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教学中针对肥胖学生耐力训练的教学

2023-10-25张亚

体育风尚 2023年3期
关键词:亚健康初中体育

张亚

摘要:近几年,由于生活条件的日渐提升,我国初中学生的肥胖率也在逐年增加。同时,初中学生面临着中考的压力,身体出现了亚健康的状态,为了减少初中学生的身体亚健康状态,本文针对肥胖学生的身体条件,提出在体育课堂中开展耐力训练的观点。本文从提升肥胖学生耐力的重要意义为出发点,分析了当前初中体育课堂中耐力教学的问题,并提出了初中体育教学中针对肥胖学生耐力训练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体育;肥胖问题;耐力训练;亚健康

不断有新闻媒体报道初中学生的肥胖问题,从教学中也可以观察到初中学生的肥胖率并无明显下降趋势。同时,从平时的体育测试和体育教学中可以看出,肥胖学生在运动中的耐力比较弱,在进行体育锻炼时会比较吃力。而初中体育课堂中,教师通常采取的耐力训练都是中长跑,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肥胖学生在长跑中身体明显吃不消,耐力训练并未达到结果。同时,由于肥胖学生存在的身体亚健康状态,过度的耐力训练可能还会引起身体的不良反应,如心悸、血压过高等。因此,在初中体育课堂中教师应当为肥胖学生设计更加适宜的耐力训练方案,提高学生体育锻炼协调性的同时,改善肥胖学生身体亚健康的问题。

1.提升肥胖学生耐力的重要意义

1.1提升学生信心

许多肥胖的学生对于自己臃肿的身材和落后的体育能力都有自卑的心理,他们也经常因为不擅长体育项目而退缩,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通过开展耐力训练,提升肥胖学生对于一般体育项目的熟悉度,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1.2增强学生体质

在21世纪,青少年肥胖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病。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青少年肥胖率都在上升。发达国家青少年肥胖率约为30%,发展中国家青少年肥胖率约为14%。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超重率和肥胖率也显著增加,2020年,中国肥胖率达到39%,其中16.8%为超重和肥胖,30%因缺乏运动而肥胖,从而影响生活质量和学习成绩[1]。未来我国年轻人的肥胖率可能会进一步上升,随着肥胖率的增加,人们将面临各种疾病的考验,特别是心血管疾病。由于青少年肥胖往往持续到成人,成人肥胖與许多严重的健康问题有关,包括心脏病、糖尿病和一些癌症。耐力素质是人体的核心素质之一,耐力素质是指人们在一段时间内在工作或运动中克服疲劳的能力。对于初中生来说,发展耐力素质是一个普遍的认识;良好的耐力素质代表着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的健康,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青少年的整体健康水平[2]。耐力训练增强了身体的呼吸和循环功能,使身体的运动耐力更持久,并能在更大程度上消耗体脂,这是控制体重的好方法。

1.3促进学生成长

体育锻炼不仅仅是针对身体开展的训练,同时也是对心智的一种锻炼。在耐力训练的刚开始,学生一定是对自己抱有怀疑态度,他们总会觉得自己无法完成一次完整的耐力训练,这是一种由恐惧心理产生的挫败感[3]。但经过教师的鼓励,学生如果能够勇敢接受自己刚开始的不足,并在一次次耐力训练中突破自己的记录,重新认识自己的能力,他们也会体会到体育训练带来的心灵成长。

2.当前初中体育教学对耐力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学项目单一

提到耐力训练,人们往往想起的就是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这无疑体现了中国传统体育授课中耐力训练项目的单一性。通过整理数据可以发现,在许多教师的教学中,确实存在着教学项目单一的问题。因为一个班级的学生比较多,通常有40人左右,教师将其分为几个小组,让其比赛完成800米和1000米项目是最简单省事的教学。而这种带有比赛性质的耐力训练,会让肥胖学生有压迫感,也会打击肥胖学生的自信心[4]。

2.2教学缺乏针对性

对于肥胖的学生,大家总是认为他们很适合铁饼、摔跤、拔河等项目。但其实,很多肥胖的学生身体协调性也比较好,他们在篮球、足球、排球等项目中也能表现得很好。如果按照传统刻板的印象,让肥胖学生进行一些体育项目的训练,很有可能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5]。教师应当设计一些有趣的团队项目;例如,比赛投篮,让那些擅长投篮的肥胖学生从中找到自信。

2.3教学评价单一

有一些教师会根据学生的体育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忽略了学生自身的身体条件和锻炼过程中的态度。如果教师能够综合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在课堂中丰富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将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3.初中体育教学中针对肥胖学生耐力训练的教学方法

3.1激发学生耐力训练的信心

体育锻炼对于肥胖学生来说是一项挑战。一方面,肥胖学生的身体不是那么轻便,在参加篮球、足球等对抗性的体育项目时,占的优势很少;另一方面,肥胖学生的心脏和肺需要供给更多的血液和氧,过度的运动可能会造成器官损害和身体压力。很多肥胖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也会受到同学的嘲笑,所以他们没有信心参与体育锻炼,耐力训练自然也不足。为此,教师一定要激发学生参与耐力训练的信心,采取积极心理暗示,鼓励学生勇敢尝试[6]。同时,教师也应当在体育理论教学中增加肥胖与健康等主题的理论教学,让学生了解身体肥胖可能会对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让学生意识到规律的体育训练能够帮助控制体重,改善身体亚健康的状态。此外,教师应当重点关注肥胖学生的表现,对于他们的大胆尝试和不懈坚持都要给予及时的表扬。

在教师的教学中,曾经遇到一个因为从小饮食习惯和疏于锻炼而体重超重的男孩子,每次班里男生踢足球的时候,他都躲在主席台下远远地看着,教师走上前,询问他为什么不一起上场踢球?他说:害怕别的男生嘲笑他跑得慢。下课后,教师留下了几位踢足球的男生,征求他们让男孩加入足球队的建议。足球队的几位男生也让教师很暖心,他们说其实只有一两个人会嘲笑男孩的身材很胖,其他一些人会觉得男孩的运球技术还挺好的。教师向这些学生表达了一个想法“希望他们能够在踢足球前主动邀请男孩加入,在踢球过程中,也能够大方地表达对男孩运球技术的肯定。”第二次体育课上,同学们热情地邀请男孩一起踢球,男孩子脸上露出了又惊又喜的表情。从那之后,每次的足球运动都能看到男孩的身影。一年之后,男孩也摆脱肥胖的压力,成为了年级足球队中的一员。

在体育课堂上,教师也会用一些著名运动员、明星的事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改变身体肥胖的问题。教师常用彭于晏这个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明星作为例子鼓励学生,即使当前的身材有些臃肿,但只要坚持锻炼,就能改变身体亚健康的状态,还能够收获一个十分具有力量感的身材。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翻滚吧,阿信!》电影片段,在一系列视频和故事的启发下,同学们被主人公顽强奋斗、锲而不舍的体育精神所激励,刻苦训练的体育精神也将能够在今后的耐力训练中持之以恒。

针对一些在中考体育考试范围内的项目,教师更是要帮学生树立自信心。以跳远为例,这项运动可能对于身体轻盈的学生更有优势,但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即使身体肥胖也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在跳远训练中,许多教师会双手抓着学生的手,帮助学生找到在空中收腿的感觉和腹部用力的感觉;在教师辅助训练几次之后,肥胖学生鼓起跳远的勇气,也找到了一些跳远的技巧:摆臂、起跳、收腿、落地,一套跳远的动作十分利落,赢得了大家的掌声,为学生的勇敢尝试给予极大鼓励。

3.2丰富学生耐力训练的形式

耐力跑是一种持续时间长、运动强度低的有氧运动,对地面设备要求不高。学生可以通过几次简单的尝试就能掌握技巧和方法,并且可以在课后、周末连续进行耐力跑。耐力跑对心肺功能的要求比较高,肥胖学生刚开始接触耐力跑的时候不适合进行时间过长的跑步。教师应该为他们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耐力跑计划,逐步提升学生的心肺功能,帮助学生有效消耗体脂,培养学生坚持、坚韧的意志品质;为了不使学生感觉枯燥,教师可以开展具有趣味性的耐力跑活动。例如,用音箱播放音乐,让学生听着音乐的节奏,自主地决定跑步速度。在节奏缓慢的主歌部分,学生可以快走或慢跑,在节奏强的副歌部分,学生可以加快跑步的速度。学生一边听歌一边跑步,就会将注意力转移到音乐上,忽略在操场上绕圈的枯燥乏味;一首歌平均四分钟,听完五首歌,学生就已经运动了二十分钟,因为音乐,他们会觉得二十分钟过得很快。

教师也可以利用校园环境或周边公园,开展趣味接力的活动,改变学生对跑步的刻板印象。在每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的活动中,为学生定制主题耐力训练方案。在校园的不同地点设置标志,例如,将沙池标记为“金沙江”,要求學生采取蛙跳的形式穿越“金沙江”;将双杠标记为“大渡河”,要求学生采取脚不落地的方式度过“大渡河”;将足球场标记为“草原”,要求学生匍匐经过“草原”;;在地堡旁设置障碍物作为敌人的封锁线,要求学生爬过;把纸箱水平放置,作为一座“雪山”,让学生爬上去。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根据小组是否按照既定的路线完成“长征”路线为基础标准,最终用时最少的小组获得胜利。为了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在整个比赛过程中都会播放事先录制好的革命歌曲和枪炮的音效。当背景音乐响起,学生们都充满了紧张感,希望能够夺得团体第一名。每个小组里都有比较擅长体育的学生,也有个别因为身体肥胖而不那么灵活的学生。这时,就能看出每个小组之间的协作能力,有些小组中擅长体育锻炼的人会专注于完成比赛,等到他们完成全部的路线之后才会回头去关注自己的队友;也有一些学生自己能够很矫健地通过“金沙河”、“大渡河”,也会在自己完成一个项目之后帮助组里落后的学生;还有一些学生会主动站在双杠下面保护自己的队友。在活动结束后,教师问学生:“怎样才能保证长征越野赛的胜利呢?”有的学生说应该保持较快的速度,有的学生提出应当注意体力的分布。有几名肥胖的学生在自责自己的速度给团队成员拖了后腿。听完学生的回答后,教师进行了总结,不论是在一百多年前的长征路上,还是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应该保持较高的体能和耐力,这样才能在人生这条“长征”路上笑到最后。

3.3有针对性地实行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最能处理好教学与发展的关系。要认真考虑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和主要方法。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设计分层教学计划,尤其要为肥胖学生设计分层耐力训练计划;有些学生虽然肥胖,但比较擅长一些球类运动,只是运动一段时间后会喘粗气。这时,教师就需要设计一些耐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而对于那些既不擅长球类运动,也不擅长田径运动的学生,就应当设计一些比较趣味的运动,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多接触体育锻炼,找到自己感兴趣并擅长的运动。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骑自行车、体操、竞走或快走等简单的有氧运动,使学生对耐力训练有基本的了解,身体逐渐适应运动状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根据测试结果后的身体状况,增加200米短跑和1000米及以上长跑项目,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让肥胖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教学任务,增强耐力。

学生的耐力训练在短时间内并不有效,尤其是肥胖学生。只有坚持规范化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肌肉耐力,减轻体重,增强体质。因此,初中体育教师要制定合理的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科学引导肥胖学生进行耐力训练,注意细节,考虑训练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肥胖学生的耐力训练应从基础做起,再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进一步提高耐力训练的质量。

4.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和亚健康成为当今社会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正处于身体快速成长阶段的初中生,如果出现肥胖问题还不及时干预,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发育和成长,还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本文提出对肥胖学生进行耐力训练的观点,改变肥胖学生的身体亚健康,具体措施有:激发学生耐力训练的信心,丰富学生耐力训练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实行分层教学。

参考文献:

[1]林德韧. 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关注青少年近视肥胖等问题[N]. 新华每日电讯,2022-04-19(002).

[2]叶玉华,宋淑华.基于学校体育环境视角离析体育锻炼对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影响[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2(08):135-137.

[3]韩爱国.初中肥胖学生耐力的体育训练方法探析[J].家长,2020(12):19-20.

[4]李梁华,高伟.学校体育改革对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研究——对肥胖男大学生身体形态以及血糖、血脂的干预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02):13-14+111.

[5]梁海英.初中肥胖学生耐力训练方法探究[J].广西教育,2019(33):144-145.

[6]王立群.初中体育教学中肥胖学生耐力训练方法[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04):110.

猜你喜欢

亚健康初中体育
甩掉亚健康 我们在行动
跟踪导练(一)
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猪群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