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时代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2023-10-25王彤
王 彤
(哈尔滨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 黑龙江 150001)
反转新闻越来越多,广播电视作为党的喉舌,民生新闻又肩负新闻媒体公信力的舆论引导,新闻媒体力求快速报道抢占流量先机的同时,精准真实这一原则更是民生新闻栏目的红线。
本文以假新闻、反转新闻为起点,从新闻传播学的视角探析“后真相时代”下的成因及影响,并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展开思路的延续,也对新闻媒体、新闻工作者提出更高要求。
一、后真相时代,舆论众生相
去年5 月,一则“哈尔滨男子烧伤身亡”的新闻报道被广泛传播,该男子在光天化日之下被活活烧死,家属称,他是被洗车摊的同行“大河子”浇汽油放火焚烧。基于人命关天的种种猜测揣度,网友们的悠悠之口瞬间点燃了舆论。事件中的“大河子”也随之遭到了网暴。
很快,警方介入了调查。令人意外的是,真如“大河子”所言,死者是自己提着汽油来找他的。烧伤案背后,是一家人制造的谎言,更是看客们的善良一再被愚弄、利用。
这像极了“狼来了”,就怕再有类似的事件发生,没人会援助、发声了。这不是反转新闻的开始,却会是反转新闻的终点吗?先来解读后真相时代的舆论众生相。
“后真相”原本用来形容一种畸形的舆论生态[1]——相对于情感及个人信念所产生的“强大影响”而言,客观事实对民意的形成只能产生“有限影响”。
后真相时代,信息传播的机制呈现多元化,发个微博、转个朋友圈,如此简单的操作使得“人人都是发声者”。与此同时,社交媒介在算法推送的技术下也为信息传播赋权,造就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媒介环境。经济利益、网络知名度的双重驱动下,发帖养号成了一种出名手段,这也使得假新闻、反转新闻现象成风。
(一)网络后真相成因
互联网可谓是“后真相”的温床,而4G、5G 的网络技术发展则成为了反转新闻的催化剂。一方面,互联网平台信息冗杂,传播速度快,且缺少专业人员“把关”,这无疑助推了各种虚假消息、片面信息、情绪化观点、极端言论呈病毒式的一对多传播,导致真相被层层掩盖;另一方面,公众舆论场的肆意发言,加之互联网的匿名性、互动性和开放性,更是促使各种噪音的产生,表达极端言论、宣泄情绪也成了常态,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全民“舆论狂欢”。
同时,媒介素养不高的网民也成为后真相的枪手。2021 年互联网发展报告表明,我国网民的主体依旧呈现“三低”的特点[2]。在众多热点事件发生时,匿名用户肆意发言,非理性言论层出不穷,而易受到群体情绪感染的网友,还会形成跟风式表达,最终成为网络舆论审判的枪手。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意见领袖是“后真相”的幕后推手。“流量为王”的时代,部分网络意见领袖以利益为导向,将流量获取作为核心,不求事件真实,只是一味迎合公众的情感诉求,甚至刻意煽动公众情绪,成为“后真相”的鼓吹手。在成都49 中事件中,就有漫画推手制作了“老师杀害学生”的漫画,以此博取眼球,为自己的流量牟利。基于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原则,在真相未能通报之前,无论是媒体还是自媒体都应当等待调查,而非公开发声。
(二)后真相现象对新闻舆论的影响
后真相时代的典型特征是情绪大于事实,情绪传播变得更为突出导致关于事实报道的重要性退居其次,这颠覆了新闻业的基本原则,使得传播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挑战和影响[3]。
1.传播主体改变媒介生态,使得媒介公信力受到冲击
传受一体化使得新闻从业者和公众的界限越发模糊,但后真相时代下,受众的媒介素养有限,其辨别信息真实性的能力有限,易被舆论导向操控。受众大多充当着“新闻游牧者”的角色,以个人需求为核心,穿梭在多个平台,寻求想听到、看到的新闻,这会使猎奇的吸睛事件增多,带动不负责任的情绪化言论,致使陈述事实的信息生存空间被无限压缩。同时,传受关系的变化会导致传统媒体“把关”角色改变,议程设置的中心逐渐从媒体的议程设置变成媒介间的议程设置,并弱化了议题设置能力,更大的传媒生态随之转变,媒介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更因反转新闻、假新闻的严重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2.传播内容不再追求真实准确
从哈尔滨男子烧伤身亡事件不难看出,反转新闻剧情一再变化,犹如一场场大戏。用户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迁移后,最为直观的影响就是传统新闻机构的利润大幅下降,迫于经济压力,传统媒体被迫融合转型,社交媒体也成为了传统媒体获取话题新闻的源头,而线下不可逾越的鸿沟难以为新闻真实性保驾护航,准确的新闻专业主义不免成为了牺牲品。
也就是说,传统媒体迎合受众的偏见报道新闻正在成为一个新的受众商品,这无疑不对传统媒体的专业和深度发起新的挑战。另外,丹尼斯·朗在《权力论》中指出,当前的权力已经变成一种“卡里斯马型权威”[4]。传播者需不断获取并巩固影响力以获得权力,这就奠定了内容生产需符合受众喜好,进一步促使假新闻频发。
3.传播渠道的个性化算法加深后真相时代的影响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化媒体平台以精准推送作为各家的独门秘籍,形成一种聚合式新闻组装与推送逻辑,无形中加深了后真相时代的舆论影响。
平台基于发布时间等因素先为受众推荐最新的内容,待获得点击率和阅读量后,根据数据表现排名,再个性化推送受众表达了喜爱的相似内容。同那些精准投放的广告一样,这是基于商业逻辑的运行方式。
但这背后带来的是用户只能看到那些他想要看到的内容,而非他需要看到的内容,用户接收到的观点和信息高度一致化,造成“回音室效应”。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人沉浸在娱乐化的同质信息中,加上对键盘侠等带节奏的言论听之信之,一旦出现重大事件很大程度上会导致“群体极化”现象的发生。
二、后真相时代下的舆论引导
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博弈下,微博已然成为发表公开声明的重要阵地,更被网友们戏称为瓜田。在声情并茂、“有图有真相”的小作文发出后,网民只关心有没有吃到好瓜、有没有吃全瓜,而瓜本身却成为了背景板。“公开发表”成了自媒体发声的重要目的,“吃到瓜”成了传播发酵的一大动力,而“事件真相”本应最核心的点,却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这就是“后真相时代”的特征。
这也为后真相时代下的舆论引导发起了挑战,而民生新闻在选题选取、新闻陈述等方面更应加强媒介素养,做好舆论引导。
(一)民生新闻主动引导舆论,坚持新闻专业主义
轰动一时的“江歌案”事件,受跨国、人性等因素引发了网友们的高涨情绪,有不少自媒体抓住用户痛点,写下大量猜测性的煽情化报道,但凤凰网团队在第一时间发布一手的庭审消息,不夹杂任何主观情绪,忠于事实的呈现和转述,彰显新闻专业主义的光辉。
即便庭审现场不允许摄像、拍照和录音,也将独具一格的创意融入报道中,请法庭画师描绘庭审画面,不加深矛盾冲突的同时让受众保持理性判断,营造了正向客观的舆论氛围。
(二)践行不煽动用户情绪的社会责任
海量的网络信息袭来,稀缺的注意力被分散,假新闻、反转新闻难辨真伪,而民生新闻作为信息筛选和观点引领的把关人,其意见领袖的作用更为突出。在两个舆论场的交融下,民生新闻栏目影响着舆论走向,极端性言论、强感性的评论都不为正确的选择,易形成网民的非理性思维,传播范围越广,负面影响就越大。作为引导舆论的主体,避免断章取义的报道,控制网民的易变情绪,传播理性、有态度的新闻事实是后真相时代下民生新闻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三)严禁非公有资本进入采编业务流程
2021 年底,发改委征求意见,要求非公有资本不得从事新闻采编播发业务,非公有资本不得投资设立和经营新闻机构,不得引进境外主体发布的新闻[5]。
政策层面的严格规制,会使经济利益的驱动对民生新闻的作用减弱,将有力地遏制反转新闻、假新闻的发生。
三、提高媒介素养的必要性
媒介素养是指传者或受者看到各种信息时,表现出来对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6]。
思索媒介资源的起始动机,正确地理解新闻报道,勇于用辩证性思维批判新闻事实,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借新闻背后的价值意义完善自我,促进社会进步。
媒介素养分为组织媒介素养和个人媒介素养两方面,组织媒介素养强调专业新闻媒体机构的传播能力,个人媒介素养则侧重公众使用媒介接受信息时的理性思维。
(一)提高个人媒介素养
受众的媒介素养表现为获取、分析、评价、传播四个阶段。
互联网平台大多分为带有搜索引擎功能的信息平台和被动接受的社交性平台。信息的获取既体现媒介技术的精准算法推送,又考验受众查询信息、收集信息的能力。
分析阶段,受众需在万千信息噪音下选择更有价值的新闻,并读取新闻内容,判断新闻是否属实,内容逻辑性是否通顺,传播者的观点或意图是否客观中立,新闻信息产生的背景、经济、政治等因素影响程度,只有全面考虑其背后的价值导向,才能深刻意识到新闻传递出来的真实信息。
而传播者基于自身立场,定会在一定程度上掺杂个人价值观,这就需要受众对其内容进行质疑和批判,以辩证性看待整体。
当今,传受一体化的界限更为模糊,随手转发就将受者变为传者,此刻,受众或多或少会沉浸在传播者的情绪扩散下,应保持理智,减少对信息的再加工,对外传递客观准确的信息。
(二)提高组织媒介素养
新媒体的崛起,自媒体的爆发,使得新闻工作者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在延续自身责任和业务的同时,媒介融合拓展之路慢慢走上正轨,“中立者”“倡导者”都无法单纯地诠释新闻从业者的新定位。
1.由单媒体向全媒体转变
AR、VR 等互联网技术融合创新改变了民生新闻的采编播形式,同时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收集传统的图文素材之外,新闻工作者还要采集音视频,以呈现一次采访多种采集多渠道分发的全媒体报道。
2.由把关人向引导者转变
近年来,舆情发酵的基本传播路径大多是,公众在微博等社交平台设置议程,公众议程影响媒介议程,舆论风暴倒逼政府议程,把关权力的被迫下放使得新闻工作者难以控制消息源,只能化身舆论的引导者,疏通受众的高涨情绪,宣扬正向的新闻议题。
3.由新闻采集者向新闻整合者转变
互联网盛行的当下,民生新闻栏目也需要重视品牌的运营。新闻媒介机构应培养或聘请新闻产品的运营团队,从产品、内容、社区、数据、留存等方面考量新闻价值,整合网络新闻产品,做出有特色、有价值的民生新闻。
四、新闻专业人才的储备与坚守
2018 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曾被提出并要求增强,新闻媒介机构需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而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则是从事新闻工作必备的基本功,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新闻报道的质量及新闻事业的发展,开展新闻专业人才储备属必不可少。
(一)提高思想政治素养
从事新闻工作,学习、落实并宣扬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工作中自行使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及方法论,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理论素养。而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是新闻专业人才必需的政治素养。
(二)提高业务素养
新闻工作者需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超强的业务能力,在融媒体的背景下,用创新意识和能力开发创造更多新闻产品,利用现代化技术制作可视化新闻等交互式传播形式。
(三)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职业道德既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又需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民生新闻的播报中,以人民为出发点,维护新闻的客观真实,将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思想融入新闻报道的传播中。
(四)提高法律素养
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法律素养,不仅要科普法制观念,还应掌握新闻传播相关的法律知识,善于做好正确的新闻报道,并坚守落实正向的舆论监督。这也能更为有效地避开假新闻、反转新闻的频发,用新闻媒体的专业性判断超越司法审判等现象。
结语
当尼尔波兹曼担忧人类崇拜技术并最终被技术所异化时,当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将沉迷文化工业的受众看作是缺乏抗争精神的被动主体时,当达拉斯·斯麦兹揭示资本控制借助技术力量对受众进行剥削从而将其变成可再生产自身的劳动力时……当受众被冗杂的信息覆盖真相难以揭示,对精准算法等技术由崇尚变为抵触,对剥削情绪价值慢慢臣服,媒介素养与教育会让我们重拾传播者的主体性,坚定中立客观的舆论引导之路,避免假新闻、反转新闻等现象的发生,真实地报道民生新闻,更快地揭示民生新闻的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