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实践探索

2023-11-01费碧波

关键词:英语教学传统高职

摘 要:职业教育是要求学生将所学的内容能够付诸实践的专业化教育。其中,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应秉承着以人为本的理论方针,目的是要强化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高职英语教学强调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以实际运用为导向的语言教学,强化语言的功能性及应用性。因此,为了适应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能够起到文化育人、思想沁润的效果。本文探讨了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外活动和实践体系、英语教材,以期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最终达到提升自己文化实力的效果。

关键词:传统文化 英语教学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7.038

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高职英语教学要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该课程必须以培养具有国际化意识和家国情怀的专业化人才为目标。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中缺乏对中华文化的认可,英语教材中的内容过分强调语法应用和大量背诵单词。语言作为交流工具,就是要服务于人,而不是拿来作为卷面考核的工具。英语教学应该以实际运用为出发点,强调口语和商务英语的口头和书面化的表达。此外,还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理念,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地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近年来,关于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大部分研究仍处于理论研究阶段,且大多集中在这一教学方式存在的必要性和意义、现状及原因、有效实施途径等方面。如何从微观角度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目前还缺少有实践探索。

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民族文化的地位也在逐步提高,越来越受到世界其他国家的广泛关注。在多元的文化背景下,世界各国文化的激烈碰撞与交流,使世界文化产生了新的色彩和新的光芒。然而,目前在我国的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知识受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部分学生存在着观念缺失、价值观扭曲、行为不端、爱国主义意识淡薄等问题。因此,高职院校需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课程的实践活动当中,通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道理,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带着民族文化自信去学习英语,最终达到与西方文化平等交流,输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二、高职英语教学融合传统文化的现状

对高职学生的专业培养不仅要重视其专业技术是否高超,而且也应该要注重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通过将传统文化与各学科完美融合,以此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因此,高职英语教学也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知识与文化类学科融合的学习方法。目前来看,在高职英语教学材料当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切入点并不多,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拓展内容,将实际案例引入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当中,包括传统文化对人们日常生活中道德行为的影响,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具体表现形式等。主要内容包括文化素质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礼仪文化等。在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只有在课程中强化语言的功能性,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将大量的传统文化作为教学资源渗透到课程当中,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才能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策略

1.借助自媒体网络信息交汇平台丰富教学内容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文化的感知和认同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来实现。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又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英语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例如,借助自媒体网络信息交汇平台,教师可以推送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公众号,公众号中展示中国传统艺术、戏曲文化、历史书籍、民俗文化、传统节日、旅游景点文化背景、传统文化主题电影等文化方面的短视频,是宣传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教学资源。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在高职课堂中引入有关传统文化故事题材的英语阅读形式,并在阅读过程中为其创造相应的情境,从英语阅读的角度去感知和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都是学生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阅读内容来获得的。教师可以通过教材的基本资料对融合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进行资源拓展,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搜索网络中的教学资源,甄选优质的教学内容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为学生创造一个优质的教学资源平台,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和发挥的空间,为学生们提供一个高效的英语学习方法,通过文化浸透的方式,让学生们在理解中学习,而不是刻板背诵知识点。

在教学中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与英语教材进行融合。这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此外,教师还应引用中文诗句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

由此可见,拓展学生的视野不仅要关注于校内的学习教材,而是应该将视野拓宽到国际当中,让学生们了解时事,通过国际动态来不断增强对我国国情的文化自信,同时能够加深對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对原有的英语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积极开展新媒体平台的第二课堂,促进中外文化友好交流,促进中国文化对外输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英语教学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当中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因此,高职英语教学应该借助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强化对这项技能的实际应用,并组织更多的实践活动,打破传统课堂的空间限制,充分发挥互联网教学资源的优势,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英语的应用途径。

2.深化话语比较文化内涵

高职英语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模式应该从句子本身的输出功能开始,在此基础上总结所涉及的文化信息和数据,并提出相应的问题,然后分析文化现象,比较中西文化差异。提炼词汇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充分发挥词汇在掌握词汇意义和用法方面的交际价值,逐步提高英语文化素养。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探索句子的具体含义,使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正确使用语言和文化知识,掌握相应的语法,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生活创造有利条件。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还可以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围绕“party”设置中国传统特色主题聚会、中秋节主题家庭聚会、元旦主题家庭聚会,通过与学生们分享各地区、各民族的节日庆典习俗,充分展现我们中华民族丰富的民俗文化,展现出我国丰富的人文文化,让学生掌握具体文化聚会中的基本对话内容,提高自身的语言交流水平和能力,并在此过程中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口头写作的方式介绍不同地区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正确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增强文化自信,树立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意识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成为优秀的文化传承者和传播者。

3.高职英语教学中添加中国元素

在高职英语教材中添加中国元素十分重要,然而,大多数职业英语教材仍然很少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中职学生的专业方向和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融合点,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这无疑是对高职英语教师的挑战。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总结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英语词汇、句式和章节,帮助学生完善语言框架。教师可以将课堂内外的教学内容整合起来,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模块与高职英语教学进行高度融合。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合理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再将传统文化中与教材相关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积极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教材原有的基础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哲学道理与英语的学习方法进行渗透。

例如,中国有句古话是:“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学十日空。”这句话的意思是读一天书就有一天的收获,但如果有一天没读书就会丢失十天的读书收获。这句话强调的是一种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而且体现出中国人对学习的执着,学习要排除万难,并坚持不懈,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要坚持读书和学习。中国的古谚语中有很多与之相关的哲学道理,看似简单的文字,其中蕴含的是我国历经千年的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先辈们用朴实无华的谚语向后人传达着宝贵的人生经验,让中华民族世世代代都能够秉承着坚韧不拔、不畏困难的宝贵精神。而语言,就是传承这些精神的工具,承载的是世世代代的文化精神,体现的是一种传承的理念,将传统文化融入英语学习的精神和理念当中,可以使学生不畏惧眼前的困难,当学生克服了种种困难之后,就能体会出“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轻松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精神理念。我国是具有上千年文明的悠悠古国,语言和文字也历经了多次演变,最终演变为当代的汉字。而英语语法和语言习惯和汉语也有雷同之处,是可以互相通用和借鉴的。例如,课前由英语教师安排教材内的学习任务,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趋同进行自主分析和举例说明,并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相关英语词汇的学习。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寻找中西文化融合点的这种创新形式的教学方法,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在练习口语对话的过程中,教师要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礼仪和习俗,用中英对照的方式进行英语词汇教学,可以通过对比法、切入法等方式,以对比语意和句式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式学习和背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课前任务中的关键词和图片配对。

4.加强学生英语读写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就要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文本的阅读量,加强学生的阅读和口语的专项训练。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做阅读笔记的习惯,通过总结课堂所学的方式,提高自己的英语好词好句储备量,并给他们提供一个积极展示自己的平台。例如,教师可以定期举办英语文化交流会,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积累的经典故事或是经典台词。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注意摘抄优美的段落和句子,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也可以为学生写作积累素材。例如,通过阅读诗歌可以积累传统文化知识;阅读名言可以积累道德文化知识;读散文可以积累情感文化。泛读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在不知不觉中增进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此外,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英语作文写作能力。写作是表达思想的重要方式。为了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学生应重视写作训练,在写作中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教师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知识,为进一步采取实用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提供参考。此外,在关注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热点话题。最好将传统文化知识与社会热点话题结合起来,通过阐述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主客观视角,增强自己的传统文化意识和创新意识。

四、高职英语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必然路径

教师要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传播能力。随着互联网和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类信息通过网络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其中也不乏一些不恰当的言论,会影响人们的思想,目前,许多学生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盲目学习欧美发达国家的各种文化,而对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却知之甚少。因此,应该把传统文化中的中华传统美德、人文精神、核心素养等优秀的教育资源融入高职英语的教学过程当中。高职英语教学的成果不仅体现在卷面分数上,而是要将育人作用积极融入课程教学过程当中,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及时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年轻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一个正在逐渐形成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年轻学生来说,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提高他们的语言学习能力,更是要教会他们用英语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语言技巧,从而提高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文化传播能力。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学研究,利用优质的教学资源来丰富英语教学的文化内涵,并使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来正视中西文化的差异,通过学习和使用英语进行对外交流,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

参考文献:

[1] 王莉、杨忠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高职实用语文教学的探索实践》,《职业技术》2017年第12期。

[2] 张成伟《将中华优秀文化融入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评价与管理》2019年第1期。

[3] 赵丽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索》,《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

[4] 陈红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高职实用语文教学的探索实践》,《试题与研究》2020年第27期。

[5] 黄菲菲、唐小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校园英語》2021年第31期。

(费碧波,1982年生,女,汉族,湖南岳阳人,大学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教师外国语言文学类)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传统高职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