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如何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2023-11-01魏华峰王丽华王玉红

关键词:小学生传统文化

魏华峰 王丽华 王玉红

摘 要:在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首先要面对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将传统文化渗透、贯穿在教育教学的活动中。因此,本文将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作为关键的切入点,提出了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以及策略,以期为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小学教育 渗透 传统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7.059

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是广大人民的智慧结晶,是我国古人所存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在传统文化中,同时蕴含着许多关于文化的内涵以及关于人生的哲理,会对广大人民产生积极影响。为了使传统文化可以不断传承并弘扬下去,使广大人民的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可以深深扎根在每个人的心中,进而不断推动现代化的中国快速而持久的发展,教师在对小学生進行教学的时候,要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教育教学之中。

小学是一个学生学习知识的最重要的时期,学生在小学时期受到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及小学生在此阶段受到的周围环境的影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时候,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教育教学之中,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及文化素质,同时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以及教师的爱国之情。因此,本文对教师开展小学阶段传统文化教学的策略、方法进行了研究讨论,以期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一、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1.可以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

在教师对小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时候,要不断将传统文化渗透进教育教学中,这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大部分内容是与道德品质相关的,其中有许多能够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内容,在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时候,将传统文化中关于道德品质的内容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可以感受到其中的内涵,学生在掌握、理解这些知识之后,也会方便自身进行自我管理以及约束,以便形成更好的精神品质以及道德修养。在传统文化逐步形成以及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大量关于中华传统礼仪的内容以及文化,如果将这些关于传统礼仪的内容渗透进小学生的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加学生对于传统礼仪的认识,帮助学生形成更正确的礼仪习惯以及文明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2.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学习环境

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只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本上的知识,但是在新课改的情况下,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教学,从关注学生对书本上知识的掌握情况,拓展到关注对学生综合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从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改变,同时,这也表明教育也在跟随时代的发展以及变化而进行着改变。现代社会的发展也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时候,要对小学生所具有的文化底蕴产生一定的了解,以便为学生在日后的文化底蕴积累上提供更大的进步空间以及发展空间,进而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相对良好的环境以及条件。在对小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因为小学生极其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教师对小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时候,可以将传统文化不断渗透到其中,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知识、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以及环境。在传统文化中就有关于这一内容的良好示例以及证明:孟母三迁的故事充分说明了周围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所带来的影响,也说明了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学习条件。

3.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三观”,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指导,小学生受到年龄的限制,在家和父母相处的时间相对比较多,这也就使得家长成为学生道德品质养成的重要一环。教师以及家长对学生的正确的指导以及影响,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正确的“三观”。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提高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因此,教师对小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时候,可以对传统文化进行合理渗透以及融入,在使学生可以感受到文化的魅力的同时,形成自觉学习传统文化的习惯,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传统文化学习能力。

二、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

1.教师可以通过在校园里对学生进行熏陶来实现传统文化渗透

在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校园中帮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校园里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不仅仅可以提升学校的文化底蕴,同时还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学生以及教师的文化内涵,以及对于文化的鉴赏能力。在小学校园里开展文化熏陶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教育教学中的方式。由于不同的学校地理位置不同,校园的整体布局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学校可以根据具体的学校情况以及发展的方向和整体的布局来对校园文化熏陶活动进行设计:教师可以根据校园的实际情况在合适的位置来雕刻传统文化中著名人物的雕像,或者可以在楼道里、楼梯间悬挂一些名人诗句,这样可以使学生即使是在课下,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文化熏陶,随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及其蕴含的文化气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在班级里制作关于传统文化的板报,或者在班级里创建图书角,在图书角里放置一些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图书或者报纸,以便使学生可以时时刻刻感受到我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学校可以在图书馆中增加一些图书,从而真正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对学生起到足够的帮助,让图书馆中的书香可以弥漫到整个校园、整个班级,从而使学生可以在阅读书籍的时候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以及理解。因此,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小学的教育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使学生在参加校园活动时受到感染

学生在学校中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教育环节就是学生在参加活动时受到的感染。同时,活动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段和教育方式。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关于传统文化的活动,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仅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加学生的活动多样性以及丰富性,同时,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开展针对经典文化的诵读活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唐诗宋词进行朗诵,从而使学生对我国的大好河山以及民族情怀和为人处世的道理进行更加详细的了解。

另外,我国的众多传统节日中也蕴含着许多的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以及内涵。因此,学校可以借助这些传统节日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及渗透,例如,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去进行扫墓活动,在扫墓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烈士的事迹对学生进行讲述,使学生可以更加了解他们的故事,进而可以使学生学习优秀的道德品质,传承传统文化。另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中秋节的时候,进行賞月的活动,使学生在感受到家庭团圆的时候,也可以培养学生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学生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在重阳节的时候,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尽自己的力量来帮助他人,通过举行、组织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刻印象,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让学生可以通过这种耳濡目染的方式,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另外,在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适度参加社团活动,在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的特点发挥到最大,无限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爱国情怀。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的兴趣爱好,来成立特定的社团,比如,书法团、国画团等,这种方式不仅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还可以使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及内容。让学生可以在参加活动,培养兴趣爱好的同时,还可以充分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3.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

小学生在学校里接受知识最重要的一个方式就是在课堂上听教师介绍相关知识内容。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以及融入。课堂是教师讲授知识的一种方式,同时,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最有效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就是通过课堂,由此可见,课堂是学生接受书本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以及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大多都是含有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介绍以及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的。这种关于传统文化的渗透方式不仅仅体现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在小学数学的教材中也有一定的体现。比如,在介绍数学家的时候,教师会对数学家的道德品质以及其生平进行一定的介绍,使学生可以在了解数学家的时候也可以了解数学家所具有的良好的品格。在数学家的品格熏陶下,使学生向着更好的方向而发展。此外,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在教材中看到更多关于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绝大多数的古诗词都是能够体现出我国的传统文化,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是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但是,教材中的知识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的时候,可以对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对这些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以及了解,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可以认识到关于生命的真正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教师对小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渗透一些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知识以及内容。比如,在给学生讲授识字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每一个方块中的汉字都是唯一的,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是相近的汉字也仅仅是有相同的地方,不可能完全一样。在教师对学生进行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我国的古代诗人普遍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他们所写的诗词非常适合作为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素材。除此之外,寓言也可以使学生明白一些关于为人处世的真理,有些教材中的寓言内富含丰富的哲理,不仅仅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这种在教育教学的活动中渗透我国传统文化的方式,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得到不断发展,同时还可以增加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以及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

在小学的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小学美术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学生的鉴赏能力以及对学生的审美的能力进行培养。小学美术的教学内容,不仅仅包括绘画,同时还包括书法、版画等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帮助学生更加了解绘画的相关内容。教师通过在美术课上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业余爱好,使学生可以在教学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4.在课外阅读活动中不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

由于小学生年龄的限制,小学生在课堂上、在学校中的时间是有限的,这也就导致教师仅仅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课外阅读的时候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以及熏陶同样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无法仅仅依靠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来满足对于知识的需求,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知识拓展,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需求,加深学生对民族精神的深刻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在历史的发展之中逐渐形成的,每个人都有义务和责任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因此,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必然的趋势,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最好方式。

参考文献:

[1] 李宝成《在小学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年第4期。

[2] 毛建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及传播》,《教书育人》2021年第25期。

[3] 杭苏瑾《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探析》,《考试周刊》2021年第56期。

[4] 黄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年第3期。

[5] 李晓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渗透》,《甘肃教育》2020年第19期。

[6] 王守满《论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中的有效渗透》,《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0年第4期。

[7] 潘婷《探析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中的渗透与传播》,《科技资讯》2020年第3期。

[8] 倪凌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安徽教育科研》2019年第20期。

[9] 高海燕、成雪《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中的渗透策略研究》,《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年第23期。

[10] 汤艺欣《以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研究》,《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年第11期。

[11] 黄明芳《增强文化自信——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入》,《教育界》2021年第2期。

猜你喜欢

小学生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