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青年历史主动精神的涵养

2023-10-28代玉玲

老区建设 2023年9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青年

[摘 要]历史主动精神是贯穿百年党史的一条基本主线,与中国式现代化对青年的内在要求具有耦合之处,为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保持自信自立、担当使命任务、把握个体机遇提供价值指引。历史主动精神在中國共产党的伟大实践中积淀而成,其核心意蕴包括中国共产党高度的历史自觉、强烈的历史担当、坚定的历史自信和主动的历史创造。广大青年可通过巩固理论基础、厚植爱国情怀、树立“大历史观”、站稳人民立场,将历史主动精神转化为涵养自身的崇高精神品质。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青年;历史主动精神

[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544(2023)09-0011-08

[作者简介]代玉玲,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及其实现路径研究”(ND205943)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励精图治、艰辛探索出来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的开创离不开历史主动精神的指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1]。历史主动精神既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的伟大实践中积淀而成的重要精神品质,也是深入开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强大精神动力,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资源、新供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征程上,如何更好把青年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2]。青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先锋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深入探讨如何涵养青年的历史主动精神,对于培育新时代青年的历史自觉与历史主动,激发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历史主动精神对青年的价值指引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青年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青年提出了“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嘱托,广大青年要以实际行动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的青春担当,为中国式现代化增添青春底色。历史主动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对青年的内在要求具有耦合之处,可以为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保持自信自立、担当使命任务、把握个体机遇提供价值指引。

(一)历史主动精神是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坚持自信自立的精神武器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作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构建与西方式现代化根本不同的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需要青年遵循自信自立的重要原则。历史主动精神根植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其中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是认识历史规律、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方法和锐利武器,有利于青年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与自身使命之间的关系和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坚持自信自立。

历史主动精神并非某个或某几个共产党员形成的崇高品质,而是中国共产党团结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政治品格。青年作为走在时代前沿的先进力量,可通过主动发挥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主体作用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自觉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燃烧奋斗激情。

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人的任何活动都受到规律的制约,科学认识和遵守规律是人们在历史活动中达成其目的的前提。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在不违背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懂得在规律的框架内达成活动的目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伟大探索过程就是历史主动精神形成的过程,集中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青年可以通过深刻认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自觉把提升理论修养与加强实践锻炼相结合,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贡献青年力量。

(二)历史主动精神是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担当使命任务的强大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共同的梦想,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一代代青年发挥了先锋作用,未来还需要更多青春能量的持续注入,来续写新的时代篇章。历史主动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具有共同的精神特质,是青年勇担时代使命的强大动力,有利于引导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将“小我”成长融入“大我”奋斗,凝聚广大青年的磅礴之力。

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坚定“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曾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要保持清醒头脑,发出“两个务必”的号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三个务必”,首先就指出“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突出了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新时代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可通过坚定理想信念,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努力成长为党、国家和人民所期盼的有志青年。

历史主动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不同时期表现形式有所差异,本质上体现为不同时代的青年勇挑重担、勇立潮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主动精神表现为“以浩气付功事,置死生于度外”;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主动精神表现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历史主动精神表现为“发展才是硬道理”;在新时代,历史主动精神则表现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新时代青年通过学习把握历史主动精神在不同时期体现出来的具体内涵,从而树立责任担当意识。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敢于吃苦、勤于实干,努力成为在民族复兴中堪当重任的中坚力量。

(三)历史主动精神是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把握个体机遇的重要法宝

在新的世情、国情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对青年提出了新要求,也为青年未来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大批量高素质人才的助力,需要青年增强成才意识,主动提升个人竞争力,积聚人才效应推动高质量发展。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角度看,通往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还存在城乡之间的发展鸿沟,需要青年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成为乡村振兴“主力军”和基层治理“先锋队”。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角度看,实现物质财富增长固然重要,但精神的满足程度直接影响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尤其对于青年来说,精神的塑造十分关键。这就需要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注重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角度看,我国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向着更加绿色、循环、低碳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青年一代树立“人与自然生命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并自觉将这些理念转化为切实的环保实践。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角度看,中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青年理应胸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以更加开阔的国际视野和积极有为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塑造国际竞争力。

历史主动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规律的科学认识、对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推动党精准把握历史机遇,创造出百年辉煌成就。这种善于把握大势、乘势而上的特质,能够帮助青年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更好地找准自己的定位,抓住时代“新机遇”、下好成才“先手棋”、赢得人生“主动权”。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为指引,青年就能够更加清醒地认识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形势,更加准确地判断未来世界和中国的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当好历史使命的坚守者、共同富裕的带动者、中华文明的传承者、美丽中国的捍卫者、世界和平的守护者。

二、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历史主动精神的核心意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和提及“历史主动精神”,进一步丰富了其内涵。历史主动精神的意蕴深厚,大致可以概括为高度的历史自觉、强烈的历史担当、坚定的历史自信、主动的历史创造。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历史主动精神这一逻辑严密、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一)高度的历史自觉:尊重历史规律,把握发展大势

历史自觉就是在科学认识历史规律的基础上,把握历史机遇,积极有为,乘势而上,并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中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体现了把握历史规律与掌握历史主动的统一。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对规律的科学认识,在各个关键历史节点上都作出了正确抉择,把握住了战略主动权。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至今,一百多年的奋斗历史正是对历史自觉的生动诠释。20世纪初,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洋务派、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救国方案均以失败告终。只有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顺应十月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兴起的历史大势,成功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独立和解放。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提出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创举,为中国走向繁荣富强指明了正确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的党立足新发展阶段,着眼新时代的新变化和新实践,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采取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举措,促进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因此,历史主动精神中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尊重历史规律,把握发展大势”的历史自觉。面对各种复杂局面和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始终自觉站在时代前列、自觉坚持人民立场、自觉坚守理想信念、自觉推进理论创新、自觉强化自我革命,正是历史主动精神的生动体现。

(二)强烈的历史担当:不忘初心使命,奋力开辟未来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3]因此,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的目的就是谋求无产阶级自身和全人类的共同解放,集中反映出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一方面,历史担当是一个使命型政党必须具备的优良品格。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具有与生俱来的担当精神,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反抗剥削和压迫、追求自由和獨立付出巨大努力和牺牲。党带领中国人民创下百年基业,始终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展现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无私担当。另一方面,历史担当也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应该具备的济世情怀。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和难题,中国积极主动承担自身责任,在谋求自身发展进步的同时,也真诚地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走出一条有别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为世界各国通往现代化提供了一项全新的选择,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由此可见,历史主动精神中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使命,奋力开辟未来”的历史担当。不管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大党担当,还是致力于造福全人类的大国担当,都深刻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坚定的历史自信:总结历史经验,勇于砥砺奋斗

历史自信是历史主体对自身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未来发展和前途命运的坚定信念。首先,历史认知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中国共产党善于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先后在1945年、1981年和2021年制定了三个历史决议,前两个历史决议重点发挥了分清是非、廓清迷雾、正本清源的作用,第三个历史决议则主要是聚焦党百年奋斗成就和历史经验。对历史经验的适时总结有利于党和人民保持历史清醒,牢固树立历史自信。其次,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既是对奋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对奋斗精神的自信。[4]十九世纪中国人民遭受着严重的压迫和剥削。近代以来帝国主义的侵略更是将中国人民的苦难与屈辱程度推向顶点,而将中国人民从这种境地中解救出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摆脱了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回顾历史,奋斗精神让中国共产党在一次次战胜困难、化解危机中得到锤炼,变得愈加强大,也让党能够以坚定的历史自信和昂扬的奋斗姿态,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因此,历史主动精神中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历史经验,勇于砥砺奋斗”的历史自信,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奋斗中总结、在总结中奋进的鲜明特质。

(四)主动的历史创造:依靠人民群众,勇于开拓创新

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5]。历史创造就是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凝聚起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伟大力量,开创不同时代的历史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用“四个创造”概括了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建立的历史功绩,揭示出中国共产党立足历史方位,抓住历史机遇,经过百年奋斗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一是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分析中国革命形势,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带领中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二是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大地上正式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随后全面开展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奠定了根本制度前提和重要物质基础。三是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组织开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释放各项机制体制的创新活力,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四是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因此,历史主动精神中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依靠人民群众,勇于开拓创新”的历史创造,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本来、开创未来的实践特质。

三、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涵养青年历史主动精神的路径

在探求现代化的实践场域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青年视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关键力量、战略要素和根本大计。[6]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主体,青年应该具备与现代化标准相适应的精神状态和行为实践。涵养青年的历史主动精神,既是青年主动性格养成的必要举措,也是引领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主动作为的重要动力,需要多路并进,将历史主动精神转化为青年涵养自身的崇高精神品质。

(一)巩固理论基础,提升青年的历史自觉

1.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

马克思主义是引领党和人民的一面伟大思想旗帜。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青年巩固理论基础、提升历史自觉的源头活水。青年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力量,是否学原著、悟原理,是否用马克思主义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7]青年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出发,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看待和处理现实中的各类问题,避免一些错误思潮的侵扰,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集中展示。用这一科学理论武装青年,有利于为青年廓清思想迷雾、增进政治认同,引导青年紧跟党的步伐,把握时代脉搏,牢记历史使命。青年学习这一思想,首先,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自觉做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其次,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深邃内涵和理论品格,全面把握其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将学习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厚植愛国情怀,培养青年的历史担当

1.在革命英雄人物身上汲取奋进力量

新中国是无数革命英雄用鲜活的生命换来的。仅在江西这片红色土地上,为革命牺牲的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就有近26万人。[8]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正是他们用鲜血谱写的生命壮歌,在革命英雄身上展现出“信仰”的强大力量。这种信仰,是方志敏烈士牺牲前留下的遗言,“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是刘仁堪烈士死前用脚蘸着鲜血写下的自白,“革命成功万岁”;是江善忠烈士留下的血书,“死到阴间不反水,保护共产党万万年”……从革命烈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中,青年应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要教育引导青年厚植爱国情怀,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自觉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坚定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仰和追求,把青春奋斗融入国家发展事业。

2.发挥先进模范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

先进模范人物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积极推进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建设,逐步确立了以“五章一薄”为主要内容的统一、规范、权威的功勋荣誉表彰制度。[9]这表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发挥先进模范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模范人物是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榜样,肩负着更多社会责任和公众期望,在青少年中乃至全社会都有着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10]。先进模范人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榜样的力量,为青年一代树立了典范,其先进事迹是涵养青年历史主动精神、培育青年历史担当的生动教材。要教育引导青年学习他们的爱国情怀、奉献意识和担当精神,在榜样的鼓舞下将爱国热情转化为报国之志,树立“时代正可为、青春当有为”的历史担当,在社会各行各业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充分发挥青年的生力军作用。

(三)树立“大历史观”,构建青年的历史自信

1.重温党的百年奋斗历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11]。党史记录着中国共产党不畏艰难险阻,一路砥砺奋进的成长历程,是最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教科书。从党史中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经验、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从而建立起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一问题的科学认知,有利于进一步构建青年的历史自信。在党史学习中,必须贯彻“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基本精神。要教育引导青年从党史中懂得“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哲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的学理,进而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变为自觉行动,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结合起来,做到身体力行。

2.深入开展使命意识教育

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催生了党的使命意识,中国共产党诞生至今,始终一以贯之地践行着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基于使命意识,党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实践中把握规律、谋篇布局,掌握历史主动,不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使命意识这个内驱力,党面对一切的艰难险阻展现出了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顽强态度。广大青年生长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要在青年中深入开展使命意识教育,教育引导青年心怀“国之大者”,牢牢把握时代赋予的三重历史使命。一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使命。青年要树立坚定自信与奋发有为决心,接过历史的交接棒,在新征程的赛道上跑出好成绩。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青年要做好面对一系列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的准备,努力用“青春梦”托起“中国梦”。三是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历史使命。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青年要具备更加开阔的视野,积极向国际社会诠释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智慧。

(四)站稳人民立场,激发青年的历史创造

1.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立场,人民既是历史创造的主体也是其目标指向,是党一百多年来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动力来源。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书写了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自强不息的奋斗史和坚持不渝的追梦史,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努力拼搏、艰苦创业,创造出新中国70多年的辉煌成就,向美好生活的目标不断迈进。新时代青年在历史进程中,既是“剧中人”,也是“剧作者”,应该牢牢把握住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规律,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养分。一方面发挥自身主体作用,积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另一方面,全面贯彻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人民至上。教育引导青年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树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崇高追求,并将远大目标与脚踏实地结合起来,在为民办实事、为民造福中实现人生理想。

2.在实践锤炼中练就过硬本领

能力和本领是成事之基。列宁指出,“能力不是自行产生的,而是在历史上生长起来的”[12]。中国共产党的能力本领,是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得来的,是在攻坚克难的实践中磨炼出来的。实践是实现人生理想的根本途径,青年在最具朝气的年纪不可“坐而论道”,必须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用过硬的本领助力强国伟业。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勤于实践。青年时期是摄取知识养分的最佳阶段,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和储备,并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自我。科学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青年要科学分析社会矛盾变化,善于运用所学指导实践,发挥自身主动性,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稳定力量。二是善于总结反思,对比学习成果与实际要求。通过实际工作对比学习的本领是否符合实际要求,对好的方法经验进行总结,对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从而不断增强本领。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05).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2-05-11(0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习近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埋头苦干、勇毅前行[J].求是,2022,(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6]谭杰.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青年在场[J].中国青年研究,2023,(1).

[7]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强调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J].党建,2011,(6).

[8]中共江西省委.让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放射新的时代光芒[J].求是,2021,(10)

[9]周方,王宗礼.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时代价值与教育功能优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23,(4).

[10]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02).

[1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2)

[12]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The Cultivation of Youths’ Historical Initiativ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Dai Yuling

Abstract: The historical initiative is the main thread running through the CPC’s centennial history, which is coupled with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s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for youth’, and provides value guidance for them on preserving self-confidence and self-reliance, shouldering responsibilities, and seizing opportunities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The historical initiative was accumulated in the great practice of the CPC, and its core implication includes the CPC’s high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strong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firm historical confidence and active historical creation. Youths may internalize the historical initiative as a noble spiritual character by solidifying their theoretical foundation, cultivating patriotism, forming a “grand view of history”, and standing firm in the people’s position.

Key words: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Youths; Historical initiative

[責任编辑:李佳佳]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青年
论全面现代化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自我实现角度窥探青年自我实现的困境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邓小平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