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源山区魔芋适宜栽培模式及其技术要点
2023-11-03敬勇赵思毅杨小丽邓力范香全黄淋华曾德权王涛李本姣
敬勇 赵思毅 杨小丽 邓力 范香全 黄淋华 曾德权 王涛 李本姣
摘 要 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市地处秦巴腹地,属于典型的山区气候,昼夜温差大,春迟夏凉,水资源、森林资源丰富,土壤含丰富的有机质,优越的地理环境和适宜的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为魔芋生长提供了有利环境,保证魔芋良好生长,使万源山区成为全国远近闻名的魔芋适宜种植区,享有全国“花魔芋之乡”的美誉。为保障万源市魔芋产业的良好发展,推介了庭院种植模式、“魔芋+经果林间套种植模式”、“魔芋+高秆农作物间套作模式”和大棚种植模式等四种栽培模式;并从“地块选择,种芋要求及处理措施,地块整理,播种要求,重施基肥,有机质覆盖栽培,加强后期管理(中耕除草、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几个方面简述了栽培技术。
关键词 万源花魔芋;栽培模式;栽培技术;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市
中图分类号:S5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5.038
万源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腹心地带,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和嘉陵江、汉江的分水岭,素有“秦川锁匙”之称,享有“万宝之源”“万水之源”的美誉。万源市地处大巴山南麓山区,昼夜温差大,立體气候明显,光照条件好,春迟夏凉,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气候资源,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 K. Koch)为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块茎的主要成分是葡甘聚糖,富含多种人体不能合成的氨基酸及钙、锌、铜等矿物质,具有活血化瘀、抗癌消肿、润肠通便、充饥减肥的作用,是糖尿病患者较好的降糖食品,是现代人的绿色健康食品。近年来,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市委市政府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采取积极措施,确保魔芋产业呈现可持续性发展态势,促成魔芋产业成为群众脱贫致富与乡村振兴的特色优势产业,具有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致富的良好效益,成为企业增利、财政增税,贫困山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为进一步发展壮大万源市魔芋产业,本文简介魔芋适宜栽培模式及其技术措施。
1 适宜万源山区发展的魔芋品种
魔芋品种主要分为花魔芋、白魔芋、珠芽黄魔芋三大类。1)花魔芋是万源市分布范围最广、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具有适应性较强、产量高等特点,适宜在500~2 500 m的高山区域栽培,具有红芽、肉质白、麻杆,母体可繁殖种芋特点。2)白魔芋葡甘露聚糖含量高达60%,成活率高,抗病力强,适应800 m以下的低海拔栽培,主要适合分布在万源西南、西北等地,具有肉质白、芽白,母体繁殖特性。3)珠芽黄魔芋产量高,但抗病性相较于前两个魔芋品种差,分布在300 m左右的低海拔区域。目前,三大类魔芋品种在万源市均有分布。万源花魔芋可选择推广应用面积最大,成为万源魔芋产业发展的主栽品种,并且有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呈规模化种植示范,成效较为明显,其余两类品种以散户零星粗放种植较多一些,以商品为目的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种植农户较少。
万源花魔芋是中国第一个经过审定的优良花魔芋品种,由西南农业大学刘佩瑛等1986年在对从全国各地搜集的12个魔芋农家品种进行了3年的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筛选出[1];此品种成为万源市魔芋产业主导品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在万源市魔芋产业发展中应选择产量高、品质优、适应性强、抗性强、推广应用面积大、具有多年种植习惯的万源花魔芋品种。
2 魔芋栽培模式探索
魔芋属多年生块茎植物,被誉为“健康食品”,是典型的碱性食材,加工形成多种多样食品,包括半加工品及开袋即食的快速消费品,具有洁胃、减肥、通便、排毒、补钙、抗病等健康功能。魔芋栽培模式的推广应用是影响魔芋产量的关键因子,能够决定产业发展方向。魔芋具有“五喜五怕”的习性,即喜温怕冻、喜阴怕晒、喜湿怕渍、喜肥怕瘦、喜钾怕氯。魔芋生长发育的外界环境条件:土壤pH值6.5~7.5为宜,碱性或酸性较强的地块不宜种植;温度为15~35 ℃,日温低于15 ℃或高于35 ℃为不适宜温度,最适生长的温度为20~30 ℃;年降水量在1 200 mm以上,6—9月期间月降水量在150~200 mm最适宜;地理条件要求在海拔500 m以上的高山地区种植。因万源属于典型的山区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7.4 ℃,春季3月末能稳定通过15 ℃,11月中旬才降至15 ℃以下;年均降水量1 027.5 mm,最多的年份达1 383.6 mm,常年平均降雨天数达153.2 d,年均日照时间1 188.9 h,多数乡镇海拔800 m以上。由此可见,万源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能满足魔芋生长发育内在要求,采取优质高效的农艺栽培技术措施,能够达到优质高产目的,成效更加显著。
随着时代的变迁,农业结构的调整,万源市农业正出现“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局面,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1)年轻力壮的农业人口逐渐减少,大多外出打工挣钱,留在家乡多是老弱病残妇,即“996138部队”,导致农村劳动力大量缺乏,大量熟田熟地处于撂荒状态,多年无栽植,粮油作物推广应用面积不大,尤其是需求劳动强度大、程序较多、过程复杂的农作物栽培面积呈逐年下降态势。
2)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流失,大量土地资源被空置,尤其是房前屋后、田边地角、沟边渠边空闲地较多,这些地块土壤肥沃,遮阴效果好,良好的环境条件为魔芋生长发育打下坚实基础。3)根据魔芋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借退耕还林政策之势,一些新农业人借势发力、顺势造船发展以魔芋农作物为主体的林下种植新模式,经济价值高,成效较为明显,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项特色优势农业产业。
结合魔芋的生物学特性与万源市自然资源条件,经过多年来对万源市山区魔芋种植的栽培模式进行探索与思考,归纳总结出庭院种植模式、“魔芋+经果林间套种植模式”、“魔芋+高秆农作物间套作模式”和大棚种植模式这四种栽培模式[2]。
2.1 庭院净作种植模式
主要是利用闲置的房前屋后、庭院树下、棚架荫地、沟渠坎边等空闲地种植魔芋。这些区域土壤质量好、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肥效高、水源好、环境优,属于半阴半阳的环境,适合魔芋生长,可为魔芋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和优质生长环境。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创造了更多更好更优的效益。
2.2 魔芋+经果林间套种植模式
主要是在经果林园(李、核桃、梨、柑橘、桃等)、绿化树幼林地、稀疏的森林地等具有土层深厚、地力肥效高的空行区域间套种植魔芋[3]。如发展较好、示范应用推广面积大的“李+魔芋”“柑橘+魔芋”“核桃+魔芋”等间套作模式,成为目前的主要栽培模式,在陕西安康市岚皋县林下种植魔芋较为广泛,能够减少魔芋的白绢病、软腐病两种病害的发生,具有节本增效的作用。正是这一模式为魔芋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有效地恢复了种性,抑制了魔芋病害的发生,解决了魔芋种芋繁育和露地越冬等技术问题。魔芋种植密度视空行宽窄和林果树木的高度而定,主要是利用立体空间的原理,两种农作物共同生长,互不干涉影响,并且魔芋具有喜阴的特性,经果林利用茂密的枝叶为魔芋遮挡阳光,防止阳光直射魔芋,为魔芋生长提供适宜的半阴半阳的环境,确保其正常生长。一般实行一年栽种、多年收挖模式,平时每年加强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目前效果较为明显的在稀疏森林中间套种植魔芋成为培育种魔芋的优选方案,在秦巴区域较为流行,如万源和安康的岚皋等地已普遍推广应用。
2.3 魔芋+高秆农作物(玉米、高粱)套作模式
根据多年的种植习俗,大多以土豆(红薯)等农作物+高秆农作物(玉米、高粱)间套作模式,成为山区春季农作物的主要栽培模式。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思维观念的转变,尤其是当今社会的一些新农人、新型经营合作组织带头人思维开阔、眼界长远、注重创新,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着重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重点推广应用魔芋+高秆农作物(玉米、高粱)间套种植模式,既保证了粮食作物的产量,又提高地力复种指数,增加了收入,扩大种植的经济效益。高秆作物收获后切記要保留其茎秆不砍,让茎叶遮挡阳光,避免太阳直晒,为魔芋起到遮阴保护作用,为后期魔芋的正常生长提供适宜环境。
2.4 大棚种植模式
在大棚里净作魔芋,主要是根据魔芋喜阴喜湿的生长特性,利用大棚能够改变魔芋作物外界生存条件,采取遮阳网覆盖等措施,减少光的直射,采取自动控温、自动喷水施肥等先进农艺栽培技术措施,为魔芋的生长创造最优环境,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防止病菌传播扩散,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还能够显著提高魔芋产量,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该模式发展的短板在于投资成本大,花费较高,山区魔芋种植推广应用难度较大。
3 魔芋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3.1 地块选择
结合万源花魔芋喜温暖湿润、喜阴,忌高温、强光、干旱的习性,立足万源的自然条件和气候资源,应当以万源市水稻栽培的海拔上限作为魔芋适宜生长的下限,即要求在海拔800 m以上的区域栽培,并且宜选山峦互相重叠或有树木遮阴、半阴半阳、空气湿度较高的缓坡、早阳早阴的背风地带、水源方便和排水良好、夏季暴雨不致土壤严重冲刷的地块较为适宜。要求土层深厚(33 cm以上),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壤土(半砂半泥土),切忌用排水通气不良的重黏土、冷砂土种植魔芋。
3.2 种芋要求及处理措施
选择种芋的标准:整个球茎为碓窝或芋头状,外形整齐,表皮光滑,皮色嫩黄,无损伤、无病斑、无腐烂,球茎上端口平,芽窝小、顶芽短壮,鳞芽肥壮粗短、叶柄痕较小,以50~250 g大小的魔芋种作为栽培种。鞭芋也可作为种芋,应充实、无病害,以2年生株上的根状茎为好。在选种时一定要注意清除病害芋、虫害芋、损伤芋,减少病菌的初次侵染源,降低发病感染率[4]。
处理措施:播种前将种芋摊晒2 d,然后选晴天上午用72%的硫酸链霉素1袋(14 g)兑水20 kg,搅拌均匀浸种30 min,捞出晒干后立即播种;也可以用100万单位的15 g装农用链霉素2袋,加50%多菌灵200 g兑水60 kg,分批浸种30 min;或用甲基托布津
1 000倍液浸种2~4 h;消毒的种芋晾晒时,尤其要注意是种芋堆放厚度不超过10 cm,便于晾干后及时播种[4]。
3.3 地块整理
冬前深耕翻土,春后深耕细整,开厢理沟。魔芋根系浅,需氧气充足,忌渍水,应开厢理好厢沟和整理好边沟,做到深开主沟,浅开副沟,做到主沟深、副沟浅的目的,保持整块田地四周及畦间沟沟相通,确保排水通畅,培植温度适宜、含水量适度的生长环境,减少病虫害感染发生率。整地时,每667 m2撒施新鲜熟石灰75 kg或敌克松粉1~2 kg,耙入耕作层进行消毒杀菌。
3.4 播种要求
时间要求:根据魔芋发芽起点温度为10 ℃。春播应在地温稳定通过10 ℃时播种,一般3月20日左右能稳定达到12 ℃。万源市魔芋播种时间宜在3月下旬至4月10日之间;海拔1 000 m以下的地区,选择在3月下旬或4月上旬种植,海拔1 000 m以上的地区,选择在4月中下旬种植,优选晴天栽植魔芋。
播种要求:按种芋大小和种植模式确定栽植密度,种芋个重5~10 g,一般行距30~40 cm、株距30 cm左右,667 m2用种量40~80 kg;种芋个重50~100 g,一般行距50 cm,株距40 cm,667 m2用种量240~350 kg。栽后覆盖约5 cm厚壤土,便于出苗。定植种芋时要按45°斜植,能够避免种芋芽眼积水导致腐烂,并且新球茎在种芋的侧面逐渐增大,不会形成与种芋的挤压现象,避免发生底部龟裂,且与种芋脱离的脐痕也小。
3.5 重施基肥
魔芋是需肥量大的忌氯塊茎作物,具有喜肥怕瘦、喜钾怕氯的特点。应以钾肥为主,其次为氮肥,并以磷、钙、镁、锌、锰等为辅,一般采取重施基肥、加强追肥的原则。应施入大量的腐熟堆沤发酵的有机肥作为基肥。每667 m2施1 800~3 200 kg有机肥,高钾复混肥50~75 kg+生物钾肥1~2 kg,撒施后翻耕整地,使肥料充分均匀混入耕作层。注意严禁施用带病残体的农家肥、鸡屎粪、含氯化肥等,强化农家肥堆沤腐熟发酵,减少病虫害残体,降低病虫害的感染率。播种前化肥不能直接接触种芋,靠近种芋太近,免于烂种,提高魔芋成活率。
3.6 有机质覆盖栽培
播种后,667 m2用1 500 kg左右作物秸秆如稻草、麦草、玉米秆、油菜荚果壳等均匀平实地撒在地表,厚度为3~5 cm,要求是“草不成坨,地不露白”,起到保水保肥、防旱调温、灭草护土、减轻病害、改良土壤作用,有利于提高土壤墒情,为魔芋创造一个腐生微生态环境,减少魔芋感病的概率。
3.7 加强后期管理
3.7.1 中耕除草
魔芋芽露出地面1~2 cm时,此时是除草最佳时机。喷药除草时要合理科学用药。魔芋展叶后,采取拔除杂草方式,如杂草较少,为防止伤根伤叶,可以任其杂草自然生长。因采取有机质覆盖栽培模式,可能杂草较少,可暂缓此过程;8月份前后,块茎膨大较快,要及时松土培土,每中耕一次,即追肥一次、培蔸一次,中耕除草时切忌损伤杆茎,以防止病菌感染[5]。
3.7.2 水肥管理
魔芋是既怕积水,又怕干旱。生长中注意及时清沟排水,做到雨停水干;特别是阴雨较多的时段,严防渍害发病;如遇干旱,应抗旱保墒,及时浇水,保好墒情。巧施追肥,满足所需。幼芽出土后及时追肥,667 m2施人畜粪尿清粪水1 250~1 750 kg;6月中下旬,667 m2用硫酸钾7.5~10 kg兑清粪水1 250~1 750 kg穴施;7月中下旬,667 m2用硫酸钾10~15 kg兑清粪水2 000 kg穴施;8—9月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0.1%尿素2~3次,适当加入硼、硒等微量元素肥料[5]。
3.7.3 病虫害防治
虫害:重点防治甘薯天蛾、豆天蛾、斜纹夜盗蛾、根蛆、地老虎、蝼蛄、蟋蟀、金龟子和红蜘蛛等害虫,可用90%敌百虫晶体1 000倍液及其他杀虫剂进行化学防治,悬挂诱虫灯、黄板等设施设备进行物理防治[6]。
病害:重点防治软腐病和白绢病,发病初期,及时喷洒40%石硫悬浮剂5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7~10 d喷洒1次,共喷2~3次。软腐病前期也可用20%的叶青双1 000倍液或者汰腐净375倍液喷洒浇灌,中后期可用72%农用链霉素4 000倍液或魔芋灵375倍液喷洒浇灌。发病初期,及时清除病株,并用塑料袋装好带出远离魔芋种植区域,采取集中消毒处理,并先用新鲜石灰粉或草木灰对病株周围土壤消毒,再进行施药防治[6]。
3.8 适时采收
魔芋正常生长到10月中下旬倒苗,倒苗后块茎积累营养物质继续生长约一个月,11月中下旬应开始收挖。采收宜选晴天,先将叶柄割下,将地面枯叶、覆盖物等整理收集,采取集中处理方式;顺行小心挖出球茎和鞭芋(小芋),挖出后将魔芋平摊晾晒于地表,待魔芋表面水分蒸发散失后运回储藏室,进行层叠式堆放,商品芋及时销售处理,种芋妥善保存。收运中要小心采收,轻搬轻运,谨慎堆放,避免损伤。
参考文献:
[1] 刘佩瑛,孙远明,张盛林,等.‘万源花魔芋’[J].园艺学报,2007(4):900.
[2] 金鑫,何翠,曾旭.国内魔芋栽培模式研究进展[J].农学学报,2022,12(1):65-69.
[3] 刘立友,黄天才.岚皋县林下魔芋种植模式的实践与应用[J].湖北植保,2016(5):44-45.
[4] 宁尚贤.做好魔芋播种前种芋处理[J].农村新技术,2014(2):11.
[5] 徐平,吴友菊.魔芋生产中后期田间管理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8(16):108,110.
[6] 苏详垣.魔芋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J].福建农业,2003(5):23.
(责任编辑: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