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意识培养现状及解决策略探析

2023-10-25谢智利

体育风尚 2023年3期
关键词:合作意识高中体育体育教学

谢智利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合作意识成为每个人都应该必备的素质条件。合作意识主要用于团队合作当中,良好的团队精神能够为学生个人精神带来积极的影响,能够在团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的条件下提高他们的能力。合作精神是体育精神中最重要的一点,合作意识的培养也成为了高中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为了培养、发展适应社会的人才,本文将从高中体育教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当前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现状,探索当前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因素,为今后的体育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合作能力提供解决策略。

关键词:学生;高中体育;合作意识;体育教学

合作是人与人之间为了共同的目的相互配合以此达到想要的结果,在社会上生存最基本的素质是需要个人拥有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它能对个人的行为举止进行指导支配,影响个人在社会上创造自己的价值。但当前,教育界对合作意识缺乏培养,有关于合作意识上的研究很少,导致学生在合作意识方面上的观念较为薄弱,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也是当今阻碍发展素质教育的难题。

由于当今社会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改变,许多学生都是家里面的独生子女。相关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在很多事情上都是一个人独有,不用担心和他人在同一事物上进行分配共享问题,因此,家庭环境固然导致独生子女和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淡薄。举例来说,当他们和同伴之间在游戏中发生矛盾,要么是依靠自己独立去解决问题,要么是通过攻击性的行为将问题暴力化。以上等情况都需要老师引起重视,在高中体育的教学中,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上不同于其他学科将更多的关注点倾向于学科理论知识上,相反,体育课有大量充足的活动时间和丰富多样的活动举办,开展的活动项目上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都有所涉及,这都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精神。例如,拔河比赛和接力游戏都需要团队之间相互合作,否则依靠一个人很难取得最终胜利。其次,在比赛中总是有得有失,在这种情况下,最能够考验队员之间的友情,培养他们相互理解、鼓励和支持的精神,发挥团队无穷无尽的力量。本文将从学生的成长环境等其他情况下对学生合作意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提供解决策略。

1.学生的成长环境对学生合作意识的状况有根本性影响

目前,从调查研究中发现,学生的成长环境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合作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家庭环境阻碍学生合作意识的发展。家庭环境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能够从根本上影响学生的心理状况。由于生育观念的原因,导致目前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从整体上看不利于学生心理发展,尤其是在合作意识上。其主要体现出现在以下情况中:

其一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一般有需求就会得到满足,备受爸爸妈妈的爱护,导致他们不能理解也无法做到对外界关心和关注,常常也存在自私性。因此,在合作关系中他们很难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难以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

其二家长在教育孩子上存在一定误区,过度强调孩子要自我保护,导致孩子有着本能的防御和攻击。例如,家长过分担心孩子在学校被同学触碰,因此想出让孩子多比任何肢体接触,好朋友之间手挽手行为在家长观念下、在孩子眼中变得怪异扭曲,这种让他们对自身进行封闭的教育方式,无疑会影响他们与同伴之间沟通交流,不仅会阻碍同学间的合作,还会让孩子成为同伴眼中的“怪胎”。

高中学生在高考的压力下,没有太多精力放在社会上去锻炼,导致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难以直接感受合作意识的熏陶。因此,学生对于合作意识的认知大多是来自于家长零零碎碎的讲述,也就是间接性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合作”,这种片面肤浅的介绍无法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领会,反而会让学生对合作意识产生误解。

社会文化环境是影响学生合作意识发展的又一因素,当前社会文化环境复杂多样,高中阶段的学生心智相对成熟且具备规划经济能力,一些高中“追星族”等群体的出现导致他们将重心过分放在演员艺人身上,他们的行为是新时代对个性追求和张扬的表现,侧面反映出当前的学生处在文化迷茫、无措阶段,这一现象严重阻碍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教学的开展,可见当前要想培养高中学生合作意识,需要调整他们的文化观,积极开展相关体育活动锻炼培养她们。

2.高中生合作意识现状调查

笔者从网上找寻了有关学生合作意识相关内容的问卷调查,从问卷调查中发现以下现状。

2.1学生合作学习态度

赞同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占绝大部分,由此可以看出,参与调查的高中生对合作学习态度总体上是抱有积极的想法,这种积极的想法对日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教学开展有很大帮助。

2.2学生合作学习动机

从调查研究中发现,学生合作参与学习的动机中选择被迫的人数较多,尋求帮助和帮助他人的相较于“被迫”较少,由此可以得出,学生在合作学习上大多并非出自于自愿,且大多同学在学习中偏向于只顾自己,无法兼顾他人的一个状态。

2.3学生自身的合作意识

合作意识是指个体和个体间共同完成某一目标行动而产生的意识情感。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都知晓合作精神在生活和学习上的重要性。由此可得,学生有且产生过与他人合作的想法,但仍有部分学生合作意识弱,重点需要老师重视对合作意识情感较弱的学生。

2.4合作学习影响因素

我们可以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制约、影响高中生体育教学中合作意识的形成主要因素是合作环境。其次是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因素,由于身体素质差导致他们不能参加团队里的某些活动,如接力赛跑,男子3000米跑剧烈运动。再者是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影响,沟通能力差、学习能力不足的同学常常会遭到团队排斥,无法融合于团队之中。

3.高中生合作学习教学的现状

3.1教师重视程度不够

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是,高中的体育课堂活动都夹杂着团队合作,意味着在整个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更具有综合、多样性。但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不仅仅是提高教学,还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现状设定适合学生培养合作意识的教学目标,并参考教学目标制定对应的教学方案,为接下来的实践提供方向性,确保整个教学能够有序开展。但是在目前来看,很多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老师一味的迎合教学改革,在没有设计好整个教学的情况下贸然开展学生合作活动,导致在整个教学中常常出现半途而废、秩序混乱的现象。从当前高中体育教学现状中不难发现,教师在教学里只是偶尔强调合作精神,“偶尔”这一现象不但不利于高中体育教学的有序展开,还会误导高中生对合作精神产生错误认知,让他们误解为合作学习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事情。除此之外,老师在开展合作学习时,应该注意给予学生实时关注,保障学生安全问题。简而言之,老师所制定的教学设计不够完善会导致很多细节问题无法得到有效把控,因此,为保证体育课堂能够顺利展开,排除很多不确定因素,需要老师合理的运用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效。

3.2合作教学不够科学

很多体育老师在开展课堂时常常随机分配小组,以分配篮球小组为例,将高的群体分为一组,低的群体分为一组。众所周知,身高在篮球上也有一定优势,而这种差异性导致组员之间难以建立互保互助的合作关系,也致使合作学习成效深受影响,学生之间合作完成跨栏运动项目也是如此(图一)。因此,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课堂时,需要针对全体学生的需求进行全面了解,以此避免在分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和不合理性,合理分配训练任务,避免组员之间发生矛盾。

3.3评价机制不够合理

高中体育课程在开展教学时,虽然在培养学生合作仪式上存在很多教学优势,但有优必有劣。当前来看,老师并没有全程跟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无法对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进行点评,因此不能及时了解学生之间合作的情况,对于后期出现的问题无法及时做出反思,也导致这些问题长期存在于学生身上逐渐形成不良习惯,阻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4.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意识培养的解决策略

4.1树立榜样,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高中生正处在成长时期的重要阶段,大多学生在高三就步入了成年的大门,在这个阶段的学生由于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对外界的吸引难以判断正误,导致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影响,从而在人生中做出错误的选择。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曾说过,教师这一职业是高尚、纯洁的,培养学生道德离不开老师的帮助。因此,体育老师在平时中应该端庄自己的仪态仪表,谈吐文雅,用认真的工作作风去感染学生,用踏实严谨的工作态度去教育学生。

4.2创造机会,提高学生合作的能力

每个人都认知思维是不同的,师生之间在认知水平上会存在差异性,一些学生在思维上较为活跃,一些学生在阅读写作上较为擅长,同学之间各有各的长处。正是因为这些差异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合作学习的发展。在团队合作中,团队里的成员更需要具有差异性,而不是互补性,比如说,在运动会上(图二)某个同学长跑方面比较欠缺,但是在短跑上得心应手,而另一个同学恰巧相反,这时候需要两个同学相互协作,各取所长,为整个班级团队带来荣誉。除此之外,具有差异性的学生待在一起,可以更好的向同伴学习。例如在体操中,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帮助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复习巩固体操动作。老师在开展教学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展开指导,游戏富有生动活泼性,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在不同类型的游戏中渗透合作方法,不仅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4.3言传身教,教会学生合作的方法

學生在学习中占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高中学习排球这一门科目上,很多同学可能第一次接触排球,不清楚拍打时的正确姿势,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对他们做出正确的示范,在示范动作的时候,老师可以同时进行讲解说明,如:“打排球的手势画一般是半包型,然后手y微弯曲。可以采取一些训练去提高你自己的排球能力。垫球技术分为正面垫球、侧面垫球、背垫、挡球、滚翻垫球、前扑垫球、侧倒垫球、鱼跃垫球”等。除此之外,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为学生提供方法性指导,并告知他们当同伴遇到困难时,可以通过自身方式正确的去帮助他,当自己遇到困难时,也同样需要向同伴寻求帮助,避免一些危险性行为的发生和不必要受伤情况的出现。

4.4共享成果,养成合作的习惯

对于高中的同学来说,教学的开展可以通过团队合作来完成。同学之间相互协作,老师与学生之间共同评价,不仅可以让学生发现在团队合作后出现的问题,还能够在此基础上找到正确的方向更加努力,激发他们再次参与的激情。

5.结论

总而言之,高中体育教学开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以及合作能力时,不仅仅需要依靠体育课堂来完成这一教学目标,还需要学生在生活中和今后的学习、工作上都能够全面应用合作意识的思想去竞争学习。换句话说,体育课程的开展,只是为学生培养合作意识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相当于“媒介”,但对于能否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还需要考验学生能否将合作精神运用于课堂学习之外的实践生活中。同学之间通过团队相互协作能够大大提升学习效率,毕竟个人的想法总是狭窄的,团队之间众人的想法必定比个人的想法更为广阔,在遇到问题上团队的智慧能够快速解决疑难疑惑,这不仅有利于高中学生在培养合作意识后大大提高生活学习效率,这也积极的影响高中生培养自身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王可丽.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意识培养现状分析与对策[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2,36(02):157-159+162.

[2]谢怀玉.全民健身理念下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健身意识培养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8):156+158.DOI:10.16655/ j.cnki.2095-2813.2020.18.156.

[3]沈玉泉.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培养策略分析[J].新课程,2020(14):200.

[4]孔令敏.技工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探索[J].体育风尚,2018(04):110-111.

[5]孙霞.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能力培养研究[J].成才之路,2015(36):43.

[6]任佩.浅谈技工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J].职业,2015(20):174.

[7]张俊豪.浅析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其培养[J].科技信息,2009(01):199-200.

猜你喜欢

合作意识高中体育体育教学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措施探讨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高中体育训练中分层训练法的应用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