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思政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

2023-10-28杨效毅孙三宝

求知导刊 2023年24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物理教学高中

杨效毅 孙三宝

摘 要:高中物理教师在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也应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熏陶。为实现上述目標,教师要强化思政教育与高中物理教学的融合,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能促进学生思想升华。文章对思政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对具体的渗透途径进行探究,为相关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思政教育;高中;物理教学

作者简介:杨效毅(1989—),男,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第一中学。

孙三宝(1990—),男,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第一中学。

一、思政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

(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为了强化思政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教师在对物理知识进行讲解时,应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了力量,以此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培养其民族自豪感。例如,指南针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指南针是根据磁学原理研制而成的,中国发明的指南针对国际航海业的发展具有巨大贡献,为新航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又如,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曾放弃外国为他提供的优质的科研和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的怀抱。在当时国内艰苦的条件下,他仍然没有放弃他的梦想,继续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他的科研成果为我国国防、航天等领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我国在许多科技领域拥有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的成果,如高铁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等。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对名人事迹、科技成果进行介绍,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使其明确自己应该在新时代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珍惜前人的科研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和实践,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培养学生的优良精神品质和科学态度

高中物理教材中学生所学习的物理定律和原理,都是科学家经过数以万计的实验反复论证才获得的。科学家身上所表现出的优良精神品质和科学态度,如坚持不懈、认真严谨、勇于创新、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等,值得学生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优良精神品质和科学态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科学家的成功案例。以法拉第为例,他一直坚信自然中的各种力都密切相关,且不同的力和不同的能量之间也能相互转化,但在经过无数次验证“磁能够产生电”的实验之后却未能取得成功。然而,他并没有气馁,经过近十年的不断尝试,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电磁感应定律由此诞生。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进一步揭示了电与磁的内在联系,为建立完整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向学生介绍类似的案例,学生能够认识到,任何一次成功都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一旦中途放弃就会功亏一篑。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只有具备勇于创新、认真严谨的态度,才能到达真理的巅峰。

(三)激发学生追求真理、坚持不懈的热情

高中物理教材向学生展示的物理知识,是古今中外无数科学家刻苦钻研的宝贵成果。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也要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强大精神力量的熏陶,激发学生追求真理、坚持不懈的热情,这是渗透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以伟大的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伽利略为例,他精通天文学、物理学、数学等众多学科,他的科学实验成果为现代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他的科学研究生涯却并非一帆风顺。为了观测天空,了解星空的秘密,他曾制作望远镜,通过望远镜得到的观测结果为当时的日心说提供了强大支撑。但由于日心说不符合当时的宗教理论,因此他受到囚禁。即便落到如此境地,他还是没有放弃科学研究,而是以强大的生命力对抗现实压力,坚持捍卫真理。这种坚定顽强、孜孜不倦的优良品质,值得学生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思政教育,能激发学生追求真理、坚持不懈的热情,使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承前启后,开辟出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二、思政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途径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具有诸多作用,既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也能培养学生的优良精神品质和科学态度,激发学生追求真理、坚持不懈的热情,这些都是学生综合发展的必备条件。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多途径入手渗透思政教育,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思政教育的作用和价值。

(一)通过优秀事迹,引导学生奋发向上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为了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强化情境创设和融合信息技术,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教学模式更加灵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思想传递和教育教学两方面入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使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科学观念,为思政教育的渗透提供有利条件[1]。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使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公式、定律等能够以生动、具体的方式展现出来,将抽象的知识转变为具象的知识,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使高中物理教学更具时效性。在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其树立科学观念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进行科学引导。高中物理教材中,每一个知识点都是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在物理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更要把握时机,渗透思政教育。

高中物理知识不仅具有严谨的逻辑,还具有较高的人文价值。以居里夫人为例,在她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之后,她便知道这种物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于是她心甘情愿放弃提炼纯净镭的方法的专利权,无偿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奉献给社会。教师通过介绍科学家的事迹,能帮助学生树立科学观念,培养其甘于奉献、永不言弃的精神品质,使高中物理教学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不仅能够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能形成坚韧不拔的品格以及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对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2]。

(二)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培养工匠精神

高中物理教学涉及各种物理实验,在实践探究这一关键环节当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交流能力进行培养,同时还要提升其探究水平,以更好地培育其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实际,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严谨认真的工匠精神。

例如,在开展“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实验结果误差大的问题在学生群体当中普遍存在,实验效果有待提升。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可借此机会,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实施思政教育。面对实验结果误差大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通过多次实验,让学生学会对弹簧秤进行选择,判断弹簧秤是否已校正等。正常情况下,在实验过程中弹簧秤需要与木板保持平行,否则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反复验证,学生会得知,在本实验中作图导致的误差较大,此外还有弹簧秤自身存在的误差。因此可以看出,在确保实验操作规范的基础上,認真严谨地作图也至关重要,与实验结果息息相关。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实事求是的优良品质,这些优良品质能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类似的实验还有很多,无论是哪一个实验,教师都应适时渗透思政教育,让学生重视对各实验环节的探究,更好地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3]。

(三)把握课堂教学契机,渗透思政教育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融入人格培养、文化自信、国家意识、政治认同等思政教育内容,教师必须本着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把握课堂教学契机,使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协同配合,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速度和加速度”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为学生播放一段长跑比赛的视频,在学生观看完视频之后,笔者提出问题:“相信大家对长跑比赛都不陌生,那么,关于运动员跑步的快慢,你们是如何比较的呢?”这时,很多学生说因为赛道长度相等,所以用时最少的人跑得最快。笔者继续提问:“如果运动的时间相同,如何比较快慢?如果时间和位移都不同,又如何比较快慢?”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联想到代表快慢的物理名词——速度。接着,笔者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视频展现了一辆汽车从启动开始加速,直到速度达到顶峰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对加速度的概念有所了解。在学生对速度和加速度有一定的认识之后,笔者借机转移话题,向学生渗透思政教育,例如,“对于未来的高三,你们是怎样看的?如果现在不学习,到了高三的冲刺阶段再学习,是否可以‘一飞冲天,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显而易见,答案是否定的。”在学生半信半疑时,笔者继续举例,将高一阶段对应汽车的启动,高二阶段对应汽车逐渐加速,高三阶段对应汽车的速度达到峰值。学生通过对比可知,加速度的大小和速度的大小没有关系,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变化量的大小有关系。在本节课中,笔者将课堂教学内容与整个高中生涯进行联系,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深刻认识到高一是整个高中生涯的基础,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因此必须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只有这样才能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这种方式渗透思政教育,能够产生良好的育人效果。

(四)结合我国物理成就,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可以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做起。高中物理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我国物理成就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物理学科的发展历程,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例如,教师在讲解力学相关知识时,可以介绍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李冰修建都江堰的历史,将都江堰的河水流量、泥沙规律等水力学知识和课堂知识联系起来。教师还可以将《墨经》中论述的“杠杆原理”和“浮木平衡原理”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我国古代物理成就的理解和认知水平。在光学方面,我国物理成就也十分显著,我国对光学的研究源于《墨经》,该著作对小孔成像、平面镜以及球面镜成像等光学知识有基础的论述;汉代王充的《论衡》等著作也从光学的角度对光的强度以及光的传播方向进行了概述。我国古代的这些物理成就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内容,其既能够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具有重要的价值。

三、总结

文章分析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并对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物理教学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生思想的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思政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有利于以上目标的实现。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通过一系列实施途径,使高中物理教学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在提高学生物理综合素养的同时,促使学生提升道德素养、形成正确三观,为其今后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优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曾双群.时政热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新鲜血液”:刍议时政热点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作用及渗透[J].教师,2018(8):30-31.

江奇渊,张燚,袁杰.光学工程理论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方案探究:以激光物理课程为例[J].教育进展,2022,12(8):2812-2816.

余欢.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思政元素的一些思考:以《宇宙航行》一节为例[J].陕西教育:教学版, 2021(10):15-16.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物理教学高中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