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意义和路径

2023-10-25曲明月

福建茶叶 2023年9期
关键词:茶文化思政院校

曲明月

(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山东 菏泽 274000)

新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逐步提升,高职院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主要阵地,学生培养质量关系到我国的未来社会发展。思政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思政教学也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茶文化不仅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代表了社会的一种人际交往习惯和一种生活方式。在新时代背景下,如果能够将茶文化融入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以有效的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以及接受程度,还能够端正学生的思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近些年,在文化强国战略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各大高职院校开始把传统茶文化和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一方面能够起到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的继承质量的作用,另一方面,茶文化的背后涉及到的思想道德以及礼仪礼节等内容也能够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笔者结合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实际情况,主要对思政教育的主要问题以及茶文化在教学中运用的价值和策略进行分析。

1 新时代高职思政教育现状

1.1 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度不够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作为当代高职大学生,思政教育实际上贯穿着教育过程的方方面面,大学生要把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当成成长的重要内容,不断适应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但是现阶段,学生本身在大学阶段比较重视文化课程的学习,部分学生不认真对待思政教育的过程,认为专业课学好了就已经达到了接受教育的主要目的。但是现阶段社会的人才需要已经发生变化,很多单位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中国是礼仪之邦,有五千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很多文化习俗都体现了人们的思想道德境界,例如:茶文化、节日文化等,这些文化不仅仅是表面上的风俗习惯,更是代表着我国的礼仪传统,这些文化往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思政教育主要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对学生的礼仪礼节以及思想素质进行规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很多高职院校将提升学生的专业课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道路,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方面重视不足,部分师生存在思政教育过程不重要的误区,这也影响了思政教育的质量。国内高职院校虽然在开设思政课程,但是课程时间不够,总体上看,过于强调知识文化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力度明显不足。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近年来,很多的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的负面新闻并不鲜见。

1.2 教学内容未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具有五千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的茶文化更是传承了几千年之久,茶文化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是很多先人辛苦劳动以及世代相传逐渐积累下来的智慧结晶,是古代和现代劳动人民生活的写照。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认同茶文化,认同茶文化背后的礼仪文化,并且将茶文化世代相传。社会都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传统的高职思政教育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书本,更倾向于重视“智育”环节,虽然很多学生在考试中分数不低,却难以在他们的言行举止当中看到思政教育的效果。思政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思政教育质量,运用多种内容进行思政教育十分关键。部分教师较少在思政教育中运用茶文化或者其他的传统文化,以至于学生仅仅停留在书本的文化层次上,对于知识的掌握比较死板。很多学生对茶不陌生,甚至还会为了养生或者美容运用一些花草茶,但是很多学生仅仅将茶当作一种饮品,一种养生的工具,很多学生关注茶的养生效果以及味道,并不懂喝茶背后的“门道”,完全是把茶水当成是一种简单的饮品,对于茶文化当中蕴含的精神境界了解甚少。茶文化实际上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素材,但是很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较少渗透茶文化。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师需要积极地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推进教学内容的多样化,认识到将茶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意义,并且结合教学实际,对茶文化运用于思政教育的可行性以及主要价值进行研究。传统茶文化发展历史悠久,不仅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还有多方面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茶文化并不是单纯的享受生活,更是体现出人们社交礼仪以及思想道德境界的文化载体[1]。

1.3 思政教师对茶文化了解程度不高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他们的教学能力和个人素养对后续教学工作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对茶文化等传统文化了解不多,难以做到将茶文化融入到教学当中,在教学上部分教师也较少推敲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意义,形式主义教学的成分更多。茶文化所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但是如果真正运用于思政教育方面,也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技巧,选取文化精华。当然,要想保证茶文化能对高职思政教育产生积极性的作用,教师也需要积极做到对学生的引导工作,提升学生对茶文化的兴趣。思政教育现在主要停留在因材施教方面,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拓展以及教学形式的优化。我国高校已普遍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很多教师也逐渐重视思政教育工作,但是实际上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方面,思政教育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理论教学的部分较多,涉及到的传统文化知识等内容的教学比较少,教学内容以及方式均比较单一等。茶文化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很少出现在实际的思政教育当中,思政教学方式以及内容上的问题影响了思政教育有效性。

2 传统茶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教学的意义

2.1 传播传统茶文化,加强高职学生文化修养

儒家和道家等多个学派思想渐渐和我国茶文化相融合,不仅能够深化传统茶文化具有的思想内涵,引领人们崇德向善,更是引导人们在持续优化自我中完善人格、健全思想、筑造梦想。茶叶具有清淡、纯洁、素雅的特点,这些特点对于人的为人处世也具有一定的启发,在道家思想中融入传统茶文化,有助于做到天人合一,也是对现在的人们的一种警示,要顺应规律开展活动。在茶文化的发展中,还涉及到很多尊老爱幼以及茶礼仪的内容,这些内容在当今的为人处世中也同样适用[2]。

2.2 依托传统茶文化,适应多元文化发展形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各个国家和地区固特色文化传播加快,很多外来的文化传入我国,给我国的生产生活带来双重的影响。外来文化中的先进内容对我国的很多领域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外来文化中的糟粕也会导致我国的传统文化发展受到阻碍[3]。高职教师和学生不仅要鉴别与利用外来文化,还要保护好我国的传统文化,要在思想上给予传统文化更多的认同和尊重。教师要在思政教学当中尽可能多涉及到我国传统文化相关的素材,在进行思政教育时,需要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作为依托,使传统文化回归到社会与校园中,例如:可以在校园的小路边设置传统文化展示牌,教师在课堂上以传统文化为素材对现在的道德素质要求进行讲解等。基于此,高职院校要从茶文化入手,进一步探究传统茶文化和高校思政教学工作融合路径,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茶文化的宣传,真正的将茶文化当中优秀的部分转化成学生的精神食粮,将优秀文化融入学生的思想当中。

3 新时代茶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路径

3.1 加强对茶文化的宣传力度

虽然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教师和学生对茶文化不会感到很陌生,但是部分教师和学生对于茶文化融入到思政教育活动中的价值以及具体的措施感到陌生,难以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将茶文化与教学内容相联系[4]。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高职院校要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加强对茶文化的宣传,例如:学校广播站、学校的图书馆、文化园等位置,都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茶文化宣传的内容,同时在微课教学当中,教师也积极的进行茶文化的渗透,将茶文化中涉及到的思想和礼仪渗透给学生。同时,网络的不断发达也使得茶文化的宣传形式更加多样,不仅可以运用发手册、开展茶文化宣传活动等形式让师生学习茶文化,还可以运用短视频等方式提升学生对茶文化的兴趣。为了提升思政教学的茶文化融入质量,还可以组织茶话会、茶文化主题活动等相关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茶文化了解程度,提升师生对于茶文化的认同感。

3.2 优化教学内容

高职思政教师要认识到茶文化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重视茶文化在教学当中的运用价值,教师在教学中适当的引入茶文化作为背景,例如:在讲解礼仪礼节相关的内容时,就可以给学生渗透礼仪礼节在古代的发展以及茶文化当中的礼仪,让学生了解到礼仪礼节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也是流传很多年的文化,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教师也需要在讲课当中改变思路,解决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比如缺乏趣味性和时代性,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先针对当前的热点话题进行分析,例如:我们现在过节日也会涉及到祭祖、喝茶等习俗,为什么会喝茶呢?喝茶当中蕴含着很多传统文化,我们现在的社会礼仪很多也在沿用茶文化相关的礼仪。教师的整体教学内容需要以教材为核心,但是也不能“照本宣科”。教师需要针对课本内容不断运用热点的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现在的文化与传统文化进行融合,让学生能够理解传统文化对于现今社会发展的价值[5]。

3.3 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培训

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教学的效果,思政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工作不仅仅是对教材内容的讲解,还需要教师了解多方面的知识,不断提升思政教育内容的丰富性以及实用性。针对学校而言,良好的师资力量是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基础,如果教师的素质不高,学生从教学当中获得的知识也会比较局限[6]。思政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表现,思政教育更加强调对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与传统的专业课相关的科目存在本质性的区别,因此,需要结合思政教育的特点,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培训过程中,思政教师也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学会更多的传统文化在教学中进行渗透的方式,也需要建立对教师的考评制度,对于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质量进行分析,将传统文化教学纳入日常教学中,进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7]。

3.4 重视实践教学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事业变革,思政教育的模式也不断转变,不仅要进行理论教学,还要积极地通过实践教学进行茶文化的渗透。在高职院校思政实践教育活动开展进程中,将传统茶文化合理融入其中,并且将茶文化付诸于实践,可以显著提升教学的效果以及趣味性[8]。专业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茶诗朗诵、茶道表演以及茶叶制作、茶礼仪表演等方式让学生近距离的体验茶文化的魅力。教师也可以结合茶的养生作用进行哲学思想的渗透,可举办传统茶文化和医学的专题讲座以及茶文化知识的讲解活动提升学生对茶的认识程度,激发学生对茶文化的认同感。茶文化表面上是一种人们享受生活的文化,但是实际上是人们人际交往的礼节文化。高职学生能够体会茶文化、感受茶文化精神,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强行为的渗透,让学生真正改变自己的言行举止,学会以礼待人,从茶文化当中学会社会交往的礼仪[9]。

4 结语

茶文化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是思政教育中的教学素材,茶文化实际上代表的是一种思想文化和礼仪文化,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教育中具有多方面的运用价值。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将茶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增加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行为素养。

猜你喜欢

茶文化思政院校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思政课“需求侧”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