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利用传统文化提升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质量
2023-11-01苏姗娜
苏姗娜
摘 要:德育是我国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主科教学不同,德育更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教育领域的深化改革,教育部门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德育管理也成为学校和教师所重点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针对现阶段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利用传统文化提升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质量的策略,希望能够为中职班主任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 中职班主任 德育工作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7.053
中职学生由于学习基础较差、中考失利等问题,心理较为脆弱和敏感。而中职阶段,也是学生学习能力和分辨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中职生的自我意识较强,进而导致中职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传统的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大多以说教管理的方式开展,很容易引发中职生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而传统文化作为我国重要的精神财富,其中蕴含了大量的积极思想和人生道理。将其应用于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之中,能够有效打破传统的德育管理模式,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现阶段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
1.未能认识到传统文化对德育工作顺利开展及效用发挥的价值
以当前各地中职院校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深度分析,可以发现现阶段仍然有一些中职班主任尚未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于德育工作顺利开展及效用发挥的重要意义与价值。部分中职班主任更多将个人的工作精力及工作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管理成效、提升学生学习成绩上,最终导致德育工作的创新发展与效用发挥受阻。除此之外,部分中职院校班主任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及教学思维的束缚,甚至认为在德育工作中渗透传统文化会导致德育工作变得刻板保守,无法取得最佳教育效果。因此,并未真正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德育工作各环节之中,进而导致当前的中职德育缺乏针对性,严重阻碍了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提升与全面发展。尤其是最近几年来,在我国深化对外开放力度以及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情况下,各类西方文化及思想涌入中国。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加速了各类西方思想及文化的传播速度。基于这一情况,如果中职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思维意识,将会较为容易受到各类不良思想的侵蚀,进而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与人生观念。这样不仅会影响学生的个人进步与发展,同时还会给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另外,部分中职院校班主任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力度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德育工作的教育作用和质量,甚至为中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严重阻碍。
2.德育工作形式较为刻板单一
从现阶段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形式来看,其中,部分中职院校班主任在实际德育工作中仍然沿用着传统的理论知识灌输教育模式,尚未认识到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德育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利用传统的说教形式开展德育工作不仅不利于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正向引导,还会致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此外,在传统的中职德育工作中,班主任更为注重向学生讲解各类德育相关的理论知识,尤其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效及学习成绩。而学生在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并不高,甚至缺少与班主任进行交流与互动的机会。如此一来,中职院校班主任也无法及时获取学生的学习诉求,其所制定的教学方案缺少对学生意见的参考,进而对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进行带来不利影响。此外,虽然传统的德育工作模式可以在短期内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长期发展下去势必会引发学生对于德育工作的抵触心理,甚至导致各类不规范的学生行为再次发生。例如,现阶段针对学生上课迟到、逃课、考试作弊等问题,多数中职院校班主任会采用扣除学分、全校通报等方式对相关学生进行惩罚。这一强硬的管理方式很有可能诱发学生的反叛心理,导致学生不配合德育工作,严重时还会引发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3.德育内容较为枯燥乏味
德育工作内容的合理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基础保障,深化贯彻落实中职院校的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然而,就当前我国部分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工作内容设置情况分析,很多中职班主任过于依赖校纪校规开展德育工作,这不仅将德育工作与学校所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直接挂钩,还采用了强硬化的管理手段。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学生对德育工作产生认知误差,认为中职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没有任何意义。这一片面化的认知误差会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中职学生对于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配合度,还会在中职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时出现故意不服从管理的情况。与此同时,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内容的刻板枯燥还会导致学生形成固化思维。在这一信息真实性难以辨别、各类不良思想广泛存在的社会背景下,学生较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进而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二、利用传统文化提升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质量的策略
1.树立道德基础
要想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进一步提升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工作质量,班主任需要首先对德育工作形成深刻认识,明确德育工作不仅是对学生思想与行为的一种规范管理工作,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確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现阶段,大多数中职班主任将德育工作放置于“事后管教”的位置,并未在日常学习活动中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进行正向引导,进而导致在学生犯错后一味进行说教并给予相应惩罚。这虽然能够在规范学生思想和行为方面起到一定作用和效果,但是学生并不能够清晰认知到自身的错误所在,甚至还会导致学生产生叛逆心理。而将传统文化应用于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之中,能够借助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意识。《左传·隐公三年》中指出:“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这一内容能培养学生孝敬和尊重父母,进而帮助学生奠定道德基础,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例如,中职班主任可以结合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开展德育实践工作。在班级内部以“孝敬父母”为主题开展主题班会。在班会开展之前,中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收集传统文化中有关孝敬父母的诗句、案例、文章等,并利用多媒体制作PPT,在班会中进行播放讲解。在这一过程中,中职生就能够深入理解父母的不易,感受父母的关爱和付出,进而转变自身的想法,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提高个人修养,从而提高中职班主任德育管理质量。
2.规范日常行为
规范日常行为也是有效提高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质量的重要方式。当前很多中职班主任主要依托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学生行为管理制度开展德育工作,这将不利于学生理解自身的错误所在,进而无法在思想上规范自己的行为。我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之为礼仪之邦,通过礼仪束缚言行举止,能够塑造出文明的个体。在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应用传统文化,能够通过礼仪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同时也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行为规范意识。为了提高德育工作质量,中职班主任应该注重做好德育思想宣传工作。在中职院校文化建设方面,中职班主任应该积极组织德育活动,进而促使学生在具体的德育活动中进一步强化和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例如,运用一些传统民俗让学生对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化理解。或者,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校外实践活动,例如去敬老院慰问老人、给社区老人赠送生活物资等。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德育实践活动中深刻感悟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的思想美德。借助德育实践活动,能够在中职院校内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在这种氛围之中,学生就能够自觉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进而实现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除此之外,中职班主任还可以开展案例教学,通过创设不同的社交情境,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中的礼仪知识,进而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例如,言语礼仪。中职教师就可以让两名学生分别扮演问路者和路人,然后引导学生在对话过程中多使用“请”“您”“谢谢”等礼貌用语,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德育工作质量。
3.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中职院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具有专业能力的实用型人才的教育机构,而中职生要想在素质教育广泛普及的环境中提升自身的就业优势,不仅需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完善,还应该注重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首先,诚信应该作为一个人的基本准则以及交友的基础。因此,中职班主任在组织开展德育工作进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诚信品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使中职生在未来步入社会之后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涉及诚信的诗句、典故、俗语。例如:“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者,不能动人。”“以信接人、天下之信;以不信接人,妻子疑之。”又如,在《三国演义》中,关羽被困徐州,曹操派人劝说关羽投降,关羽便提出了“三约”,这其中充分体现出了他对于刘备、汉室的忠诚之心。因此,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之中,中职班主任应该注重对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与提升,通过播放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影视片段、资料、图片等,引导学生感受诚信的力量和意义,进而在日后的学习、工作过程中时刻勉励自己坚定自身的信念和原则。其次,中职班主任还应该利用传统文化加强班级管理,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进而便于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无规矩,不成方圆”,中职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应该结合学生的行为特点、心理状态运用不同的管理方式提高德育管理质量。例如,针对班级劳动,中职班主任应该制定相应的卫生打扫细则,引导学生按照细则开展卫生活动,在提升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进而提高德育工作质量。
4.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与民族情怀
传统文化中蘊含了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等红色文化精神。因此,中职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家国意识,进而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职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关于我国发展历史、红色革命的故事,从而强化学生对于历史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深度,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及民族自豪感。这样学生就能够在传统文化的教育下,深刻理解当下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职班主任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到历史博物馆、英雄纪念馆之中体会红色文化,定期开展红色文化主题班会。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多元化的德育工作形式之中进一步感悟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新中国的伟大。尤其是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飞跃性发展和进步,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来越近,进而引导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5.教师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
中职班主任还应该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中职班主任作为德育工作的主导者,只有以身作则,才能够提高德育工作的权威性和规范效果。这样中职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就能够有效对学生进行德育思想和意识的熏陶,进而规范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言行举止。因此,中职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渗透传统文化时,应该从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并将其融入具体的德育工作中。与此同时,中职班主任还需要从自身做起,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准则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并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强化对自我言行举止的管理与规范,贯彻落实好传统文化中的爱岗敬业精神,在实际德育工作中凸显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进而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此过程中,中职班主任应该注重开展实践活动,将教育理念应用到实际德育工作之中。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周末时间在社区中进行社会调研,收集关于敬老爱老的典型人物事迹;在端午节、中秋节组织学生到养老院进行慰问。从而检验学生的德育知识学习成果,明确德育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进而为后续教育管理提供改进依据。
综上所述,将传统文化应用于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之中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是提高德育工作质量的重要策略,同时也是有效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三观”的关键举措。基于此,中职院校班主任在实际推进德育工作的进程中,需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促进学生在中职学习生活中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海霞《如何利用传统文化提升中职班主任德育管理质量》,《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7期。
[2] 宋学锋《基于传统文化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管理质量的探究》,《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年第3期。
[3] 欧阳翀《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职德育质量》,《科学咨询》2022年第1期。
[4] 吴勇《议如何利用传统文化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管理质量》,《文渊(小学版)》2019年第12期。
[5] 谢志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工作实践的思考》,《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年第2期。
[6] 万佳伟《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小学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河北画报》2021年第5期。
[7] 李美丹、季汉涛、李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的引进策略研究》,《年轻人》2019年第29期。
[8] 李永祥《传统文化背景下开展德育管理研究》,《文渊(高中版)》2020年第7期。
[9] 陈惠嫦《初中德育中传统文化的应用策略》,《教育界》2020年第17期。
[10] 丛顺志、史孝东《浅谈传统文化融入德育的有效措施》,《中国校外教育》201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