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留守儿童幸福感提升路径研究

2023-10-30李荣梅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20期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幸福感

李荣梅

摘 要:[目的]了解浙江农村留守儿童幸福感现状,探讨影响因素,提出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幸福感的应对策略。[方法]采用自编农村留守儿童问卷调查表对275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留守儿童的幸福感状况不容乐观。[结论]要提升留守儿童幸福感需要综合考虑品德教育、学业教育和心理教育等各方面因素。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幸福感;路径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0.038

农村留守儿童是城镇化背景下产生的一类特殊群体,这类特殊群体的幸福感已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全面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幸福感影响因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对促进乡村振兴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文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方法对浙江文成县、泰顺县和磐安县共275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调研。从教育的视角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幸福感现状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希望借此能够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在品德、心理、学习和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状况,寻求应对策略,提升他们的幸福感。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取样与分级取样相结合的方式对文成县、泰顺县和磐安县六所学校一年级至五年级的学生进行取样调查,发放问卷358份,回收280份,回收率为78%,剔除无效问卷5份,有效问卷275份,有效率为98%。

1.2 研究工具

本课题组根据国家相关文件精神,设计编制了《农村留守儿童问卷调查表》,该表包含学生的生活状况、安全感、心理影响、学业状况、自信心和社交等几个方面共19个问题,学生以匿名的方式进行作答,在此基础上统计出选择项目的人数与总人数的百分比,以此来了解学生在品德、学业和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幸福感状况。

1.3 数据统计方法

调查资料整理后,将数据录入计算机,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分析。

2 研究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出的《农村留守儿童幸福感影响因素调查表》,我们对浙江农村留守儿童幸福感的现状总结如下。

2.1 品德教育

调查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品德教育方面的问题表现较为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家庭方面。农村隔代教育家庭教育观念陈旧,意识淡薄,加上农村文化的固有贫瘠使得他们对孙辈采取一种放任自流、顺其自然的态度。留守儿童正处于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但监护人由于自身文化素质偏低,教育方法不当,对儿童引导不力,忽视或是无力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

其次,学校方面。很多学校存在严重的“重智轻德”倾向,在繁重的学业任务和升学压力下,德育活动开展不到位的现象较明显。

2.2 学习教育

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表现出的幸福感较低。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在平时学习中难以获得有效辅导,读书没有目标,接受义务教育也心不在焉,这会直接影响到课程学习效果以及学习主动性。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学科成绩处在中下等水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监护人没有对孩子予以正确有效的引导,究其本质是其自身不具备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被调研的儿童均处于浙江省贫困县,教学质量无法与城市相比。另外,像音乐、体育和美术等副科的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有的主课教师同时还兼职副科教师。落后的教育理念、滞后的教学方式,加上不够完善的师资队伍等,这些困境导致留守儿童无法接收到更加优质的教育,幸福感大打折扣。

2.3 心理教育

调查结果显示,心理因素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幸福感的最主要因素。一到五年级这个阶段是个人成长中最需要父母关爱与家庭引导的年龄,但由于参与调研的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长期处于“放养”状态,心理出现的问题得不到来自父母的及时有效的引导,使其容易在学校产生自卑和孤僻等情绪,也常会受到其他儿童的歧视和排斥。且他们大多又处于贫困地区,家中经济困难,吃穿条件差,导致生长发育缓慢,身材矮小,极易产生很多心理问题。幸福感大大降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但留守儿童父母因外出务工而无法发挥甚至忽略了家庭教育的功能,取而代之的是祖辈的隔代教育。祖辈的思想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存在着局限性,有积极的、开放的、乐观的和健康的,也有消极的、封闭的、悲观的和危险的。家庭思想教育的欠缺导致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现状令人担忧。

3 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幸福感的路径及对策

3.1 充分发挥管理机构和社会力量的服务职能

第一,针对留守儿童的不同需求,邀请社会力量为留守儿童开办公益性质的晚托、午托机构,吸引高校毕业生和志愿者投身農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

第二,针对留守儿童与父母亲人的分离,报刊、新闻媒体等相关文化部门应适时组织“亲情直播间”活动,让留守儿童通过此活动缓解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第三,针对留守儿童日常精神生活的贫瘠,应充分发挥社区的功能作用。建设留守儿童特别是特困户建档立卡,了解他们的基本家庭情况,打造留守儿童的综合服务平台,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在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质量的同时,呵护留守儿童的身心成长,使他们摆脱精神贫困,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3.2 加大教育经费和政策方面的倾斜力度,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保障

被调研的这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校园建设资金十分有限,缺少必要的配套设施,直接影响留守儿童教育的有效开展。

第一,针对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学校应为留守儿童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加强与留守儿童之间的互动,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第二,挖掘他们身上潜在的特长,并给予其相应的帮助与辅导,积极鼓励留守儿童参与各种比赛,在竞赛中锻炼他们的意志力、抗挫折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

第三,要定期举办留守儿童教育系列讲座,为留守儿童带去精彩纷呈的活动、节目形式,以帮助留守儿童提高自身社会责任感,鼓励他们积极融入校园生活,让其真正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关注,提升他们的幸福感。

3.3 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家校合作

由于祖辈思想的局限性,能否在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为他们提供正确的“三观”引导,并帮助其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重任自然就落到了学校和教师身上。

第一,重视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建设。树德比树才更重要,素质比知识更重要,先做人,后成才。不仅要为留守儿童开展知识理论教育,还应关注儿童的情绪变化和思想动态,不定期地为他们举办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辅导讲座,配备有爱心的专业心理咨询老师,与儿童一对一地进行交流,化解他们心中的困惑,给他们幼小的心灵播下爱的种子,以此为提升儿童幸福感提供心理支撑。

第二,搭建亲子沟通平台。教师应充分利用高速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扮演好亲子沟通交流的中介和桥梁作用,利用智能手机等现代化通信设备,约定时间和留守儿童父母就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进行交谈;待其父母返乡后应尽快进行家访,旨在面对面地告诉父母陪伴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劝导其尽量抽出一些空闲时间和孩子沟通,此举能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怀,以此降低产生消极情绪的概率,从而提升儿童幸福感的摇篮。

第三,利用大学生农村支教的机会和资源,农村教师要多向大学生请教、学习。大学生支教的一大特点就是其从经济发达地区带来的理念更加先進,他们更加擅长用趣味性的活动吸引儿童,而农村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更加专注于文化知识的讲授,二者结合,优势互补,在他们的相互合作中也能从一定程度上逐步提升儿童的幸福感。

3.4 传播科学的养育理念,发挥监护人的教育功能

第一,帮助留守儿童父母建立起符合家庭自身实际的科学养育观。很多留守儿童父母仍认为能够通过物质弥补自己在孩子成长的缺失,严重忽视留守儿童的精神层面需求。这种问题主要是由于其文化素质水平较低,在教育问题方面的认识相对肤浅。为此,需要社区和政府能认识到这一现实,采取不同的宣传教育形式,或是开展家庭教育线上宣讲等,既有助于父母增强自己的教育意识,也可以从学习中有效改变传统家庭教育观点,把子女教育与工作挣钱关系处理好,并掌握相应的沟通技巧,在满足子女物质基础的同时满足精神需求,并依据新时代的乡村振兴需要,将优良家风有效传承,通过身体力行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第二,认真对待监护人的选择,督促他们承担起家庭教育的监督义务。由于父母需要在外打工,无法承担相应的监管责任,此时需要委托具备监护资格的其他成年人代其履行监护职责。身为监护人,不仅要帮助留守儿童处理好生活问题,也必须肩负起教育重任。一方面要经常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在其成长中产生的问题且能引导纠正,另一方面需改进沟通、教育的方法,勿要因为宠溺而疏忽教育,而应积极和教师联系,了解其在校情况。

第三,提升留守儿童监护者的能力素质水平。因为家庭教育的作用功能是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无法取代的,其也是学校教育的进一步延伸,所以学校应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以主题讲座、家长会等形式,探讨关于心理健康、成长教育等有关问题,针对监护者开展系统性培训,确保监护者能掌握正确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为儿童幸福感提供教育支持。

4 结语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令社会普遍关注的特殊人群。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幸福感的提升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更是未来一段时期内需要花大力气解决的重要问题。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幸福感迫在眉睫,需要社会、政府、学校、家庭和监护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本文从学习教育、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等几方面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幸福感状况,试图为留守儿童成长和乡村振兴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1]皮海峰,吴兴柏.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基于巴东县X乡的实地调查,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45(01).

[2]汪义贵,徐生梅.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述评(2004-2022)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2,38(11).

[3]张显婷.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精准帮扶的偏失与矫正.现代中小学教育,2022,38(09).

[4]赵可云等.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成就动机的影响,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22,(12).

[5]马璐娜,张春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研究[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2,(04):4748.

[6]原新园.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7):301304.

[7]张博奕,戴赞媚,王佳炫,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决策探索(下),2021,(06):5354.

[8]蒋艳,毕东.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H乡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0,14(04):5459.

[9]丘钰莹,黄冰,钟诗华,等.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分析——以阳山县户稠村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2):166167.

[10]杜天凤,徐东,杨川林,等.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现状解析及趋势[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9,39(05):107113.

[11]惠卫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问题实证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9,(08):136.

猜你喜欢

农村留守儿童幸福感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三秦百姓的“幸福感”怎么样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
浅析小学留守儿童感恩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成绩分析及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
浅议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