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和发扬民族音乐文化
2023-11-01何金娟
何金娟
摘 要:音乐是现如今小学阶段的一门主要学科,其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促进小学生身心发展。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适应新课程改革下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小学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小学生们对未来充满着迷茫和无限憧憬,在这一时期,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尚的思想情操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应该被开发利用起来。为小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与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当代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之根本目的所在,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要传承和发扬民族音乐文化。
关键词:小学音乐 民族音乐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7.050
在我国,小学音乐的教学是基础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仅影响着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对学生学习成绩及综合素养等各个方面都有影响,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进行有效的小学音乐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与优秀民族传统音乐文化进行有效整合,是为了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小学音乐教学与傳统民族音乐文化相结合是时代发展的趋势,相关的小学音乐教师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并采取必要的行动在真实的教育实践中落实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在新课程背景的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将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渗透在课堂之中。
一、优秀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提升小学生们的文化修养,增强小学生们的文化底蕴
小学音乐课程是现如今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新课改中,对文化教育进行了明确规定,强调“人文精神和传统道德相协调,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提出“以人为本”,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等要求。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才能胜任小学音乐教师这份工作,并能将优秀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合理植入课堂之中。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不仅要求学生们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小学生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课堂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民族音乐文化能够让小学生们的思维不再单纯局限于学校课堂教学,当深刻领悟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之后,小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会良性发展。
2.有利于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知识的积累,提高学生对于文化的认同感
小学的音乐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但目前的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却忽视了对这些优秀传统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与运用,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可将蕴含在音乐知识背后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挖掘出来,使同学们在习得音乐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之美。从而促使小学生们的音乐学习水平能够更好地得到提升,所以,在小学阶段的整体教育教学设计中,积极开展关于传统文化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可以在优秀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滋养中获得多角度观察身边日常生活的逻辑思维能力,让每个小学生综合使用音乐知识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从而也能提升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
3.领悟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之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丰富小学生的心理结构,使其在学习中更加具有主动性与积极性。小学阶段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同学们领悟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之美,充分激发每个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在对同学们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合理之处,教师大都没有注重这一方面的教学,学生们习惯于被动接受音乐知识的教育,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探究兴趣始终没有能得到进一步激发。采取有效的策略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音乐的教学之中,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小学生对于音乐教学的认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方面存在的问题
1.指导观念上受传统教学的影响,缺乏创新性
根据相关调查和分析,在现如今的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上,音乐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是比较大,这是阻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在现如今的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英语教师过度关注音乐教学的工具性,部分小学音乐教师将机械记忆视为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音乐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性与趣味性。正是由于观念上的落后,导致了小学英语教学在各个方面都偏于传统,不符合现如今的时代发展潮流,不利于培养出创新性的人才,同时也是非常不利于小学生音乐素养和人文情怀的提升。音乐教师们在指导观念上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这就导致学生在整个音乐教学的过程中缺乏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积累,缺乏人文素养。
2.在音乐教学的选择上缺乏科学条理性
小学阶段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时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语言能力以及道德素质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核心素养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它致力于培养出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高质量人才,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理论,从学习方式、策略和方法等方面入手提升小学生的音乐语言能力。在当前我国的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很多音乐教师都忽视了培养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在音乐课上仅仅提供一些校本教材或者是国家规定的教材,同时也没有对这些固定教材的内容进行科学筛选,比如说:在现在的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过多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因此,教学内容都是一些枯燥的曲谱,这样会导致小学音乐的内容比较枯燥无味,没有充分发挥音乐课的优点。课堂音乐教学缺乏条理性导致优秀民族文化发挥不出积极的作用。
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和发扬优秀民族音乐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1.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历史音乐知识的讲授
优秀民族音乐传统文化是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特征相结合而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和教育意义的精神财富,如何将优秀民族音乐传统文化传承至今并不间断地渗透到学生群体中成为我们的研究课题,小学音乐教学表面上看似与传统文化的联系甚少,但是就其本质而言,它也需要传统文化来对其进行指导。但是,目前我国许多小学忽视了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审美创造力;应试教育模式长期以来束缚着学生的思维方式;教师缺乏艺术素养,使传统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得到有效教学仍具有较高难度。在小学音乐的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不以学生为中心的现象,这会让小学音乐教育的真正内涵得不到发挥,使同学们领悟不到传统文化的魅力,领略不到中国文化的语言魅力。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身心发展、认知能力提高和学习效率提升的重要时期,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传统文化的渗透。忽视使用传统文化来进行教学,使用错误的教学方式去指导学生进行音乐方面的学习,无疑会使小学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雪上加霜,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当改变教学观念和策略,在音乐知识的讲授过程中要注意对民族音乐文化知识历史的讲授,以此来夯实音乐教育的基础。小学音乐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积累和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增加音乐知识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来培养孩子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厚情感,让他们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风貌。
比如,在学习《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国古代音乐简史》时,除了要在课堂之上进行传统的课堂讲授之外,还可以将民族乐器,诸如:二胡、琵琶、笛子、古琴带入实际的教学环境之中,让同学们对这些民族乐器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在学习这些民族乐器时,还要带领同学们学习民族音乐,帮助同学们学习民族音乐的唱法。
2.利用课堂教学的氛围,巧妙引入民族音乐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民族音乐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形式,对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等方面具有深远影响。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因此,应当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氛围之中巧妙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重要标志,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且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
小学是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中,学校德育工作主要以各门课程的教学为主要内容,在小学音乐的课堂中巧妙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现实意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举措。
比如说,在进行音乐知识的教学时,可以利用PPT、多媒体等教育教學设备为同学们播放一些有关于民族音乐文化的视频以及音乐作品,让同学们在课堂之中真实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起同学们对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比如,在学习《宁夏花儿》这首民族音乐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这首极具宁夏民族特色的音乐展示给大家,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这种男女对唱的民族音乐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利用多种感官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的随机分组功能,在班级内进行随机分组,让同学们在实际的课堂教学环境之中进行男女同学之间的对唱。
3.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进行有效结合
传统文化是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精神内涵和道德品质的集中体现。但是,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小学生产生影响,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且还给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校园风气造成了不良影响。其实,多数的小学生还是非常喜欢民族音乐传统文化的,但是实际上的课堂教学经常会促使他们远离这些优秀的民族音乐传统文化,在此情形之下,在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之中融合中华优秀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可以很好地激发同学们学习小学音乐这门课程的兴趣。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化,应该被小学教师重视起来。小学阶段的音乐课程作为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提升其综合素质与修养重要课程之一,在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学校则要以身作则为小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因此,教师更应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继承优良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并将优秀文化融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去。比如,教师可以在民族音乐的教学过程中,以答题竞赛、知识问答等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活动,也可以举办一些师生都可以参与的音乐会以及音乐剧表演,以此来带领同学们感受民族音乐。
4.充分理解教材,深度挖掘音乐教材当中的优秀民族音乐传统文化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在小学开展各项教育的工作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它承载着民族精神和历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当代德育教育具有深远影响,学校作为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提升品格修养的重要场所之一,也应承担起培育祖国未来接班人之责任。在新时期背景下,加强小学中华传统优良美德建设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深入理解相关的教材,深度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小学音乐的教材之中包含着众多的优秀传统文化,这需要相关教师去深入研读教材,挖掘出其中的教学元素。
教材是进行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载体,因此,相关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理解教材中的内容,一定要好好利用教材,要以教材为中心,深度挖掘教材当中的优秀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以其为基点对同学们进行相应教学。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整个小学音乐课堂的质量,而且还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体现出传统文化的价值,让教学过程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当然这个教材不仅指音乐教材,还可以通过其他教材,来助力小学音乐课堂中传统民族音乐文化教学的开展,比如说:语文课文中有许多传统节日内容,教师们可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准备一些诸如赛龙舟、吃饺子的音乐作品,让同学们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欣赏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
新《课标》是素质教育的总方向,它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在这个背景下,为了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意识,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需要进行改革,而传承和发扬民族音乐文化就是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更是一国综合国力和民族自信的重要体现,小学阶段正是培养祖国未来建设者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建设的接班人,在新时期,加强对小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音乐的教学之中,能够使小学生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郭小康《浅析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1年第5期。
[2] 刘红霞《浅析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年第13期。
[3] 路阳《浅析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中华少年》2019年第23期。
[4] 娄兴新、赵继东、张家安《浅析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中国学校体育》2020年第S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