元;先锋镇集体公司2022年7月1日完成第一次按股分红33万余元,其中石鱼村股份经济联合社分红收入10.8万元。
2.4.2 推广修建箱式移动冷库
涪陵、綦江等区针对部分业主用地选址难、冷库需求容量小等问题,鼓励推广修建箱式移动冷库,有效解决冷库占地问题,移动冷库既可根据农产品季节、地点等情况进行灵活变换,也可随时参加各种农产品现场展销等临时活动,提升冷库的利用率。
2.4.3 村集体经济组织与经营主体联合建设
涪陵、江津、奉节等区县探索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联合修建通风贮藏库、气调储藏库等设备设施,实现共建共享。江津区4家合作社联合申报修建1 300 t保鲜设施,形成预冷、分级、烘干、包装、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储藏库,实现年交易额1 500余万元,带动1 200余户农户发展花椒产业。
2.4.4 经营主体联合建设
万州、秀山、忠县等区县探索推广产业相同或相近的农民合作社或家庭农场通过联合申报,共同出资建设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实现资源整合利用。忠县建设库容70 t的保鲜设施,根据不同季节冷藏蚕豆、藤椒、莲藕、柑橘等新鲜农产品,提高了保鲜设施的综合利用效益。
2.4.5 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合建设
开州区临江镇8个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合集中修建柑橘保鲜设施,建设低温处理、集中储藏、规模配送的专业化田头市场。
2.5 建立专家团队,强化技术支撑
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专家库,遴选西南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市农科院、市农技总站、市冷链协会等科研院校技术骨干33人,组建市级专家团队,涵盖园艺作物生产、农产品贮藏、工程设计建设、制冷技术等方面的技术人才。编制农产品产地保鲜设施项目建设技术方案和项目验收标准等资料。加强项目申报、设备选型、运行维护和设施管理等方面技术培训,为全市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截至目前,全市38个项目实施区县制作发放各类培训教材5 000余册,开展样板库现场交流会43次,开展线上线下培训会370余次,培训指导4 497人,实现建设主体培训全覆盖。
2.6 鼓励政策配套,推动项目建设
为更好推动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落地落实,加快中央资金支付进度,鼓励项目实施区县出台资金配套政策,调动项目实施主体建设积极性。江津区专题研究出台“叠加补助10%、单个主体不超过30万元”的激励政策,连续两年整合投入区级财政配套资金1 139万元;渝北区农业农村委积极与区财政局协商,连续两年争取区级配套资金362.14万元,按财政补助60%、业主自筹40%比例補助项目建设主体;九龙坡区2022年统筹增加地方资金295万元,按照中央资金与地方资金1∶1的补助比例,全额补助项目建设主体。
3 存在的问题
3.1 补助资金被整合
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属于指导性任务,按照“大专项+任务清单”及财政部等11部门《关于继续支持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的通知》(财农〔2021〕22号)相关要求,脱贫区县可以统筹整合使用项目资金,致使部分项目建设缓慢。
3.2 主体实力不够强
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支持对象为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已登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客观存在规模小、实力弱、专业化管理能力不强,而专业化冷链物流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大型企业有投资能力和专业化管理水平,但不属于重点支持对象,存在符合条件的支持对象无力建、有建设能力的对象无法建的状况。
3.3 支持范围不够宽
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主要支持蔬菜、水果等种植类农产品,没有把需求更大的畜禽产品、水产品等纳入支持范围,还不能满足新鲜农产品冷藏需求。
3.4 建设用地落实难
国务院办公厅、重庆市政府办公厅陆续出台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等政策性文件,明确要求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防止耕地“非粮化”“非农化”问题。区县加大耕地保护力度,严厉审批非农建设用地,客观存在项目建设用地审批程序多、时间周期长等问题,直接影响项目建设进度[1]。
3.5 财政支持力度小
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中央财政按照不超过总造价30%的比例,单个主体不超过100万元的“双限”标准进行补贴。财政资金补助比例总体偏低,符合条件的实施主体建设积极性不高。
4 政策建议
4.1 纳入约束任务管理
为确保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资金及时拨付到位,按时完成项目建设目标任务,建议将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项目纳入农业项目约束性任务管理,有序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
4.2 优化资金拨付方式
为解决实施主体实力弱、自筹资金困难等问题,建议将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资金拨付方式由先建后补、以奖代补,优化改进为按项目建设进度拨款,同时积极引导农业企业、国有平台公司等与项目实施主体联合建设,缓解主体资金压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4.3 扩大项目支持范围
为让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惠及更多农户,提高农民收入,建议将畜禽产品、水产品等纳入项目支持范围,满足更多农产品冷藏保鲜需求。
4.4 缩短用地审核程序
为解决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用地审批程序多、时间周期长、开工进度慢等问题,建议缩短设施农业用地或农业建设用地勘界、测绘、审核时间周期,减少土地复垦保证金缴纳金额,促进项目及时落地建设。
4.5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为提高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项目实施主体建设积极性,建议市级财政统筹安排20%补贴资金,支持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
参考文献:
[1] 徐良.加快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的思路与对策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22(1):1-3.
[2] 张涛,王平.畢节市农产品产地仓储冷链设施建设现状和问题与建议[J].农技服务,2021(10):82-83.
(责任编辑: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