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渗透传统文化,创设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2023-11-01毛娅娟

关键词:传统同学数学

毛娅娟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前小学教育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只有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才能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首先需要意识到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努力提升自身素养,通过多途径渗透传统文化。本文从小学阶段融入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当前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要求以及传统文化渗透面临的现实困境,最后提出了几点渗透传统文化,创设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一是深刻挖掘内容,渗透传统文化;二是借助数学名人,渗透传统文化;三是彰显数学之美,渗透传统文化;四是参与实践活动,渗透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传统文化 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7.030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需要面临的是复杂的社会环境,更需承担起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需要分析在小学数学课堂当中渗透传统文化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明确当前小学数学渗透传统文化的要求,即在数与代数,图形几何,综合实践以及数学文化领域之中的渗透要求,基于此有效改善教学现状,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一、在小学阶段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小学数学教学需要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爱国主义精神教育。通过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以及人格修养等教育,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养,提升其综合品质。在小学数学教材之中,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利用传统文化开展助学教学有助于涵养家国情怀。

首先,家国情怀主要指应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价值观念。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小学生必须通过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其民族认同感以及民族自信心,通过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我国的大好河山、传统文化风俗。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利用数学教材之中的七巧板等传统文化教学元素,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其次,社会关爱教育主要是树立仁爱共济,克己达人的社会关爱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虽然在小学阶段与社会接触较少,但是在未来一定会与社会接触,要处理人际关系。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小学阶段正是养成良好习惯,树立健康品格的关键时期。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小学阶段通过传递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尊重父母,礼貌待人,同时能够宽容、理解他人。

最后,人格修养教育指的是要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展开教育。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通过数学教学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同时通过在教学之中渗透相关道德故事,在不知不觉当中让学生具备良好德行,学会遵守纪律,同时成为讲文明、讲礼貌、守诚信、道德高尚的人。

二、在小学阶段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要求

在小学阶段,传统文化内容主要体现在数与代数,图形几何,综合实践以及数学文化等几个领域。

首先,在数与代数领域当中,会涉及认识数、运算数、数的运算以及方程式等等。学生刚刚步入小学阶段,首先需要对数字有所认识和了解,要了解到数字对于我们的实际生活来说十分重要。教师可以通过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来加深同学们对数字的了解。在讲解计算工具发展历史的过程之中,为学生们讲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算盘,再引申到现在人们所使用的计算机,让学生了解到时代在进步,人们所使用的工具也越来越智能化。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让同学们了解与计算相关的古代伟大发明,唤醒同学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在计算数字这一环节可以为同学们介绍算筹计数法,通过介绍这一方法,让同学们体悟到我国古代伟人的智慧以及相关数学思维。在学习方程有关的内容时,可以给小学生介绍相关的数字典籍。通过追根溯源的方式,既可以让同学们对数字更加敏感,又让同学们体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激发同学们对于数学的热爱。

其次,在图形与几何这一教学领域当中,主要涉及的教学内容包括认识图形以及测量、计算图形,还有图形的运动、位置等等,图形几何相关内容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思维以及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树立空间意识和空间观念。在图形与几何这一领域展开教学时,可以通过渗透七巧板的相关知识开拓学生思维,其次还可以通过介绍我国的传统建筑,来为学生讲解与图形有关的知识。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这一课时,可以通过介绍我国传统建筑当中外方内圆以及外圆内方的设计,让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图形面积。通过引入七巧板以及特色建筑,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同时丰富学生的数学思想。

再次,在综合实践领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综合实践也越来越得到重视。综合实践领域的教学主要着眼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加贴近生活实际,解决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所遇到的真实的数学问题。同时,综合实践领域也为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较好的途径。原因在于,首先,传统文化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较为紧密。在综合实践领域当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相接近的情境,学习效果会有所改善。除此之外,也可以在综合实践领域当中引入民间艺术、文化遗址等等主题,引导学生探究相关主题内部存在的真实数学问题,让同学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最后,在數学文化领域。数学教学通常涉及数字、公式、符号等,但是从数学本质来说,它也是一种文化,经过多年的历史沉淀,演变为现在我们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数学文化也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传统数学文化需依赖于数学课程来进行传播。除此之外,在我国古代也有非常著名的数学典籍。这些内容都可以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数学文化领域当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包括数学文化专栏以及数学拓展等等。在这一领域当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介绍著名的数学名家祖冲之、刘徽等等。通过介绍这些名家的数学思想及方法启发学生。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现实困境

小学数学相较于语文、历史等学科来说,与传统文化的联系看似不够紧密,但实质上数学文化本身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应改变观念,明晰当前的现实困境,采取有效手段提高渗透效率。

1.课堂缺乏组织性

在小学教育之中,须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效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然而,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当中,传统文化未得到良好渗透的根本原因在于课堂缺乏组织性。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缺乏对相关文件的学习和体悟。在实施过程当中缺乏指导,导致教师的教学缺乏实效性,除此之外,由于教师自身能力缺乏,参与培训较少,导致教师在将传统文化引入小学数学课堂当中时面临着资源缺少的问题。二是教师的数学课堂随意杂乱。大多数小学数学课堂缺少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师之间缺乏团队合作,单凭教师个人努力效果不佳。除此之外。部分教师在课前备课过程当中会考虑到融入传统文化内容,但是在实际的课堂当中,往往是将传统文化一笔带过,课堂当中关于传统文化的讨论反思较少,很难获得传统文化的育人效果。

2.师生缺乏主动性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主体,但是大多数小学数学课堂中仍旧存在着教师主导的现象。教师在课堂当中滲透传统文化,学生仍旧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未得到有效发挥。

对于教师自身来说,许多教师仍旧对在小学数学的课堂当中渗透传统文化存在困惑,认为传统文化应该在语文、历史之类的学科当中进行有效渗透,而数学这门学科更加强调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理性意识,数学与传统文化毫无契合点,因此认为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有很大的困难。这会导致教师在课前研究传统文化与数学结合时缺少一定的积极性。除此之外,由于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数学课堂当中缺乏相应的考核机制,导致教师更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研究如何在课堂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3.缺乏传统文化素养

在数学课堂当中渗透传统文化,首先教师要具备较高素养。相关研究表明,大多数小学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仅仅浮于表面,并未深入地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意蕴。作为小学教师,要将传统文化有效渗透到小学数学课堂当中,教师自身需把握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外延,深入研究传统文化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契合点,可通过尝试碎片化的网络学习以及相关的新闻提高自身内涵、素养。同时,学校也要多多提供相关培训以及研讨会,组成教师团队,专心研究传统文化与小学数学课堂的契合点。

4.形式化、过程化严重

首先,在大多数小学数学课堂当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形式较为单一,大多数小学教师采用知识拓展的方式来为学生渗透传统文化。且将传统文化渗透放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这是因为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认为最后的环节临近下课,这样不会影响用正常的教学环节。其次,大多数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时,忽略了背景的创设,只是通过故事讲解、知识拓展的形式,而忽略了中国传统的美德、民间工艺以及特色建筑等等,这些部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考虑将这类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当中,进而使得传统文化的渗透更加具备整体性,影响更加广泛,更加全面。最后,在渗透形式上,大多数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传统文化教学。这种渗透形式流于表面,且渗透的程度不够深入。学生通过教师渗透的传统文化,往往也仅仅是了解了教师所传授的相关传统文化的数学知识,并未引发学生思考,给予学生启发,学生的思维以及创新意识并未被有效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并未提高。

四、渗透传统文化,创设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1.深入挖掘内容,渗透传统文化

小学数学学科本身的特性在于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强调精确性。而且,在数学知识内部隐含着较强的思想性。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来说,要构建高效课堂,最根本的方式在于教师要深刻挖掘数学知识背后的文化要素,真正搭建数学知识与传统文化之间沟通的桥梁,以此来有效渗透传统文化。如,在讲解图形与变换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同学们渗透相关的传统文化,如剪纸文化、瓷器文化等等。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剪纸文化来展示图形变换的过程,让同学们既能够掌握数学知识,又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还需不断挖掘丰富的数学课堂教学资源,在数学课堂当中融入更加丰富的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当中感染和熏陶学生,提升学生的人格品质。

2.借助数学名人,渗透传统文化

数学这门学科历史十分悠久,在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数学家为数学发展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在渗透传统文化的过程当中,小学教师也可以借助于有名的古代数学家,通过讲解他们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了解名人故事的过程当中,可以受到他们人格品质的熏陶,树立坚持不懈、努力刻苦的品质。如,在讲解圆周率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引入名人事迹。让同学们了解到祖冲之的故事,了解祖冲之是如何发现圆周率的。通过为同学们分析讲解祖冲之的故事,可以让同学们形成努力拼搏的精神,让小学生们能够通过对故事的了解,认识到要做成一件事情需要付出刻苦的努力,同时也需要反复尝试和探索。通过对这类故事的讲解,能够让同学们端正学习态度。

3.彰显数学之美,渗透传统文化

数学之中往往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美学要素,例如,图形的对称以及几何的美。而这些美学要素在传统文化当中也十分丰富,教师可以通过彰显数学之美来有效渗透学传统文化,丰富学生体验,加强学生认知。例如,在讲解与对称有关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为同学们展示对称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我国古代比较优美的传统建筑。通过视频、图片等给学生提供直观感受,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带领同学们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体悟到这些建筑本身的魅力,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了解,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参与实践活动,渗透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仅可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之内,也可以在课堂之外,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渗透传统文化。可以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带领学生们开展研学活动。例如,在讲解年月日这一主题时,教师就可以开展相关的主题设计活动,将同学们分为不同的小组,各个小组以年月日为主题,开展日历制作活动。教师可以要求小组内部的同学要合理分工,明确各自的责任,如哪位同学负责收集材料,哪位负责整理汇总等等。在制作日历的过程当中,可以加深同学们对平年、闰年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可以让同学们了解古代的历法,加强学生的探究意识,领略文化精髓。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在小学教学当中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当前教育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虽然数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缺乏内在联系,但是在小学数学课堂当中,教师需明确的是教师并不是要将传统文化与小学书和数学课课堂完全融合,而是要在小学数学课堂当中渗透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首先需要意识到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努力提升自身素养,通过多途径改善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有效构建渗透路径,以此提升小学生的素养,使之成为未来社会之栋梁。

参考文献:

[1] 刘文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国学传统文化渗透的结合》,《环球慈善》2021年第1期。

[2] 何婧莹《“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融合传统文化构建高效课堂的路径》,《文化产业》2022年第4期。

[3] 卓嘎《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传奇故事》2021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传统同学数学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帮助同学
老传统当传承
奇怪的新同学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