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集群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2023-10-25师翠英冯泓铭

经济研究参考 2023年9期
关键词:集群创新能力体系

师翠英 经 蕊 冯泓铭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取得长足进步,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11位,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信部在全国范围内认定的首批1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022年产值超过2.5万亿元,创造就业岗位170万个,对于推进产业协作和资源共享、产学研协同创新、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1)首批100个集群去年产值超2.5万亿元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引领区域发展[N].经济日报,2023-07-13.“十四五”时期,我国处于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区域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同时,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和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区域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以新兴战略性产业集群为依托,建设高水平开放式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产业是创新的载体,打造一批核心竞争力强、创新基础设施完备、覆盖面广泛的产业集群是推动区域创新的关键一招。为此,深入分析产业集群推进区域创新的内在机理,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对于通过打造产业融合集群,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为此,学者们针对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产业集群方面,有学者认为产业集群是一些具有关联性和互补性的企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组成的产业群体(王伟,2023),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并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刘志阳和苏东水,2010)。产业集群的形成需要内在动因、外部动力和环境协同发力(沈小平和李传福,2014),并受动力机制内部结构和性质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产业集群在形成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等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驱动力和功效也不同(查志刚等,2019)。产业集群通常以政府为主导(王欢和张玲,2022),能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景国文,2023)。

在区域创新方面,有学者认为,区域创新是一项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实现区域内创新能力提升的系统工程(姚瑞娟等,2023),受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存量(龚新蜀和李永翠,2019)、互联网资源的普及(惠宁和刘鑫鑫,2020)、数字普惠金融(徐子尧和张莉莎,2020)和数字经济(温珺等,2020)等的影响,区域创新能力呈现多边化、开放化和差异化等特征(沈丽珍等,2023)。

在产业集群推动区域创新方面,有学者认为产业集群通过增长极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张可,2019),产业集聚程度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关系(赵婷婷和许梦博,2020),但在不同地区,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差异(王文成和隋苑,2022)。

近年来,学者们对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进行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为本文的分析奠定了基础。但已有成果通常对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单独展开研究,对于二者的联系和影响机制研究相对缺乏。因此,本文在梳理新发展阶段我国区域创新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而深入分析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的内在机制,最后提出产业集群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实践路径。

二、新发展阶段我国区域创新发展的特征分析

新时代,我国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各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实现不同程度发展。《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2)》显示,广东、北京和江苏三地的区域创新能力走在全国前列,浙江、上海、山东、安徽和湖南等地紧随其后,宁夏、新疆、甘肃、内蒙古和西藏等地则相对落后。从全国层面来看,我国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由2017年的326970项增长到2022年的696000项,增幅为112.87%,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由2017年的2.12%增长到2022年的2.55%(见图1)。同时,我国区域创新发展呈现出多种特征,主要是区域创新模式多元化,并逐渐形成多中心区域创新体系,但地区间创新能力存在差异,使得区域创新协调发展面临一定挑战。

图1 2017~2022年我国专利发明和R&D经费支出情况

(一)区域创新模式多元化

区域创新模式是在一定区域内为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结合自身要素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实际等因素,所确定的区域创新发展模式。一方面,要素资源禀赋是区域创新模式选择的基础,要素资源禀赋通过区域内创新资源的分布和结构来影响区域内创新模式的选择。创新资源禀赋主要包括人才、资金、土地和信息等要素,不同区域在人才、资源、土地和资金等创新资源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因此也会选择不同的区域创新模式。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是区域创新模式选择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区域内的市场需求、产业结构、制度环境以及技术基础等方面的整体实力。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市场需求大、产业基础好、制度环境优越,自主创新的内生动力也较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产业结构、技术基础等相对落后,自主创新的内生动力也较弱。同时,制度环境也是影响区域创新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因此,区域创新发展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区域内产业结构、经济水平、制度规定等因素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演进。

当前,我国不同地区的要素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特征,因此不同区域的创新模式选择也不同,主要有区域自主创新、引进创新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引进创新三种模式。以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区为代表的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份,高新技术产业利润总额高,创新资源禀赋条件较好,制度环境优越,自主创新的内生动力较强,技术改造费用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也较低(见图2),因此上述区域主要以自主创新模式为主。例如,北京牢牢把握“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大力发展高技术密集型产业,培育独角兽企业。以四川、福建、安徽、重庆等地区为代表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主要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区域创新模式,推动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例如,安徽以资本赋能“专精特新”,成功打造“合肥模式”,以国有资金为种子基金,撬动社会资本,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贵州、宁夏、甘肃等地区为代表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省份,主要打造引进型技术创新模式,高新技术产业利润总额较低,但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占工业增加比重较高。例如,贵州在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上拔得头筹,成为打造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贵州创新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图2 2021年部分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改造经费情况

(二)区域创新体系多极化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区域创新主体、区域创新资源和区域创新环境三部分构成。区域创新主体主要包括企业、政府、科研机构等,其中企业是区域创新主体的核心,政府是区域创新主体的引导者和服务者,科研机构则是区域创新主体的关键力量。区域创新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金、生产要素等,区域创新环境主要包括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硬环境和以政策、制度、文化等为代表的软环境。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区域创新体系具有客观性,其客观性决定了各区域创新主体要素的差异性,进而决定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多样化。区域内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不同,不同区域创新体系的目标和功能也不尽相同,我国逐渐形成了多中心的区域创新体系格局。例如,以北京、上海、广东为中心的区域创新体系,相比贵州、四川、河北等非区域创新中心,在专利申请授权数量和R&D经费投入强度方面具有较高水平。由图3可以看出,北京R&D经费投入强度是贵州的7倍多,江苏专利申请授权数量是贵州的16倍多。

图3 部分地区2021年研发投入和专利发明情况

一是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协同创新体系。北京市在人力资源、产业结构、政策制度等方面拥有较大优势。具体来说,北京拥有众多实力雄厚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能够为区域创新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北京产业基础雄厚,产业涵盖领域广泛,为区域创新提供优越的产业基础;北京在支持区域创新方面出台众多支持政策,为区域创新提供了比较完备的软硬环境。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协同创新体系有效推动了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公共服务优化,有力推动了环渤海经济区发展。二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长三角区域产业体系相对完备,涉及医药、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众多基础良好的产业集群,为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提供完备的产业支撑。《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2021)》显示,长三角地区专利转移数量高达17741项,合作专利发明3010项。同时,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拥有比较健全的协同机制。长三角区域创新政策决策有各省市主要领导协商制定,同时设立长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负责协调政策实施,在此基础上设立重点合作专项小组负责执行相关区域创新决策。此外,长三角地区通过科技设施“通联”、创新政策“通兑”、创新成果“通用”等政策措施(连俊华,2023),切实推进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三是以广东为中心的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体系。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体系开放程度较高,积极吸收全球创新资源,具有强大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同时,珠三角产业集群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完备的产业体系,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体系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撑。国家高度重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充分的政策支持。

(三)区域创新能力差异化

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以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等为主体,对区域内创新资源进行合理有效配置,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最终生产力的能力。区域创新能力受区域内知识创新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制度环境创新能力等因素影响。当前,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根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2)》,2022年创新能力前十名地区中,南方省份占七成,长三角各省(市)整体创新能力高于京津冀地区、东北地区,企业创新和创新环境的差距逐渐扩大。从全国层面来看,区域创新能力分级逐渐固化,逐渐呈现出强者更强的“马太效应”(彭绪庶和张宙材,2023)。基础研究是区域创新能力的核心驱动,而当前我国大部分区域的研发经费投入以试验发展经费为主,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比相对较低,综合创新能力较强的城市,其基础研发经费投入与综合创新能力较弱的城市相比相对较高。如图4所示,大多数城市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R&D经费总支出比重在80%以上。例如,北京市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由2015年的13.8%提升到2019年的15.9%,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奖项约占全国30%,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王晶晶,2021)。因此,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差异化是影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图4 2021年部分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差异情况

三、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的耦合关系分析

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协同致力于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的耦合点在于二者均具有正外部性。根据外部性理论,一方面,产业集群会产生强大的外部经济效益,产业集群能够大幅降低集群内企业的交易成本、信息成本和运输成本等费用;同时,能够促进集群内产业分工不断细化,生产效率大大提升,形成专业化产业集群。在此基础上产业集群产生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集群内人才、资金等要素资源高效流动,为区域创新提供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区域创新具有高度外部经济性,区域创新通过扩散效用,推动产业集群内技术革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集群内产业的竞争实力,驱动产业集群进一步优化发展。因此,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在一定区域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具有地域耦合性、结构耦合性、功能耦合性和目标耦合性。

(一)地域耦合

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均具有一定的区域性质,二者在地域上具有高度合一性。产业集群的形成高度依赖于创新资源条件、地域特性和政策条件,并建立在一定的行政区划范围内。产业集群形成后,其内部产业分工、科技孵化、扩容建设等也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在此基础上催生了区域创新体系。随着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产业集群会突破行政边界,根据区域内的创新资源和产业特性形成新的融合性产业集群,如长三角产业集群、珠三角产业集群等,在此基础上又会催生新的区域创新体系。对于区域创新来说,一般是指基于行政区划上的区域创新体系,同时根据不同的产业、政策和地理资源等条件,形成不同类型的区域创新体系。随着区域创新体系不断优化升级,区域创新会逐步突破行政边界,形成以跨区域的产业集群为依托的跨区域创新体系,如京津冀协同创新体系、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体系、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等。总之,产业集群作为区域创新的载体,区域创新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驱动,二者在地域上往往具有合一性。

(二)结构耦合

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在主体结构和治理结构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在主体结构方面,产业集群主要包含企业、政府组织、科研结构、中介组织等主体。企业是产业集群中的核心主体,不同企业构成的产业链构成产业集群的生产网络,政府、科研机构和中介等组织则是产业集群正常运行的必要支撑,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社会化服务,是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基础。同样,区域创新体系内也包含企业、研究机构、中介机构、政府机构等主体,它们是区域内的核心创新资源,不同主体之间构成区域内的创新链。可以看出,企业既是产业集群的核心主体,也是位于集群内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主体,政府、科研机构、中介组织等是二者的功能性主体,产业集群和位于集群内的区域创新体系在主体结构上具有相关性。在治理结构方面,产业集群的治理结构是集群内各主体之间利益协调和资源配置的机制,由于产业集群的属性不同,其治理结构也具有差异性,主要有政府主导型治理结构和企业主导型治理结构。在产业集群内形成的区域创新体系,其内部治理结构高度依赖于集群内部的治理机制,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在同一治理框架下,协同参与区域的创新和集群的发展。因此,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在主体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方面具有高度的重合性。

(三)功能耦合

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在促进内部结构优化、资源要素流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推动内部结构优化升级。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区域内技术创新升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演进,产业集群内部结构,包括主体结构、治理结构等,也随之不断优化升级;反过来,产业集群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会促进区域内创新结构优化升级,以适应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需求。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的发展都离不开资源要素的有效流动和高效配置。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能够增强区域内技术的溢出效应,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为区域技术创新提供优质的产业链载体。区域技术创新会促进新技术新知识的产生与溢出,并在产业集群内迅速进行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加快推进产业集群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形成创新资源要素的良性互动。在此基础上,产业集群推动区域创新的范围扩展,区域创新促进产业集群的态势扩充,从而进一步提升二者利用创新资源的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以产业集群为载体的区域创新和以区域创新为驱动的产业集群,二者合力于构建区域新发展格局、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目标耦合

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的最终目标均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一定区域内培育产业集群,旨在健全区域内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进一步促进集群内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程度、技术合作水平和市场拓展能力,完善集群内产业之间的合作创新能力,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在产业集群内不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旨在增强集群内企业基础创新能力,提升科技载体质效,增强集群内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加快区域内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此外,推动区域内政府、中介等组织的职能不断优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进而推动区域创新环境整体优化,提升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此,培育产业集群和推动区域创新最终目标均在建设和完善区域生产体系,提升区域生产能力,打造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推动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和供应链深度融合,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产业集群推进区域创新的机制分析

产业集群作为区域创新的载体,是区域经济增长潜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标志。产业集群推动区域创新的发展,主要是通过集群内知识、人力等要素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规模效益和竞争优势等机制,不断整合区域内创新资源,为区域内技术创新提供动力,为区域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一)要素资源共享机制

产业集群推进区域创新的发展,其基础的内在机制是要素资源共享机制,区域创新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本等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在产业集群内,知识溢出和人力资本积累是要素资源共享机制的核心。

知识溢出效应是指由于产业集群内具有非竞争性和部分非排他性的技术创新知识,并通过知识扩散,使集群内部成员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利用技术创新知识从而提高区域内劳动生产效率,知识溢出是产业集群推动区域创新的关键环节。在具有溢出效应的知识系统中,隐含经验类知识对区域创新具有核心作用,这类知识的个人属性较强,且传播途径十分有效,同时又是知识系统中所占比重较多的部分。空间距离则是影响隐含经验类知识溢出效应的重要因素,产业集群内企业、政府、科研机构等组织形成了区域创新体系,新技术、新知识能通过产业集群内的创新体系进行扩散和溢出,从而快速形成共享知识,驱动区域创新发展。同时,产业集群能够最大限度地缩小知识在企业之间溢出的成本和距离,大幅提升知识溢出效率。此外,产业集群通过商品流通、专利转让和技术人员流动等方式产生知识溢出效应,推进区域创新发展。

人力资本效应主要是产业集群内人力资本通过技术创新知识积累,充分发挥创新效应,从而推动区域内的技术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2)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因此,区域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集群内人才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人力资本作为新思想和新技术创造的主体,在区域创新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和稀缺性。产业集群的形成促进创新人才集聚,从而促进集群内人才资源的流动,人才在产业集群内实现有效配置,不同领域内的人才流动在促进知识溢出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了技术创新,使得区域创新效率显著提高。同时,在产业集群基础上形成的创新网络,有利于保障技术人才创新活动的实现,提高集群内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稳定性和效率。

(二)规模经济效益机制

产业集群能够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即在产业集群内,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平均生产成本不断降低,企业利润不断提高;同时也产生外在规模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因此,规模经济效益是产业集群的基本优势。一方面,产业集群通过规模经济效益促进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产业集群通过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大幅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保证集群内企业生产要素以较低成本供给,共享生产要素、基础设施建设等创新资源,从而降低科技创新的风险性。同时,形成规模报酬递增优势,加快集群内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或兼并,有利于不断优化集群内的治理机制,提高集群创新效率,进一步提高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产业集群通过外部规模经济效益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产业集群的形成能够促使集群内企业合作生产,强化集群内上下游产业链之间的融合,有利于充分利用集群内现有的生产能力,分散技术研发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从而提高集群内部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产生外部规模经济效益。此外,产业集群通过催生创新网络,在形成外部规模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集群内企业的创新能力和衍生能力,提高了技术创新的辐射能力,有利于加快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

(三)竞争效应机制

竞争优势机制是指产业集群内部各企业为增强竞争优势,加快生产技术创新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集群内企业的优胜劣汰,进而提升集群整体生产能力、创新效率和竞争实力。在产业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形势有所不同。在产业集群发展初期,集群内企业间的竞争形势多表现为对抗性竞争,通过价格战、促销等手段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但不利于区域创新。在产业集群发展中期,集群内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规模经济效益和要素共享效应逐渐显现,通过对抗性竞争,部分创新效率较低、竞争能力较弱的企业被淘汰或兼并,剩余企业或扩大规模后的企业在产品生产和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有一定提升。在产业集群发展到成熟阶段,集群内企业更多以合作型竞争为主,企业生产和创新活力不断增强,要素共享和优势互补水平不断提升,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高。同时,在产业集群基础上形成的区域创新网络促进区域内科技创新成果不断增加,区域创新的溢出效应不断增强,对外部企业的吸引力增强。当更多的外部企业进入产业集群后,集群内企业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促使企业不断提升创新效率,从而推动区域内创新效率的提升。

五、产业集群推进区域创新发展的实践路径

产业集群作为区域创新发展的核心载体,是推动区域技术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立足新发展阶段,做强做优产业集群,推进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优化产业集群布局,增强产业集群的辐射带动力和核心竞争力

一是因地制宜做好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增强产业集群发展后劲。不同区域要根据当地的发展实际建立多元化产业体系,促进不同产业融合发展。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应以高新技术为核心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建设自主创新高地。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如河北、陕西、湖南、甘肃等地,在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上,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同时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建立具有地区特色的产业体系,如能源精细化深加工产业、特色农业产业和医药制造产业等,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当地传统产业的关联效应,增强高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转型支撑作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在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时要结合当地传统产业发展实际,对高技术产业发展前景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估,避免出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后劲不足,产业空心化等问题。同时,在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时,注重积极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对区域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增强其外部经济效益,尽量避免产业多元化所带来的负外部性等问题。

二是优化产业集群布局,增强区域内产业集群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优化区域内各产业集群高效布局,鼓励不同产业集群错位发展,避免出现恶性竞争现象。同时,积极鼓励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融合发展,增强对传统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从而形成优势互补、功能互济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此外,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溢出效应,增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和应用推广。

三是促进产业集群内各产业协调发展,增强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当前,我国不同产业集群在发展规模、管理水平、产业规模、竞争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推动产业集群内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注重提升传统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加强管理创新,建立健全促进传统产业创新发展的制度体系,促进产业集群内部创新资源高效流动,促进高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均衡发展,增强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二)高效统筹区域创新要素资源,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

一是打造区域创新中介服务平台,增强其在各创新主体间的桥梁作用。以专业技术协会、技术咨询中心等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中介平台在支持产业集群发展,推动区域创新方面具有重要的桥梁作用,因此要积极培育结构合理、专业广泛、人才雄厚、服务高端的中介平台,全面提升中介平台服务产业集群建设和区域创新发展的能力,强化中介平台对集群内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同时,完善中介平台的支持政策和激励机制,合理运用财税政策等手段引导中介平台产业化,鼓励社会资本有序健康地投向中介平台,增强中介平台的发展动力。此外,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中介服务平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推动中介平台服务规范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中介平台的动态调整机制,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平台的桥梁作用。

二是建立健全多元化金融支持体系,增强产业集群推动区域创新的活力。产业集群发展和区域创新需要长期、稳定、充足的资金支持。因此,为保障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需要建立有效的银企对接机制,鼓励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探索针对科创企业的有效服务模式,增强对创新性企业的资金支持。在充分运用传统金融工具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引用风险投资等现代化金融工具,提高对科技创新企业的资金支持效率,充分发挥现代金融工具的科技孵化器作用。同时,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风险投资机制、信用评级和担保机制,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为支撑的多元化投资格局,为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加快培育科技创新人才,为区域科技创新注入内生动力。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要不断完善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体系,积极推动理论学习与创新实践结合教学,加快培养一批适应产业集群发展和区域创新需要的多层次人才。同时,通过员工持股和股票期权制度等手段,提高创新型人才的积极性,激发创新型人才的创造力。此外,建立健全优质创新型人才引进和交流机制,加快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推动区域创新的人才储备库,为区域创新注入内生动力。

(三)强化政府的引导和保障作用,推动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协同发展

一是健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有效提升产业集群发展动力和区域创新活力。在政府引导下,建立健全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在区域内建设产学研专门指导和服务机构,探索建立产学研合作奖励机制,创新产学研的治理体系,形成上下游高效协调联动的治理体系。同时,充分发挥科研机构的知识理论创新作用和企业研发中心的技术创新作用,依托产权交易市场加快促进区域内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和应用推广,提升区域创新和成果转化效率。此外,打造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信息共享平台,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技术创新风险,提升区域创新的稳定性,推动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协调发展。

二是强化财税政策支撑,保障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协同发展。积极的财税政策是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推动区域创新的“催化剂”。要做好支持区域科技创新的财政规划,增强对基础性研究和战略性研究等具有明显溢出效应领域的财政支持。同时,完善税收政策对区域科技创新企业的激励作用,增强税收政策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对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或企业予以适当的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降低区域创新的风险和成本。此外,积极推进政府采购对区域创新的支持和引导作用,为产业集群推动区域创新吃上“定心丸”,强化政府购买对产业集群推进区域创新发展的保障作用。

三是强化产业集群内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协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空间距离是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重要影响因素,强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有效减少空间距离对溢出效应的限制。根据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需求,加强5G、物联网、大数据信息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区域创新的辐射范围,增强产业发展动力。同时,切实优化产业集群的创新环境,促进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有效配置和畅通流动,进而完善产业集群结构和区域创新体系,从而推动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集群创新能力体系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