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社会联结的研究进展
2023-10-26张楚凡林榕李红
张楚凡 林榕 李红
全球人口正以不可逆转的态势步入老龄化,是当今社会发展无法避免的重大问题。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其特点为规模大、速度快、高龄化、空巢化[1]。与其他群体相比,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家庭结构和社会角色发生较大转变,导致社会功能下降。研究表明,社会联结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可以促进个体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参与,保护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对促进社会适应,以及提高其生理、心理、社会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尤为重要[2-3]。因此,社会联结是促进老年人健康福祉的关键驱动力,对于发展老年人的社会互动性和社会参与性及维持老年阶段的社会联系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社会联结概念、评估工具和老年人研究现状、影响因素、干预措施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开展老年人社会联结的研究提供参考。
1 社会联结概念
社会联结的概念首次由Lee等[4]依据自体心理学理论提出,定义为自我的一种属性,是自我与社会亲密关系的主观感受,是一种“长久的、永恒的、无处不在的”自我意识[5]。此概念提出后,引起了众多国外学者的关注和热议。日本学者Ashida等[6]认为,社会联结是一种人际联系,能够满足与他人建立的情感需求,是社会关系客观存在的体现。Vanbel等[7]在其研究中指出,社会联结是人与人之间归属感和关联性的主观体验,其中,归属感是社会联结的核心,是近期互动和提供意识信息的社会体验[7]。O’Rourke等[8]表示,社会联结是孤独的对立面,是个人与他人、团体或社会之间有密切关联的主观评价。与此同时,国内学者也对社会联结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路多[9]首次将社会联结的概念引入国内并将其本土化,他指出,社会联结是个体对人际关系模式独特的、有规律性的认知结构,是个体对周围人际关系亲密度的全部觉察。这种亲密感是个体归属感的重要因素,以父母、朋友、同伴、陌生人、团体及社会关系中的经验集合为基础。蒋海曦等[10]指出,社会联结是一种通过个体与个体、组织与组织、微观个体与宏观系统互动建立的纽带联系,是一种实体性的联系,可以通过社会关系网络来获取信息和资源。李陈霞[11]则把社会联结定义为个体在社会网络中发生的资源交换和流动的人际关系系统。目前,国内对社会联结的概念尚无清晰的界定,因此,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此外,不少学者将社会联结与社会隔离、社会参与、社会融合概念混淆,但这些概念的侧重点各有不同。社会隔离是指老年人与社会联结少,缺少与他人的接触且缺乏社会归属感的一种状态[12]。社会隔离是社会联结的对立面,当个体进入老年阶段后,原有的社会联结和社交接触频率降低,人际交往单一,社交圈缩小,最终导致与社会隔离。社会参与是指参与生活情境,由环境、个人和健康之间的互动产生,它受躯体损害、环境和个人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13]。社会参与是社会联结的一种表现形式,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和实际情况,选择以某种形式与社会产生互动和联系,并在参与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14]。社会融合是指个体与社会和社区关系的质量评价,是一种个体对凝聚力的感知或个体联结的主观测量,这种感知到的主观感受能够反映个体与社区成员的良好关系[15]。由此可见,社会隔离、社会参与及社会融合的核心均为归属感,与社会联结的核心概念相一致,但社会联结和其他三者比,其涵盖范围广,看待个体的关系更为全面,不仅包括个人与他人联结的方式,还包括个体与团体、社会的亲密程度及他们如何看待这些联结。
2 社会联结的评估工具
社会联结量表(Social Connectedness Scale,SCS)是由Lee和Robbins应用自体心理学理论[4]于1995年编制而成的,共有8个条目,且均为负向表达,采用Likert 6级评分法,1~6分分别代表“完全不同意”“比较不同意”“有点不同意”“有点同意”“比较同意”“完全同意”,总分为8~48分,分数越高表示个体社会联结越紧密。量表信度、效度良好,Cronbach’sα系数为0.91[4]。但该量表仅证实了社会联结是一种难以捉摸且复杂的心理结构,全部项目属于负性表达且有些项目表述过于绝对和极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限制了该量表的推广应用,为了全面探索社会联结的整体构造,原作者对此进行修订,形成社会联结量表修订版(Social Connectedness Scale-Revised,SCS-R)。
SCS-R是Lee等[5]为使量表更加客观、公正,以及避免条目内容表述过于绝对化,进而在初始量表的基础上修订而形成的,共有20个条目,主要用于评价个体社会联结的程度。该量表应用Likert 6级评分法,1~6分分别对应“完全不同意”“比较不同意”“有点不同意”“有点同意”“比较同意”“完全同意”,总分为20~ 120分,分数越高表示个体社会联结水平越高。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4[5],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吴才智等[16]将其引进并在大学生中进行检验,内容一致性系数为0.916,重测信度为0.845,但此量表尚未在老年群体中应用,该人群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探讨,未来的SCS-R应在老年群体中进行检验。
3 老年人社会联结现状
国外学者对老年人社会联结的相关研究开展时间较早,主要在北美、英国、欧洲和澳大利亚开展,在发展中国家开展的研究较少[17]。Meta分析表明,社会联结水平高的老年人死亡风险比社会联结水平低的老年人低近50%,社会联结水平低的老年人在6年的随访过程中死亡率比社会联结水平高的老年人高5%~7%[18]。队列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联结水平低的个体的冠心病发病风险和卒中发病风险比社会联结水平高的个体分别高29%和32%;社会联结不足的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风险比社会联结水平高者高55%[19]。Poghosyan等[20]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事件期间,42.5%的老年人表示自己的社会联结明显减少,并且有37.8%的调查对象出现焦虑和孤独感。而孤独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风险因素,且在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有35%感到孤独[20]。高水平的社会联结不仅可以延缓抑郁症的进展,还可以降低其复发的风险。Poghosyan等[20]的结果表明,社会联结水平高的群体抑郁复发风险比社会联结水平低的群体低24%。此外,Kelly等[21]指出,认知功能及其认知损害进展与老年人社会联结水平有关,社会联结水平高、拥有大型社交网络的个体,其整体认知水平高,记忆能力及执行功能强。Meta分析结果表明,缺乏社会联结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比不缺乏者多59%,患认知障碍的风险比社会联结水平高者高28%,由此可见,社会联结在延缓认知功能下降、预防痴呆和促进整体健康方面具有积极作用[22-23]。
目前,国内社会联结的相关研究较少且多集中在心理学领域,检索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赵迪[24]的研究结果显示,缺乏社会联结的个体存在社会隔离的风险为21.4%~34.9%,发生抑郁和孤独的比例分别为24.86%和14.81%。谢颖等[25]的研究结果显示,在社会联结水平低的老年人中,有81.2%感到低度孤独,14.1%感到中度孤独,4.7%感到高度孤独。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面临躯体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水平下降、心理孤独和抑郁、社会联结水平低等风险,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综上所述,相较于国外的相关研究,我国当前对社会联结的研究较少,主要为社会联结与孤独、抑郁等负性情绪的相关性研究,而较少开展对老年人认知功能变化的相关纵向研究、质性研究及干预性研究。
4 老年人社会联结影响因素
4.1 人口学因素
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水平等人口学特征对老年人社会联结水平有一定影响。研究表明,社会联结水平与年龄相关,年龄越小,其社会联结水平越高,这可能是高龄老年人因受疾病或躯体功能不佳的限制,或受亲友的相继离世及周围邻居搬迁等事件的影响,社交网络不断缩小,社会互动减少,导致社会联结水平降低[26]。Kiely等[26]的研究表明,农村60岁以上的女性由于文化程度较男性低,较少与社会进行联结,更易遭受社会脱节的风险。Harasemiw等[27]研究指出,文化程度与社会联结水平呈正相关。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强,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能够维持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社会联结的发展较好。此外,一定的经济支撑能够给予老年人更多的社会保障,这些保障能为老年人解决社会参与的后顾之忧,促进其参与社会活动,从而保持晚年阶段的社会联结[28]。目前,学者们对性别因素对社会联结的影响的看法尚不统一,仍需要进一步探究。
4.2 健康因素
一项英国的老龄化纵向研究表明,所患慢性疾病种类越多的老年人的社会联结水平越低;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病程长的老年人身心负担重,与外界互动频率下降,影响社会参与的主动性,不利于开展社会联结[29]。Na等[30]研究发现,躯体功能状况和社会联结水平相关,躯体功能状况差的老年人,其日常活动能力不足。由于老年人社会交往和社会参与受限,其自我老化态度消极,致使其社会联结水平降低[30]。自评健康状况越差的老年人社会联结水平越低[26]。此外,我国学者郝正利[31]发现,听力受损越严重的老年人社会联结水平越低,可能原因是听力受损会使老年人在与他人沟通时产生理解误差,影响其正常社交,导致社会联结减退。因此,医务工作者应重视老年人身体健康问题,定期对老年人进行家庭随访,对慢性病、听力状况开展定期筛查,及早发现,尽早干预;鼓励老年人外出活动,增强与他人的交流,提高其社会联结水平。
4.3 心理因素
有证据表明,存在焦虑、抑郁的老年人社会联结水平更低,且社会联结水平越低,其抑郁症状越明显[32]。钟清玲等[33]研究指出,晚年孤独感水平越高的老年人,其活动参与度越低,社会联结水平越低。存在抑郁、焦虑、孤独的老年人性格孤僻,封闭自我,不愿与人交往,其与亲人和朋友的交往频率降低甚至交往中断,从而降低了社会联结水平。王晓芸[34]的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社会联结水平与主观幸福感水平呈正相关,即幸福感水平越高,其社会联结水平越高。可能的原因是,拥有积极心态的老年人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从而其社会联结水平高。因此,医护人员应加强对老年人情绪变化的关注,关爱老年群体,在制定老年人社会联结干预措施时,需要重视心理因素对其带来的影响。
4.4 家庭因素
研究结果显示,婚姻状况良好的老年人社会联结水平高,而丧偶或离异的老年人因遭受生活的打击,多居家生活,减少了人际往来,社交网络圈子缩小,与社会的联结性差[35]。韩东良等[36]也研究发现,独居老年人社会联结水平低。刘岚等[37]研究指出,参与日常生活照料和隔代养育等家庭活动的老年人,其社会联结程度较高,这说明老年人在帮助子女照顾家庭的同时,也获取了更多信息来源和联结机会,从而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因此,医务工作者应关注老年人家庭构造,对其家庭成员进行干预,增强家庭支持,提升其与社会的联结水平。
4.5 社会环境因素
良好的社会环境为老年人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接触和交流营造了舒适的氛围[38]。处于这种环境中的老年群体往往能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扩大社会关系网络,促进其与朋友和家庭的联结,从而保持身心健康。研究表明,农村老年人社会联结水平比城镇老年人低30%,可能原因为城镇社区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社区环境相对友好,可以为老年人提供社会活动场所和丰富的社交机会,促进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互动,从而增强其与社会的联结性[38-39]。Wood等[40]的研究结果显示,社会环境与社会联结呈正相关,大约3%的社会联结差异是由社会环境变化引起的,即环境越优越,社会联结越紧密。这种积极关系表明,友好和谐的社会氛围有助于促进和支持老年人之间的社会联结,使他们保持良好的情绪,改善其整体健康状况,并延缓衰老过程。因此,社区应完善基础设施,积极组织和举办社区活动,为老年群体提供社会活动参与的机会和平台,并鼓励其积极参与,增强与社会的联结感。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对老年人社会联结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口学因素、健康因素和心理因素,对家庭和社会环境因素的研究多为横断面研究,不够深入和全面。后续建议对老年人社会联结进行多样化的研究,以全面了解老年人社会联结的影响因素,为后续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5 老年人社会联结的干预措施
目前,国内外少有研究涉及社会联结的干预措施,而且干预研究的研究对象主要为社会隔离人群。目前开展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心理干预(如幽默疗法、正念减压疗法、团体回想疗法)[41]、移动技术干预(如电话或视频通话、社交媒体软件使用)[42]、社会促进干预(如团体活动、日间活动、社交俱乐部)等[41],结果证明,相关措施可有效降低个体社会隔离的发生率,促进其与社会联结[41-42]。建议研究者未来在开展针对社会联结的干预性研究时,可借鉴社会隔离的相关理论和措施,再结合社会联结的相关影响因素,给予个体化干预,并在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中验证其效果。
6 小结
社会联结既是衡量健康老龄化的指标之一,又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对于社会联结的相关研究尚在起步阶段,社会联结的概念尚无明确定论,且缺乏符合我国文化背景的衡量标准,未来研究应进一步界定其概念,明确其内涵,从多个角度探索我国老年人社会联结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逐步开展干预性研究,为制订符合我国国情及老年人实际需求的个性化干预措施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