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司马法》中的“仁本”观

2023-10-30谭钧文孙德华

今古文创 2023年40期

谭钧文 孙德华

【摘要】《司马法》,亦称《司马兵法》,是考据先秦时期古代军政典章制度的重要著作。全书强调“以义治军”“攻其国爱其民”“以战止战”的仁本主义思想观念,以司马穰苴军事理论及西周至春秋的治军原则和战术策略为主要内容,直观反映了先秦时期统治者以“仁”“礼”为核心的治军观念。通过对《司马法》中的仁本思想内涵进行研讨,得以管窥先秦时期“以仁为胜”的基本軍事精神和以“止战”谋取轻重转化的制胜思想,对于开展我国强国强军思想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司马法》;仁本观;战争观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40-0080-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0.025

《司马法》作为我国重要的一部军事典籍,阐释了先秦时期“兵不杂则不利”的军事伦理思想及“以战止战”的兵家主流观点,更是将“仁本主义”观念置于全书治军用兵思想的核心。李卫公对此曾赞誉道:“今世所传兵家者流,又分权谋、形势、阴阳、技巧四种,皆出《司马法》也” ①,将其列为官修兵书的始祖。司马迁亦称赞该书为“宏阔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 ②,称其为治军养兵法典的典范。武帝更是“置尚武之官,以《司马兵法》选位秩比博士” ③,将该书作为选拔武官的重要参考标准,其史学价值较大,是研究先秦军事思想史的重要史料。对此,本文以《司马法》为主要研究材料,旨在分析以“慎战”“以礼治军”为内核的仁本主义观念,概括其思想要义,揭示其特征,以期窥见先秦社会的战争形态及军事发展风貌。

一、《司马法》中“仁本”观念的提出

“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有思想观念,许慎《说文解字》中将其字义解释为: “仁,亲也,从人从二。” ④其中“从人从二”表示数量“二”,“仁”本意为“亲爱”,表达的更是两个人或多人以上的人际关系,也指代亲爱之情。在孔子眼中,“仁”更多是被规定为一种正面道德形象,他认为“恭、宽、信、敏、惠,此五者于天下,则可称之为仁。” ⑤更多的是强调以“爱人”为核心精神的道德规范,最终达到“天下之民归心焉”的理想社会追求。

《司马法》一书更是将“仁”与“义”联系起来,将军事辩证法思想与中国传统伦理观念相结合,形成极具特色的“贵仁尚义”仁本主义思想,正式提出“以仁为本”的军事伦理观念。《仁本·第一》云:“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不出于常人。” ⑥强调统治者要以仁爱为根本,以“礼”“义”为核心来处理国家军政大事,从而维系君主统治,这是对帝王自身道德修养的宏观要求。《司马法》佚文亦有载:“故仁见亲,义见说,智见特,勇见身,信见信。” ⑦要求统治者通过自身的正义、智慧、勇敢、诚实等道德特质来珍惜和爱抚民众,得到百姓的信任与爱戴,从而达到“内得爱焉,所以守也”的政治目的。这一主张也与兵书《六韬·文韬·文诗》中:“仁之所在,天下归之” ⑧的军事观念不谋而合,都受到春秋时期儒家政治观念的影响。

纵贯大时代背景,《司马法》所主张的“仁本”观念,是在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社会环境下,为适应春秋战国时期学术下移、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政治环境而提出的一种政治诉求,突出了古典“军礼”慎罚慎战的战争观念,又明显地受到“仁、义、礼、智、信”政治理念的影响。这种以“以仁为本,以义治之谓正”观念的推崇,更是与儒家所主张的“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的思想密切相关。要求君主对内施行德教、以德治国;对外合乎礼法、树立权威。最终提出:“权出于战,不出于中人” ⑨的战争理念。“不出于中人”,《太平御览》注:“不出于仁也。” ⑩指在对待战争上,要求君主以“仁爱之心”维系政权,以“道义”作为发动战争的前提。其主张只有君主无法通过“仁政”来使百姓安宁时,才使用战争手段来稳固政权,从而达到“合乎礼而合乎法”的战争目标。强调当权者应通过“安人”“爱其民”等政治手段来制止非必要战争的发动,达到上下军民一心,“力同而意和” ⑪的境界。《天子之义·第二》云:“以礼为固,以仁为胜” ⑫,进一步将仁政主义思想与战争观密切联系起来。“礼”所指治军用兵之道,是为军礼,“仁”所指君主所推崇的道德主张,即“六德以时合教,以为民纪之道” ⑬。《司马法》以仁义为核心精神,当出现“正不获意”及礼乐制度遭到破坏的情况时,当权者要以争取公理和政治权力为目标,使仁政得以施行与推广,从而“既诛其罪,王及诸侯修正其国,举贤立明,正服厥职” ⑭,最终收服人心,天下太平。《严位·第四》亦云:“凡战之道,等道义。” ⑮“道义”所指道德和正义,即以礼义廉耻为规范,军队就能够固如磐石;以仁慈博爱为宗旨,军队就能所向披靡,无往不胜。⑯这则是将战争中的诸多要素进一步归纳到“礼”与“仁”两个因素上,阐明了当权者治国所需要的基本素质,进而引申出“以战止战”“慎战备战”、战争“轻重”等相对对立统一的军事理念。

《司马法》中“以仁为本,以义治之”思想观念的提出,具有强烈而又鲜明的古代军礼特征,继承了西周时期军礼、军制、军令的基本精神,是兵家的军事战略思想与传统儒家学说的结合体。《仁本》篇所涉的“兼爱民”“爱其民”的民本主义思想与《严位》篇所载的“以仁救,以义战”兵礼兼重的治军思想,无不体现出先秦时期“内儒外法”“以礼制军”的军事伦理思想。

相较于其他兵书而言,班固更是在《汉书·艺文志》一书中将《司马法》归为礼类,不收入兵家四种,认为其兵学和儒法兼容。由此可见,《司马法》所见的“仁本”观,适应了当时的政治环境与军事形势,汲取了儒家传统学说和古代军礼的基本思想内涵,在治军、用兵原则及作战原则上,均体现出仁本主义思想,具有着重大的进步意义。

二、《司马法》中“仁本”观念的体现

《司马法》中的“仁本”主义倾向,起源于周代“亲民爱民”“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天人合一”的思想基础上,受到孔子“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即强调以“仁”“礼”为核心人文主义观念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政治理念,其思想内涵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战争目的上,《司马法》强调“以战止战”原则。《仁本·第一》云:“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义;攻其国,爱其民,供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 ⑰提倡王要进行以仁爱为宗旨的正义之战,认为战争的最终倾向是要“安人”和“爱其民”,即爱抚民众,安抚遗民,从而平定战乱,维系王权统治。这要求君主在对待民众上,不仅要珍惜和爱护本国人民,还要爱抚和安置敌国的百姓。

在对待战争性质上,《司马法》则进一步将战争分为“正义”和“非正义”两个方面。对此,黄月胜、刘光权和钞群英学者进一步将战争的性质解释为:“平天下之乱而除万民之害、诛暴扶弱的战争是正义的战争;为扩大疆土或夺取财物、恃国之大而凌辱小国之民的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 ⑱这要求君王要将战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讨不义”“诛其罪”上,通过“正义”的战争手段,最终达到“以战止战”的军事目的。

在对待战争态度上,《仁本·第一》云:“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⑲其中“好战必亡”和“忘战必危”思想是《司马法》对“仁本”主义观念的延伸。这要求统治者要立足于“仁”“義”思想观念,不轻易发动和依赖于战争,同时又要求君主应该居安思危,正视战争、直面战争所带来的影响,随时做好对“不正义”战争的军事准备当中,反映出《司马法》在对待战争问题上,采用的是以“仁爱”为根本的军事战略思想。

在军队的培养与建设上,《司马法》主张以“礼”“仁”为核心的“治军”理念。“礼”一字,《司马法》所见五次,泛指军礼、礼制等含义,强调“以礼为固,以仁为胜”的军事思想,认为周代治军的礼仪制度是巩固和培养军队的重要因素,主张以“礼”治军。对此,《严位·第四》云:“凡民,以仁救,以义战,以智决,以勇斗,以信专,以利劝,以功胜。” ⑳阐明了君主以“礼”治军的基本内涵,体现出“先德后武”的精神,进一步把军队思想建设与培养目标归结于以“仁”“礼”为核心,“德”“法”兼备的军事理念上。要求君主对士兵施以仁教,培养出身兼谋略、勇敢、诚信等特质的士兵,激励并带领他们走向胜利。同时,在“礼”与“法”的关系问题上,《司马法》强调“礼与法,表里也”,将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作为制刑、问责、养兵、用兵的前提,并在军规、法令的建设上,以“六德以时合教”为主要内容,主张在排兵、列阵、班师、作战等军事环节上申明军法,赏罚分明,严格约束和管制部队。为了使整支军队能有礼可循、有法可依,《司马法》还格外强调将领的在整治军队中的统领作用,认为:“将军,身也;卒,支;伍,拇指也。” ㉑要求将帅应该心怀仁义,遵循军法、恪守军规,以身作则,做到“见危难勿忘其众”,使军队内部上下“和之至也”,从而达到以“仁爱”为基本精神,以“礼”治军的政治目标。

在备战上,《司马法》提倡“变嫌推疑”的战备思想。《司马法》中有关战争准备的论述,最引入瞩目的是《定爵》篇所提出的:“凡战,方虑极物,变嫌推疑,养力索巧,因心而动” ㉒观点。要求统治者在面对战争频发的社会情况下,应该具备“好战必亡”,“忘战必危”的忧患意识。强调“慎战”与“备战”并重,使君主对战争心怀敬畏而又慎重的同时,又积极地投身于军事备战当中,从而在备战训练上,览天下之英才,积蓄军备力量,考天时而辩地利,依据当下的情况,根据民心所向再采取行动。并在此基础上,《司马法》进一步提出具体的备战要求。为此,《定爵·第三》云:“顺天,奉时;阜财,因敌;怿众,勉若;利地,守隘险阻;右兵,弓矢御;殳矛守,戈戟助。” ㉓在它看来,顺应天意并能够因时因地制宜,搜集和储备好作战相应的物资,顺应民心而合乎民意,充分发挥好地理优势并控制险要地形,合理运用弓、殳、戈等军事兵器,是军事备战上最需要注重并考虑的重要问题。其中,“怿众”更是体现出,《司马法》已经开始将“民心的向背”置于军事备战的重要条件之一,要求君主悦服民心,取得众人的拥护,从而使全军上下一心,取得战争胜利,体现了“唯仁有亲”“凡人之形,由众求之”的仁本主义思想。

总的来说,《司马法》所展现出的政治伦理思想,无疑是将“仁”“礼”的思想内涵,渗透到国家建军成制、教民以战、排兵列阵的军事层面之中。其“以战止战”的战争理念、“以礼治军”的政治目标、“变嫌推疑”的军备思想,更是顺应了春秋战国时期错综繁杂的天下局势,有着通过“义战”手段,达到军民教化,维护王权的特殊目的。

三、《司马法》中“仁本”观念的影响

《司马法》所见的以“仁”为本的政治观念,反映了西周至春秋早期军礼、军法、作战观念中的思想内涵及其特点。这种结合了儒家民本主义思想与兵家军事辩证法思想“慎战”与“备战”兼备的军事理念,揭示了战争与政治、经济、民众以及天时地利、军事装备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衍生出古朴的军事人道主义精神,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司马法》对孙武军事伦理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汉书·艺文志·兵书略序》有云:“下及汤武受命,以师克乱而济百姓,动之以仁义,行之以礼让,《司马法》是其遗事也。” ㉔其中“动之以仁义,行之以礼让”,要求君主以“仁”为核心,辅之以“礼”来教化和管理百姓。其所体现出的仁本主义思想内涵,更是得到了“兵家至圣”孙武的认同。他赞同了《司马法》中以“仁爱”为根本,“权出于战”“以战止战”“慎战”“义战”的军事理念,并在《孙子兵法》中的《计谋篇》《用间篇》里,直接使用了“仁”这一概念,将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延伸到军事思想当中。

在对军事将领的培育上,孙武在《计谋篇》中直接提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㉕的“五德观念”。曹操注曰:“将宜五德备也。” ㉖这一主张与《司马法》中“六德以时合教”的观点不谋而合,受到其“凡民,以仁救,以义战,以智决,以勇斗,以信专”军事思想的影响。对战争的态度上,孙武继承了《司马法》中“好战必亡,忘战必危”的战争观念,提出“军争为利,军争为危”思想观点。并在此基础上,他提倡不通过武力征服手段,来使他国人民臣服即“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非战思想以及“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即要求君主在发动战争前,要做好相应的考察,不能肆意地发动战争的慎战思想。

对治军上,《地形篇》有云:“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㉗孙武认为君主要将士兵放在治军的首要地位,对待他们应该如同对待自己的亲生孩子一般,珍惜和爱戴他们,使他们在战场上赴汤蹈火、不畏生死。这种饱含“爱民保卒”思想的治军理念,则是孙武在《司马法》“仁本”观念的熏陶下,形成以“爱人”为核心民本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正如王联斌先生所言:“‘仁’是孙子军事伦理思想的最高准则,是《孙子兵法》最根本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宿。” ㉘

另一方面,《司马法》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被历代执政者及史学家所重视。《司马法》一书成编于齐威王时期,到汉景帝时,由河间献王搜集并整理出一百五十五篇。其以“仁”为本的政治理念、以“礼”治军的军事思想及古军礼、军规、法令的相关规定,受到了汉武帝推崇,甚至将《司马法》作为任选武官的标准。对此,《申鉴·时事》有云:“孝武皇帝以四夷为宾,寇贼奸究,初置武功赏官,以宠战士。若今以此科而崇其制,置尚武之官,以《司马兵法》选位,秩比博士。” ㉙

汉唐之际,《司马法》则进一步受到了经、史学家的重视,一部分学者以宋均、宋衷、曹操为代表为《司马法》做相关注解,另一部分學者以孔颖达、杜佑、杜牧为代表撰注文献时大量引用此书,将《司马法》视为重要的文献参考资源,注重其所展现的军事价值与史学价值。至北宋元丰年间,《司马法》更是被列为武经七书,作为武将选举、任用将领、学习兵法的官定军事教材之一。而宋本《武经七书》中的《司马法》也因其是官修史书,明清多以此为底本,被公认是现存最好的版本之一。到了明清时期,《司马法》依然受到史学家的重视。由于《司马法》在流传中散佚严重,这一时期的史学家主要以黄以周、张澍、钱熙祚为代表做相关整理、搜集、辑佚工作。

综上所述,《司马法》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其“仁”本观念的提出,深刻地影响了春秋时期以孙武为代表的兵家学者,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对后世军事伦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所保留的古代军事制度以及相关作战原则,更成为后世君主治军用兵的典范,受到了历代史学家、经学家、军事家的高度重视,对于深入研究中国军事伦理思想史有着极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

四、结语

《司马法》是一部以“仁”为核心的军事典籍,吸收了儒家民本主义思想内涵,具有早期朴素军事辩证法思想特点,保留了先秦时期军礼、军法、军制的具体内容,将“以礼为固,以仁为胜”的战争观念贯穿全书,对后世军事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以民为本”“以战止战”“德法兼用”的治军理念,更是兼具人文主义和仁本主义的精神,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渗透到战争领域之中,形成了特点十分鲜明的“崇仁尚礼”基本军事精神。借助《司马法》文本,得以管窥先秦时期兵家的作战模式与军事主张,为我国军事思想史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史料支撑,对于军队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极具深远影响。

注释:

①吴如嵩、王显臣校注:《李卫公问对校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穰苴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159页。

③(汉)荀悦撰,黄省曾注:《申鉴》,上海古籍所1990年版,第13页。

④(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61页。

⑤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3页。

⑥⑦⑪⑫⑬⑭⑮⑰⑲⑳㉑㉒㉓陈曦、陈铮铮译注:《司马法》,中华书局2017年版,第3页,第3页,第63页,第71页,第21页,第47页,第175页,第3页,第13页,第219页,第122页,第108页,第114页。

⑧中国兵书集成编委会:《中国兵书集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第37页。

⑨陈曦、陈铮铮译注:《司马法》,中华书局2017年版,第3页。

⑩李零:《司马法译注》,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⑯郑晓华:《〈司马法〉军事思想新论》,《管子学刊》2014年第4期。

⑱黄月胜、刘光权、钞群英:《略论〈司马法〉的“仁本”思想及其影响》,《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

㉔(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62页。

㉕(春秋)孙武撰,(三国)曹操等注,杨丙安校理:《十一家注孙子》,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8页。

㉖(春秋)孙武撰,(三国)曹操等注,杨丙安校理:《十一家注孙子》,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8页。

㉗(春秋)孙武撰,(三国)曹操等注,杨丙安校理:《十一家注孙子》,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204页。

㉘王联斌:《孙子军事伦理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

㉙(唐)魏征:《隋书·经籍志》,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925页。

作者简介:

谭钧文,女,汉族,吉林白山人,长春师范大学中国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儒家思想。

孙德华,男,汉族,吉林长春人,长春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先秦儒家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