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岗位能力导向的“食品营养学”课证融合教改实践研究

2023-10-26韦云伊朱芙蓉

农产品加工 2023年16期
关键词:食品营养学营养学营养师

杨 媚,韦云伊,朱芙蓉

(1.南宁学院食品与质量工程学院,广西 南宁 541699;2.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8)

“食品营养学”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要求学生在系统掌握食物七大类营养素与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的基础上,能够根据各类人群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进行合理的膳食搭配,掌握一般人群、特殊人群的生理及营养需要,初步进行食谱编制、膳食回顾评价及接受营养咨询和指导。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传统的教师向学生讲授灌输的教学方式已经过于陈旧落后,无法满足新时代学生对知识水平提升和技能提高的期待[1]。课程组将岗位能力导向和课证结合的教学理念应用到课程教学改革中,深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1 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1.1 教学方法单一枯燥

传统的“食品营养学”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理论教学内容占比大,教师在课程中一直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灌输。虽然在这种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下,课堂管控能够较为轻松、有效地进行,但学生基本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非常容易觉得枯燥乏味,学习热情很难保持贯穿整门课程,甚至产生厌倦感。这种投喂式的教学模式在无形中助长了学生的惰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被弱化,学生对于学习个性化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长此以往,久而久之学生极易产生怠学、厌学情绪,不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恶性循环,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1.2 缺乏师生、生生互动

在投喂灌输式的授课模式下,学生被动式学习,授课时间越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空间越小,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感越低、独立思考空间越小,课堂气氛愈发沉闷,知识信息交流机会越少,理念和观点碰撞的火花越小,从而使得教学效率低、教学质量差。人类学习的本质是个体之间根据自有认知及所在环境中感知的信息进行交互流通,从而使大脑构建出新的信息框架,最终达到认知结构的改变。因此,在大学本科教学中师生、生生的互动尤为重要,学生通过与教师及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彼此进行信息分享、叠加、整合、创新,不断发生信息流共振,从而拥有新的认知。这样的良性循环能够刺激学生迸发出学习激情,并在交流分享、信息整合的过程中,得到语言表达力和辩证思考力的锻炼提高。

1.3 教学内容陈旧滞后

在互联网时代,理论知识的学习固然非常重要,但在学生求知过程中更要注意培养发现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食品营养学的研究成果也爆发式增长,原有教材的内容广度和深度已不能满足社会、行业对营养学专业人才的需要,对公共营养师的职业要求标准也几经更改,课程知识和技能体系需要迭代更新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培养要求和教学内容上保持与时俱进。

2 课程教学改革途径与措施

2.1 课证结合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课证结合”是指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相融合。课程组引入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岗位能力要求及营养师行业从业标准,使课程教学目标对标岗位标准,对教材内容合理增加与删减,使课程标准符合营养师行业从业标准,合理规划、与时俱进更新重构教学内容。在制定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语言表述要便于学生阅读理解。在课程开始的第一节课中就向学生出示课程标准,由教师向学生对课程标准的每条内容进行解释说明,让学生能够能够清楚地了解营养师这一职业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及职业素养,引导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参与相关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比赛、职业技能竞赛及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等,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做到心中有数。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紧密联系实际,在生活实际把营养学的知识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使课程教学与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高度契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掌握更多的专业实践技能,成为优秀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将来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根据应用型本科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公共营养师职业要求,课程组制定了“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学习课程掌握以下方法:①系统掌握食物的营养素及营养价值、人体对于营养素的消化与吸收和需求,能够对食物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价;②掌握一般人群和特殊人群的生理及营养需要,能够初步进行食谱编制、膳食评价和指导;③制作和编辑媒体宣教材料,并能初步进行平衡膳食的宣传和教学。

2.2 以岗位能力为导向完善教学资源

“食品营养学”课程内容涵盖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原料学”“食品保藏学”等多门课程的相关内容,知识点多、综合性强,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因而能得到学生们的普遍重视,对课程的期待值较高,初接触课程时上课听讲、课后作业都比较认真。但在主要以教材为核心的传统教学中,很难进行有效且丰富的拓展和延伸。为此,课程组以公共营养师岗位能力为导向,根据“食品营养学”实践性强的课程特点,对当前理论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将大量的网络资源进行梳理整合,并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使知识生活化,结合区域特色和学生生活案例,制作适合学生学情的微课、视频、PPT 资源、配餐案例等教学资源,配备了营养与配餐工具书、膳食配餐软件、体格测量设备等,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扩充,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基础条件,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

2.3 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食品营养学”课程为考试课,试卷涉及计算、综合分析、简述等六大题型。总之,学生在填空题、简述题、判断题得分率较高,但综合分析题、计算题、多项选择题得分相对偏低,表明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仍需加强。但课程受限于课时少,在传统教学中需要花费大量课时在基础知识的讲授中,针对性和综合性教学难以开展。为缓解课程内容多而课时不足的矛盾,强化问题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程组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超星学习通”,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使得这一难题得以解决。

课程采用超星平台中的食品营养学示范教学包建立了线上课程,如食物的体内过程、能量、碳水化合物、油脂、蛋白质、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水、矿物质、维生素、各类食物营养价值、膳食指南与膳食宝塔等章节内容,通过线上学习,完成测验和作业,学生可以掌握相关基本知识。通过平台数据,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存在问题得以掌握,可更有针对性地优化教学流程,在线下教学中深化精讲线上学习的疑问和难点,提炼和拓展教学内容,强化学习效果。

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不仅解决了课程课时不足的问题,还可以让教师能够随时掌控学生的学习进程、了解学情,还能有效地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优化班级学风氛围,也可以有效考查学生在线学习效果。不仅如此,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自由地进行投票、抢答、随机点名、主题讨论等互动环节,促使师生、生生交互,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形成良好的交互学习环境[2]。

2.4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实践能力

“食品营养学”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学改革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在“食品营养学”课程学习中,学生更倾向于课堂参与性和趣味性。因此,课堂教学要以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以学生为中心,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觉性[3]。唯有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两者才能优势互补,习得的知识才能最大化应用于生活,为学生日后从事食品行业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课程设置了“2+2”配套实践项目,即2 个课堂实践训练项目和2 个课外实践训练项目,并将课程实践项目的表现列入期评考核中。在课堂内设置了“食品营养标签的解读与编制”和“计算法编制食谱”2 个实践项目,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演算实践切实掌握食品营养标签、营养食谱的基本知识和编制方法,实践项目表现计入期评成绩中;由于课时限制,在课外设置了第二课堂实践训练项目,“营养宣教小视频制作”和“食品创新创业训练”,作为课程附加作业,以考核附加分的形式,让学生自由选择参加,以小组任务的形式让学生制作全民营养周的营养宣教视频,发散思维参与到食品研发和创新创业比赛中,目的是强化学生综合运用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让学有余力的学生体会到学习获得的成就感。这些实践项目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多门课程的融会贯通,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3 结语

以岗位能力导向进行的课证融合教学改革,其本质是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的理实一体化,紧跟时代发展,获取更多的实际工作经验,扩展专业视野、提高技能水平,同时还要不断优化完善教学设计,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成果评价方面不断持续改进,提升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食品营养学营养学营养师
难忘的小小营养师演讲比赛
小小营养师
分析营养师指导的非药物干预血脂异常患者的疗效
一直走在健康路上——记德馨康健(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营养师团队
“案例教学”在食品营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食品营养学”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探究
探讨互动教学法在护理专业营养学教学的效果
《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玉米皮膳食纤维酸奶的工艺优化及营养学评价
离子选择微电极技术及其在植物营养学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