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分层互助教学模式在小学排球教学中的应用
2023-10-25朱文畑
朱文畑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不断创新以及小学生思想的多元化变化,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运动技能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传统小学排球教学模式早已无法满足新时期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而在小学排球教学当中分层互助教学模式应用,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实现全面提升小学排球课堂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能从整体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基于此,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从分层互助教学模式概述着手,分析了分层互助教学模式的特点,提出了分层互助教学模式在小学排球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式,旨在充分利用分层互助教学模式来满足小学生的个性化的需要,全面促进小学排球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分层互助;教学模式;小学排球教学
分层互助教学模式对小学排球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排球教师必须及时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将分层互助教学法与小学排球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促使学生从实践活动中体会排球运动的基本要点和技巧规范,充分锻炼学生抗压能力及心理素质,并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终身体育运动思维意识。在小学排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垫球、发球以及传球等动作着手应用分层互助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排球比赛中。
1.分层互助教学模式概述
分层互助教学模式指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并针对每一层次的学生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从而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和学习方案,促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提高自身排球水平。在分层互助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及时整合学生反馈的信息,在各个层次的学生之间构建互助学习的良好氛围。
分层互助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分层次教学、分层互助学习两部分,两者均融合了我国现代化体育教育的指导理念和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分层互助教学理论不仅强调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还对学生之间的共性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因此结合学生的体育基础和个性特点将其分为不同的层次,本着因材施教的思想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即可在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实施分层互助教学模式,采取强弱搭配的方式提高同一层次学生的综合水平。
分层互助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在于结合体育教学中的整体因素,充分利用不同层次学生相互交流时体现出的社会性作用和互帮互助功能来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以此达到提高学习质量、加强学生社会性培养的作用。因此,分层互助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着重培养同一层次学生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各层次的学生之间营造良性竞争的氛围。第二,将同一层次学生放在同等的学习环境下,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第三,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互帮互助、互相分享学习经验,通过相互竞争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
2.小学生排球教学中分层互助教学模式的特点
2.1具有较强的目的性
在小学排球教学中实施分层互助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排球运动知识和技巧,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向学生详细阐述分层互助教学模式的含义,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分层互助教学模式在排球教学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和价值,从思想层面引导学生对分层互助教学模式形成正确的理解和认知。在小学排球课堂教学中应用分层互助教学模式还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学生分组完毕后即可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并为每一组的学生设定难度适中、符合其发展能力的学习目标,当学生努力完成这一目标后,才能开展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排球运动能力。
2.2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程教学着重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分层互助教学模式则能充分满足这一新课程改革需要。在小学排球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之間的个体差异性,并制定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的训练方案,这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排球教学需要以学生排球运动能力的提高为首要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承担知识传授者、动作示范者,学生才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主体对象。
2.3注重因材施教的思想
由于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能力均存在明显差异,其在排球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的学习水平也各不相同,而分层互助教学模式不但能强调这种客观差异,还能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就需要体育教师结合学生的排球运动能力,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针对各小组的实际水平布置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同时采取科学可行的教学手段提高小学排球教学的质量,确保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大幅度提高自身运动水平。
2.4重视变化过程
由于学生对知识和运动技巧的掌握程度不同,因此体育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很可能无法兼顾所有学生,如部分学生能熟练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体育动作要领,但在实践过程中却无法保证动作的规范性。而另一部分学生对排球这项运动不感兴趣,在排球课堂教学中也无法保持集中的注意力。这就需要教师密切观察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精心策划排球课堂教学方案。随着教学进度的不断加快,学生的学习特点将会发生明显改变,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既定的教学思路进行创新与优化,尽可能避免始终采用单一的教学思路,从而影响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在此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关注未接触过排球运动的学生,带领学生顺利过渡排球课程学习的初期阶段,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排球运动能力,而不是仅局限于基础训练组,甚至影响学生对排球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3.分层互助教学模式在小学排球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式
3.1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在学生成长环境、家庭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下,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相对较差,在实践教学中若教师仍采取统一的教学方法,很可能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甚至对学生的整体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基于此,在小学排球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尽可能保证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有效性。首先,教师应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本着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必须兼顾所有学生的差异性,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认真观察每位学生之间的差异,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学生作出精准评价。其中综合素质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可以划分到最高层次,而身体素质相对较弱的学生则需要划分到最低层次,依托于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为学生制定不同的标准,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充分满足所有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例如,在小学排球教学正式开展前,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体育素质水平,通过科学分层的方式保证教学质量,确保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观察来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对于低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其掌握下手发球方法,通过动作示范、要领讲解等方式讲授发球知识,而高层次学生则需要熟练掌握下手发球技巧,在相互训练、相互配合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将会熟练掌握各类基础知识,从根本上避免了学生难以跟上教学进度的问题。
3.2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
由于学生的个体发展体现出了一定的阶段性特点,这种特点可以侧面反映出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差异性。在小学排球教学中应用分层互助教学法时,教师应围绕着不同的教育目标,在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还需要及时带领低层次的学生过渡到高层次,并为每一层次的学生制定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确保各个阶段的学生都能获得长足发展。小学生在不同阶段将会体现出不同的身体素质,因此教师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阶段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分层互助教学指导工作,以此为小学排球教学的有效性提供良好保障。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下手发球”相关知识时,可以结合基础组学生的特点及具体的教学任务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当学生达到高层次的学习水平后,即可引导其迈入更高层次的学习阶段,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在锻炼学生的手臂力量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手臂健美操活动,但在健美操练习过程中应避免过度要求学生,而是在学生能力范围内引导其完成学习任务,在促进学生全面發展的同时实现教育目标。
3.3培养学生形成团结合作的意识
小学义务教育不但需注重学生基础认知的培养,还应积极响应新课改要求渗透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掌握一项基本的运动技能,而分层互助教学法可以在小学排球教学中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排球运动技能,在发掘学生运动潜能的同时提升体育核心素养,促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体育运动技能。实施分层互助教学法的关键在于密切观察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小组合作为出发点,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充分了解各自的需求,以此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自信心。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督促各小组成员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依托于小组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团队合作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制定小学排球教学计划时教师还需要充分考虑小组合作的多种可能性,尽可能开展合作性强的实践活动,避免选择学生独立完成的训练活动,从而在集体精神的指引下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并在组内沟通交流过程中提高学生之间的凝聚力。例如,当学生初步掌握基础的排球运动技巧和知识后,教师即可在学生之间开展排球比赛活动,通过加强各小组之间的团队合作来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排球比赛的积极性。当比赛结束后,教师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比赛结果对学生做出客观评价,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促使学生在自我纠正过程中更好地准备下一阶段的竞赛活动。在班级分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遵循灵活的分层原则,确保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训练过程中保持集中的注意力,综合提高小学排球分层教学的准确性。
3.4坚持差异设计性原则
在小学排球教学中应用分层互助教学模式需要经过一段漫长的过程,而小学排球教师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教学素质水平,针对不同的排球问题设计不同的教学对策。但在小学排球教学实际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多个方面的问题,如学生缺乏战术意识、发球动作不规范、攻防意识不到位、队友之间的配合混乱等,因此教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必须坚持差异性设计原则。对于学生排球发球意识不足的问题,教师应向学生讲解发球理论知识,引导其积极参与发球技术训练活动,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发球水平开展分层教学。其中低层次的学生只需要发球过网即可,而其他训练问题可以慢慢解决;中等层次的学生需要逐步提高发球技术水平和发球技巧;高等层次的学生可以尝试具有一定难度的发球动作,并向学生讲述基础的发球战术。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教师需要严格遵循差异性设计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发球办法。
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从思想层面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引导高层次学生考虑对手的实际情况、队员位置以及战略规划等要素;中等层次的学生则需要反复练习几种专门的技术打法,并在实践练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战术水平;低层次的学生只需要掌握一两种战术技巧,通过反复的模拟练习来增强自身战术意识。
4.结语
分层互助教学法指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依托于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教学模式,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目前分层互助教学法已在小学排球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师可以通过动态化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来建立增长曲线,并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但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未完全体现在小学排球教学课堂,因此需要将分层互助教学模式贯穿于小学排球教学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汪贝贝. 小学排球实践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21.
[2]官燕舞.分层互助教学模式在小学排球课堂中的应用[J].体育视野,2021(06):46-47.
[3]何坚.分层与合作教学模式下的小学体育实践策略[J].第二课堂(D),2021(01):50-51.
[4]张红艳.分层互助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优势及运用[J].甘肃教育,2020(22):118.
[5]马鲁兵.小学排球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02):91-92.
[6]胡金俊. 分层教学法在西安市小雁塔小学五年级气排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9.
[7]张弛.分层互助教学模式在小学排球教学中的应用对策[J].新课程(小学),2019(03):143.
[8]王鑫.小学排球业余训练策略探究[J].科普童话,2019(10):91.
[9]刘军.打造活力排球 助推学校体育发展[J].基础教育参考,2019(04):75-76.
[10]贾勤.快乐排球在小学排球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上),2015(0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