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持续价值共创:乡村振兴视域下数字平台企业可持续社会价值创造
——基于腾讯酉阳共富乡村的案例研究

2023-10-25王钰晴吴欣雅金泊翰

经济研究参考 2023年9期
关键词:共富价值企业

雷 明 王钰晴 吴欣雅 金泊翰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目标下的乡村振兴是中国面临的重大社会议题之一,如何统筹多方力量参与乡村振兴,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创新与扩散,数字技术逐渐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数字平台型企业伴随其诞生、发展、壮大,构建起了庞大的生态网络,与宏观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产生强关联性和强相互作用,其具备统筹多方力量、协调多方主体的数字技术和组织能力,在乡村振兴这个社会议题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在充满活力的数字化进程中,平台型企业如何赋能回应中国乃至人类重大关切的社会性问题,是一个富含期待和潜力的研究议题。数字平台企业的社会履责问题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日益重视。在平台经济的新发展形态下,平台化履责成为一种新的社会责任实践范式,在商业生态圈中居于主导性地位的中枢生态位企业应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肖红军和阳镇,2018)。从禀赋上看,平台型企业平台本身联结了大量组织和个体,因而具备一定的公共属性(肖红军,2020),其从事的业务天然地吸纳了具有重大社会利益的多方主体,与他方企业、用户、环境、文化等深度耦合,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身存在着重大的潜在影响或现实影响。从动机上看,企业社会责任既受到制度、道德和经济等外在因素推动(王聪,2022),也受到回应消费者关切、塑造品牌形象、响应国家政策以积累社会资本等内在因素驱动。在内外部因素的推动下,实践企业社会责任既能推动社会议题的解决,也便于企业加强对社会的理解和认知,在深入群众中捕捉到潜在的需求和商机。从影响上看,平台型企业与市场的连接更紧密,企业管理上的变革与创新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能够产生更强的社会动员和影响能力,辐射更多中小型企业参与到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创新中来。

平台企业的社会价值创造由单一的公益价值创造逐渐转向可持续价值创造,这种可持续价值是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高阶探索。平台企业的社会价值创造是指通过企业社会责任创新的方式引领社会问题的改善或解决,提供更加有效益、高质量和可持续的发展成果,实现“授人以渔”的社会价值创造。陈劲等(2022)认为平台组织的数字技术设施提供了创造价值的新经济载体,主张从平台商业生态圈创新走向平台社会生态圈创新,以多元创新主体的资源融合和官、产、学、研、用深度合作互动及多元主体知识协同共享推动生态体系的建立。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企业开始将可持续社会价值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之中,不仅在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就业促进、税收缴纳等方面作出贡献,也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及科技、文化、教育等多种公益事业,开创了企业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的新格局,塑造出社会主义企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生态。

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民的共富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的协同,平台企业由于其技术优势和网络效应,在社会生态中居于重要地位,平台企业作为社会价值履责者,如何协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推进全面乡村振兴是一个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因此,本文将结合腾讯共富乡村的重点案例,针对平台企业如何通过履行社会责任从而赋能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与机制进行调查和梳理,还原平台型企业融入乡村产业经营和乡村治理的方式,聚焦平台吸引并协调多方参与的过程与细节,揭示出“平台企业—政企民—社会”构成的可持续社会价值创造的圈层结构,提出可持续价值共创理念,挖掘出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可持续社会价值创造的新思路和新方案。及时总结平台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创造可持续性社会价值的方式和经验,推动新时代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范式的创新,激励众多企业融入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多元统一中来。

二、文献回顾

(一)平台型企业

在数字经济深刻改变产业业态和社会福利的今天,数字平台型企业作为其重要产物渗透进当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广泛存在于研发、生产、流通、消费及分配的各个环节,在平台的网络效应中打造跨界商业生态圈(罗珉和李亮宇,2015)。Koskinen等(2019)根据平台的构建目的将企业的数字平台分为创新型数字平台和交易型数字平台,创新型数字平台以平台核心与外围的技术开发为特征,鼓励开发者创造迭代相关技术以提供数字化工具和服务(Gawer,2014);交易型数字平台则更多聚焦不同用户间价值的交换与交易,提供新兴渠道便于价值创造与流通,既有促进有形商品流通的电子商务平台,也有推动无形知识分享的内容平台。而在互联网行业发展中逐渐壮大的巨头企业,呈现出更加融合的平台类型,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等作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标杆企业,在日积月累的“微创新”中突破集聚关键性技术(Eisenmann et al.,2011),一方面开发诸多灵活实际的产品和服务打造创新型平台,利用正反馈逻辑发挥并强化自身平台属性和生态优势;另一方面利用其大体量的用户基数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易平台,精准对接供需双方减少交易费用。平台型企业掌握算法、数据和用户的核心竞争力,增强数字整合、组织和控制能力,战略性进入其他相关或非相关产业与市场,构建出庞大的资源网络和商业生态系统,为用户提供更加多元、广阔和个性化的产品及服务(Eisenmann et al.,2011;龚丽敏和江诗松,2016;Teece,2018)。

(二)平台型企业社会责任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由来已久。古典经济学派从企业自身动机出发,认为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目的在于更高效地利用社会资源。进入20世纪以后,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日益凸显推动企业履责从自愿向强制转变,各国法律分别制定并明确了企业的强制性义务,包括环保、维护劳工权益和进行慈善捐助等责任。为检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发展的作用,诸多实证研究讨论了企业履责在提升企业声誉、建立品牌信任度、协调与政府关系等方面的作用与机制(Suleman &Zairi,2001;费显政等,2010),但因企业履责对社会的宏观效果有限未展开深入探索。

随着企业嵌入社会程度的不断加深,单纯将企业社会责任认定为慈善和奉献是有失偏颇的,一些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面子工程”使得捐赠流于形式,对社会的有益贡献有限,阻碍资源的有效利用(李扬等,2017)。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方式伴随着企业的改革发展起来,肖红军和阳镇(2018)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认为民营企业管理与实践社会责任的能力不断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是经济价值与社会环境价值的有效契合(高和荣,2008),通过平台化优势将社会多边利益相关方纳入企业战略平台的管理框架,以务实长远的目光回应人民和社会长期关切的问题,打开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新思路。

在组织形态、经济业态等多方面实现创新的平台型企业,其社会责任的实践也展现出了新面貌。伴随着平台型企业的发展,平台型履责的研究对象经历了从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到更广义平台型企业的过程(何俊,2011;肖红军和李平,2019)。按照平台型企业嵌入社会的深度,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呈现出三种不同的身份:一是作为独立个体承担社会责任;二是作为运作平台承担社会责任;三是作为社会资源配置方承担社会责任(陈永伟,2018)。

(三)可持续社会价值创造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迈向共同富裕的必要路径,深深嵌套于国家发展理念和企业发展抉择之中。目前,微观企业的创新战略转型仍面临着可持续的问题,在社会责任战略、公共产品与公共市场战略等方面期待更多的创新模式。目前,企业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大多立足企业单一个体,将其视作独立且唯一的执行主体,存在着资源束缚、影响有限等困境,企业单向度的输送与贡献钳制了可持续社会价值创造的可能。现有研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方式、履责对象、履责行为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对履责效果的可持续性关注尚少。

随着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逐步深入,单一的市场竞争观开始向综合价值创造的方向转变(肖红军,2015)。2022年1月,上交所、深交所均在各自的《股票上市规则》中明确了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要求,提出“上市公司应当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维护社会公共利益,重视环境保护”。涵盖经济、社会、环境、国家等多重逻辑的非市场化的战略升级在实践中得到体现,一些互联网巨头企业也已主动就回应重大社会关切的议题多次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平台型企业链接着各类组织和社会个体,与政府保持着较为密切的监管与被监管、合作与被合作关系,具备参与社会价值共创的优势,以实现价值本位和工具理性的平衡。与此同时,企业对社会行动的参与式助力还可以反过来加强基层地方政府处理公共事务的能力,为良性社会参与注入管理力量。

目前,关于平台企业履责对社会贡献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构建和笼统分类的维度,对于现实世界中具体确切的实践缺乏细致刻画和分析,实践指导意义存在一定局限。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单案例研究法,运用归纳式方法提炼相关构念及理论。本文关注数字化平台企业在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如何进行可持续社会价值创造,属于典型的“怎么样”类型的问题,且对于该领域的研究而言,平台类企业创造可持续社会价值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缺乏成熟的理论模型,因此适合通过案例研究法进行现象归纳和理论构建。此外,本文的分析不仅考虑了数字化平台企业,也包括其他利益相关主体如政府、社会组织、公众等,运用案例研究法能够对多主体的行为进行详细探讨。

(二)案例选择

案例研究需遵循分析性概括的原则,所选案例应当能够揭示问题的本质特征和关键属性,具备典型性、充分性、可追踪性的原则。综合考虑下,本文选择了腾讯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深入探究其可持续社会价值创造过程,并进行理论归纳与提炼。

腾讯是一家世界领先的互联网科技公司,用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提升全球各地人们的生活品质,主要提供通信社交服务、云计算、金融科技、数字内容等,为用户出行、支付及娱乐生活带来便捷。腾讯以“用户为本,科技向善”为愿景,坚持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将社会责任融入产品及服务之中,推动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助力各行各业升级,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21年,腾讯进行了公司第四次战略升级,把“推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作为核心战略,成立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SSV),在乡村振兴、碳中和、公益数字化等多个领域展开探索,并启动共同富裕专项计划。腾讯长期致力探索多维度、立体式乡村振兴的整合式解决方案,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的方案与模式。其中,腾讯以“共富乡村建设”助推“共同富裕”,在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改造的基础上,遵循“助力推动乡村新型服务业的发展,突出以农民为主体,确保农民利益为前提,着重帮扶乡村提升数字化对接市场的工具与能力,以及助力打造农民主导的产业体系和为农民服务的职业经理人”(1)《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报告(2021)》。的思路,在国家16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的重庆酉阳县开展共富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助力打造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共富乡村”。本文基于重庆酉阳县的共富乡村案例,试图归纳总结腾讯在打造共富乡村过程中的方法、经验,对可持续社会价值的实现路径进行拆解分析。

(三)数据收集

为保证科学性和可靠性,我们通过结构化和半结构化访谈、现场调研以及资料查阅等多种方式进行资料和数据收集(见表1)。访谈形式包含集中深度访谈和开放式访谈两种形式。在访谈前,我们会拟定访谈提纲并提前发送给访谈对象以保证访谈不会偏离主题。每次访谈结束后,及时对访谈内容进行文字整理,并针对模糊不清的地方与访谈对象进行确认。除此之外,本文还从其他多个渠道收集所需的数据资料,包括企业网站、新闻、公司和政府宣传资料等。通过多个数据来源能够对数据进行“三角验证”,将不同访谈者之间的回答,以及访谈者回答与其他二手资料之间进行比较来保证研究的信度、效度水平。

表1 数据类型、来源及内容

(四)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遵循了扎根理论的思想,在不断迭代下完成,从初步的叙事分析到逐级精炼、缩减以抽取概念、归纳模式。

第一步是初步的叙事分析。本文关注的重点是数字化平台企业如何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针对收集到的一手、二手数据资料中关于平台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动因、做法、成效及困难等进行梳理。将相关资料分模块进行整合并整理成初步的描述性分析报告。

第二步是关键构念的提炼。通过对原始资料进行逐级精炼、缩减,把资料反映的现象打破并重新聚敛,以抽取相应的概念,并在不断的提炼和归纳中得到若干理论构念,如业务嵌入、方法优化、自组织等。在编码过程中,为了保证信度和效度,研究团队两位成员分别负责构念的提炼和编码,然后针对不一致之处进行讨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第三步是理论模型的构建。通过对提炼出的构念与文献理论进行反复对照,以求发现构念之间的逻辑联系。经过反复比对和分析,最终梳理形成数字化平台可持续社会价值创造中包含动因、过程、结果的理论框架(见图1)。

图1 理论框架示意

四、研究发现

(一)第一圈层:平台企业的自组织

1.创造动因

(1)响应国家号召。

2021 年,我国“三农”问题工作重心历史性地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阵地上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将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放在工作重点位置。腾讯致力于提升农村数字化生产力,培育具备数字化能力的新型农业从业人员,加快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让广大农民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为此,腾讯在 2021 年设立为村发展实验室,在促进乡村振兴方面进行持续探索。除投入资金外,腾讯还运用数字化产品和科技创新能力,以“技术 + 资金”的双驱动形式放大助力乡村振兴效应。同时,腾讯也承担起“连接器”的使命,配合政府部门、联动社会力量,带动生态体系内更多的伙伴,共同在乡村振兴领域持续助力。

(2)发扬企业家精神。

《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报告(2021)》指出,创造更高质量的发展——那就是更加聚焦以用户价值、科技创新及社会责任为中心的本源,更加坚守科技向善的愿景。这样的企业,才会在更长时间跨度里持续进化,为国家与时代创造更大价值。这种对于企业基业长青的追求已经超出了企业家个人财富积累的目的,是企业家精神实质的表述。

(3)下场探索商机。

“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是腾讯的战略目标之一。产业互联网需要更加直接地参与到物质生产、人员管理当中。腾讯一位负责人称:“与之前单纯给钱的公益不同,‘下场’就是我们自己要实际参与到里面,投入人力投入预算,然后像管理业务一样进行投入产出管理,这叫用做业务的方式来做社会问题。”在酉阳共富项目的实践中,腾讯的工作人员确实参与了多方协商、采购招标、程序开发、人员培训等流程当中,在一线实战中摸索出一套农文旅类乡村共同富裕实践的“打法”。这一系列经历将加深企业对于共同富裕的认知,更有利于在未来及时抓住新时代的新机遇。

(4)拓展企业生态。

在实施共富乡村等可持续社会价值项目的过程中,腾讯秉持“共创”思维,尽可能团结更多的社会力量,有效地加强了与社会各界的联系。酉阳项目中,中国农业大学、从酉阳县到何家岩村的各级党委政府、何家岩村的村民、项目所涉及的相关供应商均与腾讯深入互动。这对于一个原本从事互联网平台业务的企业来说是难以从其他渠道实现的。通过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腾讯可以扎深自身的社会基础,获得更广泛的社会接触面。

可持续价值创造动因编码及证据如表2所示。

表2 可持续价值创造动因编码及证据

2.创造过程

(1)业务嵌入。

2021年腾讯进行了第四次战略升级,将推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纳入整个集团的战略底座,并成立了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SSV),事业部下细分了基础科学、教育创新、乡村振兴、碳中和、FEW(食物、能源与水)、公众应急、养老科技和公益数字化等领域,乡村振兴领域成立为村发展实验室开展业务和实践。腾讯通过成立新的部门把可持续社会价值创造的业务嵌入平台企业中。

(2)方法优化。

在成立单独事业部的同时,腾讯宣布首期投入500亿元用于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项目。该笔资金投入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公益捐赠,旨在以业务赋能的方式帮助当地农村产生可持续性价值,也因此开创了除政府主导、商业利益主导以外解决社会问题的第三条道路实践。为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腾讯共富乡村进行了全面的迭代与优化。

(3)数字服务。

为支持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腾讯利用自己在数字经济中的优势提供了全链条的数字化服务,主要体现在前端引流的传播工具、中端运营的经营工具和后端维护的私域工具三大环节,帮助消费者实现从认识、体验、深化和重游复购的全过程。这些工具依赖于微信生态搭建,考虑到学习成本和学习效果,大多采用小程序的方式,操作简洁易上手。

(4)人才培养。

腾讯以数字化运营工具为切入点,对乡村相关运营主体进行培训和教育,极大地降低了农村从业者的受教育成本,推动农村经营者融入数字经济。这提升了他们在文化素养、运营技巧、商业经营的知识水平,增强了农业领域生产、流通、销售的经验,帮助当地农民在农旅融合、供应链中积累相关人脉与资源。

关于数字平台可持续社会价值创造过程编码及证据如表3所示。

表3 数字平台可持续社会价值创造过程编码及证据

(二)第二圈层:“政企民”生态圈的互动

为实现共同富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庆酉阳县政府与腾讯公司积极探索建设共富乡村,正逐渐走出一条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新路。以何家岩村为示范,共富乡村大力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挖掘人文资源,走出一条特色资源村寨“自己的发展自己干,自己的资源自己赚”的共富乡村新路子。

共富乡村项目的主要内容是,在何家岩村选择一个核心示范区,集中打造以下产业:①嵌入农户的、由农户经营的、符合安全标准的、不同价位的民宿,并为其他农户建设民宿提供示范;②嵌入农户的、由农户经营的、符合安全标准的餐厅;③建设农户和集体共同经营的公共商业业态,包括小型农旅田园综合体和会议综合体等;④打造“何家岩村品”,包括贡米价值链,文旅价值链,提升农民收入的复合度;⑤打造“何家岩智慧乡村”,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将资源、市场、乡村治理连接为一个系统,让农民直接了解市场,打破市场信息的垄断,实现赋权化发展;⑥建立农民为主导的综合发展合作社,同步培养乡村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合作社日常工作,弥补农户管理能力的空白。

1.角色分工

共富乡村项目由地方政府、高校和企业三方在何家岩自然村建立“共富合作社”,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依据合作社,通过建设新业态,逐步发现和培养乡土人才,提升乡村的内生动力,通过自然村的发展带动和引领整个何家岩村甚至花田乡、酉阳县的区域发展。

(1)政府主导。

政府主导方面,酉阳县全面支持何家岩村的乡村振兴建设,县、乡、村三级政府联动,合作社为共富乡村项目的实施主体,县委县政府对该项目起到宏观领导和监督监管作用。

(2)企业助力。

腾讯公司在共富乡村项目中负责科技助力,借用数字手段,进行数字赋能,推动业态、资源、市场和治理的有效衔接,打造超级数字场景,开发何家岩云服务、何家岩云稻米、智慧公厕、智慧民宿等,打造智能化人居环境,拓展线上宣传渠道,助力农文旅融合发展。

数字化技术能够助力村庄内容运营,提升村庄影响力,从而触达更多潜在消费者。腾讯设计了“为村”共富乡村村庄云服务小程序,开发乡村智慧导览地图,为游客提供便利的民宿预订、餐饮预订、线上店铺购买以及村庄农耕体验活动等线上服务,满足游客了解体验村庄文化等需求,实现一键玩转乡村的线上服务体验。同时,为职业经理人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提供了便利工具。

数据资源对于平台企业来说是能够变现的宝贵资产,打通乡村经营数据库,实现各方数据的整合能够对乡村用户进行精细化画像。开发“为村”共富乡村经营后台管理系统,为合作社实行“一卡通”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满足村民经济业态的管理、营收管理、数据分析、会员管理、分红等需求,更好助力乡村经营者高效、便捷管理乡村资产,开展运营活动。

(3)农民主体。

何家岩村的共富乡村建设试验,始终坚持把农民作为共富乡村建设的实施主体和受益主体,把维护农民核心利益体现在实施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项目的核心工作是成立何家岩共富合作社,由合作社引导和组织农户参与各个共富项目。在项目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的过程中,坚持农民参与,坚持“以农民为主体”“自己的房子自己建”,根据能力差异,不同程度地参与到共富项目中来。共富乡村项目在规划、建设及运营三个阶段均以农民为中心展开。在规划阶段,村民以闲置房屋土地入股,一同参与项目的规划设计过程;在建设阶段,由合作社进行招标统筹,组织项目实施,农户参与建设,以工代赈,同工同酬;在运营阶段,合作社聘请乡村职业经理人负责项目的主导运营,管理服务新增业态,促进农产品增值,并为农户发放工资、分红等收入。

共富合作社以自然村落为单元,是共富项目的主导者,所有具备业态的农户均可加入,对资产具有独立的经营管理权。共富合作社通过与村民签订协议,为村民提供经营管理、技术服务、市场信息等,把传统的农户分散经营逐步纳入产业化经营的轨道,降低了个体农户生产经营的盲目性与随意性,组织农户生产安全、优质的特色农产品,从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发展合作社,通过改变传统的农户单户经营方式,壮大集体经济,形成一定的规模,解决农户单独难以解决的问题,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从而推动农业增产、农户增收,带动乡村振兴。

股权方面,村民以房屋或技能入股,合作社对其资产进行评估后按等价原则投资改造,业态盈利后,利润的50%分给农民,50%分给集体(集体利润的40%用于全村公共服务,30%作为业态运营资金,30%作为合作社团队绩效),农民综合收益达到70%。

2.行为协调

(1)理念共建。

访谈中,腾讯负责人表示在项目最初推进的过程中,各方负责人对于共富乡村理念理解各不相同,思考的深度也不同,一开始的讨论是低效的,这就需要较为长期的共建理念教育。经过多轮协商探讨,共富的原则确立为确保农民利益和集体经济利益,在此核心原则的基础之上进行项目内容规划及利益分配方式的设计。

(2)集体协商。

由于项目涉及政府、高校、企业等多方主体,在项目的前期规划及执行阶段,明确各方的权责尤为重要,需要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集体协商机制。例如,在乡村经营性场所业态设计过程中的供应商选择问题上,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初期没有形成由谁来建议、由谁来决定的决策机制,导致供应商选择进度迟缓,多次协商都没有达到理想的结果。最终,经多方多轮讨论达成共识,高校和企业仅从各自擅长的领域出发提供有价值的建议,高校从外观设计角度,企业从报价合理性角度提供选择意见,最终由当地政府综合考虑两方的建议,给出最终的决策结果,这也呼应了共富乡村的“政府主导”原则。这种集体协商机制能够保证项目的运行和执行效率,最大限度发挥各方的价值。

3.行为追责

(1)风险分散。

整个共富乡村项目包含多样的业态,仅靠腾讯的技术、人才等助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引进其他社会主体进行共同建设,发挥各自的特长,实现风险的分散。例如,项目充分引进咖啡师、设计师等专业人才,在民宿、研学等业态上进行招标引进供应商,积极拓展合作伙伴,发挥合力的同时能够有效分散风险。

(2)风险共担。

在共富项目执行阶段,有必要对项目进度、质量等进行把关和监督,为保证项目成效,需要设计一定的追责机制,以防止参与主体在承担任务完成度不高时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在何家岩的共富乡村项目起始建设阶段,就出现了因建设成效不符合预期而各方互相指责的情况。据被访者反映,第一个共富乡村项目的业态建设是智慧厕所,建成后的效果并不符合预期。政府为了项目能够更早落地,对项目施工方提出了缩短工期的要求,使得智慧厕所在短短十天内就完成建设,质量堪忧;高校负责老师通过线上远程方式提供设计指导,出现了一些沟通障碍和误解,导致一些设计准则未被完全采纳和参考;当地村民由于没有受到充分的引导、学习和教育,在实际施工操作过程中没有参照设计师的方案而自行完成,致使地砖等呈现效果并不美观,影响了整体效果。这种矛盾其实是由于缺乏风险共担机制造成的。任何项目的执行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出现未达预期效果的风险后,如何分担责任十分重要。最终,经过三方的集体协商,确立了相应的风险共担机制,对于厕所业态建设的问题进行拆解,谁负责哪一部分就由谁来承担这部分的主要责任。经过问题拆解后,厕所业态问题成功解决。

关于“政企民”生态圈互动过程编码及证据如表4所示。

表4 “政企民”生态圈互动过程编码及证据

(三)第三圈层:社会力量的联动

1.要素激活

(1)人才引进。

共富乡村项目坚持能人带领发展,借鉴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经验,聘请职业经理人运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项目注重本土人才的引进,把培育本土人才作为重点,鼓励支持其加入运营团队,既解决就业问题,又弥补农民管理不足的短板;既解决外来人才进村会流失问题,又解决长远可持续问题。何家岩村已组建培养一支由返乡企业家牵头的乡村职业经理人七人团队来经营“共富合作社”7项新业态。

(2)资金流入。

平台企业在共富乡村项目的资金投入作为杠杆能够撬动起社会各方资金的流入,对于政府产业资金能够起到激活作用。通过打造共富乡村业态,提升村庄知名度,带动更多社会资金的流入,从而不断为村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3)市场激活。

通过平台企业的数字化赋能,帮助何家岩村民打通市场通道。开通“稻香何家岩”公众号、视频号,注册“花田何家岩商店”,让农民直接了解市场,利用数字化运营提升品牌。架起农民与消费者对接的桥梁,创新运营智慧认养“为村共富农场”,把何家岩梯田稻米变为加密区块链的NFT藏品,通过线上小程序交由消费者认购,52户村民把100亩即将插秧的稻田搬上云端,提前对接市场获得收入,降低了种植风险,提高了产业收益。

2.价值共创

可持续社会价值的创造可以拆解成三个目标:一是需要动员农民主体的积极性,使得农民能够自己“造血”,最终实现农民共富受益;二是实现生态资产的价值化,使得乡村的人文等特色资源变现,从而创造更多财富;三是需要让乡村与城市产生连接,让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产生互动,最终带动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1)农民共富受益。

平台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政府强农惠农富农意识都使得农民在收入分配中得到实惠。这种实惠有两种实现的方式:①租金实惠,在各类建设需要征用农村民房、宅基地时,给予村民较高的租金;②采购实惠,项目建设中尽可能选择本地施工队、采购本地产品。这些举措有效实现了“留利于村”。

腾讯以平台型企业的力量入驻乡村,与当地村民在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渗透数字化、信息化的理念与意识,增强公众对于建设数字乡村的理解与认同,一定程度上能够化解他们对于现代性的不适应心理。再加上乡村农文旅业态的建设,乡村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产品销路打开、合作社共富模式开启,反过来又会推动生活在其中的村民对建设数字乡村的信心和满意度。当农民在家门口享受实惠、获得收入后,就会增加对乡村振兴的期待,这增强了农民主体积极性。在平台企业组织的乡村职业经理人的培训中,来自各地的农村运营者看到了更多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也会对自己家乡的发展建设坚定信心,这都是农民主体积极性得到激发的体现。

(2)生态资产变现。

何家岩村作为酉阳县的一个特色村落,有集中连片梯田5000余亩,是渝东南保存完好的原生态村寨,也是著名的贡米之乡和摄影基地,具有农耕文明浓厚的历史底蕴,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文旅资源和生态资产。通过当地政府、专家学者的整体规划、设计,项目为农村提供了建设资金、注入了制度活力、培训了基层的运营者。这些投入与当地政府和当地民众形成良性互动,成功将农村生态资产变现。项目利用企业的创新活力和社会的能动性持续开发数字技术应用乡村的场景,化“数字壁垒”为“数字红利”,以城市为基点发展高新技术,挖掘乡村自身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地根据乡村特色推动乡村产业信息化和智能化,注重当地村民的数字融入、信息化技能培训和互联网功能发挥。

(3)乡村与城市连接。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平台企业凭借自身的渠道优势、信息优势协助农民在乡村与城市之间构建连接。何家岩云稻米使城市居民可以在线认养购买花田贡米并观看其生长过程、腾讯陪伴式培养指导乡村职业经理人村庄内容运营,上述活动的首要目的都是帮助农民收获城市的关注。腾讯始终坚持“乡村要发展就必须和城市产生连接”的理念,充分发挥平台型企业的用户优势,重视乡村振兴中的城乡联结,并在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上作出诸多探索,为赓续中华农耕文明提供可行方案。

关于社会力量联动过程编码及证据如表5所示。

表5 社会力量联动过程编码及证据

(四)可持续社会价值共创的圈层理论

共富乡村项目实践过程体现出了由“平台企业—政企民—社会”构成的可持续社会价值共创的圈层结构(见图2)。每个圈层的凝结源自较为相似的价值导向和利益基础,从而形成有形或无形的平台,在平台上实现信息交流、资源交换、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长效机制。每个圈层内部的主体产生着互动,跨圈层间也存在着相互的张力与压力。圈层从内到外的联结程度经历一个逐渐衰减的过程,越向外的圈层参与主体更加多元、立场主张更复杂、利益重合度更低,因而有更高的合作成本;圈层从外到内的压力传导经历一个逐渐强化的过程,来自第三圈层的社会作为压力的起源产生各类牵涉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治理需求,压力逐渐传导和集聚催生不同主体开展联合,如各类自组织的诞生。对内,圈层内部通过分工与协作的方式在平台内分解和具象化各自的目标;对外,圈层又通过不断相互作用力形成监督和激励,进一步强化压力。这种圈层内的联结组合和圈层间的传导互动能够形成一种相对更加复杂稳固的生态体系,真正实现“共富乡村共同创,社会价值可持续”的强村富民格局。

图2 基于“平台企业—政企民—社会”的可持续社会价值共创圈层理论

在第一圈层,平台企业在国家政策的号召和社会责任感的推动下,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将可持续社会价值创造纳入公司长期战略目标,对企业业务线、部门架构等进行优化调整,整合人才、技术等优势资源,创造性地为乡村发展提供数字化运营工具、人才输送培养等服务。在第二圈层,由与村庄发展直接紧密联系的政府、企业和村民共同形成了互动生态圈。清晰明确的角色分工机制是有效合作的基础,行为协调与追责机制是各方有效合作的保障。在合作过程中,平台企业充分发挥了技术优势和网络效应,使得乡村振兴与可持续社会价值创造的理念充分辐射出去。在第三圈层,三方的有效协作产生了外部虹吸效应,人才、资金、市场等各种要素回流乡村,为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此种“平台企业—政企民—社会”可持续社会价值共创模型揭示了一种新的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模式。与脱贫攻坚时期以政府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帮扶模式不同,该模式更多地借助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充分调动了农民主体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是一种造血式的、可持续的、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有助于激发市场经济的活力,通过有效整合数字技术、政策制度、资金人才,在动态合作激励中协调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将多元主体的协同优势转化为治理势能,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五、结论与讨论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的紧密联动配合,数字平台企业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其如何联合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受到广泛的关注。“共富乡村”的建设帮助何家岩村民打通市场通道,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将资源、市场、乡村治理连接为一个系统,让农民直接了解市场,打破市场信息的垄断,有力地推动乡村新型服务业的发展。再加上深入乡村的数字化培训,帮扶乡村提升数字化对接市场的工具与能力,有效地帮助农民克服“数字排斥”的障碍,提升了农民的信息素养能力和知识水平,帮助地区打通农民主导的信息化、产业化、组织化的发展道路,增强了农村地区发展的可持续性。

腾讯酉阳共富乡村项目的实践体现出了“平台企业—政企民—社会”构成的可持续社会价值创造的圈层结构:第一圈层是平台企业的自组织,在国家政策号召、发扬企业家精神、下场探索商机、拓展企业生态四种动因的驱使下,平台企业内部通过业务嵌入、方法优化、数字服务、人才培养四种方式深度参与乡村振兴;第二圈层是“政企民”生态圈的互动,在数字平台企业的带动下,政府、企业、村民形成了科学的角色分工,依据政府主导、企业助力和农民主体的原则,同时建立起行为协调和追责机制,通过理念共建和集体协商确立起三方协调的工作模式,通过风险分散和风险共担对问题项目进行追责;第三圈层是社会力量的联动,激活了人才、资金、市场多方资源,实现更广的外部辐射,最终使得农民共富受益、生态资产变现、打通乡村与城市的连接通道,实现可持续社会价值创造。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离不开社会共生圈的协同,本文揭示出“平台企业—政企民—社会”构成的可持续社会价值创造的圈层结构,提出可持续价值共创理念,阐释了政企民合作解决重大社会议题的方式,即多元主体共创合作将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本文也为数字化平台企业如何创造可持续社会价值提供了借鉴。首先,在参与解决社会议题时应当充分发挥平台的优势,例如,挖掘人才、资金、技术等优势资源,并将社会问题的解决与公司的业务模式和组织架构进行嵌入融合,以便利用平台的用户基础、流量资源、数字化技术、产品等核心资源。其次,应当充分利用网络效应集聚社会各方力量,构建合作生态圈,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源,从而推动社会议题的解决。最后,在解决社会议题的成果导向上应当考虑可持续的社会价值,也就是转变为“授人以渔”的价值创造方式,使得受益主体能够实现造血式的改变,提供更加有效益、高质量和可持续的发展成果。

猜你喜欢

共富价值企业
“萧滨一体化”:打造区域协作共富升级版
以更强合力奋进共同富裕之路余杭发布“余上富美”共富工坊扶持政策
一图读懂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
企业
凝聚共富力量 谱写发展新篇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