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体育课程“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2023-11-02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课外育人教学模式

王 勇

(长春理工大学军体部,吉林 长春 130022)

高校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高校体育教学不再单纯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为主要目标,而是在身心健康同向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大学生能力素质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1]。 2018年 9月 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足开齐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对高校体育工作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也深刻阐释了高校体育课程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价值。2019年10月,教育部发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并对一流本科课程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那么,如何对标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要求,实现高校体育课程育人新目标,如何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基于此,创新体育课程育人理念,构建与之相适应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1 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学观念窄化,效用不足

高校体育教师基本是以竞技体育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中培养出来的,受传统教育思想和竞技技术知识影响,知识结构偏重于竞技技术,对健康教育、素质教育了解不足,从而造成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教学要求不相适应,影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1.2 教学空间固化,延展不足

现今,高校体育教学主要以课堂为教学承载空间,存在空间固化现象,育人途径略显单一,在实现新人才目标培养的过程中逐渐呈现疲态,缺乏教学空间延展,并未建立起科学、规范“联动”机制,造成了课内外空间衔接不足,制约了学生全方面发展。

1.3 体育竞赛单,连贯不足

当前高校开展校园体育竞赛活动,普遍存在类型单一,运动项目多以竞技性运动项目为主,趣味性和娱乐性比赛偏少,形成了“少数人比赛、多数人观看”的现实状况,导致校园体育竞赛在大学体育课程育人实践中的缺乏应有的作用。

2 “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内涵及优势

“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是运用在教学活动中的全过程链条,充分调动课堂内部和课外实践两方面的资源展开的教学实践,也是新课程理念下“以生为本”教学思维的真实呈现。它突破传统单一阵地课堂教学的现实局限和固化思维,通过“多阵地”“多形式”教学空间的连接,将体育教学从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校外,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化与延展,增强学生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的参与度,提高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素质,最终构建宽视野、大口径的多元空间“共同体”,力争达到育人效果由“点”到“面”的质量提升[2]。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更具优势。首先,达成高阶目标。“课内外”教学空间的交互使原有课程目标得到“梯阶”式拔高,最终达成更高一级的教学目标。其次,丰富教学内容。体育竞赛是课内外教学空间联系的纽带,与之相关知识的融入丰富了传统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再次,扩容教学时长。教学空间的延展,打破了原有单一课堂教学空间的桎梏,使“学、练、赛”融为一体拉长了学练时长。最后,优化评价方法。打破以技术评价为主导的学练思维,最大程度地释放学生的学习潜力,提升了他们在课外对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3]。

3 “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

大学体育课程“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应进行多路径循环组合,包括:课内循环路径、课外循环路径、课内外一体循环路径。形成“以赛促练”“以练促学”“以学保赛”的“双环连动”教学效能,让“学”“练”“赛”三者彼此依托,相互促进,实现“学练赛”在课内外一体化,达成教学目标(图1)。

图1 “学练赛”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路径

3.1 抓好“点”:激活课堂,提升质量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教学模式开展的关键所在。教师层面,统筹体育教学设计,建立与之相契合的体育课程内容,科学运用教学和管理平台,实现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衔接组合。学生层面,明确以“赛”评为主体的全过程评价方法与标准,明晰单课目标、单元目标、学期目标的学练“止”点,明晰教学内容、知识结构布局、效用及学练途径。

3.1.1 转变传统思想理念,统筹体育教学设计

高校大学体育“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对课程应坚持以终为始整体设计,从学生毕业应达到的能力素质要求入手,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来设计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体系。作为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思想理念进行课堂设计,整合主题模块,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突出教师的评价作用、引导作用、监督作用,实现主题引领、资料导航、监督实施、教学相长。

3.1.2 建立育体和育心相结合的体育课程内容体系

体育课程内容是体育教学的重要载体,亟须构建“育体”和“育心”相结合的体育课程内容体系。通过挖掘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将学科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打破原有知识体系,整合技能学习、竞赛组织、传统文化、运动礼仪、规则意识和团队意识教育六大模块,并与课外推送知识进行勾连、深层次引导,开展探究学习,形成新型、完整的知识体系。

3.1.3 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扩容理论教学时长

将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合理地渗透入体育教学之中,打破传统课程模式,发挥网络在线课程“超时间、超空间、超多资讯、碎片化”的特质,优化知识呈现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关注度。例如,在课前,教师结合授课内容把与之相关的竞赛规则、裁判规则及技术重难点等,以微视频的形式发布在线上学习平台,让学生提前观看学习拓宽知识面,为后续教学及课外、校外实践打下基础。

3.1.4 增加以赛代考权重,提升过程评价效能

采用“以赛代考”的教学考评方式,形成线上、线下过程考核。开展线上理论知识竞赛、身体素质比赛及教学比赛,通过比赛立形象、树标杆,辅以比赛有积分、参与有成绩、组织有加分等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主锻炼意识,提升学生校外体育服务意识,让学生在学练中感受成功,在挑战中建立自信,最终使课内、课外、校外无缝对接,使课堂、考场、校园充满活力。

3.2 贯穿“线”:联动课外,提高素质

合理配置和优化整合课外资源,是进行课内外体育教学联动的关键所在。在“大课程”理念下,课余体育活动更应是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延展方向[4],通过发挥教师在课外的主“导”作用,开展课外的“导学”“导练”“导赛”,使其与课堂串联起来,不仅能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还可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3.2.1 “一师一项”的课外体育训练指导

体育俱乐部是高校体育课外锻炼的主要形式。“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将俱乐部活动纳入到体育课程的设置当中,并将其学生运动参与作为学生过程性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师一项”是体育俱乐部管理人员由专门的教师或专项教师来担任,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在相对的专项俱乐部进行课外锻炼指导,同一专项俱乐部可开设高、中、低三个层次班群,并由同一专项的不同教师分级展开指导,大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及专项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班群进行课外学练。

3.2.2 “二师一院”的课外体育比赛指导

“二师一院”是学校下属的每一个学院,体育部都会安排男、女教师各一名兼任学院体育工作的指导教师,实施“手把手”帮扶行动。高校课外体育比赛包括校运动会、院运动会及各专项新生赛等,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各院运动训练辅助指导、器材、场地协调、体育参与人群统计,通过这种教师与学院、教师与学生同向并肩的活动交流,不仅激发各院系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也促进了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实施与推进。

3.2.3 “三师一题”的课外体育线上辅导

“三师一题” 是根据体育理论课程设置内容由三名体育教师组成一个专题团队,在体育线上教学平台上进行专题相关体育知识辅导,具体专题包括:科学锻炼方法、器械健身、运动减肥、常见运动损伤及处理等热点问题。通过线上平台师生互动与交流,一方面,教师可以及时解决学生在课余锻炼中经常遇见的问题,同时拓展了学生运动锻炼方面的知识储备,提高了学生学练的积极性和练习效果;另一方面,通过专题准备也提升了教师的体育专业能力。

3.3 拓展“面”:参与竞赛,提升能力

“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改革强调“以生为本”的教学生态理念,通过学、练、赛三阶循环联动,激发学生课堂运动参与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在传授学生运动技能的同时,还应担负起学生执裁能力和体育竞赛组织的培养工作,鼓励大学生以不同“身份”参加到校内外体育活动中,激发他们对体育的内生动力。

3.3.1 搭建实践平台,增强学生竞赛参与意识

丰富竞赛活动,为大学生体育育人成果展示搭建实践平台。一方面可借鉴发达国家的校园竞赛开展经验,在运动项目设置上增加更多的体验性和趣味性运动项目,设置协作类、拓展类、素质类等运动项目,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校园体育竞赛活动中。另一方面在原有运动会竞赛规则的基础上,改变各个学院参赛成绩评比方案,可将各学院学生参与率作为一项重要评价指标,并赋予更多权重,以此,引起各学院重视,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校园运动会中来[5]。

3.3.2 完善评价方法,监督学生课外锻炼行为

体育教学评价中增设课外锻炼参与指标,赋予相应比例的权重。一方面,体育教师需引导学生掌握专项训练的最佳方法,协助学生提升自主训练能力,并在课后对其训练效果做出客观评价;另一方面,运用运动世界学生版APP、微信运动APP等软件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对学生参与运动的时长、频度等数据进行科学评测。

3.3.3 开设培训课程,提升学生竞赛服务能力

在校园体育运动中,学生不仅是竞赛参与者,更应为竞赛组织者、执行者。体育教师要积极与地方体育协会沟通,让体育相关培训走入校园,提升学生执裁能力和赛事组织能力。课外培训模式的形成,将为学校乃至社会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社会体育指导人员,他们在服务于校园体育运动的同时,也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体育运动的发展。

4 “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保障

4.1 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保障校园体育有序开展

制度建设是课程改革、教育改革的重要保障。“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健全的管理制度来监督,需要健全的管理制度来引导。健全的管理制度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教学手段得以实施的保障。在健全的制度下,将学、练、赛有机结合,是教学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学校体育工作有序开展的强力保障。

4.2 增进教师执教水平,提高大学体育育人质量

体育教师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实施的关键。无论课内体育教学质量,还是课外体育指导水平,关键在于有一支觉悟高、素质高、业务精的体育师资队伍。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要加强业务培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知识储备和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也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进教师在课内外执教效能,达到“四有”好老师标准[6]。

4.3 加强激励机制建设,发挥激励学生的正效应

科学、健全的激励机制是高校体育“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实施的重要根基。联合体育部、教务处、学生处等部门推出高校体育“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实践助推政策。通过政策供给为“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的顺利推进扫清障碍。同时,完善课外、校外资源拓展机制,系统深挖课外、校外教学资源,开展课外竞赛展示平台、赛事服务保障体系等的建设,实现课内、课外高效联动。

5 结语

高校体育“学练赛”一体化教学顺应了学校体育发展趋势和时代要求,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改革延续了“课内外”一体化的基因血脉,是新时期大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它对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竞赛组织能力、体育综合素养的培养及终身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是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课外育人教学模式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