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课程标准中“表达与交流”的理解
2023-11-01李怀源
李怀源
2022年版课标中描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突出了语文课程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核心目标的特性。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热爱、真实、积极”体现了语文学习中语言运用的基本态度;“积累、体会、培养”体现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发展的基本过程;“情境、实践、经验、特点、规律”体现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
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过程、审美情趣和价值立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进步。“学习水平、学习状况、学习过程、学习进步”体现了课程评价以学生为中心,“准确反映、注重考察、关注”体现了课程评价的价值尺度,“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过程、审美情趣、价值立场”体现了课程评价的关注焦点。
语言文字运用水平在日常教学中是以口语交际和习作中的表现为参照的。因此,重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和评价是语文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言文字运用水平的综合体现。
2022年版课标以学习任务群为语文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习作不再是五大学习领域之一了。习作的内容包含在六个学习任务群中,以“表达”“交流”的表述方式来呈现。习作的脉络不再单独贯通,习作与阅读等学习活动的结合度更加紧密,更关注习作与其他内容的联系,真正突出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一、课程目标的规定
(一)育人导向总目标的规划
具有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是进行表达与交流的前提,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是表达与交流的目的,这样的目标定位让表达与交流更加具体化,学生要有读者意识,能够与他人沟通交流,实现语言的交际目的。
具体到表达与交流的形式,首先是能借助不同媒介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借助不同媒介进行表达,体现了新时代习作教学的新要求,以语言文字运用为核心的表达需要多种媒介的参与,如音频、视频等。学生表达与交流的最终目的是学习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表达与交流是美好学习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为了未来更加美好的生活。
表达与交流为人生的目的再次被强调,这就表明传统的以技术训练为倾向,以考试评价为导向的表达与交流的教学,应该实现新时代的转型,需要进行整体的规划和实施。
(二)融合提升的学段目标要求
从表达与交流的学段目标的表述来看,“口语交流”与“书面表达”是融合在一起的,体现了“口头语”与“书面语”融为一体,相互促进,综合提升的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
从表1(见下页)中的对比可以发现,学段目标的表述大概从“听”“说”“写”三个方面,体现“态度”“习惯”“能力”等几个维度。但是,也很容易发现,学段目标的表述中横向的关系是比较清晰的,纵向的关系很难体现出不同方面的层级。当然,这其中有学段的特殊性,比如,低段学习用普通话交流,到了中高段就不把这一项作为目标了。这样体现出阶梯性和阶段性的特点,上一阶段是下一阶段的基础,已经形成的能力与习惯虽然不再强调,在实际中以应用上个学段形成的能力为主。
二、课程内容的设定
课程内容是落实课程目标的主体,对2022年版课标中六个学习任务群有关表达与交流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梳理。
(一)主题与载体的统一
课程内容是语言材料和表达形式的统一体,是静态材料和动态学习活动的发展过程。由动态的学习活动处理静态的语言材料成为表达与交流教学的主要特征。
课程内容的主题载体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还应选择反映世界文明优秀成果、科技进步、日常生活特别是儿童生活等方面的主题。不同的主题都有相对应的主要载体形式。(见表2)
可以发现,表达与交流的主题突出,既关注了中华民族特有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形式,又包含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优秀文化成果,还包括贴近儿童生活和自身的作品材料。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各类主题的主要载体还应包括口头和书面交流与沟通、跨媒介阅读与表达等语文实践活动。这就说明各类主题除了对应的作品,还包括了表达与交流的语文实践活动,换言之,表达与交流的实践活动贯穿所有主题的学习过程。这是课标对课程内容的整体规划,体现了以语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思路。
(二)语言材料与表达形式的结合
对六个学习任务群在不同学段的“语言材料”和“表达形式”进行梳理。(见下页表3)
1.语言材料
通过梳理发现,语言材料涵盖了古今中外“字、词、句、段、篇”的各种类型。“短论”“简评”等是值得注意的类型,一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接轨,二是学生需要学习和运用类似的方式。
“整本书阅读”中给出了图画书、儿歌集、童话书等比较明确的类型,也给出了儿童文学名著、反映革命传统的作品等内容范围的图书。
“跨学科学习”中没有给出具体的语言材料的内容和形式,而是用较大篇幅提示了语言材料的来源,从身边的动植物到各类文化活动,语言材料应该是与此相关的词语、短文、古诗文等。应该与本学段其他任务群的语言材料类型相近。
语言材料的类型、种类、来源等,基本体现了2022年版课标中的权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品,占60%~70%;反映科技、自然、生活等方面的应用、说明、记叙类作品,以及外国优秀文化作品,占 30%~40%。
2.表达形式
“表达形式”是从学生表达与交流的角度进行梳理,会发现是阅读与表达的统一,阅读范围包括阅读文化作品和观察体验日常生活两个领域,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形式,又分为自我表达和交流分享两种类型。从阅读的角度,使用“阅读、诵读、感受、体会、思考、发现”等词语,口头表达使用“说出、讲述、分享、交流、讨论、请教”等词语,书面表达使用“記录、尝试写、写、创编、续写、描述、描摹”等词语。其中,值得关注的还有相应的文化活动和学习活动的参与,使用“参与、参观、观察、设计、梳理”等词语,体现了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同时体现学生全过程参与实践的学习要求。
对课标的课程内容进行简要分析,可以发现表达与交流贯穿全学段、全过程的特点,这是与以往“听、说、读、写”“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最大的不同之处。“语言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集中表现,是“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的综合体现;表达与交流是语言运用的集中体现,是六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要求;习作是表达与交流的集中表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习作成为语文素养表现的重要成果。当然,这与传统语文教学中以文章定終身的价值取向和实践应用是不同的。
表达与交流应该是综合体现,是从学习内容到学习过程的全方位的改变,综合的交流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语文核心素养又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三、学业质量的框定
2022年版课标中的总目标是按照学生应该达到的程度标准进行描述的。学段要求是按照“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类语文实践活动进行分学段描述的。课程内容是按照六个学习任务群进行分学段呈现。
总目标、学段要求、课程内容的分化表述,让一线的教学理解变得困难,很难一以贯之地理解和实施新课程,这是课标落实的困难所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表述的不一致,也表现了课标对“语文课程综合性”特点的回应,语文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需要从不同的维度、不同的领域,充分考虑学生、学科和学习的特点,进行立体化的设计和整体性的实施。学段要求、课程内容都体现了对学生学习的动态描述,需要从语文实践活动及其成果表现,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业质量。
如何把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对应起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需要看“学业质量”的要求。课标学业质量分学段进行描述,每个学段的描述包括五个自然段,对小学阶段每个学段的要求进行分项梳理。对学业质量进行表现性的评价,从“内容来源”“表达形式”“学生能力”和“程度要求”四个角度进行梳理。(见表4)
(一)内容来源
从内容来源看,“阅读”和“生活”是主要来源。阅读课标规定的文化作品,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体验、收获等总结提炼。积累生活经验,把日常生活中的见闻、感受、想法等记录下来。生活还包括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多次提到了“学习成果”,总结学习成果,加深学习体验,积累学习经验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学习活动处理文化作品,总结、提炼、记录,最后以成果来评价表达与交流的水平。
(二)表达形式
从表达形式来看,从低到高体现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汉字、词语、句子、文章;有文体样式,如童话、寓言;有文本形式,如日记、书信等;有表达方式,如口头、书面等;有方式组合,如图文结合。第三学段有综合性的形式,如研究报告、实施方案等,也包括多种媒介方式,如照片、图表、视频等。
多样性、综合化的表达形式体现了核心素养导向,也为教学提供了方向。
(三)学生能力
学生能力体现了“过程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的特点。分类、整理、记录、展示等,体现了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学习表现;转述、讲述、描述、描摹、介绍、说明等,体现了学习阶段结束后学生可以表现出来的能力。
学生的能力既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又以最终的学习成果综合体现。
(四)程度要求
程度要求从作品和表现两个方面体现,从作品的角度有清楚地、简单的、按照一定的顺序、内容具体、生动有趣等,从能力表现来看,有乐于、有意识地、自觉等词语。当然,二者是融合在一起的,通过综合的表现才能界定学业质量。
总之,从2022年版课标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三个维度来看“表达与交流”,体现了用语文实践活动来处理
语言材料,从而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思路,表现出对“教—学—评”一致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要准确理解和恰当运用,突出表达与交流的地位,实现教学的转变。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张 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