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山西西阴村蚕桑产业示范园蚕病防控技术

2023-10-26卢建珍张洁花张志兰靳月琴刘有志山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山西运城044000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9期
关键词:蚕具蚕病蚕体

●卢建珍 张洁花 张志兰 靳月琴 刘有志(山西蚕业科学研究院 山西 运城 044000)

山西省夏县西阴村是嫘祖故里,是世界蚕桑丝绸发源地。西阴村蚕桑产业示范园,总投资8 亿元,于2019年底创建完成,是一个集生产集会、研学科技、采摘旅游、休闲康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示范园区,其宗旨是要把蚕桑产业及延伸深加工项目做成晋南的支柱产业,走出一条适合当地发展的新路子。现有桑园面积1200 hm2,建成现代化大蚕生产车间2 栋,约1400 m2;高档塑料大棚4栋,约2400 m2;小蚕共育室3 个,约900 m2;孵化车间1 个,约300 m2;自动切桑机3 台;自动摘茧机2 台;小蚕自动喂叶机1 台;洒石灰机1 台;消毒池2 个;远距离清洗机1 台;蚕具蚕网若干。于2020年春季开始养蚕,连续两年饲养6 批蚕,因在大蚕期大面积暴发了病毒病,蚕不能正常上簇。现将西阴村蚕桑产业示范园历年来蚕桑生产中蚕病发病原因及防控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2022年春季2 个批次的饲育模式与蚕前、蚕中、蚕后病毒病及各类蚕病的防控技术措施进行总结,以期促进桑蚕产业快速发展。

1 山西西阴村蚕桑产业示范园蚕病多发的原因

1.1 场内养蚕设施老旧

普遍存在地板水泥面不光滑,无法彻底清洗,清洗后的污水直接下渗;喷洒的消毒药品水剂5 min 左右就已经全部下渗,地板表层瞬间干透;院内养蚕车间没有温度调控设施,两边大楼围堵,通风不好,大蚕期室内温度无法调控。2022年春季第一批大蚕遭遇低温18℃,第二批大蚕5 龄时室内温度高达36~38℃,且室内空气闷热不流通。

1.2 消毒工作不规范

养蚕结束后不及时消毒,常与下一次养蚕前消毒合并。清洗是养蚕前彻底消毒的第一步,但由于蚕室内地板不光滑,工作人员未清洗过小蚕共育室,而是直接用墩布擦2 遍,再进行下一个消毒环节;连续养蚕时间紧,任务重,药品漂白粉、石灰、烟熏宝在一天内同时使用,存在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的现象;方格簇不进行烧烤去除浮丝,更不能进行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在连续发生病毒病后,桑园地里大棚地面未下挖换取新土,只是简单洒薄雾状石灰粉处理。

1.3 工作人员偏少

喂蚕时桑叶不足,饲喂时间偏长,许多技术措施无法正常实施;大蚕贮桑与喂养在同一室内,存在桑叶污染和桑叶发热现象;地里采桑使用塑料编织袋,采满后不及时运回,桑叶有蒸热现象。

2 防控技术

针对西阴村蚕桑产业示范园设施及技术存在的问题,采取以下的蚕病防控技术措施。

2.1 蚕前防病消毒

消毒防病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要做到无病先防,防重于治。针对该产业园的基础设施条件以及往年蚕病发生情况制定蚕前消毒步骤。

第一步:喷洒浓缩型多角体溶剂(浓缩型)。浓缩型多角体溶剂能强力溶化家蚕病毒病的核型多角体和质型多角体的外膜,按1:500 倍比例兑水稀释后在清洗前喷洒蚕室地板、墙壁、用具及设施,全面消杀养蚕环境中存在的病毒多角体。喷洒时要带上防水手套和眼镜,沾到皮肤立即用清水或醋清洗。

第二步:打扫和清洗。对养蚕场所进行全面打扫,清除蚕室内外病蚕尸体、茧丝、蚕沙、尘埃等,同时对蚕室、蚕具、簇室用清水充分洗涤,方格簇用明火烧燎、阳光暴晒,使附着的病原体数量尽量减少并使之暴露,以提高消毒效果。

第三步:2%漂白粉(次氯酸钙)澄清液消毒。对整个养蚕环境——催青室、小蚕室、大蚕室、贮桑室及周围环境统一进行一次彻底的2%漂白粉澄清液喷雾消毒。蚕室地板不光滑,水分下渗,重复多次喷洒,保持30 min 湿润。接触蚕体的养蚕器具蚕匾、塑料布、蚕网等,用2%漂白粉水浸泡60 min 后用清水冲洗、晾晒消毒。

第四步:2%~4%石灰(氢氧化钙)浆消毒。石灰浆对家蚕病毒病的病原体有强力消杀作用,主要用于蚕室蚕具消毒。每50 kg 清水加新鲜石灰粉1~2 kg,配成2%~4%石灰浆,喷洒过程中须不断搅拌,使石灰浆保持混悬状态,消毒后保持0.5 h 湿润。

第五步:熏烟灵(优氯净烟熏剂)集中熏烟消毒。将所有消毒好的蚕具——蚕匾、蚕网、蚕筷、案板等用具放入小蚕共育室,选用镇江中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熏烟灵,蚕室蚕具按每立方米用药5 g,密闭熏烟12 h 后开启门窗通风。其对家蚕病毒病、真菌病、细菌病、原虫病均有杀灭作用。

桑园地里塑料大棚在下挖10 cm 左右的旧土后,填上新土按照以上步骤消毒后投入使用。

2.2 蚕中蚕体、蚕座消毒

2.2.1 食桑期消毒收蚁给桑前及1~2 龄起蚕饷食前用“防病一号”(聚甲酫+苯甲酸+酸性陶土)进行蚕体消毒;各龄盛食期各进行1 次防僵粉蚕体蚕座清毒,防僵粉是用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附属蚕药厂生产的亚迪净(蚕用消毒净100 g+灭僵灵40 g)配制,每袋40 g,加1 kg 石灰粉搅拌均匀使用;各龄眠前使用1 次石灰粉止桑及蚕座消毒。3 龄开始用以下方法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大蚕期4 龄间隔1 d 进行1 次,5 龄可每天进行1 次,中间穿插防僵粉或石灰粉进行消毒,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用浓缩型多角体溶剂1∶500 比例稀释后喷雾蚕体,薄喷一层即可,能强力融化病毒外膜。

第二步:第一步碱水风干以后,用消毒宝碘(聚维酮碘溶液)1 瓶盖兑水0.5 kg 或者1 瓶兑水30 kg 喷蚕体,薄喷一层即可,消毒宝碘的氧化性和卤化性能凝固病毒内部蛋白质,进而杀死病毒。

第三步:给桑喂蚕后,用蚕保姆(蚕用营养药)1 包+伤寒康(氟苯尼考注射液)1 支+清瘟败毒宁(板蓝根注射液)2 支,兑水5~6 kg,喷雾在叶面喂蚕。蚕保姆能提高蚕食欲;伤寒康主要成份是氟苯尼考,主要防治家蚕细菌病;清瘟败毒宁主要成份是板蓝根,主治家蚕中肠型脓病、血液型脓病、病毒性软化病以及浓核病,均为重庆海立方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养蚕过程中一定要勤观察,发现身体肿胀、狂躁爬行的蚕及空头蚕、空尾蚕、不眠蚕等病毒病症状的蚕时,一定要及时拣出淘汰,同时连续3 次喷浓碱+消毒宝碘,添食3%~5%的石灰水叶;发现肛门处有褐色污液、胸部有黑斑或酱油样液体时,拣出病蚕后及时连续3 次添食蚕服康或伤寒康等治疗细菌病的药品;发现有蚕蝇时,在4 龄和5 龄初及时添食灭蚕蝇针剂;秋季第二批蚕3 龄时蚕座上发现块状白僵菌丝,即刻加网除沙,带蚕每立方米用3 g 硫磺熏烟,后期每天用防僵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

2.2.2 眠中消毒1 龄、2 龄小蚕正常撒石灰止桑,眠后期加水补湿、方便蜕皮。从3 龄开始加强眠中管理,防止5 龄后期暴发病毒病、细菌病等。蚕开始就眠时,先用浓缩型多角体溶剂按1∶500 比例兑水稀释后喷雾蚕体,待蚕体风干后,用消毒宝碘1∶60 比例稀释后喷雾蚕体,当匾里有少量蚕开始眠起,给蚕体喷雾消毒宝碘稀释液消毒补湿蚕体,视情况可多次喷雾宝碘稀释液,以增加蚕体湿度方便蜕皮,但不能一次喷太湿。蚕室一定要加强通风,每次消毒蚕体后,确保蚕座、蚕室干燥。如果蚕发育不齐需要提青,则要等到90%~95%蚕眠后,撒石灰粉止桑铺网,在网上撒少许切成条状的桑叶,0.5 h 后提蚕网,将提出来的迟眠蚕单独喂养或淘汰。

2.2.3 注意事项第一,严格淘汰弱小蚕、病蚕。病蚕、弱小蚕是病毒的源头,必须严格淘汰。3 龄后就要固定专人用专用蚕筷多次挑拣病蚕和小蚕,置于消毒盂内浸泡后远埋、深埋。第二,给予适宜的饲养环境。蚕期适宜的温度:1 龄为28~28.5℃,2 龄为27~28℃;3 龄为27~26℃,4 龄为25~26℃,5 龄为24~25℃。大蚕期饲养温度尽量避免20℃以下的低温和30℃以上的高温。湿度,1~2 龄为85%~90%,干湿差1.0~1.5℃;3 龄为80%~85%,干湿差1.5~2.0℃;4~5 龄湿度除大眠后期外,一般不需要补湿,但一定要加强通风换气,特别是5 龄盛食期,杜绝高温、多湿、闷热,否则极易暴发病毒病。第三,确保良桑饱食。收蚁用叶为长细条状,采枝条上第1~2叶,叶色以黄为主,黄中显绿,稍有缩皱。1~2龄用桑切成蚕体长1.5~2 倍见方为标准,1 龄采枝条上第2~3 叶,叶色绿中带黄,2 龄采枝条上第3~4 叶,叶色渐现浓绿色;3 龄粗切叶或片叶饲育,采枝条上第4~5 叶、止心芽叶,颜色为浓绿色;4 龄用三眼叶、芽叶或片叶;5 龄用芽叶或片叶。每次给桑前,应扩座和匀座,扩座动作要轻,防止触伤蚕体,保持蚕座平整,结合匀座确保蚕头分布均匀。给桑次数一日2 次,给桑方法一撒二匀三补,给桑量以下次给桑时尚有少量余叶为度,给桑要均匀,使每头蚕都能充分饱食。第四,自动化上簇方法。5 龄期良桑饱食,在第7天下午添食蜕皮激素,1 支2 mL 剂量加水500 mL混合均匀喷叶,供2.5 万头蚕一次食完。第2 天早上加网、整理蚕座保证所有蚕在簇架下方,适量喂一次切叶,中午2 点左右,蚕座上喷洒登簇剂,1 支2 mL 加温水500 mL 喷10 m2蚕座面积,喷于蚕体后5 min 内簇架要下放至蚕座上方1.5 cm 处,尽量让蚕在15 min 内登上簇,超过15 min 则效果不佳。第五,蚕室消毒后,凡未经消毒的用具禁止带入室内,消毒后的用具不得拿出室外和挪作他用;养蚕人员进出共育室、贮桑室需更衣换鞋;养蚕人员严禁接触农药等有害物品,不能同时参与大蚕饲养及采茧、售茧、蚕茧收购和蚕期结束后的清洁工作;在共育期间,蚕室门口应每日添撒新鲜石灰粉;养蚕人员在采桑、切桑、给桑前和除沙后应分别用肥皂洗手;蚕室、贮桑室地面及用具应保持洁净,每日用含有效氯0.5%漂白粉澄清液或含氯石灰主剂澄清液或1%石灰浆混液消毒1 次,每次除沙后消毒地面1 次;盖桑布、切桑用具每天洗刷消毒一次,每次除沙换下的塑料膜、蚕网等蚕具应立即消毒、曝晒。

2.3 蚕后消毒及蚕沙处理

2.3.1 蚕后消毒蚕期结束后,蚕室蚕具上附着很多病原菌,必须把病原菌就地消灭避免病原扩散。先用2%有效氯漂白粉液全面进行喷洒。喷洒消毒后保持湿润30 min 以提高消毒效果。也可用福尔马林进行密闭熏蒸。

2.3.2 养蚕用具的处理蚕匾清洗后晒干,用2%有效氯漂白粉液喷洒消毒;塑料薄膜、塑料网用2%有效氯漂白粉液浸渍,清洗干净晒干保存;其他洗净晒干的蚕具放回到蚕室进行封存。

2.3.3 方格簇的清洁消毒方格簇用火烤除去浮丝,清除蚕粪、病死蚕后,选择晴天用福尔马林进行熏消,在室外水泥地上铺塑料薄膜,用福尔马林混合液1∶9 喷洒方格簇,可稍湿,再用薄膜覆盖密闭,提高温度和湿度,日晒4 h 以上,第2 d 揭开薄膜晒干方格蔟,即可收藏待下期再用。

2.3.4 蚕沙的处理蚕沙是由残桑、病死蚕及蚕粪构成的垃圾污物,其中含有大量的病原,是蚕病的主要传染源。蚕沙处理不当往往是造成蚕病重复感染乃至暴发的重要原因。蚕上蔟后一定要及时把棚内蚕沙清除出去并进行沤制处理,通常是在离蚕室、簇室、桑园较远且下风处挖坑深埋,沤制堆肥,经过发酵腐熟,杀死病原后才可用作桑园施肥。

3 蚕病防控成效

西阴村蚕桑产业示范园从2020年开始养蚕,2年共饲育6 个批次,只有第一次获得成功,分析原因是第一次养蚕环境中病毒少,所以饲养成功。随着饲育批次的增加,环境中的病菌越来越多,没有严格的消毒防病措施,导致病毒病连年、大面积、每个批次几乎都暴发,蚕不能正常上簇结茧。2022年山西农业大学蚕业科学研究院技术团队进入后,严格执行消毒防病措施,尽量给予适合蚕生长的环境,做到良桑饱食。春季2 批蚕、秋季2 批蚕均已正常上簇,茧形大、茧色洁白。春季平均全茧量1.92 g/粒,平均茧层量0.49 g, 平均茧粒数521 个/kg, 以28 元/kg售出。秋季平均全茧量1.76 g/粒,平均茧层量0.41 g,平均茧粒数568 个/kg(桑叶缺乏蚕食桑不足),以25 元/kg 售出。春秋两季蚕均能正常上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蚕具蚕病蚕体
蚕品种对不同发育阶段蚕体、蚕沙及蚕茧稳定同位素特征的影响
霍山县蚕病发生原因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
2020年射阳县蚕病发生状况调查
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关于毛脚茧判定方法的探讨
秋蚕僵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
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
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
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