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对路径探究
2023-10-25李倩
李 倩
(广州大学 广东 51000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强调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1]高校网络舆情是指高校内部通过互联网对其所关心的特定社会事件发表评论和见解,是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而融媒体则是为实现特定价值目标,充分利用各媒介载体的优势,全面整合新旧媒体特点,实现“资源互补、内容兼融、宣传互触、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融媒体时代催生出以抖音、快手、B 站等短视频平台;QQ、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社交平台;小红书、知乎和今日头条等客户端一系列自媒体平台,极大满足了当代青年的成长发展需求和日益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为青少年思想交流、情感碰撞、信息传播、情绪宣泄提供了平台。与此同时,融媒体时代淡化了媒体人和受众的界限,加速了网络舆情的发酵,对青年学生思想和行为造成负面影响,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基于以上考量,结合融媒体时代背景整理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并分析高校在应对网络舆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进一步探索高校如何有效应对网络舆情。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
(一)高校网络舆情发生的瞬时性与突发性
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传播形式也更为多样,传播信息方式简单直接且传播者身份隐蔽,使信息传播门槛降低。新媒体平台为大众提供了开放且自由的话语空间,赋予了网民自由表达和创作的权利。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开放性、包容性较强,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表达意愿。在这种传播“低成本”和表达“无门槛”的环境下,高校网民的活跃度高,网站、微信、微博等均可能是网络舆情爆发点,任何事件、谣言、负面评论都能成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导火索”。受新冠疫情影响,师生线下活动范围受限,线上互动交流增多,进而加剧了网络舆情的风险。公众对高等教育领域期待值过高,面对负面舆情容忍度较低,一旦发生高校舆情事件,极易被置于网络舆论的风口浪尖。
(二)高校舆情主体的特殊性与非理性
高校网络舆情主体知识层次高、参与意识强,主要包括高校教师和学生两部分。高校教职工在知识储备、文化涵养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备受认可,使其在各个网络平台具有优于社会大众的舆论影响力。高校学生好奇心重且表达意愿强,由于缺乏社会阅历,心智发育尚未成熟,易受到网络多元思想的冲击和影响,看待问题角度相对片面,倾向于情绪化表达,这种非理性的表达方式,催化高校网络舆情不断发酵。青年大学生能迅速捕捉到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和敏感问题,对共同经历和参与过的校园话题尤其关注,受从众心理和猎奇心理影响,难以进行理性分析和有效鉴别,易情绪化表达观点,发表不当言论,造成一定的“信息污染”,导致个别观点被非理性传播。
(三)高校舆情内容的复杂性与多元性
高校网络舆情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涉及学校本身形象和名誉,如意识形态、校园安全、权益保障等。二是关于教师的学术诚信、师德师风等方面内容,如论文剽窃、学历造假、性侵等。三是出现在学生群体中个别、偶尔事件。如校园欺凌、失踪、自虐、自杀事件等。高校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领域,高校青年师生是意识形态渗透和浸染的最重要对象。互联网因其成本低、隐蔽性强、破环性大,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场所。作为“网生代”的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关键期,部分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向大学生渗透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易受网上多元思想的冲击和错误言论的影响,弱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冲击着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四)高校舆情传播的互动性与难控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类门户网站、社交论坛,尤其是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出现导致网络世界的去权威化、弱中心性等特征日益明显。[2]大学生常在自媒体平台发表言论,无形间扮演着信息“接收者”“加工者”和“传播者”等角色。自媒体是网络舆情的重要载体,亦是网络舆情的助推器。校园网民抱着“吃瓜”心态,在网络社交平台中看似不经意的转发、评论导致各种负面言论和不实信息通过线上线下叠加发酵,无形间成为舆情事件的推动者。在特定的校园网络空间内,师生网络参与性强、群体言论共情度高,校园网络舆情极易出现“几何式”扩散,推动网络舆情“升温发酵”。在人人传播的背景下,网络舆情很难被批量清除、有效控制或直接干预。如若舆情事件的主体是学生,舆论更多倾向保护“弱者”。高校往往耗费巨大成本,仍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加速舆情发酵。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现实挑战
(一)高校舆情应对意识薄弱
高校网络舆情是反映学生思想动态的一个重要窗口,学校各部门要给予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和积极引导。[3]高校网络舆情从内容上分为权益和表达,尤其是涉及师生群体自身利益的网络舆情事件屡见不鲜。一方面反映出学校沟通协调机制不健全,师生群体权益诉求机制不完善,缺乏线下表达诉求的有效渠道,存在信息不对称,以致于师生通过网络平台发泄对学校积压的不满、焦虑、抱怨等情绪,一旦处置不力或不及时,网络舆论极易转变为“网络暴力”,直至催化成实际行动,引发群体骚动,影响校园治安秩序。另一方面反映了高校对师生网络上的表达监测预警不到位,师生通过互联网表达情绪、态度、意见与要求,旨在以此形式参与校园管理,如若学校能及时响应,也不会使负面表达通过聚合效应发酵成舆情事件。
(二)高校网络平台监测困难
融媒体时代,模糊了媒介边界,打通了信息壁垒,使高校师生获取信息和交流思想变得触手可及,同时也为网络舆情监测埋下隐患。一方面,以互联网技术作支撑,获取信息易操作且便捷高效,碎片化、海量化的信息给高校网络舆情监测带来了挑战。另一方面,师生拥有话语自由权,网络也赋予了其摆脱社会角色束缚发表言论的机遇,在缺乏相应监管和约束的网络环境下,传播信息速度快,易出现引发高校网络舆情的风险点。此外,高校自媒体平台分散,除登记在册的官方平台账号外,还存在以专业、班级、社团等名义开设的集体账号,或因教研活动需要开设的公众账号和多种多样社交平台注册的私人账号,这也大大增强了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难度。
(三)高校舆情队伍缺乏专业性
舆情工作本质上来说是做人的工作,高素质舆情工作队伍是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开展的基础和关键。互联网日益成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战场,高校作为舆情应对与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更应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其实在网络舆情形成前期,信息关注效应已经形成,舆情发酵土壤已经具备,但由于时间限制尚未形成大规模热烈性讨论。然而,高校内部并未形成力量整合,缺乏专业团队对可能引起舆情的信息进行收集研判,传递信息存在一定滞后性,以至于网络舆情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局面。党委宣传部、各学院辅导员、班主任等所接收的信息源庞杂,真假难判,如若未能对网络中各类错误思潮缺乏有效的甄别和及时教育引导,则会影响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影响校园的安全稳定。
(四)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方式单一
融媒体背景下,网络舆情的生成、发酵、传播周期明显缩短。网络舆情在发酵前期关注者和参与者人数陡增,网民表达最为活跃,网民情绪急速积聚,是舆情处置的最佳时期。[4]但高校多站在管理者的角度,缺乏人性化的应对方式,对前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采取漠视、回避的态度,事后补救往往收效甚微。有些高校的主流媒体未能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存在“堵”大于“疏”的情况,用删帖、撤评等方式打压校园网民舆论,更甚者回应不及时且避重就轻等,给小道消息和流言蜚语滋生的机会,致使舆情非但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反而使舆情愈发高涨。其他主体绝大多数是从加速期和成熟期才加入讨论,在此情况下,原本的舆情出现较大程度的偏差或失真,即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给学校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不会随衰退期而消散。
三、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
(一)预防疏导在前,完善舆情预警机制
网络舆情预警在于提前发现危机的苗头,及早预判舆情的走向,尽快统筹各部门做应对准备。一要建章立制。根据网络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出现的新问题,通过规章制度对高校媒体和学生网络行为进行规范管理,使师生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与思想同样受制度规范的调整与约束。二要制定舆情预警方案。梳理网络舆情风险点,明晰判断标准和预警方案,根据事态发展及时调整,建立一套完备的舆情调查、分析、研判、预警、应急、反思系统。三是成立舆情预警团队。一方面,可招募舆情分析团队,对舆情进行科学预警和动态跟踪,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在重要事件和节点进行舆情监控,提高工作实效。另一方面,可发挥高校思政和宣传队伍的作用,召开主题研讨会,从舆情的预防、网络技能和舆情引导等多方面进行培训,提升网络舆情监控的风险观念、责任意识和业务能力。
(二)加强网络监管,健全舆情监测系统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高校需对网络中潜在舆情风险因素或已产生的舆情进行全面监测,以便及时引导和监管。一要以“校内收集为主,校外反馈为辅”,完善网络舆情信息收集渠道。依托高校网络平台作为信息收集的主要渠道,注重与地方网信办、地方公安、舆情信息研究中心等定期了解网络中带有明显倾向性的舆情信息和大学生普遍关注的时事热点信息,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和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二要加强网络舆情平台监测,对校内官方网站、微博、论坛等平台信息注册要求采取实名制登录,或采用IP 地址绑定,严格监督检查,进行舆论监测,加强校媒平台信息发布的审核制度,规范信息审核流程,加强新闻稿件的审核把关。三要建立健全信息反馈渠道,开设“线上线下”权益咨询投诉渠道,引导师生运用合理的途径表达利益诉求,保障高校师生群体的利益诉求。
(三)利用媒体优势,强化网络舆情引导
运用融媒体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是当前宣传工作重中之重。高校应转变工作思路,利用融媒体得天独厚的优势,抢占网络思政育人阵地。一是依托微博、微新公众号、B 站、抖音等新媒体平台,通过推送、短视频、Vlog等形式,吸引青年学生注意力,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引导力和感召力。二是通过发布紧跟时政热点新闻和师生关注的权威资讯,提升校园官媒的关注度和影响力,针对师生热议的话题和难点问题,设置专栏板块,营造积极正面的网络舆论环境,形成健康向上的网络生态。三是把握课堂教学主渠道,通过资源整合,打造一批精品网络课堂,开设网络舆情案例研讨会,将政治意识与法律意识、网络安全意识贯穿于思政教育全过程,帮助树立网络自律意识和正确的融媒体观念,提高青年学生对网络舆情和不良信息的辨别和防御能力。
(四)抢占网络阵地,提高舆情应对能力
网络舆情的应对与处置的关键要把握好时度效,做到“信息灵、反应快、处置得当”。[5]在融媒体时代,主动意味着对舆论话语权的掌握和舆论引导的制高点的占领。为此,一是组建网络舆情斗争的“正规军”,利用官方媒体平台主动发声,最大限度利用媒体传播的“首因效应”,从而压缩流言和谣言的传播空间,加强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性和权威性。二是与校外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互助合作、资源共享、及时澄清不实内容,赢得学生和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发生网络舆情事件后,发挥主流媒体的权威优势,或是自身端正态度,澄清事实,以正视听;或是从权威的角度、专业人员的视点来答疑解惑,不回避问题,不搪塞疑惑。三是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通过党团组织培养学生干部,在出现网络舆情事件时引导网上舆论,发布有见地、有代表性的言论,以强化主流言论,引导舆论走向。
结语
当下在“人人皆媒体”的传播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由“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的案例屡见不鲜。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须以预防为主,完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健全监测系统,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度、效,抢占网络舆论阵地和主流话语引导权。同时,高校也应在处理网络舆情事件的实践中及时反思总结,不断提高网络舆情的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