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图情档专业创新发展研究述略*

2023-11-01吕梓亭苏晟瑞白兴勇

图书馆学刊 2023年9期
关键词:图情新文科文科

吕梓亭苏晟瑞白兴勇

(1.山东师范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8;2.山东省图书馆,山东 济南 250100)

1 引言

2022年9月14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和《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1],这是图情档学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守正创新的体现。在新时代、新形势、新需求的推动下,各专业学科都走在不断改进革新的路上。2018年10月,教育部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该计划对文、理、工、农、医、教等领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出了具体安排。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中,“新文科”这一概念被明确提出,“四新”(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开始全面推进[2]。2019年4月29日,“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召开,国家“四新”建设工程正式开始实施[3]。2020年11月3日,《新文科建设宣言》发布,从“新文科”建设的共识、遵循、任务3方面入手,对“新文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自此,“新文科”建设全面启动[4]。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加快培养紧缺人才[5]。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图情档学科的“新文科”建设在学界受到广泛关注。

2 “新文科”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2.1 “新文科”的概念

“新文科”(Newliberalarts)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2017年位于俄亥俄州海勒姆市的希拉姆学院(HiramCollege)全面修订了其培养方案,打破固有的专业课程界限,将课程进行交叉重组,把理科技术与文科课程融合[6],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学院将这一教育理念称之为“新文科”。在我国,“新文科”这一概念尚无统一的表述,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界定。王学典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总结了“新文科”和“旧文科”之间的差异,“旧文科”追求分科治学,强调各学科之间的差异,而“新文科”追求学科融合,更加强调以问题研究为中心[7]。宁琦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对“新文科”进行解读,认为“新文科”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新形势下对传统文科建设进行反思的结果,将新科技、新理念融入学科建设中是其本质特征,是各学科协同解决时代发展迫切问题的创新之举[8]。还有很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新文科”建设的内涵进行解读,如吕林海从目标定位、教育活动、组织机制和评价导向4个方面阐述了“新文科教育”的核心内涵和特质[9]。张俊宗从学科维度、历史维度、时代维度、中国维度4个维度来解读“新文科”,突出了“新文科”的理论创新、历史价值、符合时代发展潮流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等特点[10]。学者们大多从与传统文科的比较入手,对“新文科”的概念进行界定,认为“新文科”与传统文科相比,更具有中国特色,顺应时代发展规律,符合学科发展方向。

尽管在当前的研究中,对于“新文科”的具体概念我国学界还有待进一步确定,但这并不妨碍“新文科”建设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改造和建设带来强大驱动力。因为“新文科”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强烈的实践导向性[11]。笔者认为“新文科”的概念内涵指向是在继承学科传统、坚持学科核心特征的基础上立足时代、勇于创新。“新文科”的“新”既是新旧、新老的“新”,更是革新、创新的“新”。从宏观上说,推进“新文科”建设,是我国主动顺应时代发展的战略选择。从微观上说,进行“新文科”建设,要从做好每一个文科专业的“新文科”建设出发,改进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打破门户思维,打造开放互生的学科共生体。

2.2 “新文科”相关文献数量及分布情况

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以“新文科”为主题进行检索,时间范围限定为2018年10月8日—2022年12月31日,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726篇,其中包括学术期刊3451篇,学位论文46篇,会议论文48篇,报纸56篇。文献数量年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2018—2022年相关文献数量分布

据图1可知,文章数量2018年3篇,2019年97篇,2020年382篇,2021年1319篇,2022年高达1907篇。从文章收录情况来看,“六卓越一拔尖”计划的实施和《新文科宣言》的发表使学界迅速关注到“新文科”建设这一时代命题。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发表讲话,强调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性,迅速掀起一股“新文科”研究热潮。

笔者以“主题=‘新文科’AND主题=(‘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OR‘图书情报’OR‘图情’OR‘图书馆学’OR‘情报学’OR‘档案学’)”作为检索策略,在中国知网中检索,时间截至2022年12月31日,筛除重复文献,获得相关文献111篇。其中,81篇为CSSCI来源期刊,占全部文献的72.97%。《情报资料工作》《图书与情报》等期刊开辟专栏,围绕“新文科背景下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建设”这一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国内最先将“新文科”建设与图情档专业联系起来考虑的是李国新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视野下的图书馆学》一文,作者从公共文化服务的角度出发,认为图书馆学应该打破机构藩篱和专业屏障,与文化、公共文化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发展[12]。在有关“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图情档学科发展系统探讨的文章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马费成和李志元在2020年10月23日发表于《中国图书馆学报》的《新文科背景下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的发展前景》一文。该文深入剖析了新技术对我国图书情报工作、研究和教育产生的深刻影响,探讨了我国图书情报学科未来发展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包括关注社会需求,解决社会现实问题;重视交叉融合,与其他学科协同建设;加强理论创新,构建学科话语体系;坚守人文传统,实现人文和技术的统一等[13]。

3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图情档专业创新发展的原因

图情档专业在我国文科专业中处于突出地位,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1920年的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是中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发展的开端。随着高考的恢复和改革开放,1978年之后,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等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图情档学科开始蓬勃发展[14]。一百多年来,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专业学科点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见证了中国人民及中华民族从争取民族独立到实现经济富强、文化繁荣、社会进步这一伟大历程。步入信息化时代以来,图情档专业不断更新与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图情档专业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新时代、新形势、新需求呼唤着包括图情档在内的高等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特别是在数智时代的背景下,传统的档案学教育存在教育规模滞后于社会需求、发展不平衡、课程体系有待优化等问题。社会各方面对复合型、高素质档案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然而每年培养的档案专业人才数量有限,导致人才供给不足的情况出现[15]。回顾图情档专业的发展沿革以及多位学者对图情档专业建设相关问题展开的研究可以看出,图情档专业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亟需进行创新发展,主要有以下3方面原因:新时代的要求、新技术的推动以及新需求的产生。

3.1 新时代的要求

“新文科”的产生是新时代背景下内外因共同促成的结果,图情档学科的发展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如今,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社会问题纷繁复杂,单一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有限,二者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学科内部、学科之间必然的融合交叉。初景利认为:“图情档从软学科走向硬学科是科学技术发展大环境的驱动,是当今学科发展的总体趋势,也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要求[16]。”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概念,相关诠释逐渐从经济领域扩展到包括文化、教育等在内的其他各个领域。图书馆学界和业界激发出关于“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讨论热潮。在新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学教育自身存在的一些劣势阻碍了其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如核心知识边缘化、学科教育与实践脱节、过分强调教育的功利性等[17]。针对图书馆学的特点和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许多学者引入“赋能”概念,为实现图书馆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驱动力。柯平认为,技术赋能是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并构建出“授权赋能—数字赋能—知识赋能—智慧赋能”的赋能模型,其中包括以科学理论和专业知识方式提升知识服务嵌入深度、以人工智能技术方式促进智慧资源体验化、以文化方式实现智慧服务引领性[18]。刘冰认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国家急需新型文科领军人才是新文科建设指向所在。图书情报学科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动作为[19]。因此,在迎合国家战略发展的宏观层面,图情档专业的创新发展要与新的时代要求相融合,对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顺应时代潮流的调整和创新,从而为国家未来发展培养新型人才,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国际文明交流提供新机遇,以新姿态承担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

3.2 新技术的推动

科技进步改变着学术研究的方法和手段,新业态促使新的研究课题产生[20]。区块链、大数据、3D打印、云计算、AI等技术变革预示着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到来,也对图情档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图书情报工作与信息技术存在着天然联系,其工作流程、内容模式都与新技术的应用密切相关。学科近年的发展特点与“新文科”的理念不谋而合,图书馆学的许多课程已经是信息技术和社会科学等多方面融合的结果[21]。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我国图情档学科应当突出学科独特性,找准专业定位,发挥自身优势,主动作为,推动学科话语体系的构建。同时,把新技术融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中,既是图情档专业的时代特征,也是其发展创新的内在动力。

3.3 新需求的产生

鉴于自身在人文社科体系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图情档专业应全力融入“新文科”建设的整体进程当中,为其他学科推进“新文科”建设提供手段和方法。黄水清认为图书情报学一直关注信息、技术、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且具有跨学科、多学科的学科特征,这表明图书情报学科的发展一直与近年来才正式实施新文科的理念相吻合[22]。与此同时,图书情报专业可以充当人文领域与技术领域之间的沟通纽带[23]。俞立平等人从理论成果、技术方法、研究范式、人才支持等多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情报学在推动“新文科”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24]。图书情报专业应发挥好学科“耳目、尖兵、参谋”的作用[25],主动承担支撑其他学科进行“新文科”建设的职能,在高校进行学科改革的跑道中扮演“领跑”者的角色[26]。因此,与其他学科相比,图情档专业进行“新文科”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更为明显。

4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图情档专业创新发展的路径

在新文科视域下,我国图书情报学的发展不断走向交叉融合、走向人文情怀、走向数据服务、走向守正创新[27]。就图情档专业在新文科背景下的创新发展路径问题,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和改变。

4.1 植根中国土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图情档专业

新文科建设,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是关键[28]。图情档专业学科的发展要从国情需求出发,树立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图情档专业学科的战略发展观,在国际舞台上打造中国声音、发扬中国学派、掌握中国话语权。面对当前的全球化趋势,一方面要看到本学科在国际上的前沿领域和研究方向,另一方面要植根中国文化土壤和具体实践。在“新文科”背景下,图情档专业想要创新发展,就要树立战略眼光,着眼于未来图书馆学科的长远发展,做到传统性与创新性、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有机统一。图情档专业是人文社会科学中极其重要的一支,它所传递的内容根植于本国土壤、承载着民族文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图情档专业更要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方法,从中国实践中提炼中国理论,着力阐释中国特色,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基于国情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图情档理论,形成具有中国气派的图情档学科话语体系。

4.2 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服务社会的学科发展理念

在新文科建设中,图情档专业必须坚持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更要从社会需求出发,经世致用,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发展。图情档学科教育要立足社会需求,面向职业场景,为社会输送具有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图情档专业需要抓住时代机遇,在新文科建设中与数据科学等积极对接,培养从业人员的人文情怀,在文化服务中推动传统文化资源的保存与研究[29]。在信息时代,信息资源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人们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更加深层次、个性化。图书情报机构要承担起公共文化服务职能,要从公共文化发展和传承角度出发,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图情档专业要将自身的长处运用到社会服务中,及时关注社会需求、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提高公民数字素养,实现全社会文化氛围的营造。“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背景为图情档学科摆脱自身劣势、革新教学内容、培养高质量人才提供了契机,可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技术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竞争力,为图情档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质量人才。

4.3 坚守人文传统,用技术手段为学科发展赋能

客观地看待新技术,它既对传统图情档学科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也是学科发展的机遇。要抓住这一机遇,就必须多方位分析新技术对学科的影响,正视并尽量消除其消极影响。在“新文科”建设的过程中,图情档专业要打造技术人文一体式教育,通过技术赋能进行教育创新[30]。近些年来,我国数字社会建设已经走在了世界前沿,成为引领数字时代的重要力量。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下,作为信息生态环境中心地带的图书情报学科,要勇于承担“新文科”建设的责任,运用先进技术,研究大数据时代信息和知识的传播与组织规律、数字资源的管理与建设、信息行为的特点和规律[19]。同时,必须不忘初心,坚守图情学科的内核,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避免本末倒置,防止图情学科边界模糊化和无限泛化等问题。数字人文的核心是“人文”,决定了其研究主题的人文学科性质[31]。因此,要坚守人文传统,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32],坚持价值理性和技术理性的统一。侧重于不同场景和背景下的技术应用能力[33],利用先进技术解决不同场景中的问题,用技术手段为学科发展赋能。

4.4 发挥自身独特优势,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从学科建设角度出发,图情档专业要遵循学科发展规律,把握学科独特性,发挥自身学科优势,提高学科整体水平。“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保障信息的有效查询和有效获取”这一图书情报的核心使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更好地承担这一使命,要进一步构筑学科拓展发展空间,构成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的基石,维护学科统一性、合法性和认同感,积极培育新生学科和交叉学科[34]。因此,打造新文科下图情档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尤为关键[35]。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图情档专业要与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相融合,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围绕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师资力量等各个方面构建“新图情档”。刘越男提出,从推动图情档一级学科内的深度融合和探索跨一级学科的交叉合作等方式促进图情档学科的融合发展[36]。周毅认为,“数据治理”微专业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才培养专业计划,推动图情档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37]。张海涛等学者提出“情报学+”的概念,将情报学与应急管理、公共文化、网络空间等传统研究领域和国家安全情报、应急情报、智慧政务、智慧医疗等新型研究领域相结合[38]。郑建明、郭怡提出公共文化学科建设构想,即建设融合图情档学科、文化馆学、旅游文化等学科的公共文化一级学科[39]。档案学研究也逐渐与社会学、历史学、文学、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等学科相融合[40]。对于“新文科”的发展,笔者认为,要加强学科内部体系机构的调整优化,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要推动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图情档专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融通性,因此要把握“新文科”建设的机会,促进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在更广范围和更深层次上的重组,从而发现整体上的知识创新点。同时,要在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中,体现图情档专业的独特性、贡献度和生命力,提升学科地位。

5 结语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人文学科危机,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使许多传统文科都在寻找新的增长点。图情档学科早已将新技术、新方法运用到实践工作中,但是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在“新文科”背景下,图情档专业创新发展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以形成能够有力支撑实践的理论体系。在此背景下,图情档学科需要承担起新时代赋予的新的使命担当,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助力高等教育发展。因此,我国图情档学科要因时而进,借助“新文科”建设这一契机,积极推动新技术融合交叉,推进学科持续健康发展,开创我国图情档学科发展新局面。

猜你喜欢

图情新文科文科
数字时代图情档学科教育的数据化创新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图情档学科建设(笔谈)“新文科”呼唤图情档成为“硬”学科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聚青年学者之睿智 窥图情档学科之未来
——写在《图书与情报》“图情档青年学者专辑”出版之前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