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农民数字素养背景下农民家庭投资活动与网络电信诈骗风险关系分析

2023-10-26刘铮白琳琳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3年5期
关键词:诈骗变量家庭

刘铮 白琳琳

1.河南林业职业学院,河南洛阳

2.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洛阳

2021年10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1],在“提升高效率数字工作能力”中指出:“要提升农民数字技能”,同时在“提高全民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中指出:“增强全民对网络谣言、电信诈骗、信息窃取等不法行为的辨别能力和安全防护技能”。提升农民群体数字素养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提升他们对网络电信诈骗的辨别力和防护能力。

近年来,我国网络电信诈骗发案率、案件总数逐年攀升,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目前,全社会对于网络电信诈骗非常关注,网络电信诈骗是舆论关注的焦点领域。在现实中,国家出台各项政策打击网络电信诈骗,已经取得良好成效。学术界对于网络电信诈骗也非常关注,不同专业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该话题均展开研究:如法律界对于网络诈骗相关法律问题的界定、信息技术方面的学者从技术预防角度进行研究、社会学专业的学者则从网络诈骗产生的原因等方面进行溯源分析。各学科专业的研究努力,均是为了消除这个危害人民群众利益、阻碍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毒瘤。本研究从提升农民群体数字素养角度,对网络电信诈骗进行研究,旨在为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村弱势群体在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保驾护航。

1 文献简述

目前,学界对网络电信诈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关于电信诈骗的特点和类型的分析。研究发现,从特点来看,电信诈骗是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实施的诈骗行为,具有远距离、与受害人非接触的特征,其手段更加隐蔽、更加多样化,并呈现由“撒网式”到“精准化”的演变趋势;从犯罪分子实施诈骗的手段来看类,可分为涉案类诈骗、短信诈骗、冒充关系人诈骗、网络诈骗、推荐股票诈骗、电子邮箱诈骗等六类[2]。二是关于网络电信诈骗成因的探讨分析。研究者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不同视角,探讨了网络电信诈骗发生的原因。有研究者分析提出,网络电信诈骗之所以多发,原因在于作案成本较低,而非法收益巨大;相关法制不健全,立法落后;电信、银行部门监管不力,存在管理漏洞;网络电信诈骗犯罪产业链已经形成;民众防范意识薄弱,作案人有机可乘[3]。三是关于预防和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的对策研究。研究者多从法学、犯罪学、社会治理等学科和视角出发,就网络电信诈骗犯罪的刑事预防、社区预防、心理预防、综合预防等问题进行理论分析[4]。

现有文献中存在将诈骗风险扼杀在源头的研究倾向,如怎样提前识别出诈骗者的特征,怎样通过技术手段在诈骗过程的前期就将之消灭。而对受害者的研究则少见源头式分析,文献主要集中于为后来人提供规避方法,如当诈骗来临之后怎样躲开,这些研究虽然同样具有重要的反网络电信诈骗意义,却隐含着亡羊补牢的意味。与之相对应,本文尝试跟随源头研究的范式,基于受害人视角进行研究,以期在诈骗风险运动至受害人之时而非之后将风险扼杀掉。

2 研究思考

2.1 因变量

本研究的数据来自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7版,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综合性、连续性的大型社会调查项目,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具有权威性。

在前人的研究中,人们总是基于“外在性安全”的思路来认识和防范网络电信诈骗,即网络电信诈骗总是由网络自身这一外部物质性存在而引起的安全问题,网络电信诈骗的防范就要解决网络自身的安全问题,其现实防范中由于“人的缺场”而造成“人与物互动中的狭隘性防范”“技术防范的悖论”“熟人陷阱的再造”等问题揭示出“外在性安全”防范的局限性。事实上,人们个体观念的安全与否,即其观念能否揭示社会生活规则、引导其顺应生活法则也会影响到其生存安全,观念安全是人们生存安全的前提[5]。可见,网络电信诈骗受害方的“观念安全”作为抵挡诈骗的最后守卫线,其作用极其重要。本研究正是基于前人“观念安全”的思路,将网络电信诈骗成功的结果倒退一步,即受害者输入转账密码的瞬间,将此瞬间画面定格,从这个画面里面找到能够终止转账动作的内在动因,并将该动因显现化、划成重点以提醒后来者。

这个动因在CGSS 数据库中有一则问卷题项能够契合,该题项为里克特五点量表测量的C416---“在网上进行支付或者交易时,我会观察使用环境来确定是否使用”,本研究认为该题项代表的是“网络支付的谨慎程度”,它即为能够终止转账动作的动因,是抵挡网络电信诈骗的最后一道防线。该动因在本研究中即为因变量,且在现有的文献中并未发现有相似的变量,所以,对该变量进行分析是本研究最重要的创新点。

2.2 自变量

本研究认为个体“观察使用环境再确定是否使用”的心理状态会受到家庭投资行为活动的影响。从逻辑上讲投资活动的客体是资产,即使受教育程度一般的农民家庭,对待投资活动也必然会谨慎,所以有过投资活动的农民家庭中的成员个体在输入密码前的谨慎程度可能较高。当然,这里所定义的投资活动并不仅仅指金融投资,凡是和家庭资产保值增值行为有关的,我们均可以称之为家庭投资活动,比如,果农选择种植利润高的水果、菜农选择多建多投资一个蔬菜大棚等。

CGSS 数据库中的A67 题项“您家目前是否从事投资活动”即是对家庭投资行为的测量。本研究认为使用家庭投资行为做为自变量来研究家庭成员个人的网络支付习惯会更全面,因为每个家庭成员作为单独的个体都会受到整个家庭投资活动的影响。

2.3 研究逻辑

第一,从提升数字素养角度,关注农民群体(相对弱势)被网络电信诈骗的风险,于是在CGSS数据中筛选出农民群体,假设农民家庭的投资活动对家庭成员个人的网络支付谨慎程度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下文的研究过程即为证明。第二,找到了网络支付谨慎程度作为一种显现化的“观念安全[5]”。这个显现化的贡献成为架设在“农民家庭投资活动”和“降低被网络电信诈骗风险”之间的桥梁。从逻辑上讲,网络支付越谨慎则越能够降低被网络电信诈骗的风险。遗憾的是,目前没有大型数据库能够找到合适的变量来做量化分析进行数据证明,但是我们依然能够从逻辑上推断,网络支付谨慎程度能够成为抵挡网络电信诈骗的最后守卫线。

本研究的逻辑线即为:农民家庭的投资活动影响家庭成员个人的网络支付谨慎程度,网络支付谨慎程度越高则被网络电信诈骗的风险越低。所以我们认为农民家庭如果存在投资活动,那么能够降低其家庭成员个体被网络电信诈骗的风险,达到提升数字素养的目的。

3 研究过程

3.1 变量处理与描述性统计

首先是农民身份的确定,选择CGSS 数据库中A18 题项“您目前的户口登记状况”为农业户口。因变量C416“在网上进行支付或者交易时,我会观察使用环境来确定是否使用”将其命名为“网络支付谨慎”,将该题项里克特5 点量表的原始数据进行正向化处理以符合语言逻辑。自变量A67“家庭投资活动”转化为二值变量,分为“是、否”两个选项。控制变量选取“民族“”宗教信仰“”Ln 劳动收入(取对数)“”党员“”健康状况“”父亲是否党员“”空闲时间社交频率“”政治投票”并做相应数据处理。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 所示。

表1 描述性统计

3.2 回归分析

首先进行基准回归,因变量“网络支付谨慎”为连续变量,自变量为农民家庭投资活动,采用稳健标准误OLS 一元回归得到模型一,检查在未控制任何协变量的情况下家庭投资活动的处理效应;随后引入上文所述控制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得到模型二,检查加入控制变量后家庭投资活动的处理效应。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回归结果

3.3 倾向得分匹配

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家庭投资活动对网络支付谨慎的影响是显著的,为改善回归分析的估计结果,以期得到更为精确的统计数据,本研究利用倾向得分匹配的方法继续进行分析。将数据随机排序后进行一对一有放回匹配,Logit 回归结果显示ATT 估计值为0.412。在总共836 个观测值中,控制组共有116 个不在共同取值范围中,处理组共有1 个不在共同取值范围中,其余719 个观测值均在共同取值范围内。继续进行匹配结果检查,确认其是否较好平衡了数据,结果如表3 所示。匹配后除了党员变量之外,其余变量的标准化偏差均小于10%,并且全部T 检验结果均不拒绝控制组和处理组无差异的原假设,对比匹配前的结果,发现除了民族、Ln 劳动收入、社交变量之外,其余变量的标准化偏差与匹配前相比有较大幅度减小。从图1 也可以直观看出,各变量的标准化偏差在匹配后有较大幅度减小,匹配效果较好。

图1 匹配前后各变量标准化偏差

表3 匹配结果

3.4 稳健性检验

利用双重稳健估计方法将倾向值加权与回归方法结合进行稳健性检验,相比单独使用回归模型或单独使用倾向值建模更加稳妥。进行倾向值加权和双重稳健估计,结果发现:基于倾向值加权,如果所有人的家庭投资活动变量的取值都是0,则其网络支付谨慎为3.527,但是如果所有人的家庭投资活动变量都取值为1,则网络支付谨慎要比3.527 高0.379;基于双重稳健估计,如果所有人的家庭投资活动变量的取值都是0,则其网络支付谨慎依然为3.527,但是如果所有人的家庭投资活动变量都取值为1,则网络支付谨慎要比3.527 高0.317,两者差额非常小。最后检查在加权后处理组与控制组在接受处理变量影响的概率上的重叠性,发现处理组与控制组之间的倾向值重叠度也较好,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倾向值重叠度

4 建议

通过研究发现:如果农民家庭存在投资活动则将显著正向影响家庭成员个人使用网络支付时的谨慎程度,从而降低其被网络电信诈骗的风险,达到提升数字素养的目的。本研究的成果将对农民群体防止网络电信诈骗产生积极帮助,为制止网络电信诈骗的真实发生提供可操作的思路方向。

2016 年山东准大学生徐玉玉被网络电信诈骗9 000余元后伤心欲绝、郁结于心、最终导致心脏骤停,抢救无效不幸离世。为了悲剧不再上演,我们不仅需要问题前置,打掉网络电信诈骗团伙存在的土壤如公民信息泄露,也需要针对“易感”的农民群体进行特定预防,积极提升他们的数字素养,正是基于这样的目的,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农民家庭是否存在投资活动是影响“输入密码转账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农民群体因为经济弱势,家庭缺乏投资行为,对“网络支付”环境的不敏感,易于导致被网络电信诈骗时的警惕性不高。为改变这一现象,可以鼓励农民群体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合理家庭投资。如上文所述,家庭投资既可以是以家庭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的金融投资,也可以是购买农药、种子用以扩大生产规模的生产性投资,当这些投资活动发生网络支付场景时,如支付宝、微信可能会出现提醒支付谨慎的页面,仔细阅读这些提醒会增强个人的支付谨慎程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以支付宝上购买基金为例,不亲自操作一遍感受全部流程,只靠空想的话是不能增强自我网络支付谨慎程度的。

第二,即使农民群体不真正进行上述家庭投资活动,作为备选项的补充方案也能起到相同作用,那就是模拟真实的家庭投资。依然举支付宝上购买基金为例,按照流程进行各项信息输入之后在真正输入密码支付之前,退回到最初界面终止支付行为。这种模拟既是对于家庭真实投资活动的演练,也可以算是在真正被网络电信诈骗时的终止支付预演,操作次数多了自然就形成条件反射,能够增强自我网络支付谨慎程度。

第三,农民群体的家庭投资活动不能局限于单个家庭成员,在进行决策和实际操作时需要让家庭成员均参与进来,家庭成员个人的网络支付谨慎程度不仅与本人有关,与旁边是否有家人进行提醒也密切相关,在输入密码的一瞬间如果有他人的提醒,那么很多网络电信诈骗的悲剧则能够避免。

综上所述,通过这些操作和模拟演练,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农民群众反网络电信诈骗的水平,提高其数字素养,为乡村振兴战略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诈骗变量家庭
抓住不变量解题
也谈分离变量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合同诈骗
电信诈骗
擦亮双眼,谨防招生诈骗
SL(3,3n)和SU(3,3n)的第一Cartan不变量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