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2023-10-26李炜玟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11期
关键词:数学探究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李炜玟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应重点关注与落实的重要教学目标.核心素养对学生数学意识的激活、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进步、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基于此,文章从情境教学、信息技术、生活实践、问题引导、题目讲解五个方面入手,分析如何落实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数学探究

引 言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关注学生在数学知识上的认知情况,以能更好地进行授课活动,实现数学教学的高效化,让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培养与进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对教学方法的运用,积极创新教学方法,让教学方法为学生数学学习的进步与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与效用.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一)实现对学生数学意识的激活

数学意识的激活是推动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有助于学生获得数感的.而许多教师并未对学生数学意识的激活给予重点关注,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不能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的情况,进而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进度.所以,在当下的数学教学环境中,教师与学生要关注核心素养能力的建设.基于此,教师需要借助对教学方法的运用,实现对学生数学意识的激活,推动学生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二)实现对学生探究能力的锻炼

在以前的数学课堂上,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教授给学生的数学方法是为了应对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未做到对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处在一般水平线,且进步能力受到限制.面对这种情况的存在,教师需要积极做出调整,注重对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可以借助对数学知识探究的过程,改变应试思维,实现自身数学能力的进步.

(三)实现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对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则关注度不高,未能让学生从心底建立起正确的学习习惯.进一步讲,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数学学习、数学水平的进步有很大帮助.因此,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好的学习习惯对知识的获取、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可以在日常学习中,养成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提出疑问、努力探究的好习惯,最终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措施

(一)借助情境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学生是否有充足的兴趣是其能否深入学习数学知识、探究数学问题的重要条件.因此,为了改变传统课堂上对学生数学兴趣培养的不足的情况,教师应借助情境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意识在数学课堂上得到充分激活,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课堂中.

例如,在教学“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初步认识”时,学生需要完成对以下学习目标的掌握:具备自我认识多边形的过程,可以初步对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有一定的认知;能够在教师设置的情境中,探索多边形的特征.基于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借助对教学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的情绪,激活學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实现对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有效认识.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具有四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的图案,如古代建筑上的窗格图案、蜜蜂蜂窝的横切面、多边形地板等.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到逐图展现,并引导学生对每一幅图进行细致观察,找到不同图片中构成图形的不同边长数.其次,学生对很多事物都具有一定的好奇心,特别是从事物中还可以发现知识,更容易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因此,在利用多边形图片构成的情境中,教师要让学生发现不同事物中多边形的不同,找到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从而完成对本节课学习目标的掌握.

通过对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教师在带领二年级的学生认识图形时,可以借助学生对不同事物中图形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对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进行初步认识,知晓了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也知晓了这些图形在生活中的常见应用,而这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有积极意义.

(二)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数学空间能力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对空间能力的掌握,只需要树立起正确的空间意识、能够做到对空间能力的简单运用即可.但是,对于学生而言,空间意识的形成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的辅助和引导.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将图形进行多角度、立体化地呈现,让学生看到的不再是一个平面化的图形.这样,学生便可以借助自己的现象,将对图形的平面化认识逐步转向对图形的空间化认识,进而实现自身数学空间意识的养成,为空间能力的具备做到基础准备.

例如,在教学“认识东、南、西、北”时,学生需要正确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运用四个方位词语描述事物的方位,并且可以依据一个确定的方位,正确辨别其他三个方位.在正式授课时,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完成整体授课活动,让学生在掌握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识的同时,建立起对空间的正确认识,具备一定的数学空间能力.首先,教师可对学生提出了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同学们知道太阳每天都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吗?以此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出“太阳从东方升起”,并借此开始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其次,教师可为学生展示了一张照片,照片中的小明同学正面向太阳而站.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辨认方位,教师可让学生一起面向太阳而站,想象着此时此刻太阳刚刚升起,如果正面是东,那么与东面相对的方向便是西面.那么左边是北面、右边便是南面.这样,学生借助自己的亲身体验,便对方位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可以将现实中的位置,在自己的脑海中进行想象,建立起相应的位置空间,进而取得空间能力的进步.

在培养学生空间能力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工具对呈现空间场景、引导学生认识空间方位有重要意义.所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运用信息技术,让其在培养学生空间能力的过程中发挥价值.

(三)借助生活实践,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应用能力是学生应掌握的重要数学能力之一,其对学生深入地掌握数学知识、有效运用数学知识有重要意义.在上文中,笔者提到以往的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大,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存在应对考试的情况,而这种情况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进而限制学生应用能力的进步与提升.所以,为了实现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借助生活实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关系,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真正运用在生活实际中.

例如,在教学“时、分、秒”时,学生正确认识了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并且可以准确说出钟面上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对此,教师可借助生活实践的方式,带领学生完成对时、分、秒的认识,并且促进学生对时、分、秒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实现应用能力的进步.首先,教师需要准备一个真实的钟表,方便课程中的使用.接下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钟面,告诉学生钟面上的长指针是分针,短指针是时针,并且引导学生知晓人们是通过记录钟面上的数字进行时间的记录,让学生对钟表的作用有初步的认识.其次,教师带领学生认识整时与分.教师可以拿着钟表对学生讲解:在钟面上,分针指12的时候,时针指向几,便是几时.如果钟面上的分针指向12,而时针指向5,那么说过此时是5时整.在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了时、分、秒的知识后,教师便可以让学生进行实践.如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些具体的时间,像6时整、13时整、10时整等,并让学生在钟表上通过拨动时针与分针,使钟面上呈现出上述时间.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布置数学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观察在整时的时刻,都会发生哪些事情,并记录下来.如在晚上六点整时,妈妈会开始做晚饭;晚上七点整时,央视新闻联播会准时播出等,以此锻炼学生对知识的生活性应用.

教师通过知识讲解与生活实践结合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让学生更容易认识到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进而实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目的.

(四)借助问题引导,培养学生数学分析能力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由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都是经由教师的细致讲解,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并没有直接参与对知识的探究中,而这也是导致学生数学分析能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落实核心素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数学分析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问题引导的方法,让学生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时,学生应完成对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的认识,并且可以在众多图形中,正确辨认出平移的图形与旋转的图形.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对上述知识做出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分析能力的形成.首先,教师可展示学生在游乐场中经常玩耍的运动,如摩天轮、荡秋千等,同时为学生设置了思考问题:同学们想一想,在摩天轮上,你是怎样从接近地面的位置升到远离地面的位置的,是通过旋转还是平移呢?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分析思考并给出正确答案———“旋转”.这样,学生对旋转的认识便有一个分析认知的过程,从而实现对旋转知识的真正掌握.其次,教师让学生思考荡秋千是旋转还是平移呢?引导学生回答出“旋转”.最后,教师继续提问:“通过观察摩天轮与秋千你能感受到旋转有着怎样的特点吗?或者说,你能看出摩天轮和秋千是怎样进行转动的吗?”教师通过此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事物的旋转需要围绕一个中心点进行,并且在旋转的过程中,事物的大小没有发生改變,变动的是事物的位置.这样学生便可以对旋转的知识有深刻的认识,并且可以熟练掌握.

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学生可以跟随教师设置的问题链,完成对相关知识的分析,这对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五)借助题目讲解,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

对于学生来讲,数学运算能力的掌握是其学好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能力.而在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他们的各项能力还没有完全具备,教师在进行运算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便需要借助题目讲解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运算过程、掌握运算知识.这样,既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也能够实现对学生运算能力培养,做到了数学教学的高效化.

例如,在教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时,教师可以借助具体的计算题目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对于学生来讲,在完成这部分知识时,需要掌握相应的计算法则,准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从而实现运算能力的进步.

题目:某农场主养了数量不等的家禽,其中母鸡一共有48只,而鸭子的数量是母鸡的4倍,请求出鸭子的数量.

在完成该题目的计算后,教师可为学生布置了一些需要自主完成的计算题目,从而锻炼学生的运算求解能力,其中的要求学生用竖式进行计算.如53×7,49×9,148×7,356×4等.

通过具体的题目讲解与竖式计算练习,学生不仅要掌握如何进位的知识点,还要掌握如何借助竖式完成对数学题目的计算.这样,借助计算练习,学生便可以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内容,同时实现自身运算能力的进步与提升,让自己的数学综合素养得到更好的发展.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运用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借助情境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借助生活实践,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等.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个性特征、兴趣点的抓取,这样,才能让教学方法更好地发挥作用,帮助学生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全面掌握,进而实现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许思慧.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建构[J].智力,2022(29):112-115.

[2]惠永.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2(26):132-134.

[3]黄琰.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实验教学探析[J].小学数学教师,2022(09):41-46.

[4]刘红斌,李光树.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设计[J].小学数学教育,2022(Z3):11-14.

猜你喜欢

数学探究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几何画板平台上的问题探究设计与适时介入策略研究
几何画板平台上的问题探究设计与适时介入策略研究
教具、学具在数学探究中的有效应用
积极开展探究活动,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