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美素养培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2023-10-29唐为鹏

体育风尚 2023年4期
关键词:审美素养中学体育素质教育

唐为鹏

摘要:新课程标准目标要求培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不再死学、硬学课本知识和主课知识,而是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育教学和艺术教学同样非常重要。这一目标的提出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风格,体育教学的地位和重要性开始突出。而体育教学也必须要遵循核心教育理念,阶梯式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情操,审美素养的培育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核心任务,而想要达成审美素养的培育要求,就必须从教学方式入手,积极的呈现体育学科的优势,让学生充分的融入到学科氛围中去,获得更大的發展,这也是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审美素养;中学体育;教学;素质教育

伴随着新课程标准教学制度的改革,素质教育开始了全面升级,不再是落于纸面的一句空话,越来越多的教育教学举措开始为培养学生的教学素养服务[1]。审美素养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体现在多种类不同教学课程中。学科审美素养的形成与学生的学科受教育情况直接相关,越是积极立体的学科教学氛围,就越是能突出审美,培养审美素质,形成独特的审美情操。体育教学多年来一直是义务教育阶段边缘化的教学课程,学生在有效的受教育时间内,无法更多的了解有关课程的独特性和审美价值。因此也就很少有学生能够从体育学科中学习到高于学科理论知识的内容,但在核心素养培育这一目标的影响下,体育教师需要肩负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的重担,通过加强体育学科多维度教学,来为学生营造一个立体真实的学科环境,让学生在环境中完成审美熏陶,并形成别具一格的学科审美素养。

1.审美素养培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1满足核心素养的建设要求

核心素养的培育是新课标改革的主体目标,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科都需要以此作为发展和教学的准则。不同学科的素养培育方向不同,层次划分也有区别。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培育要求先强健学生的体魄,后锻炼和培养学生对于体育不同学科的认识,最后上升到学科概念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学科审美和价值认同。因此审美素养培育符合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合心素养的建设要求。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少能够接触到体育课程的“内在美”,因为体育大多依靠户外实践教学,中学阶段的学生又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期,大多只重视体育带来的感官体验的外在美,因此学生对体育审美的认知相较于其他课程会更为浅薄。只有从根本上纠正学生对体育学科的“误解”及错误观点,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学科的正确认识。

1.2满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发展需求

中学阶段正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全面发育的关键时期,这时期的学生进入到青春初期,生理发育尤为敏感,不论男生还是男生,都对外部形体有了更近一步的认识和要求。而从体育学科的教学角度观察,中学的体育课程要更为具体详实,学生彻底摆脱了体育就是玩闹休闲这样的错误认知,转而进入到了一种像模像样的教学氛围中[2]。此时学生对体育学科的认识会彻底改变,在这一阶段加强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审美认识可以拔高学生的教学起点,让学生产生“体育也有内在美”这样的学习概念,从而不断的提升体育学科的教学强度和深度,让学生在得到外在美满足的同时,也能跟随教师的指引,有意识的进行内在美的锻炼。体育是纠正学生审美,赋予学生强壮正确审美价值观的重要课程。如今信息化时代学生接触到的信息十分多样化,许多审美产物的出现不断培养和改变学生潜意识里对美和对健康的认识。以“白幼瘦”为代表的极端审美,不仅属于畸形审美,甚至不利于学生正常思想观念的形成和良好心理的发展。因此审美素养融入中学体育课程,更多的是一种审美的引导,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影响重大。

1.3满足学科全面发展要求

审美素养的培育是中学体育学科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在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带领下,教师需要将体育课程内容分层,按照核心素养建设目标分为三层,逐层对学生进行教学。所以学科内容教学、体系教学和审美教学缺一不可,这三者是组成体育学科整体的关键[3]。传统的体育教学很少涉及学科内核相关的知识点,并且多数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带有明显的偏见,除了大学专修,在义务教育阶段,体育分支内个体学科的认识少之又少。单薄的学习系统不能为体育学科赋能,也不能完成核心素养培育的任务,因此对该学科来说,全面发展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而审美素养就是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2.当前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关于审美素养培育的问题

2.1学生问题

首先,作为教学主体,学生对学科的认识非常关键。体育学科在过去很长时间教学中都被边缘化,而学生因为自小没有系统的体育教学环境影响,所以在中学教育阶段,也无法突然形成全面系统的学科认识。基于这一现状问题,应该要理清问题的发生原因,从而对症下药。其一,作为学生,对体育学科的要求都有哪些[4]。大部分学生对体育学科的要求还停留在基础实践环节,除了展现出体育特长的一部分同学之之外,其他同学对某一体育课程的认知非常缺乏,整体教学非常泛泛。甚至于学生认为体育课程缺少“教学”这一概念,对该学科的学习目的性并不强。其二,学生开始追求体育带来的外在美,那么该影响是否能够集中在某个特定的体育活动中。对于这一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很难及时得出答案,因为学生出于主观意愿选择体育活动,该主观指向性并不能代表学生对某一活动有充分的兴趣或者实力,只能表示学生在特定区间内对体育活动的需求和兴趣偏向。所以对外在美的追求究竟是定位在具体的体育活动中,还是仅仅为泛泛而谈,都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系统彻底的引导才可得知。这与教师问题和教学问题的关系很密切,涉及到后续内在美的延伸。

2.2教师问题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输出者,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要从原本完全主导者的位置上退下来,转而尊重学生对学科的主体引导地位,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对于体育课程来说,学生主动大部分都体现在实践参与度而不是体现在某一活动的专业度。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同样面临着两点问题的影响。

问题之一在于教师应该如何满足环境和学生的需要,为学生创造合适的体育教学氛围[5]。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氛围和教学环境的塑造十分关键,尤其体育是充满趣味性和竞技性的一门学科,学生大部分都在实践和参与过程中认识体育,学习体育,学生的主体完整性和积极性很难把控,且教室没办法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对活动内容的了解程度,只能在实践参与过程中逐渐感知,这在无形中拉低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很难进展到审美素养教育这一层次。

问题之二在于,教师应该如何将审美素养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既能学习知识,也能培養精神。由于过去体育教学没有形成这样系统的教学氛围,所以缺乏审美素养的教学环境,教师相当于是从零开始进行塑造。所以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2.3教学问题

教学问题充满了主观性,教师选择教学策略需要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入手,从学生对学科的参与度入手。审美教育溶于无形,经常是蕴含在事件教学中向学生进行传播,而教师如何定位审美素养教育,则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中学阶段体育教学的教学时间有限,虽然较传统教学有了很好的改进,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教学桎梏[6]。这些桎梏影响着教学的全面性,教师不得不集中精神,在较少的教学物料加持下完成教学工作,并且这中间还有审美素养这类精神层次的教学。所以,教学一共有两个问题,其一是教学质量和效率如何兼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该如何保障教学的合理递进,并将审美素养融入其中是关键的解决方法。其二是教学过程中是否应该将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融合起来,更好的为学生进行知识体系的塑造。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唯有实践,只有在实践过程中了解学生对学科的教学需求,才能更近一步的调整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3.审美素养培育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策略

3.1强调学生主动性,积极输出审美内容

体育课程中审美素养的培育需要在交互中进行,只有先行了解学生对体育课程审美的认知,且能更好的从主观问题入手进行解决。首先教师要放开教学内容的选择,让学生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在课程规定范围内,学生有能力执行自己认为有兴趣的活动。此举是加强审美素养培育的目的性,让教师明确学生的基本审美范围从而对症下药[7]。其次对于学生主体选择的活动,教师要教学大于实践,也就是先对学生进行活动概念和审美知识的引导。拿健美操举例,很多学生认为健美操不算是体育活动,甚至一部分学生觉得健美操是老年人活动,是广场舞活动。在这样错误意识的引导下,学生的审美方向自然出现了偏离。教师要做的是先让学生了解该体育活动的专业性和积极性,扭转学生心里的错误认识,之后告知学生该体育锻炼能够产生的积极意义,对外在形体的改变,进而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以专业的视角和态度面对体育运动。最后教师可以用名人事迹作为引导,扭转学生对体育课程的主观印象和主观审美,彻底的转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错误认知。

3.2创造教学氛围,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对学生来说,氛围是引导教学的关键,由于体育学科通常在室外进行,没有了室内的约束感,很多学生会自然的放松学习的意识。对于这一现象,教师要尝试改变现有的教学环境,最好是实践教学和课内教学相结合。课内教学就是创设教学氛围的绝佳时机,保留课堂原有的教学环境,教师可以用教学视频作为吸引学生兴趣和注意力的工具,日常生活中学生能够接触体育的途径很少,国际赛事的转播是其中之一,很多的体育运动员在群众中有很高的知名度,教师可以由此打开体育和学生之间的屏障,并借由运动员作为审美传播的主要中转人物,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体育的审美素养,体育人的审美精神。其次是在实践课程中,要尽量保持专业严肃的教学环境,严禁出现撒丫子的情况,要让学生在真实的体育竞技环境中感受体育学科的魅力。例如在班级或者年级内部定期举办比赛,比赛之前由教师充当教练进行赛前培训。让学生深入模拟体育竞技的过程,感受体育的氛围,并深刻感知体育带来的一切。

3.3主动倡导运动,强调运动美和体态美

体育课程虽然有时间节点的限制,但是体育运动和锻炼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教师要将体育真正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在不断的自我发展过程中培养审美素养。在此强调体育锻炼的运动美和体态美,这二者有外在美,也有内在美,是体育审美素养的集中体现。很多学生在中学阶段追求体态美,但对运动美有一定的偏见和错误认识,因此教师需要主动强调运动美和体态美,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帮助学生在达成运动美和体态美的同时,也了解和精进有关体育运动的综合审美。教师可以用一些外在美非常明显的体育运动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例如滑冰运动和健美操运动,都是力与美的绝佳呈现。并且在我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冬奥会之后,冬季运动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教师可以借着奥运会的热度,为学生普及关于冰上运动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重塑运动美学,没有条件进行冰上运动,可以用旱冰或者室内冰场进行替代,在学生不断的运动和主动尝试之后,运动和体育已经变成了日常生活无法割舍的必要活动,这样一来,审美素养已经在无形之中传递,教师的教学任务也能够圆满完成。

4.结束语

审美素养是中学体育运动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点内容,传播和教学体育审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念,让运动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既传播外在美,也完成内在美的塑造。

参考文献:

[1]赵兰欣. 创“核”动力,提高审美 ——核心素养背景下体育舞蹈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J]. 体育时空,2018(15):103.

[2]钟挥云. 中学体育教学的美育教育探析[J]. 青少年体育,2021(2):28-29.

[3]王余,黄海砚. 核心素养下中学体育高效课堂的组织与构建[J]. 人文之友,2020(11):250.

[4]程倩. “教会?勤练?常赛”模式下初中体育欣赏教学策略研究[J]. 体育教学,2021,41(7):49-51.

[5]魏欣. 中学生美育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 新课程,2022(6):18-19.

[6]陈之端. 德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 新课程研究(中旬-双),2020(2):23-24.

[7]顾鑫鑫. 让体育教育成为有灵魂的教育——以高中体育教学为例[J]. 青少年体育,2020(9):34-35.

猜你喜欢

审美素养中学体育素质教育
论动画片的审美因素及对幼儿审美素养提升的价值
探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幼儿舞蹈欣赏活动探析
中小学剪纸教学“三步曲”
篮球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体育学生体能提升的有效策略探析
谈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耐力素质
略论中学体育教学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