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背景下企业家精神培育的路径探索

2023-10-30庄子萱何春艳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20期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义利观课程思政

庄子萱 何春艳

摘 要:课程思政以“育人”为宗旨,在专业知识的传授与技能培养的过程中,将思政理念贯穿其中,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企业家精神是现代企业的灵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人力资本摇篮,高校应当致力于培养适应时代变革的、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才。探索适宜的课程改革,将企业家精神嵌入专业知识的传授的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具有理想信念的财务人才。

关键词:课程思政;企业家精神;义利观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0.030

0 引言

高校作为我国人力资源的输出引擎,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势在必行。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课程思政的初心在于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基本原则,在高校课程体系中持续推进改革,加强理想信念的教育,实现“三全育人”的效果。

1 企业家精神的内涵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企业家精神”的概念,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的出台进一步丰富了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即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诚信守约、履行责任、勇于担当、服务社会。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企业家精神就是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企业家精神是企业的灵魂所在。高阶理论认为,管理者的认知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管理层的认知,来自自身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个人偏好、信念以及意志力。企业家的经验源于专业知识的积累,而随着新知识的学习又会对他们的信念以及偏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财经类专业以培养“财务精英、管理人才”为目标,旨在通过系统的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传授,培养出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专业人才。如何培养财会专业学生的企业家精神,是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新挑战,值得深入探索。

关于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学术界并无定论。现有研究表明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创新精神,此外还需具有责任担当精神、奉献精神以及诚信精神。中国的企业家精神是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征。正所谓“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企业家的道德素养才是企业家精神的关键所在,因此,财会专业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培养的重点在于树立“义利观”。

2 “义利观”内涵

关于“义利观”的内涵东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思考。西方经济的基础假设是“理性经济人”,该理论认为人在面对决策时,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努力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崇尚个人私利,而非集体利益。然而,中国的“义利观”对“利己”与“利他”之间的探究从未停歇。传统“义利观”包括儒家思想的“重义轻利”、墨家思想中“重利贵义”等。这种“义利观”不否定个人利益的存在,而是更多地关注“义”本身,这种“义”“事之所宜也”,是某种特定的伦理规范,主要是封建君主制度下的忠义。“利”是“人之用曰利”,主要是物质利益。社会主义义利观是对传统“义利观”的批判式继承,这里的“义”的含义有所不同,既包括爱国大义、集体利益,也包括公平正义。不再单纯强调自我牺牲,而是在顾全大局的情况下,坚持“义利并重”,是现代企业家精神的精华。

3 课程思政背景下“义利观”培养的必要性

3.1 学生价值塑造需要

经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通常在学生“财商”的培养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事实上,道德修养与财会专业的职业道德有很大的关联性,是财会类专业学生的终身必修课。现阶段,高校的教材体系基本都是依据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在“理性经济人”的理论框架下,进行财务的管理与决策,当面临利益与道德的选择时,通常会选择利益,也就是委托代理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处于萌芽时期,需要对其进行专业的引导,以免误入歧途。然而现有的专业知识是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基础上进行财务决策,强调私利,轻视社会责任和公众利益。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企业热衷忠于公益事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让“利”于“义”。例如被网友“野性消费”的鸿星尔克,在河南暴雨灾害中挺身而出,捐款捐物,总裁却十分低调。2000多万的物资说捐就捐,自己通勤却是“共享单车”;疫情期间,上海居民物资紧张,京東不计代价自杀式物流运送物资。在民族大义面前,许多企业家并不是“理性经济人”,不发国难财,是民族的骄傲。这些企业家精神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尤其是财经专业的大学生,在“利”与“义”的抉择时,不应当拘泥于“私利”,应当有“大局观”,坚持理想信念,不做假账,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财会专业的课程目标大都偏重专业知识的掌握,对价值观的塑造作用较弱。然而,资本市场财务造假事件层出不穷,极大地损害投资者的利益,社会反响恶劣。其中不乏没有坚守底线的财务人员在背后推波助澜。因此,专业课程的教学更应当回归“育人”的本质,在传播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

3.2 社会需求

根据江苏22所高校调查数据的结果表明,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对于财会专业的学生而言,社会需要具有理想信念和实践经验的财务专业人士,能够在企业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分析企业存在的潜在财务困境,并防患于未然,避免企业因慢性财务问题的积累最终走向破产清算。坚定的理想信念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正确的“义利观”,不能为了完成短期业绩考核而进行财务造假,不能为了实现短期的利润目标而放弃风险较高的自主研发,更不能监守自盗。高校目前培养的学生偏重理论知识,教学环节对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视程度不足,学生难以将各专业课程之间的专业知识与企业的管理结合起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高,难以“适销对路”。

4 学生“义利观”培养的实践路径

4.1 加快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财务理论的教材建设

首先,高校作为我国人才输送的重要引擎,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充分调研人才就业市场的技能需求,并对专业课程体系做出适度调整,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其次,目前高校使用的教材是西方经济学“理性经济人”假设下的理论,缺少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长期受到传统文化熏陶的学生来说,专业知识存在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水土不服”。最后,在对财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面,应当深入分析“企业家精神”的培养模型。财务专业人才作为公司重要的管理型人才,其所具备的不仅是财务的专业知识,更多的是基于知识储备做出财务与非财务决策。综上所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财务理论教材建设势在必行。

4.2 加强专任教师正确的“义利观”理念

课程思政背景下学生正确的“义利观”的培养重点在于专任教师。“其身正不令虽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学生专业知识的引路人,专任教师的理想信念尤为重要。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应当注重“德”育,专任教师应当以“德”立身、“以德促教”,坚持“义利并重”的“义利观”,当“义”与“利”冲突时,坚持“义”大于“利”,不断地提升课程思政的执教能力,深入挖掘“义利观”的案例,反思案例带来的启示与感悟,逐步建立“义利观”课程思政案例库。

4.3 将正确的“义利观”融入教学之中

专任教师在课程目标设置中,在现有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嵌入“义利观”的价值塑造。此外,应当充分考虑“需要培养怎样的人”,不能强行加入课程思政,以免引起学生的反感,用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目标。一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的爱国和敬业精神。将正确的“义利观”贯穿于财务专业知识的始终,“义”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有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倡导“义利并重”;另一方面,通过丰富课堂案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财务决策面临“义”与“利”如何进行选择,例如,改革开放后,一些企业粗犷式的发展带来的高额的利润回报,导致生态环境不可逆的破坏。现在,企业更新产能,淘汰旧设备,环保设备的成本更高,会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身为财务负责人,你将如何抉择?在进行企业的决策时应当重视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

4.4 完善专业课程考核体系

财务专业课程是日后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不仅需要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财务决策的能力,还需要具备不断提升發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传统单一的闭卷考试难以实现客观评价专业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因此,在现有的考核基础上,应当探索对学生价值观塑造的考评体系。例如增加“义利观”的考核比重,专业知识考核的比重(60%)+能力培养(20%)+价值观塑造(20%)。

5 结论

企业家精神的培育是课程思政背景下,商学院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向。正确“义利观”培养则是商学院培养学生企业家精神的重要举措。本文阐述了企业家精神、正确“义利观”培育的路径,以期为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专业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01).

[2]白长虹.商学院能够培养企业家精神么[J].南开管理评论,2022,25(05):12.

[3]杜丽.基于“课程思政”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讨[J].当代会计,2020,105(21):5253.

[4]王立军,丁哲民,朱路红,等.立德树人工作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95):272273.

[5]张耀荣.邓小平义利观与中国传统义利观的比较[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8,23(02):288292.

[6]李政.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内涵、作用与激发保护策略[J].社会科学辑刊,2019,(1):7985.

[7]张璐,卢叶,王萍,等.《科研管理》选题指南在推动中国特色管理理论创新中的作用及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115[20230303].

[8]张革.基于企业家精神培育的市场调研课程思政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2,43(10):5455.

猜你喜欢

企业家精神义利观课程思政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孔子义利观内涵探析——以《论语》为中心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义利观教育: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环节
时代赋予企业家应有慈善情怀
基于企业家精神视角的农民创业教育问题研究
企业家精神和创始人关系文献综述
技术哲学语境下德鲁克制度创新思想及启示
孔子义利观的现代文化传播意义 张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