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和高中英语教学的融合路径研究
2023-11-01韩冰郭玉婷
韩冰 郭玉婷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和高中英语教学的结合能够起到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作用,将中华优秀文化的内涵提炼出来与高中英语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成果当中发挥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随着高中英语教学形势的变化,教师也应该探索将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中的方法和途径,以充分发挥英语教学的人文价值。本文深入分析将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意义,提出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在促进高中英语教学活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高中英语教学 融合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7.037
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在新时代,教师应不断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以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将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可以加强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联系,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将起到拓展课堂教学體系,丰富英语课堂内容,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活动多样化,给学生带来更好的英语学习体验的作用。此外,将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堂,还可以帮助学生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优秀文化,为学生运用英语知识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这也是将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意义所在。在高中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传统文化在教学活动中的比重问题。英语作为西方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融合中西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优秀文化的核心体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比较法,引导学生探索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使学生在学习相关文化的同时,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欣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鉴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有必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接受传统文化。通过结合英语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引导学生形成强烈的民族文化意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由此来进一步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
通过对高中英语教学的调查和分析,我们了解到,高中英语课堂中融合传统文化的教学效果并不乐观,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资源正在被浪费,学生对学习英语没有足够的信心,甚至无法应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受网络环境的影响和多元文化的侵袭,部分高中生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崇拜英美文学等,却对自己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不够了解,第二语言学习的目的性不强,且没有足够支撑自己继续学习的文化自信,也没有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意愿。高中生正处于建立正确“三观”的黄金阶段,他们虽然具有独立的思维和判断能力,但是如果文化自信不足以支撑他们在纷杂的网络环境中坚持本心,那么,高中生很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产生厌学心理。他们也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就会发生变化,无法在英语学习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也可以让学生从更客观的角度了解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从宏观上看,准确的价值判断和理性分析对学生的个人成长、民族自信心和人文素质都非常重要。对于高中英语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向,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跨语言文化交际意识和民族文化素质。
三、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策略
1.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中
高中英语教材的教学内容涉及欧洲国家的历史、文学作品、节日和日常生活习惯等,而涉及中国历史文化的教学内容相对较少。由于教材的限制,导致英语教学内容与我国高中生的日常生活相差甚远,使高中生对英语学习感到困惑和不解,从而逐渐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动力,只是一味地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在合理的范围内增加英语课堂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在整理和搜集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大胆创新,在教学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横向比较,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到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更了解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
例如,《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这一单元主要讨论了人们庆祝节日的主要原因,并根据节日的文化内涵反映出各族人民的价值取向。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应该掌握西方各国家的民俗风情特点,通过将西方各国家的节日风俗习惯与中国传统节日进行对比,运用情境教学法分析圣诞节和中国春节有关的习俗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去自主研究文化差异,让学生可以通过英语的方式来畅谈中国春节的起源,去体验各国的民俗习俗,并让学生谈谈春节和圣诞节的区别,展示不同文明的思维逻辑和社会文化现象,使学生对文化差异进行深刻认识和反思,在文化多样性的认知下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2.将传统文化的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活动当中
将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当中,其形式不应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中,而是应将文化渗透到高中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探索,并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点安排相应的课后任务,并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和尊重,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自信去展示他们眼中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文化引领来引导学生在课后的业余时间去自主探索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和内容,特别是介绍中国传统文学的英文版作品等,并在理解的过程中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传统文化的传播活动还可以依托于各种课外活动,比如教师可以举办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演讲比赛,或者举办以中西文化碰撞为主题的辩论赛等,通过举办各种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自觉成为中国优秀文化内涵的传承者。
由此可见,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英语教学中势在必行,但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的过程是任重道远的。高中英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的英语知识去应对考试,而且还要尽量将中国传统文化合理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这种教学理念不仅要让教师意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还要采取实际行动提高教学效果。这项教学任务需要教师从文化传播的本质出发,并将这项教学任务坚持下去,而不是只做表面功夫。如何让高中生理解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不忘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内涵,这就需要教师将智慧和坚持融入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更需要学生的理解和合作,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需要每一位高中英语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
3.培养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
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可以建立健全的人格,培养修身养性的行为习惯,帮助高中生形成高尚的文化品格,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当代高中学生来说,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开阔眼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因此,要改变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固有模式,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和道德意识融入教学的过程当中,并积极地改进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英语和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再在英语课上去讲解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内容,例如,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具有崇尚道德、重智、重文化艺术修养、培养人文素质的思想,有利于新时期人们思想素质的提高。在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中西文化的相互渗透和对比,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避免盲目地追随西方文化,通过相互联系和吸收,将实现中西文化之间契合点的完美融合,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创新的、积极正向的文化价值观。
帮助学生建立新的思维和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兴趣。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应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一是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质和教学水平。只有教师掌握了大量关于英语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专业知识以及课堂教学策略,才能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英语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向学生解释一些关于国家历史的知识。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儒家文化有一定的了解,韩愈的《师说》中有“传道授业解惑”一句,这是指教育的全过程:传道,授业,解惑,三个维度并行。不断帮助学生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因此,我们应该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让我们所教的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传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从而实现中西优秀文化的融合,从而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在高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习惯,使学生逐渐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发现很难设计自己的学习策略,他们无法应用所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仅是受到母语的影响,也包括教师忽视了英语教学中的人文因素,没有在教学中实现语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为了避免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问题,教师必须调整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师要通过掌握大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英语视听材料,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外阅读的文本当中,从而实现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四、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中以强化民族自信
将传统文化的教育思想融入高中英语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英语这门学科的过程中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将我国优秀的文化内涵与西方文化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如中国的传统习俗、亲情观念、生活习惯等。通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人对亲情观念的重视,可以发现西方国家与我国对待亲情的观点存在些许出入,在西方国家的教育观点中,普遍认为孩子到了独立的年纪就应该适应独自生活,但在中国的传统教育观念当中,亲人与孩子之间的情感羁绊是不分年龄和距离的。因此,在高中英语教材中,会有一些以家庭聚会为场景的课文内容,也会涉及家人或朋友之间相处的特点,这也是能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契合点,从家庭观念来分析中西文化的差异,并通过英语教材中的语句和中国汉语言文化进行对照,从中西文化的差异出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情文化进行研究,让高中学生了解到中国对亲情的重视,从而产生对我国亲情文化的进一步了解。
此外,英语学习活动的设计应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为目标。围绕在高中英语中融合传统文化的教学语境,以强化课外阅读和口语交流等形式为基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文化运用的教学模式强化感受到的英语实践能力、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等,将中西文化的差异点和共通点融入语言教学中,开展强化主体思维、多元文化融合于一体的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教师要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言知识,充分运用语言表达技能,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比较文化异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情感态度表达方式,进而尝试运用所学的语言文化知识在新的语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适时表达符合个人立场的观点,强化高中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为了保证中国传统文化能够融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分析校本课程的内涵和价值,通过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地方传统文化的体现,进一步突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从而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对学生文化修养的渗透作用,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需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结合当地的文化遗产,根据学校教材的编写情况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开发有效的校本课程,并在此基础上融入当地的传统文化,给学生带来更深层次的文化体验。教师可以在带领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同时,参观当地的文化博物馆,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在英语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英语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和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大多数英语教材都包含一定的传统文化内容,可以促进学生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学生提供基础的学习材料和内容,促进学生产生更深层次的文化认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保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效果,教师需要综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的文化学习提供多样化的呈现形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灵活运用传统文化内容,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參考文献:
[1] 张新望《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路径探究》,《校园英语》2022年第5期。
[2] 王慧《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融合》,《学苑教育》2022年第16期。
[3] 吴彦龙《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英语教育教学中的融合路径分析》,《食品研究与开发》2022年第12期。
[4] 杨英杰《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中学生英语》2020年第20期。
[5] 王娜《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策略》,《中学生英语》2020年第20期。
[6] 邹元霞《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策略》,《新课程》2020年第42期。
[7] 王艳丽《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研究》,《中学生英语》2020年第42期。
[8] 阮族春《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策略》,《中学生英语》2021年第8期。
(韩冰,1991年生,女,汉族,山东招远人,硕士,中级教师,研究方向:英语;郭玉婷,1983年生,女,汉族,山东济南人,硕士,中级教师,研究方向: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