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岭传
2023-10-29陈有仓
【作者简介】陈有仓,西宁市湟源县人。从事过教师、新闻宣传、文学杂志主编等工作。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文汇报》《青海日报》《朔方》《青海湖》《安徽文学》《雪莲》等报刊。多篇作品收录到省内外出版的多种文集。
1
公元633年,年轻的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以超人的谋略,励精图治,西征北抚,并以逻些为中心,统一了吐蕃,接着进行内部改革,强化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权力,削弱新旧贵族之间争权夺位和对王权的威胁,短短几年,在雪域高原上建立了一个强盛的吐蕃王朝。
此时的松赞干布,真是踌躇满志,雄心勃勃。具有雄才大略和远大胸怀的他仰慕大唐的文化圣教、衣食富庶和市井繁华,一心想效仿大唐。在稳定吐蕃局势后,他首先想的是如何实现与大唐王朝的结好,凭借大国之威伏制四方,进一步提高吐蕃在列国中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军事地位。而实现这一愿望的唯一途径便是联姻,以其联姻方式和大唐结为友好。于是,他与大唐和亲的愿望成了心结,并且日益迫切。
公元634年,赞普遣使携带大量金帛去大唐求婚。当时唐朝为了边界的和平安宁,希望与吐蕃建立友好关系,太宗非常高兴,特意派冯德遐为使者,带着国书和礼物到吐蕃抚慰。冯德遐见到吐蕃赞普说:“赞普统一各部落后,内平治乱,外御强寇,吐蕃势力日渐强盛,令我大唐皇上刮目相看。而今派我等与吐蕃共商大计,共谋发展。”
赞普说:“大唐天子,以偃武修文为治国之策,真正做到中华既安,四夷自服,高瞻远瞩,真是功垂万世,我敬仰已久。”
冯德遐说:“对于赞普的治朝方略,我大唐皇上赞赏有加,愿与赞普一道惩讨强寇,共建繁荣。至于赞普求婚的事要从长计议,不必强求。”
赞普说:“我吐蕃仰慕大唐的繁荣,百姓富庶。求婚之事就是为了效仿大唐文明,唐蕃结为联盟,建立牢固的友好关系,这对于两地的和平稳定、共建繁荣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我觉得这事并不为过。能够求得大唐女子做我爱妃,也是我吐蕃的荣耀!”
冯德遐说:“这事自然意义重大,赞普智勇双全、英俊潇洒,治国有方,我想,只要赞普有诚意,皇上会应许的。”
赞普求讨大唐女子心切,当冯德遐离开吐蕃时,又派使者跟随冯德遐入朝。太宗以为吐蕃僻处西陲,了解甚少,经过慎重考虑,还是没有同意。
吐蕃使者走后数月,赞普期待着能有好消息传来,便急切地问身边的大臣:“派去的使者到哪了?理应这个时侯该回到吐蕃了。”
大臣说:“要完成求婚的事,这——并非是件所求就成的事,还得要靠使者的聪明才智说服大唐天子,大唐天子一时半会是绝对不会答应的。”大臣有意放慢语速,想让赞普变迫切为耐心。
赞普说:“说得有理,吐蕃与大唐之间关系向来不好,敌对矛盾突出,这需要双方多次的接触和了解,才会懂得我的心意。”
从小在知识、智慧、谋略、武艺诸方面受到良好教育的赞普松赞干布,有着雄豪果决、勇于进取、刚柔并济的豪气和性格,遇事沉着应对。
吐蕃使者没有完成求婚的使命,回去后对赞普不敢说唐朝不许通婚的话,这样势必伤害年少气盛的赞普的自尊心。故意编造故事,而故事的内容要圆满显得真实,这样才能说服赞普。
赞普得知使者回来的消息后,立即召见,赞普问:“这次去大唐收获如何?”
使者说:“不瞒您说,我这次去大唐时,大唐皇上亲自接见小臣,皇上对您与大唐和好的诚意非常赞赏,满朝文武官员也非常赞赏这门亲事,小臣以为这样就可以带大唐公主回逻些了。可谁知,这时,正好吐谷浑可汗诺曷钵也到长安朝见,据冯大人说,可汗诺曷钵在大唐皇上面前说了您的许多坏话,从中挑拨离间,皇上才断然拒绝了吐蕃的请求。”
赞普说:“这么说来我吐蕃的请求未成,直接与吐谷浑可汗诺曷钵有关?”
使者说:“回赞普的话,正是与可汗诺曷钵有关,十多天后,在长安街上我还看到了可汗诺曷钵迎娶大唐公主的场面。”
赞普越听越生气,终于按捺不住内心之火,气愤地说:“岂有此理,简直反了天了,天下哪有麻雀与雄鹰争抢同一猎物的道理?诸位大臣,准备兵马,我要亲率大军踏平吐谷浑。让大唐天子知道在雪域的吐蕃草原上,有支威武博大、独占鳌头的雄鹰,那就是我当今的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就这样,松赞干布一怒之下,便发起猛烈的进攻讨伐吐谷浑。可汗诺曷钵莫名其妙地遭到了一场兵灾,无力抵挡,逃到青海湖以东归顺了大唐,其子民和牲口多为吐蕃所掠。
赞普轻易拿下吐谷浑疆域后又召集大臣说:“诸位大臣,大唐天子不肯下嫁公主,就是因为瞧不起我们吐蕃,即便大唐是强盛之邦,我也要展示我吐蕃的威风。现在我已决定,我要乘胜攻破党项、白兰,然后调集20万兵马攻打松州,让大唐天子看看,如果不把公主嫁给我,我就带兵打到长安。”于是,又挥师东进,属于唐朝的党项、白兰首领看到吐蕃兵强马壮,一路凶猛杀将过来,见势不妙,纷纷背叛唐朝,归附于吐蕃了。吐蕃大获全胜,趁士气正旺,长驱直入,不久陈兵于唐属松州的西境。
此时,大唐信使迅速赶到朝廷说明缘由,大臣立马禀报皇上,吐蕃赞普攻下了党项、白兰等,现在团团围住松州,松州告急啊!赞普还扬言说,如果不把公主嫁与他,他要亲自带大军打到长安。皇上紧急召集诸大臣,“好一个赞普,敢与我大唐抗衡。众爱卿对此事有何计议?”
“皇上,小臣认为,吐蕃口出狂言,以求婚之事抢占我领土,无视大唐,皇上不能饶恕他们。”
“皇上,臣也觉得堂堂大唐,岂能容吐蕃侵犯,皇上应该速速派兵松州。”
皇上说:“众爱卿所言极是。”
“皇上,臣以为万万不可啊!”
“朕不允你这么说。”皇上打断了李道宗的话。
李道宗下跪:“皇上——”
皇上從宝座上站起来,踱着步,说:“朕召见吐蕃使者,并未说与吐蕃不通婚的话,只是,朕想着刚开始与吐蕃接触,朕不了解吐蕃,更不明白吐蕃的企图,怎能就随意答应把大唐女子嫁与吐蕃,众爱卿,朕现在就想问问,你们中间谁能把自己的女儿不明真相地嫁与吐蕃?说说,如果谁敢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吐蕃,朕马上派人去说服吐蕃赞普。”
众臣下跪:“皇上——”
皇上不见一位大臣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吐蕃,气愤地说:“即使是百姓嫁娶也得问个生辰八字,难道朕就轻而易举地随意答应吗?如今,吐蕃攻下我大唐众城,还威胁朕,此事关系我大唐的声威社稷,朕已决定,明日起兵讨伐吐蕃军队,解我松州之围,夺回我大唐领土。”
众臣:“皇上圣明。”
大唐集齐兵力,威武地向吐蕃军队进发,在激烈的交锋中,吐蕃军队死伤千余人。大相禄东赞看到大唐军队威武勇猛,士气旺盛,喊杀声震耳欲聋,匆忙来到赞普的帐下说:“赞普,我吐蕃不是大唐的对手,硬拼只能是送死,还是尽快撤退吧!”
松赞干布殚心竭虑,自知不是强大帝国的对手,立即命令撤兵。
在失败中,松赞干布更加认识到大唐王朝的雄厚实力,不敢轻易冒犯,派使者入唐谢罪,并再次诚恳地向唐王请婚。使者带着嵌有朱砂宝石的金甲作为礼物献给太宗,再次表示求婚的诚意。太宗考虑到吐蕃国势强盛,松赞干布年轻有为,具有志从高远的雄才大略,求婚心切,并有诚意,为了确保边境安宁,没有计较松赞干布之前的冒犯,答应考虑通婚的请求。
松赞干布闻讯,自是喜不自持,那情感远远大于获得的一场大战役。贞观十四年(640年)十月,派大相禄东赞到长安,向太宗献黄金5000两,以及数百件珍宝作为丰厚的聘礼,请尚公主。拜见之后,禄东赞代表松赞干布向唐太宗谢罪说:“我们的赞普年少气盛,得知突厥、吐谷浑均蒙陛下恩准接亲,唯独吐蕃遭拒,心中难免不平,又加上误信使臣谎言,以为大唐小觑我们,一时冲动,才酿成弥天大错。罢兵回朝后,赞普痛悔失策,立即派使臣请罪。其中种种曲折,想必陛下定能知情,并求得谅解。”一番话说得太宗龙颜大悦,当即应允派遣宗室女文成公主赴吐蕃和亲。
虽然,唐太宗答应了这门亲事,但在等待文成公主启程的长达3个月的时间里,禄东赞依然面临着严酷的现实和严峻的考验。
当时,到大唐求婚的除吐蕃的禄东赞外,还有天竺、大食、霍尔王等国派出的求婚使者,他们都希望能迎回聪慧的文成公主做自己国王的妃子。
唐太宗在与各国婚使的多次接触中,已经了解到他们各自的能力,为了让各国婚使都有迎回文成公主的机会和权力,他决定按照大唐的规矩,凡求婚使者都必须要完成一系列难题,让婚使们比赛智慧,赢者,迎娶公主,败者,知难而退。由此,在各国婚使之间展开了一场场斗智斗勇的竞争。
唐太宗出的第一题是,要把一根绵软的丝线穿过凿有九曲细道的珍珠;第二题是,让各国使者各领100只羊,100坛酒,在一天之内吃尽喝光,并鞣好皮;第三题是,让使者各领100匹母马,100匹小马驹,分辨出母子关系;第四题是,要分辨出100根粗细一样的木头的根和梢;第五题是,婚使夜晚出入宫室不迷路;第六题是,从300名衣着打扮一样,相貌相似的宫女中,辨认出公主。
面对一道道难题,才思敏捷的禄东赞不慌不忙,不急不躁,细心观察,沉着应对,最终被一一攻克。
当唐太宗命宫女拿出九曲明珠时,各国使者抢着试穿,他们绞尽脑汁,用尽招数,怎么也穿不出来。禄东赞接过宝珠,经过仔细端详,立刻有了主意。他将一根丝线的一头系在蚂蚁的腰上,然后在九曲孔眼端口抹了一点蜂蜜,把蚂蚁放进去。当蚂蚁闻到蜜香,带着丝线,顺着弯曲的小孔爬去。可是,不一会儿,蚂蚁不动了,这下,禄东赞着急了。但他灵机一动,就有了主张。轻轻一拉丝线,蚂蚁又向前爬行了。禄东赞明白,蚂蚁在穿越九曲明珠时爬累了,于是,他就不停地向孔眼轻轻吹气,蚂蚁得到助力后,爬行的速度快了起来,很快就从宝珠的另一端爬了出来。这时的禄东赞松了一口气,赶紧抓住蚂蚁,小心翼翼地从蚂蚁身上取下丝线,轻轻拉扯,丝线便顺利地穿过了九曲明珠。
在大唐牧场,婚使们各自领了羊和酒后立刻忙乎起来,他们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结果肉没吃完酒没喝干,倒是喝了个酩酊大醉,根本顾不上鞣皮子了。而禄东赞让随从们边吃肉,边慢慢地用小碗喝酒,边鞣皮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吃完了肉,喝尽了酒,鞣好了皮子。
各国使者领到母马和小马驹后立刻各显其能,他们不是按毛色搭配,就是按照身高或老幼来区分,结果都没有成功。而对于从小生活在草原上的禄东赞来说,这道题实在太简单不过了。他叫手下人把母马和小马驹分开圈养,并断供了小马驹的草料和饮水。第二天,再把小马驹放到母马群中,一個个又饥又渴的小马驹飞快地跑到各自的母马腹下找奶吃,禄东赞轻而易举地分辨出了母子关系。
树木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光照、吸收的水和土壤的养分不一样,位于根部的密度大于树梢的密度,密度的大小决定着物体的轻重。在区分粗细一样的木头时,其他使者一筹莫展,怎么想,也一时难以分辨。让禄东赞区分时,知识渊博、能力超群的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经验,根据木头的密度,把全部木头运到池水边,然后推入水中,木头在水中飘摇晃动了一会儿,等波平浪静时,一头扎在水中,一头露在水面,这时根和梢就会一目了然。
至于夜晚出入宫室不迷路这样的事,聪明的禄东赞早已料到。他一向做事谨慎,善于细心观察,并永志不忘。一天夜里,宫中突然鼓声阵阵,皇上传召各路婚使赴宫商量要事,走的是左绕右拐极为复杂之路,禄东赞心想,走这么曲折复杂之路,不会仅仅是在宫中商量事情那么简单。他走一路观一路,在关健处做一记号。进宫后,皇上果然又命他们沿路返回,不能出差错。就这样,禄东赞顺利过了这道关。
当300名宫女左右排列在宫中,使臣们看得眼花缭乱,不知所措。禄东赞却一眼看出左列第6位便是文成公主。原来禄东赞早已从服侍过文成公主的奶娘处打听到公主的模样和特征,得知公主眉心间有一颗小朱砂红痣,于是很快就辨认出了公主。
诚然,这是智慧的较量和能力的比拼。在一系列的考验中,禄东赞以超人的聪明才智战胜了各国使者,赢得了大唐皇上的赞誉,成功迎回了文成公主,在大唐皇上心中树立了崇高的形象和人格魅力。
2
唐太宗非常重视这次婚礼,为文成公主准备了丰厚的嫁妆,特意选派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于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带着诸多金银财宝,各种器皿、粮食、蔬菜种子和绫罗绸缎、各色衣料,以及佛经、儒学经典、史籍、诗文、农艺、医药、历法、食谱、制造等方面的书籍,大批精于纺织、刺绣、农业、工业、建筑、乐师等各类技术人员,还有随行的600多名侍者陪同公主入藏。当年一月,朝廷文武大臣们在长安城西十里送客亭送别公主。文成公主一行浩浩荡荡,一路风餐露宿,向遥远的雪域高原进发,数月后到达了湟源,在羌水和湟水汇合的地方进行了短暂的休整。
文成公主到湟源驻扎的消息,让扎藏寺的活佛和管家非常激动,几天前管家就请活佛商议,“听说自小受过良好教育,多才多艺的文成公主熟读经书,信仰佛教,如果经过湟源时我们尽地主之谊去迎接公主,并邀请公主到我们寺院来拜拜佛,定会让寺院蓬荜生辉,带来无上荣光。今天就是让你们说说我们是去请还是不去?要是请公主来,又是怎么个请法?”
“文成公主实乃大唐天子的女儿,我们几个活佛怎能请得到大唐公主呢,我看还是不去请为好,以免挽不回面子。当然若能请来那好事就不必言说了。”
“听说大唐公主是位知书达理,博学多才,笃信佛教的精明女子,只要我们诚心邀请,我想公主是不会拒绝的。我们何尝不把公主请来,给寺院增光添彩呢!”
管家听后,综合大家的言辞说:“是啊!大唐公主才思敏捷,志向高远,胸怀远大的抱负,我想,是会接受我们诚挚的邀请的。”管家在说话时,突然想起了归顺大唐被皇上封为河源郡王的诺曷钵,他说:“河源郡王诺曷钵肯定要带弘化公主去接见文成公主,并且他与我们有过多次的交往,来寺院上过香,拜过佛。我去和他商量一下,如果他愿意带我们一块去拜见公主,并邀请文成公主,何乐而不为啊!”
“这是个好主意啊!快快去,快快去。”众活佛仿佛茅塞顿开,高兴地说。
“那我快去快回,请大家做好准备。”管家说完,骑马飞速穿过茫茫草原,直奔诺曷钵驻地。
宫内诺曷钵正在与人商议去迎接文成公主的事。管家来到宫内就急不可待地说:“郡王,听说文成公主几天内就要到湟源,您是否去迎接,见见面啊?”
“公主到此地,哪有当姐夫的不去迎接的道理?我们刚刚正和大家一起商量此事呢!”诺曷钵笑着说。
“我就想郡王一定会去见公主的,我来是想借郡王多年来与我们的交情,顺便带我们一同去见公主,能有机会诚邀公主到寺院,让寺院声名远播。”管家说。
诺曷钵爽朗地说:“管家这么有诚意,我自然会带管家一同迎接。”
管家拱手作谢,愉快地说:“那就借郡王的情面,我们一同去。我还想劳驾郡王能在公主面前多多美言,一定邀请公主到我们寺院去走走。”
诺曷钵肯定地说:“文成公主信佛,只要你们诚意邀请,我从中帮言,我想,公主会去的。这事我一定尽力而为,鼎力相助。”
管家见诺曷钵爽快地答应了此事,兴高采烈地打马回到了寺院。
众活佛看到管家高兴的样子,便问:“从管家的脸色看,郡王答应此事了?”
管家说:“答应了。还帮我们美言呢!”
众活佛激动地说:“只要郡王肯帮我們说话,那文成公主到我们寺院之事就成定局了。”
几天后,管家一行按照和诺曷钵说好的地点汇合,一同去迎接文成公主。他们未到之前,文成公主的大队人马早已到此地安营扎寨,住了下来。
诺曷钵看到正在巡逻的尚凯,便下马招呼:“尚大人好!我是诺曷钵。”
尚凯见到郡王诺曷钵,便很有歉意地说“郡王好!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
诺曷钵说:“我们没来得及迎接你们,你们已经到了。”说着,便介绍起一并来的活佛和管家,“这几位是附近扎藏寺的活佛和管家,他们很想拜见公主。”
尚凯说:“欢迎,欢迎。大家请!”
诺曷钵和管家等依次走进宫房。诺曷钵见到公主连忙说:“公主妹妹一路安好,我们有失远迎。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啊!”并一一介绍了其他来人。
文成公主见郡王、弘化公主、活佛、管家等一同进来,忙站起身,说:“姐夫、姐姐你们来了,真是让你们费心了。”
文成公主很有礼节地拜迎活佛。
弘化公主抓住文成公主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过了一会儿,哽咽地说:“妹妹,好久没见到娘家的亲人了,今天姐妹俩在这儿能见到面,真是万分的高兴!”
“姐姐说得是,我离开母亲已有好几个月了,想起母亲就会抑制不住内心的痛苦。今见到姐姐、姐夫,我的心里安稳多了。姐姐快坐。”文成公主说。
管家走过来诚恳地对公主说:“公主,我们是来自附近的扎藏寺的,我是管家。为了唐蕃安好,公主千里迢迢去逻些,今公主尊驾来到这里,是贵地的荣幸,还望公主到我们寺里走一走,看一看,拜拜佛,给我们带来吉祥和福气。”
公主面对活佛和管家说:“在这人烟稀少的地方能见到你们我很高兴,你们潜心修炼,虔诚信佛,弘扬佛法,这让我非常感动。管家和诸位活佛,你们亲自来请,我没有推辞的理由,再说我已好长时间没上香拜佛了,我择时跟你们一块去拜拜佛,了了我的心愿。”
活佛和管家听到公主的这番话,高兴极了,急忙双手合十,虔诚地说:“谢谢公主之恩!”
尚凯走上前去说:“公主,初来乍到,你的身体不适,还是不去为好。”
诺曷钵接过话茬说:“扎藏寺是大唐西部最边远的一座佛寺,在这里声名远大,如果公主能去上香拜佛,在寺里转转,佛祖自然会护佑大家一路平安。再说了如果离开此地,很长一段路程就再也见不到寺院,还是去吧!”
公主说:“对,姐夫说得好,活佛来请,我不能不去。不过,今天天时已晚,那就明天吧!”
公主断然决定,明天要去寺里,活佛和管家无不感激,再次合掌,对文成公主说:“公主,那我们先告辞了。”管家向后退着,说,“郡王你们叙叙旧,我先告辞。”说完便和活佛走出了宫房。
这时,李道宗匆忙走进了宫房,对诺曷钵说:“听说郡王和夫人来了,我过来看看你们。”
“李大人好,一路鞍马劳顿,辛苦了!我还准备到您的住处去看看呢。”诺曷钵迎上前去抱拳恭敬地躬下身子向李道宗祝安。
李道宗说:“郡王一心效忠大唐,治理疆土,真是劳你费心了,我十分敬仰。今天又亲自来,对你表示诚挚感谢!”
诺曷钵微笑着说:“哪里哪里,舅家人来了,我还有失远迎呢!”
晚上,尚凯安排诺曷钵住在了行宫,弘化公主暂时留在了文成公主的宫房里,两人紧挨在一起,有聊不完的话题。弘化公主说:“我知道,妹妹毅然决然地去吐蕃联姻,是为了大唐和吐蕃和好,为了边疆稳定,可是,吐蕃人心狠手辣,做事鲁莽,怕是妹妹会受罪的。”
“姐姐,我来之前就听说了吐蕃抢杀掠夺吐谷浑的事,也听说了吐蕃赞普强迫我父皇答应公主与吐蕃赞普成婚的事,面对残酷的事实,我想了好多。虽然赞普做事鲁莽,不通人性,但是我认为赞普表现出的一种英勇顽强的本领,他向往大唐的衣食富庶、绫罗绸缎、医学宝典、生活用具,这些无一不是为了吐蕃的子民。”文成公主说。
弘化公主说:“妹妹知书达理,想事周远,胸怀胆略,但愿妹妹一切安好!”
文成公主说:“姐姐的担忧并未过,只是我看到的并非姐姐想的那么不堪,我见过的禄东赞才智超人,思维敏捷,和我们没有多大差别。我想,赞普的为人不会差到哪里去。但是无论如何,我也要拿我的生命来换回我大唐的安稳。”
姐姐弘化公主和妹妹文成公主深更半夜聊了许多知心的话,而后各自休息了。
第二天,管家一行早早来到公主的宫房前,邀请文成公主去寺院。尚凯备好轿子,公主跟随活佛和管家向寺院走去。
在扎藏寺的门外门内早已列了长长的两队喇嘛,他们吹着佛号,欢迎公主的到来。周边的群众听说大唐公主要来寺院纷纷赶来,围满了整个寺院。公主看到欢迎的人群万分高兴,在桑烟缭绕的寺院内,公主不时把微笑留给群众,她迈着轻盈的步履,在活佛和管家的引领下,走进了金顶闪光、酥油灯摇曳的大经殿,殿内活佛的诵经声高昂圆润,如沉钟鸣响,低沉,威严,宏亮,极具穿透力,似山涧清泉,连绵不断,且起伏跌宕,峰回路转。虔诚的公主在释迦牟尼塑像前燃三炷香,跪地拜佛。
公主每见一尊大佛像,就去跪拜。
公主在活佛和管家的陪同下,边走边聆听着管家的讲解。管家说:“扎藏寺始建于东汉末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当时一位高僧看见这块风水宝地,便修了一处禅房,常年闭门诵经,苦性修行,数年后终成正果。后来,信佛的群众被他虔诚的心所感动,为他修建了一座寺庙,希望他广收信徒,弘扬佛法,寺庙从此有了雏形并渐渐兴盛起来。”
公主边听边看,拜谒完毕,走出大经殿,然后跟随管家去了后院的小经殿。在小经殿,公主欣喜而虔诚地转了一圈转经筒,走进小经殿,在小经殿的佛像前礼拜毕,随后观看了小经殿内的设施。
公主走出小经殿时情绪高涨,在从后院走向前院时,高兴地称赞管家说:“寺院规模宏大,气势壮观,佛像众多,你们为我大唐的佛教光大办了一件好事,也作出了贡献,这让我感到十分欣慰。”公主面带笑容,对着管家继续说,“寺院是弘扬宗教的重要场所,你要在看管好寺院的同时,更要在如何做好不断壮大寺院规模上多下功夫,想办法,在保边安疆上作出更大的贡献。”
公主的一席话,更加激发了管家的信心和勇气,他十分恭敬地答应着:“是,是,谨遵照公主的旨意,做好工作。”
公主走到前院,管家恭敬地说:“公主,请到我们府邸去坐坐。”
公主欣然答应。在管家的引领下,公主来到了简陋的府邸。这是一进三室的平房,堂屋正上方供着佛像,燃着佛灯。是活佛和管家接见和接待相关人员和办公的地方。公主走进房里对着佛像施礼,礼毕,转身走进左边的房间。这是管家办公的场所。周围依次摆放悬挂着经卷、经文等,房屋中间几个桌子并在一起,算是议事桌。公主被管家安排到北面正中入座,又激情澎湃地说:“今天,我在扎藏寺感受很多,你们在这大唐的西部边陲,修建寺院,传承佛教大业,弘扬佛法,行善积德,稳固我大唐疆域,我对你们的举措很钦佩;寺院建筑规模大,气势宏伟,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具有汉家和雪域少数民族的风格;每一位佛门弟子,循规蹈矩,以你们的虔敬,换来了信教群众的信仰,自然信教群众熙来攘往,香火旺,这些令我无比感慨啊!”
管家听着公主的话,内心无比激动。
文成公主和管家侃侃而谈,听着管家的话,文成公主便饶有兴趣地说:“我信佛,可我以前只是去寺院上香点灯拜佛,从未详细了解过寺院里的一些情况,今天,在遥远的雪域高原上能遇上活佛和管家,了解到寺院的情况,这是我修来的福分,愿佛祖神灵护佑我们平平安安到达逻些。”
管家说:“托佛的福,祝愿公主一路平安!”
文成公主接着问:“寺院的收入完全靠香钱吗?”
“收入除香钱以外,靠化缘。”管家回答。
公主听到化缘时,眉头一皱,说:“靠化缘,恐怕难度很大,周边人烟稀少,路途遥远,会给去化缘的僧侣们带来很大的困难。”
管家说:“目前来看,来寺院上香点灯的虔诚信徒很多,遍布周边很大的区域。”机灵的管家又把话锋一转,接着说,“公主此行,肯定会给我们寺院带来福气。”
公主听了管家的叙说,又舒展眉头,脸上露出了笑容,她说:“看来僧侣们维持生计是没有困难了,今后还要谋划着要扩大寺院的建设,为我大唐更多的信教群众提供优越的条件。”
管家立刻点头答应:“公主,我会想办法的。”
公主见到如此爽快又精明能干的管家,对寺院的发展前景看到了希望,便取下随身携带的一串珊瑚念珠、一枚金戒指、一只金钗交给管家,说:“管家,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不成敬意,给寺院留作纪念吧。”
管家起身躬下腰伸出双手,说:“公主,您这是——”管家面对公主赠送这么贵重的礼物,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小心地接过礼物,“謝谢!谢谢尊贵的公主!”并向公主连施三礼,把礼物转到活佛的手里。
活佛接过如此珍贵的礼物,连忙致谢。
公主还想和管家询问了解更多有关寺院的事,可是陪同而来的李道宗等觉得时间已经不早了,便催促公主说:“公主来寺院已久,我们该回去了。”虔诚的公主从内心眷恋着寺院,很想再多待一会儿,但听到李道宗的话,不得不走。
文成公主说:“管家,我要回去了,今后寺院的发展前景如何就看你的了。”
管家坚定地表示:“请公主放心,我会看管好、建设好寺院,来报答公主的恩情。”
文成公主恋恋不舍地离开寺院时,西斜的太阳照得寺院金光四射,寺院内外又是佛号盈盈,桑烟缭绕。
夕阳的余晖洒在山顶上,呈现出一道金色的环影,宛如一座寺院的金顶发出的光环。文成公主一行又沿着东流的河水,向驻扎地行进。
目送文成公主的僧侣们面对山顶七彩的霞光,立即合十作揖,他们知道,这是一道罕见的祥光。多少年来,扎藏寺在周边更大的范围内,为维护边疆的稳定,弘扬佛法,光大佛教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寺院的遭劫,也是文物的遭劫。文成公主赠送的宝物,僧侣们及时镶嵌在佛像的身上,后来扎藏寺遭遇毁坏,此宝物也不知去向。
3
文成公主经过数日的长途跋涉,体力不济,加上高寒缺氧,水土不服,一直是胸闷气短、头昏脑涨,恶心呕吐,染上了疾病。尽管随行的御医随时治疗,但疗效并不明显,这让李道宗和禄东赞等随从万分焦虑,也急坏了贴身丫鬟倩儿。她看到往日活蹦乱跳像只可爱兔子的公主,而今面色憔悴,茶饭不思,情绪低落的样子,心急如焚,爱莫能助。
宫房内,倩儿关切地问:“公主,您脸上红肿,皮肤瘙癢,我去再找御医来看看?”
公主摆摆手,轻声轻气地对倩儿说:“不用,倩儿,这里烟瘴大、日光照射强,出现不适是很正常的。我看过好多医学书典,了解过雪域高原的气候状况,我的这些不适宜,都属于正常现象,并无大碍,现在只是想安静一会儿。”
倩儿微微蹙眉,走出公主的宫房,直奔李道宗的住处。宫房内李道宗和禄东赞正焦急地对坐在椅子上,两个人见倩儿进来,急忙问:“倩儿,公主的病情咋样?情绪好些了吗?”
倩儿小声回答道:“公主不吃不喝,不言不语,只是呆呆地坐在那儿。”
李道宗听着,眉头紧锁,长吁短叹,在宫房里焦灼地踱来踱去。
禄东赞随之身后,说:“李大人,您不必担心,数日的鞍马劳顿,风餐露宿,即使身体强壮的人都有些吃不消,更何况金枝玉叶的公主呢。”他又指指宫房外,“现在我们已经到了离赤岭不远的地方,这里有瘴气、海拔高、风大、干燥、太阳光线强,气候多变,面对这样的恶劣环境,公主的情绪和皮肤出现异常,应该是正常反应。”
李道宗一脸严肃地说:“但愿公主的病情不碍事,我真是担心啊!”
禄东赞泰然自若地说:“请李大人放心,我以我的身家性命作保证,公主不会有大碍。水土不服不会对身体带来器质性的伤害,只需适应水土后,便能不治自愈。”
禄东赞的一席话坚定了李道宗的信心,李道宗望着禄东赞说:“如果这样的话,那明天我们继续赶路。”
第二天,文成公主的大队人马继续行走在漫漫长路上。
在行进的路途中,耳边不时传来汩汩流淌的河水声和婉转的鸟鸣声,公主听到后异常兴奋,她让倩儿撩开左边的轿帘朝外望去,途经的一道道风景令她目不暇接、如痴如醉。不远处,山岭峥嵘突兀,峰峦连绵不绝,植被繁茂、沟壑纵横、山泉潺潺、景色迷人。洁白的云朵轻悠悠的漂浮在蓝蓝的天空中,温情脉脉地俯视着灵秀的大地;雄鹰时而在山腰间盘旋,时而又腾空而起,箭一般地飞上蓝天。百灵鸟的叫声和着汩汩流淌的水声,似一曲美轮美奂的天籁之音,响彻在山峦沟壑间,震撼着文成公主及大队人马的心灵。
公主面对神奇瑰丽的景致,禁不住发出一声轻呼:“呀,这是多么美妙的音乐,多么醉人的美景啊!”大自然的天工造物,妙在无言,它仿佛是一剂良药,医治着公主连日来积郁的心结。
她侧身望去,沟壑间一股清溪涓涓而下,此处景致显得十分幽静,泉眼处冒出的热气袅袅升腾,缭绕的烟雾里仿佛氤氲着一位身穿白纱的仙姑,轻盈的体态在飘游着,若隐若现地牵引着公主的目光。公主见状,即刻命令轿夫:“快,快停下,我要下轿去看看。”
轿子骤然停下。李道宗见状,快马加鞭,匆匆来到轿前,问从轿帘探出头的公主:“公主,你这是怎么了?”
公主指着左前方说:“李大人,您看前面溪水冒出的地方,一定有神灵,我要下去看看。”
李道宗顺着公主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在前方不远处热气升腾、白雾袅袅。李道宗自然最了解公主、也最娇宠公主。于是,立即命令轿夫放下轿子,轿夫们小心翼翼地把轿子放稳。倩儿将轿帘掀开,公主缓缓从轿子里走了出来。虔诚信佛的公主下轿后,即刻对着白雾缭绕的地方双手合十,低头参拜,祈求仙姑护佑。三鞠躬后,公主从祈祷中睁开双眼,再抬眼望去,此时,眼前的白雾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从那口泉眼中溢出的清清泉水,缓缓流淌。公主心领神会,柔声说:“倩儿,跟我来。”在倩儿的陪伴下她来到了泉边。忽然间,清新怡人的气息里夹着一股浓浓的中草药味,从泉边扑面而来,这味道浓而不腻,郁而不俗,闻起来真是清新明快,爽朗怡神,只觉得浑身上下每个毛孔都舒爽通透。
公主闭上眼睛,深吸了几口醇香的空气,然后蹲下身去掬起泉水就想喝。倩儿见状,急忙拦着公主说:“公主,我知道你平日里喜欢嬉水,但是,今天你皮肤瘙痒起斑点,我不能让你嬉水,也不能让你喝这有药味的泉水。”
公主柔声细语地对拦她的倩儿说:“倩儿,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但是,你刚才没看见那白雾缭绕中若隐若现的仙姑吗?那一定是神仙在昭示、点化我啊!这清泉一定是口神泉,你就让我用这泉水洗洗脸,让我喝口水,或许对我的皮肤病会有好处呢!”
公主的话让在一旁的李道宗和禄东赞全听到了。李道宗觉得公主的一席话不无道理,也深知公主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因此,就让倩儿搬来一个小方凳叫公主坐在上面。公主坐在这四周青色如黛、山花烂漫的群山之间、蓝天白云之下,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看殷红的花瓣随溪流而下,舒缓地呼出了长长的一口气,然后说:“这是一处景色醉人、稀世罕见的绝佳风水宝地啊!”
倩儿看见公主在这片如画的风景、绝美的天地间,心神愉悦,惬意悠悠,近期低落的情绪都烟消云散了,心里无比高兴,也开心地附和着公主发出赞叹道:“是啊,是啊,这里媲美人间仙境,犹如世外桃源。”
公主又把目光伸向了那口泉眼及其流淌的清溪上,倩儿便领悟了公主的心思,急忙从轿子里拿来一个盆子,匆匆走到溪水边,先用手试了试水温,然后舀来半盆泉水,来到公主身边,放在她的面前,說:“公主,来,先用这不冷不热的温泉水洗洗您的脸。”
生性喜爱水的公主顿时爽快地笑着说:“还是倩儿最知我的心!就让这种经阳光暴晒的神泉水洗去我连日来的劳顿吧,或许,还能治好我的皮肤病呢!”
当公主把双手放进脸盆时,一种从未有过的清爽顺着手指迅速穿过五脏六腑,公主沉醉了,静静地浸泡在水中,犹如浸泡在药浴池里,让泉水驱除疲劳、疗治心伤和高原病。
倩儿看着回不过神来的公主,拿着毛巾站立在公主的身旁,等公主伸出一只手时,迅速递了过去,公主接过毛巾,放到盆里,浸泡了一下,双手拧净水后,在脸上、脖子上擦洗起来,当湿润的毛巾放在脸和脖子上时,公主又莫名其妙地感到阵阵舒爽,此时,她才激动地对倩儿说:“倩儿,这神泉水让我感受了这段时间从没有过的轻松和舒畅,真让我沉醉了,我恨不得喝上一口。”
“公主,想喝就喝上一口吧,我去拿杯子来。”倩儿说着便拿来杯子,自己先尝了一口,顿觉浑身凉爽,没有任何反常时,又舀了半杯递给了公主,公主喝了一口,周身爽快,喜不自禁地从凳子上站起来,笑呵呵地说:“倩儿,这一口喝下去,酣畅淋漓,我浑身的瘙痒仿佛没有了,这是多好的神泉水啊!”
“公主,您坐下,奴婢给您洗洗腿脚。”倩儿说。
“好,好好,我早就想洗洗了。”公主愉快地满口答应。
于是,倩儿拿来洗脚盆,舀来半盆水,放在凳子前。倩儿让侍女用布围了个圈,公主坐下来,缓缓抬起脚,倩儿脱去了鞋子、袜子,然后把脚轻轻放入盆里,就在脚触及水的刹那,似乎有一股暖流注入体内,顿时舒爽的感觉浸透了全身。公主舒服地微微闭目,享受着倩儿轻柔的揉搓、擦洗。片刻,她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对倩儿说:“倩儿,这哪里是用泉水在洗脚,简直是在药浴啊!”
公主静静地享受着、陶醉着,心不知不觉又飞到了皇宫大院,回到和倩儿及几个丫鬟在后花园的溪水旁玩耍的情景中。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天气晴朗的日子,公主在弹琴、作诗、画画后和丫鬟们说说笑笑地来到后花园。幽静的院内,花草繁茂,曲径长廊,溪流蜿蜒,犹如世外桃源。溪流边的小草上蜻蜓和蝴蝶飞来飞去,好像在表演舞蹈,它们扇动着双翅,飞过假山、草坪,飞飞停停,自由自在,引得她们在一旁迷恋观望。
过一会儿,公主和丫鬟们打打闹闹、蹦蹦跳跳地来到溪水旁。清澈见底的溪水吸引着倩儿和姑娘们疾步来到溪水边上正想嬉水玩耍,调皮的公主捡起一粒石子抛到水中,溅起的水花四处飞洒,弄得倩儿满头满脸都是水珠。倩儿起身追去,公主和其他丫鬟边跑、边闹、边笑,那清脆的笑声溢满庭院、回荡在上空。
公主想着想着,喜悦的心情悄悄涌上心头,不由得发出声来,“倩儿,快来追啊。”话音未落,恍惚中把脚猛然抬起,洗脚水又落满了倩儿的脸上和身上。倩儿猛吃一惊,吓得她急忙问:“公主,您这是怎么了?”
公主看到倩儿被溅了满身水的样子,急忙说:“倩儿,我忽然想起那次后花园嬉水的事儿,就忘了你在给我洗脚的事。”说到这里咯咯地笑了起来。
“公主回忆往事,可奴婢又有了一次水落浑身的遭遇啊!”倩儿娇嗔地说着。然后,托起公主的脚继续慢慢擦洗、按摩。
“倩儿,那时我们多么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啊!而今,我们都失去了往日的欢笑,只留下一些快乐的回忆,真不知该如何是好。幸亏仙姑的引领,让我们遇见这口神泉,让我忘记沿途劳累,也让我开怀大笑。”
“只要每天能看见公主开心的笑容,奴婢当牛做马也心甘。”倩儿边说边搓。待洗完了脚,见公主那甜甜的容貌像一股清凉的泉水在心中流过,也感到开心。便倒去盆中的水,又打来半盆清水,绾起公主的裤子,继续在腿上擦洗,手之所触,公主总感觉水分子在皮肤上绽开,吸收迅速,时间慢慢在流逝,公主腿上的那些红斑点竟奇迹般地褪去了。看着消失的红斑点,倩儿高兴地大叫起来:“快,大人过来来看,公主腿上的红斑点不见了。”
倩儿这么一喊,站在不远处的李道宗怎能不欣喜若狂、激动万分呢?!公主的安全对他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他俩急匆匆走过来,“让我看看!”李道宗看到公主的皮肤又恢复了原来的光滑白嫩,十分高兴,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长吁一口气,连忙大声说:“真是神仙开恩了,神仙开恩了啊,在保佑着我大唐女儿。”
没等李道宗说完,倩儿又高兴地大声说:“看,公主脸上的红肿也褪去了。”
李道宗定睛一看,果真消褪了,李道宗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高声喊道:“神泉水啊,您可医治了大唐公主的皮肤病,但愿您医治百病吧!”
众声附和,“神泉水啊,您可医治了大唐公主的皮肤病,但愿您医治百病吧!”喊叫声、说笑声响彻在空旷的山谷里,久久回荡。
倩儿用毛巾擦干了公主的腿脚,穿好鞋袜后,又趁势擦洗起公主的胳膊和身子来。
公主见大家个个笑逐颜开,自己也有种无法言喻的喜悦和激动,心情像吃了蜜一样甜。她对李道宗说:“李大人,我患上这种皮肤疾病,瘙痒难忍,皮肤过敏。这是由于阳毒邪侵入体表,蕴郁肌肤,导致灼皮伤肌。若毒热夹暑湿或与内湿搏结,浸淫肌肤,则会出现肿胀、水疱,破后会糜烂、渗液。我的皮肤是早发症状,用凉水擦洗,外加倩儿轻轻的揉搓按摩,所以,皮肤就很快恢复了原状。要不是仙姑点化,我也不会来到这神泉边。”
李道宗说:“公主的一番话,犹如醍醐灌顶。”于是,李道宗和禄东赞共同商议后,立刻命令:“公主的病必须用这里的神泉水治疗,大家尽快搭建宫帐,在这里休整几天,等公主的疾病痊愈,我们再出发,请大家行动吧!”李道宗的一声令下,大家迅速干起来,太阳偏西时,上百顶帐房搭建在山谷里。
夜晚,公主睡得格外香甜。三天后,如花似玉的公主又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李道宗又命令大家赶路。
临走时,他还吩咐随从把神泉水带到逻些。后来,人们把该泉叫做药水泉,把药水泉汇入的河叫药水河。
4
在空旷的山谷里,灿烂的阳光喷洒着光芒,百灵鸟时而在半空中高亢起舞,时而婉转清唱俯身落地,美妙的旋律,清脆悦耳、音透山岗。风吹过树林,漫过树梢,夹杂着阵阵花草的芳香,弥漫在公主的轿旁。经过神泉水医治了的公主神清气爽,又看到赏心悦目的美景,感到格外心情舒畅,一路上和着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吮吸着醉人的花香,哼唱起长安悠闲的曲调来。
走着,走着,一道醒目耀眼的赤红色山脊挡在了眼前。“公主,眼前的这道山大概就是赤岭了,您看,它就是传说中的生死界吧?”倩儿用疑问的口吻问。
话音刚落,轿外传来了信使的声音:“赤岭到了,赤岭到了。”
倩儿忧心忡忡地说:“过了赤岭,我们就离开大唐,进入了吐蕃,据说,进去的人再也出不来,我们生死未卜啊!”
“停轿,快停轿!”公主对着轿夫大声喊道。
轿夫拖着长长的声调喊道:“停——轿——”
公主走下轿子,站在峰顶时,虽然阳光明媚,天低云淡,但在这样的高度,这样的分界线上,气候异常,说变就变,此时,凛冽的西风卷着黄沙一阵紧似一阵不停呼呼地刮着,狂风卷起公主的衣角、头发,公主东望大唐,青山逶迤,绿水蜿蜒,柳树成荫,山花烂漫,粉墙黛瓦,好似一幅水墨画卷。西望边陲,除了遍地的矮草和一眼望不到边的空旷草原、茫茫高山荒岭,不免触景生情,皱起了眉头,对故土的眷恋之情油然而生。她深知亲人已远,汉声渐绝,不禁潸然泪下,思念起远在长安的父皇、母亲和亲人。
“父皇、娘,过了这座山,女儿再也见不到你们了。”公主面对大唐大声哭喊起来。忽然,她想起离别时父皇用黄金铸造送给她的日月宝镜,想起离别时父皇说的一番话:“雁儿,不论你走到哪,如果想念家乡和亲人,只要拿出宝镜就从宝镜中可以看到家乡的山水、宫廷内外的盛景和思念的亲人。”公主在哭泣声中叫倩儿,“倩儿,快拿宝镜来。”
倩儿匆匆拿来宝镜递到公主手中,公主放在眼前左瞅右看,宝镜中除了照出自己满脸憔悴的愁容外,不见父皇、母亲、亲人和家乡、宫廷的半点踪影,又禁不住流下悲伤的泪水。她做梦都没有想到聪明过人的禄东赞料想到这一次路途遥远,行路艰辛,公主定会产生思念亲人、思念长安之情,会反复无常起来。于是就在半路上做了一块石制的日月宝镜,趁公主不注意时偷偷调换了父皇送给她的日月宝镜,断了公主的念想。
面对高山草甸、人烟稀少的荒原,公主思乡念母之情愈加迫切,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痛苦,泪水似决堤的湖水从泪眼中狂奔而出,撕心裂肺的哭诉声,声声含悲,振聋发聩。“娘,女儿自小生性喜乐活泼,是个顽皮的女孩,您含辛茹苦把我拉扯大,教我做人的道理。如今,女儿长大了,还没来得及好好孝敬您老人家时,却又离开了您。娘——我的娘——女儿何时再能见到您啊?娘——女儿什么苦都能受、能吃,可是最受不了的是让您天天在为我伤心,为我落泪。”公主越哭越伤心,“女儿离开您的日子里才知道,这世上最疼我爱我的就是我的娘,我的母亲,我的妈妈。娘——”伤心落泪的公主想起了《诗经》里的诗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娘——而今女儿和您离别,或许这辈子再也见不到您了。娘——我的娘啊!”公主的痛哭,令众侍卫无不泪水涟涟、为之黯然神伤。在一旁的李道宗也老泪纵横,但故作镇静。
此刻,遠离故土,远离亲人的唐人们齐刷刷地跪在山梁,面向东方大声呼喊:“父亲、母亲,孩儿已到赤岭,即将离开大唐,踏入吐蕃,在这里,孩儿向你们辞行告别了。这一去,孩儿是死是活不得而知,愿父母大人保重啊!”说完,头重重地磕向地面,三叩头后,才起身站了起来。此时。一曲凄婉豪壮的歌声从远方传来:
赤岭 赤岭 赤岭/你是一道生死界吗?/站在山顶/回望长安/不见故乡山河/亦不见家乡亲人/不孝的孩儿/奉大唐之命/离开长安/离开大唐/不知是死是活/我的父亲/我的母亲/我的妈妈/孩儿最后一次呼唤您/呼唤您/父亲 母亲愿您们多保重/保重 保重 多保重//赤岭 赤岭 赤岭啊!/你是一道生死界吗?/站在山顶/面对西方/不见炊烟/亦不见人影/大唐的儿女/志在四方/望着远方的雄鹰/甘愿让泪水流成河/也要完成民族的大业/大唐的儿女/志在四方/望着远方的雄鹰/甘愿让泪水流成河/也要完成民族的大业/向前 向前 永向前
公主依然在那里泣不成声,飞扬的歌声,让公主更加悲伤,转而又鼓起了勇气。“娘,女儿为了大唐和吐蕃的和好,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女儿不能留在娘的身边尽孝,女儿要走了,要永远地离开长安,离开大唐,离开母亲。女儿虽然对不起母亲,没有为您老人家尽孝,可女儿对得起列祖列宗和皇上,娘——您就放开心,忘了我这个女儿吧!”
公主拿起宝镜,再次看了又看,想起父皇的话,就连父皇都这样欺骗我,悲伤之情更上心头,悲痛欲绝的哭喊声久久回荡在空旷而幽静的山谷里。但想到父皇的嘱托和肩负的重任,立刻控制住了自己的情愫,心绪稍微平静后,把宝镜抛向了半空,“娘——忘了女儿,忘了不孝的女儿吧,再——见了——娘——我的妈妈。”
哭诉完,公主毅然向轿子走去。
“公——主——您这是——”倩儿边喊,边向宝镜落地的方向跑去,一转眼的工夫,摔成两半的宝镜已经幻化成了两座山(即日山和月山),挡在了倩儿的眼前。
此刻,天地动情,又发奇景,“天下江河皆东去,唯有此水向西流”。一条向东流的河水,顷刻间调转了头成了向西流淌的倒淌河。相传,这条河是文成公主泪水流成的河。一只雄鹰在山的上空盘旋着,不时发出哀鸣声。
禄东赞走到公主身边轻声问:“公主,为何把宝镜扔在赤岭,真要斩断对故土的眷恋情丝,没有回心转意了?”
公主坚定地回答:“为了唐蕃永结和好,福祉百姓;为了皇上的重托,安定边境,我要根植吐蕃,我若重返大唐,除非日月宝镜再度重圆。”这时的禄东赞如释重负,终于放下了一颗悬着的心。文成公主说完坐回轿子里,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西行蜿蜒曲折的道路,向着空旷的荒漠前行。
那面,盼望多年,而今夙愿终成现实的松赞干布,早已亲率侍从和卫队从逻些到达柏海(今鄂陵湖和扎陵湖一带)搭建行馆迎候。
文成公主一行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到达了柏海。在这里与松赞干布汇合后,向着茫茫雪域逻些进发。到达逻些时,文成公主受到了空前热烈的欢迎,人们载歌载舞,欢腾雀跃,此时的逻些城万人空巷,群情若狂。她与松赞干布举行的盛大婚礼,成为吐蕃人民最大的节日。吐蕃人民以高亢的歌声唱出了他们对文成公主的热爱和对两族友好联姻、团结互助的重视和珍惜之情。这天,吐蕃儿女还举行了盛大而隆重的赛马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