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2023-10-29孙文慧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教学方法

孙文慧,师 林

(天津美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141)

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文化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转变的时代背景下,弘扬文化自信的重任更加紧迫。民族未来寄予青年,高校思政课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青年学生价值观形成、人文素质培育的主阵地。思政课教学在目标、内容以及实现方式方法与文化自信的育人目标有着互通性。思政课是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途径方式,需要通过文化自信丰富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可以说文化自信视角是思政课教学发展的新向度。准确把握文化自信与思政课之间的有效关联,遵循思政课教学规律,在新挑战与新要求的基础上,提出行之有效的实现路径与方法,实现以文育人和以德育人的有机融合,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提升上具有启发性意义。

一、文化自信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现实困境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路径之一就是对文化自信的挖掘与培育,高校思政课堂应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域,但当前将文化自信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困境。

(一)教学客体的方法困境

在以文育人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客体。由于客体的专业方向以及兴趣指向不同,对于课程期待也有所不同。教学客体的方法困境表现在,一方面客体的学习方法上主动性不足。学生对于思政课抱有固有的印象,对于课程的渴求性以及参与感偏低,对于教师课堂中融入的传统文化等知识背后的精华内容缺乏深入主动的思考,难以上升至实践运用阶段,这导致教育客体在学习方法上存在被动疏离性问题。另一方面,教学客体思维方式较为单一。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信息文化交织的时代背景下,很多社会思潮会假借商品文化的外衣进行价值观的传播。而学生群体对于信息接收以及传递速度更快,当价值观判断尚未完全形成阶段,对于一些思想文化观点的信息鉴别以及判断能力不足时,单一的思维方式容易看不清事物本质,极易被错误思潮误导,造成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缺失,进而削弱文化认同感。

(二)教学主体的方法困境

“思政课的政治性决定它可以帮助大学生把握文化自信的政治性质,思政课的文化性决定了它能够帮助大学生在理解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形成自信的价值体验。”[1]教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既是教师传递知识理论价值观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深化理解并不断践行的过程。教学主体灵活的教学方式能够缓解课程中教师教学与学生对知识更高期待之间的矛盾,达到良性互动。但是当前思政课教师在以文育人方面的探索不够,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新时代新形势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常学习常更新,将文化自信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中,根据学生特点教材情况以及时下热点等及时调整教学方式。然而,当前仍有一部分思政课教师,简单的将文化自信内容嵌入到课堂中,沿用老方法老套路单调说教,方式不“新”不“活”,这难以激发学生和教师协同发力的潜能。此外,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背景以及文化水平的不一,缺少完整系统文化研究与思政理论研究兼通的经师,造成在以文育人教学过程中,文化性内容缺乏深刻性,教师和学生都只是浅尝辄止,对于文化的感悟提升度不高。

(三)教学内容建设的方法困境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强调高校运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挖掘地方文化、校史文化融入思政课和专业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与自信。高校在以文育人内容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以文育人内容建设的方法上缺乏协同性,对于文化自信的资源挖掘、规划和运用不到位。从横向来看,高校各门课程文化内容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仍有不足。一方面文化自信资源与思政课未能形成有效衔接,例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强调两个结合,其中一个结合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但是对于如何结合缺少深入的解读。思政课程虽然都有涉及文化相关的内容,近年来也在文科类高校设置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论述的必修课以及文化选修课等,但是并未形成一个完整内容体系。另一方面,在课程建设上未能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同向发力。专业课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育,忽略了课程中文化性元素,两类课程尚未形成有机联结。尤其是艺术类院校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却尚未形成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联动,构建大思政文化育人场域。从纵向上看,教学内容建设层次性有待提升。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是思政课重要的教学原则。但长期以来文化性内容建设存在着知识性与价值性失衡的状态。教学中盲目强调文化知识、文化理论、文化成果的阐述和讲授,极力地将文化元素融入课程中,忽视背后价值观的引导。由于教师对于文化方面积累不够,理解不透,生搬硬套、照本宣科,对于价值观的引导也难以深入。

二、文化自信视角下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的逻辑取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面推进推动了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彰显了文化自信的力量,这给思政课的方法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思政课教学的文化教育环境、内容、要求等方面随之调整变化,这为高校思政教学方法创新拓展了空间和发展条件。

(一)思政教学方法创新要利用好文化自信时代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焕发出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党的十九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道写入党章,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一个崭新高度,文化自信问题成为理论建设领域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些都意味着新时代文化自信面临发展的新境界。因此,大力弘扬和培育文化自信,并将文化自信融入思政课教学中是实现中国梦必不可少的举措。随着文化强国的不断推进,文化发展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得到进一步提升,高质量文化资源不断涌现,例如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的文化场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升华而来的文化精品等。越来越多的文化资源被挖掘被重视呈现在大众视野中,整合利用好文化资源,是思政课教学时效性提升的重要方式。这些文化资源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更为开阔的视角以及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以文育人资源的扩充既是对教学内容的丰富更是对教学方法的更新。高校思政课要抓好文化自信提升的时代背景,利用整合好以文育人资源,为教学方法创新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二)思政教学方法创新应注重发挥以文育人功能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物质富足的同时,更加强调精神世界的充实。文化自信的建设既丰富了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也充盈了精神生活。思政课作为青年思想文化培育的关键环节,更需认清社会对于人精神文化素养发展的更高期待和要求,从方法优化出发推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2]可见,广泛开展文化教育、提升以文育人质量体系的要求为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期待,思政课要承担好文化育人阵地的作用,探索更适合的教学方法,发挥好以文育人的功能。此外,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着重理轻文、重专业轻思政等问题。当前在西方文化社会思潮的冲击下,大学生极易受到不良文化的误导,难以建构起对本国文化的自信。对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更好地发挥以文育人的功能,改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借鉴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教育资源,借助文化的感召力来提升高校思政育人水平。

(三)思政教学方法创新需强化以美培元功能

美是文化自信的内在品质,也是思政课程培育的价值目标。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新时代学校美育教育说过:“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3]美育与文化紧密联结,文化自信更应该通过美育的途径深入学生头脑,浸润学生心灵。随着文化自信的提升,高校思政课在强调以文育人文化性提升的同时,也在提升着美育教学成效。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单一的知识灌输,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更加喜欢声音、图片、微动画这类视觉的冲击。而音乐、绘画、建筑等作为文化自信的有力载体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素材。通过展现音乐、绘画、建筑等方面的美,带来感官上的冲击,直观地体验到文化之美,通过感官刺激深挖至文化故事、文化精神等。在这一过程中既达到对于学生审美观念的培育,同时也达到学生对于情感价值的体验,可谓是以美化人和以文育人的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美育为文化自信深度融入高校思政课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与媒介,通过美育的引导,学生可以通过轻松直观的方式接受文化的熏陶,接受价值观的培育,这为教学方法创新提供了更为开阔的视野和角度。

三、文化自信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方法创新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4]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在教学客体、主体以及教学内容上存在着方法问题,方法创新要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发展的新机遇新要求,在讲深、讲透、讲活上下功夫,有针对性地提出方法创新的逻辑行动。通过逻辑行动的指引,达到整合优化教学方法和增进以文育人水平的作用。

(一)在讲深上下功夫,提升文化内容建设的层次性

高校思政课基于教学内容建设的方法上存在的系统性和层次性不足的特点,应遵循分层级教学方法来提升思政课教学的获得感。知情意行是重要的育人规律,教育者在以文育人的过程中要整合好教学内容,以知情意行为出发点通过层级递进的方式将文化内容讲深,而非浅尝辄止。文化自信的生成需要经过认知—认同—自信践行的过程,思政课在教学内容整合建设时要把握好学生在认识上的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规律。文化内容建设上,首先要以文化认知为起点增强学生文化底蕴,一方面通过深入挖掘整合以文育人资源,扩充课程体系构建;另一方面教师要增强自身对于文化类知识的学习,不能泛泛而谈、浮于表面,通过学习研讨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课程中改进教学方式,做好文化知识的讲授。第二,要以文化认同为纽带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内容建设上不仅要让受教育者了解文化,更要让受教育者建立情感体验才能增进认同。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各种大思政资源,尤其是抗疫精神、冬奥会精神,或者是学校校史文化,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资源,极易达成情感传递和价值体验,能够将价值观像空气一样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第三,以文化自信为基石筑牢理想信念教育。教师如何将抽象的信念价值观等化为具体,不光要在语言、动作等教学艺术上下功夫,更要做到言传身教。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真正的好教师,自己的教学内容一定是延伸至课堂外的,用自身的真懂真信真用,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感化学生,带动学生增强文化担当意识,助力实现中国梦。通过文化认知到文化认同再到文化自信并付诸于行动的层级式内容建设方法,有助于提升思政课教育中文化内容建设的层次性和系统性,从纵向上加深对于以文育人内容的整合与建设。

(二)在讲透上下功夫,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

当前高校思政课在教学客体中存在的单一机械的学习方法以及教师缺乏互动、说教灌输的教学方法,都表明教学方法上的联动性、主体能动性较差。思政课如何讲透,教师单向的理论说教难以解决学生头脑中思想困惑,也难以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期待。因此方法创新上要力图从多方面发挥受教育者主体能动性,采用互动式方法实现课程中师生的交互性,进而从讲深转向讲透。首先,要主动了解学生文化内容方面的需求,重视学生反馈。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研、个别访谈等调研方式搜集学生兴趣点和思想困惑,在学情掌握的基础上有重点进行答疑解惑,提升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其次,优化课堂环节设置,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教学可采用多变的方式,如课堂辩论赛设计等,教师在《概论课》中讲到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文化建设时,可以设置“实现中国梦软实力还是硬实力更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等相关辩题,建立在理论学习基础之上,学生组队搜集资料,课堂中展开激烈的辩论。以实现中国梦软硬实力辩题为例,学生利用鲜活的事例通过唇枪舌战的激烈辩论,能够加深对于理论的深化,对于“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内在关系、文化软实力在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等问题达到了触类旁通的作用。在辩论之后教师对于辩题进行点评剖析,加深学生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进阶。最后,教师在教学中选用例子,多选取学生的身边人身边事,同时在朋辈中培养一些有影响力的人物,让人物的事迹和生动品质激励影响周围的青年并感染践行。增强学生的主体性不是学生简单的参与进来,而是需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合理设计环节,坚持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为理论教学价值体验服务。

(三)在讲活上下功夫,拓宽文化育人的实践方式

思政课教学获得感难以提升,有时并非是教师教学不认真或学生学习方法单一,关键问题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理论只有作用于实践才能证明其真理性,才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时代发展的脉搏。尤其是传统文化等内容,如果不作用于实践,只是照本宣科,机械复述,难以破解学生内心思想疙瘩,因此要打造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大思政课。思政课要在讲活上下功夫离不开实践育人,既要将课堂中指向学生实践,又要将思政课小课堂延伸至社会生活中。一方面, 在文化育人主课堂加入实践环节,结合学校特点和学生的专业方向以某类文化精品作品、文化人物为起点,开展情景剧表演、主题演讲、故事会等。以美术类院校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设置“一叶知秋”为主题的文化漫画创作活动,学生从事物细节处出发,采用发散式思维设计多格漫画作品,有的学生从人物细节出发展示中国精神,有的同学虚拟漫画人物探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在课程中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兴趣点去创作与展示,提高了学生的抬头率与获得感。另一方面,文化来源于社会生活之中,以文育人更要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思政课教师要充分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带领学生参观走访红色景点基地、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或通过VR、AR技术虚拟文化阵地,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时代发展的脉搏,感受火热的社会生活,感悟文化的传承发展。

文化自信视角下教学方法创新,既将文化自信作为思政课教学的培育目标,又将其作为方法创新的资源,教育者要把握好政治性和文化性的关系,以政治性引领文化性,以文化性涵养政治性,不断整合利用好文化资源,让思政课变得鲜活生动有滋有味。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教学方法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