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通气对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呼吸循环及心功能的影响

2023-10-25余丽娅吴子芳李亚楠马倩倩

上海医药 2023年19期
关键词:通气重症心功能

余丽娅 吴子芳 李亚楠 马倩倩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 郑州 450000)

心力衰竭为多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心脏泵血功能出现障碍,易形成血液瘀堵,造成心脏循环障碍,从而诱发呼吸困难、体液潴留等症状[1-2]。重症心力衰竭病情更为复杂,患者心功能可于短时间内恶化,心脏泵血会急剧减少,从而引起左室舒张末压、肺动脉压等异常升高,易伴有低氧血症、呼吸衰竭等,增加死亡风险。目前,临床治疗重症心力衰竭仍以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抗心衰方案为主,能够一定程度上纠正心脏病理变化,阻止心功能持续衰退,改善患者病情[3]。但常规治疗不利于迅速纠正低氧血症,仍有部分患者预后欠佳。机械通气则是重要辅助通气技术,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肺内气体交换能力,加快二氧化碳排出,纠正机体缺氧状况[4-5]。鉴于此,本研究分析机械通气治疗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2 例我院2020 年6 月—2022 年6 月ICU 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25 例男,16 例女;年龄56 ~78 岁,平均年龄(65.41±5.87)岁;体质量指数(BMI)19 ~28 kg/m2,平均BMI(24.65±1.59)kg/m2;心功能分级:24 例Ⅲ级,17 例Ⅳ级;原发疾病:19 例缺血性心脏病,10 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2 例扩张型心肌病;病程1 ~5 年,平均病程(3.25±0.41)年。观察组24 例男,17 例女;年龄55 ~79 岁,平均年龄(65.45±5.91)岁;BMI 19 ~28 kg/m2,平均BMI(24.68±1.62)kg/m2;心功能分级:22 例Ⅲ级,19 例Ⅳ级;原发疾病:18 例缺血性心脏病,14 例高血压性心脏病,9 例扩张型心肌病;病程1 ~5 年,平均病程(3.28±0.43)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具有可比性(P>0.05)。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 版)》[6]中重症心力衰竭诊断;均为ICU 收治的患者;认知功能正常;心功能分级Ⅲ~Ⅳ级;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凝血系统障碍;免疫功能低下;存在多器官功能衰竭;合并急性脑血管疾病。

1.3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入院后予以纠正水电解质、平喘等对症治疗,并予以强心、利尿、扩张血管药物治疗,如硝酸甘油、去乙酰毛花苷、多巴酚丁胺、呋塞米等。观察组加用机械通气治疗:予以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设定为辅助通气/控制通气模式,待患者氧合恢复至基础水平、循环稳定后,调节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模式,并予以通气支持通气模式脱机,设定呼吸频率(RR)15 ~20 次/min,潮气量5 ~10 mL/kg,吸氧浓度30%~60%,待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后观察1 ~2 d,若无异常可进行拔管。两组均于治疗7 d 后评价。

1.4 观察指标

①呼吸循环功能:治疗前及治疗7 d 后,比较两组RR、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氧合指数(OI)变化。②心功能指标:治疗前及治疗7 d 后,两组均以心脏彩超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差异。③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治疗前及治疗7 d 后,两组均采集3 mL 空腹血,以3 500 r/min 离心(转子半径16 cm)10 min,以放射免疫法测定醛固酮(ALD)、皮质醇(COR)、心房钠尿肽(ANP)水平差异。④心脏循环指标:治疗前及治疗7 d 后,两组均以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测定心排血指数(C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心搏量(SV)变化。⑤不良心血管事件:随访6 个月,记录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等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呼吸循环功能

治疗后观察组RR、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aO2、OI 水平高于对照组(表1,P<0.05)。

表1 呼吸循环功能对比(±s)

表1 呼吸循环功能对比(±s)

组别 RR/(次·min-1) PaO2/mmHg PaCO2/mmHg OI/mmHg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1) 35.24±3.19 21.04±2.87 45.36±4.52 85.63±7.65 76.82±6.12 52.36±5.08 146.52±10.35 245.36±14.32对照组(n=41) 35.31±3.24 25.41±3.05 45.43±4.55 79.14±7.39 76.79±6.05 56.87±5.27 146.73±10.42 225.47±14.16 t 值 0.099 6.681 0.070 3.907 0.022 3.945 0.092 6.324 P 值 0.922 <0.001 0.945 <0.001 0.982 <0.001 0.927 <0.001

2.2 心功能指标

治疗后观察组LVESV、LVEDV 指标低于对照组,LVEF 指标高于对照组(表2,P<0.05)。

表2 心功能指标对比(±s)

表2 心功能指标对比(±s)

组别 LVEF/% LVESV/(mL·m-2) LVEDV/(mL·m-2)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1) 32.51±3.17 50.41±4.38 78.52±6.83 50.41±5.32 146.82±12.35 102.35±10.47对照组(n=41) 32.47±3.14 45.86±4.35 78.41±6.72 56.37±5.49 147.15±12.46 113.57±12.52 t 值 0.057 4.720 0.074 4.992 0.120 4.402 P 值 0.954 <0.001 0.942 <0.001 0.904 <0.001

2.3 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

治疗后观察组ALD、ANP 水平低于对照组,COR水平高于对照组(表3,P<0.05)。

表3 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对比(±s,ng·mL-1)

表3 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对比(±s,ng·mL-1)

组别 ALD COR ANP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1) 0.75±0.14 0.52±0.11 124.63±12.52 185.62±14.25 0.48±0.12 0.31±0.07对照组(n=41) 0.78±0.16 0.61±0.12 125.04±12.65 168.41±13.89 0.49±0.13 0.39±0.08 t 值 0.904 3.540 0.148 5.538 0.362 4.819 P 值 0.369 <0.001 0.883 <0.001 0.718 <0.001

2.4 心脏循环指标

治疗后观察组SVRI 指标低于对照组,CI、SV 指标高于对照组(表4,P<0.05)。

表4 心脏循环指标对比(±s)

表4 心脏循环指标对比(±s)

组别 CI/(L·min-1·m-2) SVRI/(dyne·s·cm-5) SV/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1) 1.52±0.24 2.63±0.42 2 855.41±325.41 2 214.32±156.28 42.36±4.25 71.53±6.25对照组(n=41) 1.55±0.27 2.29±0.38 2 863.74±331.12 2 312.41±158.47 42.43±4.32 65.89±6.12 t 值 0.532 3.844 0.115 2.822 0.074 4.129 P 值 0.596 <0.001 0.909 0.006 0.941 <0.001

2.5 不良心血管事件

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5,P<0.05)。

表5 不良心血管事件对比[n(%)]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机械通气可改善ICU 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纠正心脏循环障碍,阻止心功能持续下降,降低远期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分析原因为,机械通气是一种借助机械装置来替代、改变或控制自主呼吸运动的通气技术,气管插管后可直接增加肺泡通气量,促进肺内气体交换,以迅速提高呼吸功能,改善氧合及血氧饱和度,纠正低氧血症,从而解除患者呼吸困难所致的病理变化[7-8]。同时,通气过程中患者肺泡内压逐渐升高,有助于阻止液体向肺内渗出,进而减轻肺水肿症状。此外,机械通气过程中可提高胸内压及气道压,使中心血容量向周围静脉系统内的转入量不断增多,从而减少左室舒张末形成的扩张容量,降低静脉血回心总量,减轻心脏负荷,以促进心功能恢复。但机械通气毕竟属于有创伤性操作,长时间通气治疗则会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风险,还需准确把握患者病情,待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后及时拔管处理,避免长期通气损伤。综上所述,机械通气可提高ICU 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提高呼吸循环功能,减轻心功能损害,纠正神经内分泌因子异常,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

猜你喜欢

通气重症心功能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不通气的鼻孔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心功能如何分级?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