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评”一体化:“五育融合”的新优化路径

2023-10-28朱文辉朱婧雯

新教师 2023年9期
关键词:教—学—评五育融合优化路径

朱文辉 朱婧雯

【摘 要】随着新时代国家人才、技术竞争的紧迫压力,教育发展面临着严峻的任务。“五育融合”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满足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符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旨要,填充了“双减”政策下学校的教育空间。然而“五育融合”施行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评价的评三个环节尚未形成有机联动,教学输出缺少反馈调整,学生学习自主性难以激发,评价导向遏制了整体设计,使得“五育融合”的推进步履艰难。针对此种困境,我们应根据反馈随时调整教学进度,发挥学生在教评同步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评价的导向作用,重塑“教—学—评”一体化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 五育融合 优化路径

作为达成“公平而有质量”教育长远目标的新切口,“五育融合”力求更完善、更多元、更全面地达成相互融通的育人宏旨。虽然学界目前对“五育融合”的含义异同互见,但均认为“五育融合”旨在借助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满足全面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基本规定。结合新时代教育理念的发展和新课标的导向,“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已然成为“五育融合”的有效手段和优化路径。

一、“五育融合”:新时代教育的呼唤与人才的基本诉求

“五育融合”作为我国长期贯彻执行的教育方针,能够匹配新时代教育的发展趋势,符合全面发展的人的总目标要求,能够有效落实学生核心素养,满足“双减”政策的诉求。

1.“全面发展的人”的时代呼唤。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一种教育目标的理论基础,将人视为一个完整的个体,科学地解决了人、教育、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五育融合”提供了现实的构建指导。“五育融合”能实现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检验,有助于达成国家教育总目标,形成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并接连出台《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进一步细化了“五育并举”的指导方针,要求“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由此可见,“五育融合”在加快实现人才强国战略,达成全国教育总目标上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也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深化教育教学方式变革,实现教育目标和追求的重要思想。

2.“核心素养”落实的旨要。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旨在通过各学科的育人作用,最终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设定的培养目标为:“义务教育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虽然新方案和新课程标准并没有明确“五育融合”的概念,但在文本表述中无处不渗透着“五育融合”的思想。区别于单一学科的体系化,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五育融合”主次分明、逻辑严谨,综合单一学科的育人作用,发挥学科之外的价值融合。“五育融合”可达成核心素养所推崇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关键能力,链接学科知识之外的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德育价值等必备品格。可见,借助德、智、体、美、劳的融合和联通,能够有效落实各学科的核心素养。

3.“双减”政策的强烈诉求。

为了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课业负担,2021年7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正式开启了教育领域的“双减”工作。“双减”政策将学生从负担过重的作业和校外培训中解放出来,重塑学校教育的育人目标,配合课后服务,最大程度上扫除“五育融合”的施行障碍。“双减”政策让学校的体育、艺术、德育等学科的地位得以提高,为“五育融合”拓宽了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同时,“五育融合”也能有效缓解学生课业负担,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优化路径,能够有效实现整体育人的价值。“五育融合”对各个学科的重视和发展,使得学校的全位育人作用得以恢复,在学科和非学科的培养方面均发挥强有力的引导作用。如此,“五育融合”既能满足“双减”政策的诉求,又能探索“双减”政策执行的学理支持。

二、“教—学—评”分离:当前“五育融合”的现实困顿

当前“五育融合”的教、学、评环节各自独立,融合实践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套用模式的教学输出忽视了“五育融合”的反馈调整,学生迫于学业压力难以自觉形成“五育融合”的自我监控,有所偏差的评价导向也遏制了“五育融合”的整体设计。

1.教学输出不变:忽视“五育融合”的反馈调整。

时下,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发展日新月异,2022年义务教育新课标的出台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思维模式,教学、评价的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但是一成不变的教学输出形式却忽视了“五育融合”的反馈调整,主要表现在:首先,模式化的教学形式对现有教学影响深远,学科教学过程的程序化难以兼容“五育融合”的教学理念。教师套用原有教学模式施行“五育融合”教学实践,教学方法未配适五育教学内容,导致五育内容同轨异行,缺乏“五育融合”的内在逻辑。其次,教师“五育融合”的课程意识薄弱,教学输出缺乏不同学科育人目的的融通,未将“五育融合”的教学目标贯穿始终。教学目标的不一致导致五育教学各自为政、庞杂纷乱,难以构建明确的学习脉络。最后,忽视评价反馈的指引作用,使得教学过程欠缺生成性调整。反馈和调整对推进“五育融合”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故而“五育融合”教学目标设定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切合,教学效果是否达标,都需要及时反馈、适时调整。但部分教师忽视五育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匹配程度和同步协调,使得“五育融合”难以达到相互渗透和融通的效果。

2.学习自主性压抑:缺乏“五育融合”的自我监控。

五育融合的教学理念力求创造一个高效的课堂,使学生能够在德智体美劳各领域的整合下,提高人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学习自主性难以阐扬,导致“五育融合”缺乏学生自我监控。这主要表现在:首先,学生对“五育融合”并未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即使可以在体育、劳动、艺术等领域产生兴趣和好奇,也因为学科类学业质量标准的警戒感,无法主动形成利于推进“五育融合”的良好情绪。其次,学生对“五育融合”理念并不够理解,无法从明确的教学环节观测“五育融合”的效用,故而无法理解“五育融合”教育理念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性。然而,即使“五育融合”在助推学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评价结果偏重智育发展的现实也使得这一作用难以被学生所察觉。同時,部分学生错将“五育融合”当作平均发展,对不擅长的艺术、人文等领域的效能感较低,认为自己仅需达到相应学业质量标准,忽略了体育、艺术等领域所能产生的精神内化的重要作用。故而,学生“五育融合”的内部动因薄弱,学习自主性难以阐扬,在课堂中主动探索和创造的积极性薄弱,学习效果提升困难。

3.评价导向守旧:遏抑“五育融合”的整体设计。

伴随评价理论的发展,评价的育人作用、评价的新方式等逐渐被学界广泛研究和挖掘。但是,部分教师忽视了评价衍生而来的育人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教师并未将评价作为全方位育人的关键工具来使用,反而将评价独立于教学之外,忽视了评价映射在教学决策和学习过程中的育人作用。这种育人作用综合了评价的多项功能,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并伴随始终,可持续帮助学生、教师查缺补漏、改善教学。其次,评价固守学科认知导向,使得“五育融合”的教、学、评难以指向同一目标,指向性不明确导致预设目标达成度较低的困顿情形。“五育融合”的教、学虽整合了一致的教学目标,但评价却脱离这一目标“另立门户”,日常评价维度较少涉及德、体、美、劳。同时,由于存在目标不一致的错误设计,总结性和滞后性仍然作为常见的五育评价特征而存在,过程性、增值性评价在“五育融合”教学中尚属寥寥,部分“五育融合”环节甚至缺乏评价。这种评价思路,使得评价标准故步自封,限制了“五育融合”对评价方式、方法的选择。最后,忽视了五育评价在不同学科领域上的不同特征,呈现出一般性的相似之处,没有凸显差异化的评价特点。常规评价方法更适切智育评价,却无法打通智育与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壁垒,忽略了五育的渗透和融合。这种因循守旧的评价方式,制约了“五育融合”环节设计的创造性,忽视了评价在时空中的同步性、协调性。

三、“教—学—评”一体:“五育融合”新的优化路径

将“教—学—评”一体化改革,作为优化“五育融合”的实践路径,保持教学和评价反馈的同步变动,可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重塑教、学、评的互动关系。“教—学—评”一体化的“五育融合”既能实现德、智、体、美、劳各自的育人目标,也能达到五育在融合渗透过程中的整体作用。

1.追踪“五育融合”的进展:保持教学与学生反馈的动态增减。

随着“五育融合”的教学实践的日渐深入,反馈和调整对推进“五育融合”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愈发凸显出来。首先,“五育融合”旨在追求全新育人模式的整体转变,势必要打破原有教学模板的套用,进行结构性改造。“五育融合”的教学改革,并非轻而易举完成各学科领域的简单叠加,而是利用各种教学方法达成德智体美劳的渗透和融合。但融合的过程充满了未知和探索,因此借用“教—学—评”一体的模式,在保持原有教学效果的同时,可以逐步厘清五育教学的设计逻辑。基于教学模式转变的前提,教师需根据教学和学生的反馈,追踪“五育融合”效果,及时调整、增减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等,保持“五育融合”弹性教学。

其次,教师可在学科教学的基础上强化融合意识,统一“五育融合”的目标体系,着重关注育人过程的关联性和整体性。“五育融合”的成效需要长期积累,并非偶现的几节课时可以达成,因此教师需要将“五育融合”的整体意识转化成良性的课程生态,构建体系化课程设计。基于目标的一体化,改变实际教学过于集中在智育维度的评价反馈,增设五育反馈针对性、融合性的维度,提高评价的层次和深度。基于准确的追踪评价,教师应随时调整偏离目标的教学步骤和方法,保持教学过程中目标的动态稳定,实现教学整体设计的创新和改革。

最后,要保证评价反馈的客观性、有效性,迫切需要改变教师在“五育融合”方面的错误思想。“五育融合”实施阻力不仅仅源自于学科学业质量标准的压力,教师的主观情绪、理念理解也影响了“五育融合”的有效展开。教师要挣脱传统教学观念对劳育、体育、美育的束缚,改变认知偏差,一改畏难、排斥的心理状态,积极探索“五育融合”的新模式,避免套用教学模板,保证评价诊断出真实的学情,提高施行“五育融合”和“教—学—评”一体化的主动性。

2.通晓“五育融合”的学习状态:在“教—评”同步中深化学习主体的作用。

学生对“五育融合”的学习情绪、重要性的理解、效能感的感知,都会影响学习的内驱力。首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时给予学生“五育融合”恰当的反馈信息,用准确、及时的评价结果降低学生对德、体、美、劳等四育领域的防备感。建构积极且细致的评价标准,扭转学生对“五育融合”的错误认知;营造校园、班级在德、智、体、美、劳融合发展的学业氛围,构建良性学习生态,使得“五育融合”的价值导向贯彻始终,进而引导学生整体形成“五育融合”的积极学习情绪,可助推学生主体作用的形成。

其次,教师应统一五育的教、评标准,制订合理的评价维度和详细的评价内容,从课前、课中、课后学习全过程,对学生进行客观、专业的反馈,提高学生“五育融合”的意识。教师的评价言语要杜绝敷衍塞责、泛泛而谈,要尽心竭力地指出学生的具体问题;尽可能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五育融合”对个体发展的作用,让学生自主平衡五育内容的学习进程,察觉自身因“五育融合”学习产生的学业进步;借助严肃的评价场域,常规化的评价体系,在学生心中营造“五育融合”的深刻概念,促使学生肯定“五育融合”的重要性,进一步激活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最后,教师要将“五育融合”“教—评”的落脚点根植于关心和鼓励,对学生的优异表现给予肯定,不足之处也要恳切地提出问题所在和改进方法,增强学生在不擅长领域的学业信心;将常规评价与课堂教学进行深度融合,让学生透过评价结果清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增强学生在“五育融合”学习过程中的效能感;驱动和激活学生的自我系统,主动监管“五育融合”学习过程,探寻自我发展的积极路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实施“五育融合”的评价导向:重塑评价与教、学之间的互动关系。

“五育融合”评价是一种全新导向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不再孤立地行使单一反馈功能,需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育人功能,重塑评价与教、学之间的互动关系。首先,育人功能综合了评价的导向、诊断、激励和强化的各项功能,强调评价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教学过程与评价过程融为一体。“五育融合”评价可以作为教学工具,与教、学同步发生,保障評价环节与教、学在时空上具有同步性、协调性,实现整个进程既是教学过程又是评价过程;充分利用过程性、增值性评价,从关注结果转为关注学习过程,强化评价对教、学各个环节的引导作用;逐步将评价环节变为常用的教学手段,竭尽挖掘评价的育人作用,重新构建教与学的崭新互动。

其次,不仅追求育人效果,同时关注育人过程。为了避免片面追求“智育”或“一育”,多方位、多维度的评价体系是非常必要的。五育评价的育人功能不是局限于学生在智育层面上的提升,而是囊括了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领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利用评价在最大程度上将“五育融合”從智育教学、知识教学转移到全方位育人上,统一“教—学—评”一体化目标,并根据贯穿始终的目标,重置评价的设计理念,有效检验“五育融合”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重塑教、学、评的互动关系,保证“五育融合”实施效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最后,评价环节能够行之有效呈现“五育融合”的实现状况,保障整体设计切实打破了五育壁垒。教师应构建指向综合育人价值的评价机制,发挥“五育融合”大于“五育相加”的发展效应,实现“五育融合”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可操作性。同时,针对五育领域不同的特点和方法,创造性地使用多种评价方法,监测教学环节中五育的渗透与落实,逐步形成行之有效且独具匠心的整体设计,打通评价体系中智育与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壁垒,同步协调教、学、评在时空中的互动方式,帮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靳荫雷,朱宁波.“五育融合”的现实透视、内涵审思及路径选择[J].教育科学研究,2023(04):33-39.

[2]伍红林,杨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五育融合”:回溯、内涵与实施建议[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3,24(01):25-30.

[3]李宝庆,李淑斌.“五育融合”视域下校本教研创新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22(11):27-32.

[4]辛继湘.基于“五育融合”的教学思维方式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22(09):88-92.

[5]田春,辛继湘.五育融合视域下教学空间教育力探析:内涵、价值取向及实现[J].基础教育,2022,19(02):50-57.

[6]宁本涛,杨柳.中小学生“作业减负”政策实施成效及协同机制分析——基于全国30个省(市、区)137个地级市的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22(01):9-16,23.

[7]李松林.以整体的教育培养整体的人——五育融合教学的框架与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21,41(11):64-69.

[8]刘登珲,李华.“五育融合”的内涵、框架与实现[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0,3(05):85-91.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猜你喜欢

教—学—评五育融合优化路径
“五育融合”与中国基础教育生态重建
五育融合理念下体育在中学的新发展
“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
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学—评”一致性实践分析
打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多元通道①
课堂观察助力高中地理课“教—学—评”的一致性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