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盛唐边塞诗听觉意象的意蕴
2023-10-30谢雨欣
谢雨欣
【摘要】盛唐时期,高适和岑参的边塞诗运用了丰富的听觉意象,这种听觉意象在描绘边塞景观强化了艺术效果,具有丰富的意蕴。首先,在歌声乐舞、寓情于声的人文之声和异域色彩中,鼓、笛、胡笳这几类乐器的演奏之声使得其诗颇具人文关怀。其次,风声、雨雪声等自然之声描绘边塞之苦以及战士强大的生命力。最后,雁、鸟、马等动物之声,寄托战士内心情感的动物之声,更是伴随着征人的羁旅之苦,思乡之切。总之,这些听觉意象是边塞诗的一大重要意象,也是盛唐气象的表现。
【关键词】边塞诗;听觉意象;高适;岑参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40-0033-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0.010
盛唐边塞诗颇受后世诗论家好评,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云:“唐人好诗,多为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 ①又如清人乔亿在《剑溪说诗又编》谈到“唐诗之善者”大致为赠别、羁旅、思怀、征戍、宫词及闺怨六类。很多诗论家都指出边塞诗是唐诗重要组成部分。盛唐诗人杰出,如李白诗风飘逸,杜甫诗风沉郁、高适和岑参诗风悲壮等,很多诗人都有写过边塞诗,但其中边塞诗成就最高的,高适和岑参在其名列。二人诗风相似,人生经历也多有相似之处。二人的听觉意象也有共通之处,本文将着手于分析二人边塞诗听觉意象的意蕴。
一、高适、岑参边塞诗及听觉意象
高岑并称始于杜甫诗句:“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 ②高适与岑参齐名,二人都以边塞诗所著。高适和岑参的人生经历与边塞诗密切相关。
高适一生三次出塞,长期从军,强烈的功名意识下他渴望驰骋疆场报效国家,希望能够被在边塞立功封侯。可以想象,高适一生的荣辱、一生的诗风都与出塞相关。首次出塞,高适北上燕赵,冀入信安王李祎幕下,无果,入幕无望的高适只能另谋出路,第一次的出塞就以失败告终。而二次出塞时便已是二十年后,高适由张九皋荐举,任封丘县尉,后送兵往唐戍边军队“青夷军”,冬至蓟北,此时的他处境艰难,内心矛盾。其后,受田梁丘推举,前往武威河舒翰幕府,开始第三次出塞,此后仕途通达。《旧唐书·高适传》载:“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③依据以上经历可得高适一生与边塞密切相关,边塞诗是他驰骋战场、戎马生活的真实写照。在这种情况,他对于边疆战事的关注与思考也有着敏锐的眼光,其中听觉意象是高适描绘边塞风光、军旅生活的重要手段。
与高适齐名的岑参,同样写下很多著名的边塞诗。岑参先后两次出塞,其首次出塞入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前往安西时,途径西北,后受封为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又一次见不同边塞之景。《诗辨坻》中曰其诗作“奇姿杰出,而风骨浑劲”,其诗作有着丰富的听觉意象,运用听觉意象描绘了西域边塞风景的奇异,环境的艰苦,雄奇瑰丽的笔触令人动容。
高适、岑参边塞诗数量多,风格相似,意蕴深厚。其中听觉意象在边塞诗中占据大量比重,异域边地独特的自然风光,营造出与中原不同的听觉音色世界。因此,在高适和岑参的边塞诗创作中,歌声乐舞、寓情于声的人文之声和异域色彩,风声、雨雪声、泉流等自然之声,雁、鸟、马等动物之声,人文、自然、动物之声,在二人的笔下赋予活力与生命,展现出粗犷、磅礴的壮丽之美。
二、听觉意象的具体阐释
(一)寓情于声的人文之声和异域色彩
盛唐边塞诗中的人文之声,多数表现为鼓声、笛声等乐器所发出的声音,这些声音传入本就出塞多年的征人耳中就会转化为诗歌,变为诗人主观情感的表达,又由于诗人在边塞的特殊场景,能够更加敏锐捕捉人文声音,使人感受深刻,身临其境。
鼓声,一种常在宴会中出现的乐器声,岑参《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中“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 ④,此诗此处鼓声为宴会背景,“剑舞”“击鼓”展示戎旅之间的宴会特色和边地酒会的氛围。又或是高适的《塞下曲》中“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描绘出作战诗战场的宏阔悲壮。更广为流传的《燕歌行》“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⑤,军队擂击金鼓,浩浩荡荡开出到山海关外,旌旗舒展飘扬在碣石之间,行军过程中,是将军临战的骄态,与诗中下文反衬,揭露出将军们的好大喜功,全诗描绘了复杂的情感,其中听觉意象占据重要地位,“金”“鼓”等乐器声描绘环境,衬托气氛,更生动展现战争场面以及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笛声,羌笛的音色高亢清越、悠扬,根据吹笛声的气息起伏变化,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羌笛声”,在空闊的塞外,笛声传递着出塞的战士的思乡情、羁旅征战之苦,更容易让人产生情感共性。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中“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⑥,诗人信手写下描绘在边塞无事,逢重阳,众人依据乡俗,喝酒登高庆祝,笛声歌声中传递着战士浓厚的思乡之情。高适《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中“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⑦,此诗中展现的风格与高适其他描绘边塞生活的不太相同,诗人将写景分为“实景”和“虚景”,首联和颔联是实景,颈联和尾联是虚景,前两句用明快秀丽的风格以及奇妙的想象,实现视觉与听觉的结合,描绘出一幅塞外和平、氛围柔和的画面。后两句中,诗人提及古代笛子曲《梅花落》,静谧的夜中,笛声跟着风传遍山间,这样虚实相生的搭配,描绘出阔远的思乡之情,也可堪称在唐代边塞诗中的佳作。
“胡笳”之意象,胡笳声音悲凉,又名悲笳、哀笳。根据《乐府诗集》:“胡人思慕文姬,乃卷芦叶为吹笳,奏哀怨之音。” ⑧就以高适《部落曲》中:“雕戈蒙豹尾……日暮天山下,鸣笳汉使愁。” ⑨胡笳的倾诉,声音悲怆,凄凉,太阳从天山下落,鸣笳声被敌人吹响,声音何等悲凉凄切。“豹尾”“狼头”代表着凶猛的动物,可是却被“雕戈”和“红旌”所插,这样的战事是凶残与血腥的。因此,胡笳声的意象使得人从战争的画面转移到听觉上的战场的哀伤与悲苦,将边塞战场上的羁旅与愁苦描绘得更加动容。岑参的《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胡笳怨兮将送君,秦山遥望陇山云。边城夜夜多愁梦,向月胡笳谁喜闻?” ⑩更是用悲壮的胡笳声传达边关之苦,悲壮的生活环境,胡笳声传达出的是悲壮声,尽管是与友人惜别,但胡笳可以说是对于边关的一种征兆和表现,快速调动读诗人的共情。岑参的《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中“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 ⑪,此诗记叙富有边地特色的军中宴会,这首胡笳的曲子可以说是肝肠寸断,在席之人无不泪如雨下,这种场面也只有真正身处边关,耳听胡笳曲,才能够真正领略其中的愁苦断肠了。尽管这首诗也可以说是送别友人的,但胡笳寄托的情感是复杂愁苦的。
(二)透过自然之声感受边塞之苦以及战士强大的生命力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中也会巧妙借助于自然界的声音来描绘边塞风光,抒发情感之意象。自然界的声音在边塞的恶劣环境之下就显得更加明显,征人也更加敏锐地感受其中之滋味。听觉感官赋予读诗人一个声音的世界,其中有凄苦和愁肠,对于边疆的战士来说,此时的边塞之路可谓是风雨兼程,雨雪交加,透过风、雨雪声来领略边塞之苦以及战士强大的生命力和坚韧的精神意志。
风声,在边塞之地是感受最为频繁的一大声音,尤其是大风,为本就离开亲人、内心哀伤的征人增添哀伤与孤寂。高适第一次出塞北上时便写下《酬司空璲少府》中的“惊飙荡万木,秋其屯高原”,秋风吹荡树木,这声音充满秋意凄凉与当时内心并不得志的苦闷。而在岑参的笔下风则是“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 ⑫,边风似刀的刺骨寒意,更是“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膻”,“摇”字描绘秋风无形,帐幕因秋风而起,阵阵吹来,帐幕发出难闻的腥膻气,写出居住在边塞帐幕中诗人的凄苦之感。在二人的边塞诗中描绘出边塞的寒冷环境,这样的风促使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摧残,但战士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之中,仍然能够英勇作战。
雨雪声,雨、雪是在自然界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但处于边塞时,这时的雨声、雪声就与平常有别了,加之,边关的气候环境本就恶劣和多变,骤雨暴雪多发,在此情此景之下,诗人描绘边塞听觉意象更是真实。岑参的“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膻” ⑬中,雨水打的毡墙潮湿,秋风吹来,这样初秋的边塞景物,是诗人久居边塞的惆怅之苦。高适的《送董判官》中“近关多雨雪,出塞有风尘。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可见边关一带常多雨雪,出塞路上风沙迎来,其中路途上“多雨雪”,又“有风尘”,“雨雪风尘”真实描绘出边塞苦寒恶劣,旅途艰辛,也勉励边塞男儿要经得住雨雪风尘之苦,为保卫边防贡献良策。高适三次出塞,对边地艰辛有着真切感受,其诗中不止一次提到,如在《别冯判官》中的“关山唯一道,雨雪近三边”,又如在《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中的“莫言关塞极,云雪尚漫漫” ⑭,在《答侯少府》中的“北使径大寒,关山饶苦辛”等等。可见“近关多雨雪,出塞有风尘”并无夸张,而是真实描写关塞景物,由此,人们也可体会到出塞前往边关重重恶劣的条件,以及体悟到边关战士的强大生命力,强大的生命力支撑着他们征战沙场,保家卫国。
(三)寄托战士内心情感的动物之声
走进高适和岑参的边塞诗,二人诗风相近,从中可以听到旅雁悲鸣、深夜乌啼、战马嘶鸣等动物之声,这些动物之声构建了一个大的动物听觉意象群,跟随着征人羁旅,触动着情感的表露,并将其成为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并为战争这个特定文化背景提供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观察视角。
雁、鸟等飞禽类意象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空间观察视角,在这种视角之下,时间空间的快速转移等方式,更容易勾起诗人的思乡之情以及感慨时间飞逝的情感。高适的“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婵娟守空闺。独宿自然堪下泪,况复时闻鸟夜啼” ⑮,丈夫从军征战,女主人只能“守空闺”,这也是无数正值壮年的戍边将士们夫妇痛苦的写照,在这种情况下,女主人只能独自一人“堪下泪”,在这时又听到耳边的“乌夜啼”,使得悲痛的情绪上愈演愈烈,而这首诗在情绪到达高点之后戛然而止,令听者想象无穷,悲痛不已。除此之外,《宋中送族侄式颜》中“旅雁悲啾啾,朝昏孰云已”,旅雁倾诉悲肠,似乎在表达人的悲伤情感,此处雁已成为人的一种情感寄托,激发了诗人的情思。岑参的“秋来唯有雁,夏尽不闻蝉”,秋季来临就只看到行行飞雁,大雁可谓是秋季的表征,而夏日刚刚过去就不闻阵阵鸣蝉声,此处两种声音乃季节之更替象征,“不闻蝉”“唯有”,从所见所闻,一正一反来写边地荒远苦寒。从中也可感西域生活艰苦以及季节更替至秋天的伤感之情,诗人背后的未能建功立业的不满之情。又有“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此诗的听觉意象不止一种,笛声、娇歌是其主要意象,但大雁被这凄凉的横笛声悚然惊动,可想而知,其中哀苦愁肠。
马是战场不可缺少的军事储备资源,正如《新唐书》说“马者,国之武备” ⑯,可见,马是国家军事武备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马嘶鸣声是在战场上衬托激烈氛围、呼应听觉感官的一个重要媒介。骑马远行,长路漫漫,战事未可知,马鸣更是增添心中离愁与苦闷。⑰高适在送别友人听到的马鸣声是“征马向边州, 萧萧嘶不休” ⑱,在此之“萧萧”乃是马嘶,其包含着久别的情感。又有“更沽淇上酒,还泛驿前舟。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 ⑲,这首诗中描绘的是高适送别魏八前往边地时的不舍之情,也是告诫友人若无知己,也不可明珠暗投。此处马嘶声是对朋友情感的寄托,同时也是诗人渴望施展才华的内心自我劝慰。又如“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 ⑳,在这首诗中用了两个“北”前后勾连,运用顶针重叠的手法,展现诗人内心浓烈的“哀”,将哀伤赋予马的鸣叫,刻画了诗人对于塞外旷远的景象而触发的对于时局的深深思索与悲愤,以及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苦闷之感,使其哀伤无以复加。又如岑参《浐水东店送唐子归嵩阳》,“桥回忽不见,征马尚闻嘶”,走了一会儿桥已经消失在视线之中了,但尚且还是能听到马的嘶鸣声,可见声音的传递性是视觉不可比拟的。
三、高适、岑参听觉意象的整体象征
高适、岑参二人的听觉意象可以描绘难以用视觉画面的景色,更是突出诗人对于世界的感知和想象,其中有悲有伤,囊括着诗人的喜怒哀乐,依据着诗人情感的变化所描绘的景,也带有主观的情感色彩。听觉意象与视觉意象相结合描绘了更加生动的景致,这正是听觉意象将各个感官的连接,视觉的、听觉的碰撞营造出一种真实的情景。
古今的古典诗词研究,多在视觉角度,而听觉意象实际上是不可忽视的一大部分。在边塞诗中通过声音表达其画面感以及情景,这种听觉上的表达直接描绘了边塞的听觉意象群体。尽管盛唐可谓是疆域辽阔、国家繁盛,可无论任何时候边塞是國家实力的重要衡量标准。
边塞诗可谓是盛唐的精华,高适和岑参是其中的代表性诗人,其听觉意象更是真实描绘了边塞情思,也映衬了诗歌的“诗以言志”这种作用。二位诗人几次出塞的经历也使得其诗作自然而然带有关于边塞的情思,其中不乏对于边塞生活的描绘,征人情感的抒发等等。
总之,无论是歌声乐舞、寓情于声的人文之声和异域色彩,即鼓、笛、胡笳这几类乐器的演奏之声,还是风声、雨雪声等自然之声,描绘出边塞之苦以及战士强大的生命力,还是雁、鸟、马等动物之声,寄托战士内心情感,伴随着征人的羁旅之苦,思乡之切。各类声音并不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喜怒哀乐,而是人本身的主观情感的流露,不同的心境下的声音会在听者耳中留下不同的回忆,边塞诗人借助于与自己心境相符合的各类听觉意象来表情达意,抒发自己边塞的喜怒哀乐。而盛唐边塞诗人的代表人物高适和岑参的听觉意象更是象征着盛唐的气象,其创作对于后世的边塞诗也有深远影响。
注释:
①(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40 页。
②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八)》,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39页。
③刘㫬等撰:《旧唐书·高适传(卷一一一)》,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3331页。
④刘开扬:《岑参诗选》,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20页。
⑤⑨⑮⑱⑲⑳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筏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7页,第275页,第269页,第336页,第170页,第46页。
⑥⑦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版,第200页。
⑧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60页。
⑩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467页。
⑪刘开扬:《岑参诗选》,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20页。
⑫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筏注》,巴蜀书社1995年版,第460页。
⑬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90页。
⑭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版,第95页。
⑯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77页。
⑰王昕宇:《论高适边塞诗听觉形象的生成及其文化内涵》,《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