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体育体操课程教学现状的研究
2023-10-24刘莉业
刘莉业
摘要:由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关于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为我们当前各个学校的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在“双减”政策以及新课程的影响下,高中体育体操课程教学也逐渐被重视,承担起了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本文通过对现阶段高中体操课教学中存在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根据现状结合陶行知教育思想提出具体的对策,探讨高中体操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对于中学生体操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体操课;高中体育;现状分析;对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于青少年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方向性内容,加上国家在2021年开始正式推行的“双减”政策,更是让青少年学生真正实现“减负”,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课余文化生活。体育教学作为我国高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特别是将体育成绩纳入到“中考”成绩后,让更多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体育教育,体操教学作为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主要内容,除了能够增强学生体质,更加需要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在体操课堂上的创新能力。
1.高中体操教学的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国家对体育教学十分关注,以体育教学带来学生体能素质的强化是体育教学实施的初衷和落脚点。体操教学作为体育教学的基础内容,在提升学生体能素质等方面优势明显。开设体操课程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帮助学生形成体育运动意识,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当前高中学生很少参与户外锻炼,多数学生身体素质较差,甚至不达标。体操教学能让学生得到系统化的体能训练,循序渐进地提升身体素质。体操运动在培养学生意志力、塑造健全人格方面也有促进作用。作为一项考验意志力的运动项目,让学生在长期锻炼的过程中感受到生理与心理的变化。体操运动比较柔和,且带有明显的性质,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整体气质,达到情操陶冶的目的[1]。
2.学校体操教育的重要性
2.1设定正确的美学
体操是一种由优美的身体或肢体进行的优美、协调和有节奏的运动,由身体进行支撑以支持音乐。它显示了这项运动的外部特质,例如自然、流畅、平衡、对比、和谐和优雅。展现隐藏在体内的柔韧性、力量、速度和敏捷之美。同时,这也使人们感到自己在创造优雅的人类智慧和人体的自然美,并通过新颖、富有创造力和美丽的动作展示出来,而运动员完成动作后的意志品质,思想和感觉则具有精神美,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完美结合,不仅增强了从业者的美感和节奏感,而且激发了从业者的丰富想象力和表现力,树立了正确的审美方法,并赋予了社会文化生活以美感、旋律和多彩的色彩。
2.2培养思想开明,品德高尚的人才
学习体操的全过程需要学生积极、热情的态度,专注、精确和细致的工作作风,永不满足,富有创造力的精神以及执着而勤奋的精神。通过锻炼自己的技能,他不仅可以改善品格,逐步形成美丽、优雅、热情、勇气、坚定和温柔的完美品格,而且还具有积极进取和机智,这有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此外,体操还可以增强从业者的集体观念和集体合作的机会[2]。
3.高中体操课教学现状分析
3.1教学方法老旧,忽视学生的主导地位
目前的高中体操教学中,多数的体育老师都比较关注体操知识的教学,但是对于学生接受能力并不是十分关注。在进行体操动作教学的过程中,只重视对动作单纯的教学,忽视了学生对于动作的理解能力。目前的体操教学中,老师重视学生对于体操动作熟练程度的掌握,但不重视学生对体操动作的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多数学生在体操学习的过程中,仅学习体操标准动作并不了解动作。我国目前的高中体操教学中,普遍都是老师一味的讲,学生被动的听,整个体操课堂十分乏味和枯燥,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很无聊,只是模仿老师的动作,没有自己的创新。
3.2师生关系一般,缺少课堂互動
在传统教学中,老师就是严厉的代名词,对于老师需要尊重是我国千年文化传承的“死规定”,高中生多数都处于青春期、叛逆期,不愿意和老师进行交流和谈心,师生之间缺乏最基本的交流。同时,高中体育老师一般都承担好几个班的体育教学任务,学生较多,学生的个体差异明显,但是老师却没有办法做到兼顾,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经常出现,天赋较好的学生觉得动作简单,天赋一般的学生觉得十分困难。导致整个高中阶段的体操教学得不到好的发展[3]。
3.3课堂科学评价体系不足
目前多数体育老师对于中学生体操成绩的评分标准,主要根据学生对于课堂教授的体操动作的掌握熟练程度,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在这种标准下,学生们也认为,想要获得高分,只需要把老师在课堂上教学的体操动作完成就能完成课程要求。这种片面的评分标准,让老师和学生都错误认识了体操教学实际目的,唯一的评分标准也限制了中学生在体操课堂的创新行为。
3.4高中生学习压力大,对体操重视程度不高
目前我国虽然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弱化家长老师和学生应试教育的思想,但是基于现状来分析,社会各个层面还是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为学生的考试成绩会直接影响高考志愿的填报,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学生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实践用于学习每个科目的知识,在课余时间还要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在晚上睡觉时间还要进行题海战术。同时还要承受老师和家长给予的种种压力,让高中考生们疲惫不堪的身体又更加烦躁。高中生日常的这种忙碌现象导致其根本无法将精力放在体育课,更不可能放在体操课程上,这就导致高中正常的体育课程都无法开展,影响了正常体育课的教学秩序,同时学生们宝贵的锻炼放松时间也无法得到保障。
3.5部分学生认为体操动作难度大,心理挑战能力弱
体操课程由于需要学生们较高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肢体默契配合程度,这就导致很多高中望而却步,认为是他们无法完成的体育课程,况且要想学会体操还需要一定的领悟能力。所以在体育课程中,学生对体操课程的参与度不高,不能很好的完成体操老师关于体操动作的要求以及体操课程布置的联系动作。由于现在的高中生均为新生一代,从小就被家长娇生惯养,也从未真正面对自己的弱点也很少受到挫折的打击,在此背景下,学生们在学习体操过程中,往往表现的扭扭捏捏不敢大胆迈步第一步,不敢挑战自己的软肋,导致体操课程即使在正常开展的情况下达到的效果常常不尽人意。
3.6高中体育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创新性
由于体操课程是体育课程中近年来新增加的课程之一,高中的体育教师们还是沿用体育课程中其它课程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往往是不使用的,这也给学生们在学习体操的过程中带来一定的困扰。其次,由于部分体育老师受自身学历的限制,虽然老师自己已经很好的掌握了体操每个项目的重点和难点,但是在给学生讲解的过程中由于自己知识的贫乏无法清楚的向学生传达导致学生无法很好的领会体操的精髓。其次,体操课程老师缺乏一定的创新性,无法很好的跟时代的发展,对现有的体操动作和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和创新。之前体育老师做示范学生跟着学的模式显然已经不满足现在高中生体操教学的需要求。在新课改和新课程的背景下,还存在体育老师对新课程改革的定义要求理解不清楚的现象,导致现有体育教学的改革进行不彻底,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也无法很好的让学生参与[4]。
3.7学校体育设施陈旧,限制体操教学的进展
随着社会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很多学校借助新媒体工具来建设学校的校园文化,通过新媒体工具来营造学校的学习氛围和宣传学校的形象,以此来提高学校在社会中的关注度。但是学校没有意识到,体育课程同样也可以很好的提高学校的对外形象。导致学校对体育课程相关的硬件设施资金投入不够,对体育老师的相关培训不到位,严重的限制了体操课程的发展以及体操教学体系的完善。由于缺乏体操的相关设施,学生的体操课由于无相关体育课程的配套设施,导致学生只能徒手练习一些动作,正常的体操课程无法开展。
4.高中体操课对学生培养对策
4.1创新教学评价机制,提升体操教学实效
在高中体操教学中也应着手教学评价机制的调整,不再过分强调技能考核,增加评价指标,让学生能发挥能动性,实现多元化的发展。在体操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阶段性进步情况,做到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结合。在教学评价时也应丰富评价主体,让学生参与到评价,学生自评、同伴点评、教师点评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评价查缺补漏,更好地提升。
4.2教育理念的融合
由于现代高中体操教学的内容与社会实践存在显着差距,体操的社会价值在下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在下降,因此体育教师需要意识到教育的结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体操教育对提高身心素质、安全教育的作用。学习体操技术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对体操的魅力和体操意义有着更深刻理解,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了更丰富的学习经验。
4.3融入安全健康教育,提升体操教学社会实效
鉴于当前体操教学社会实效较低的实际,应通过教学改革让体操教学与社会相结合,融入学生的社会实践中,提升体操运动的社会实用价值,让学生感受到体操运动所带来的运动乐趣。在体操教学中可以将体操教学与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结合,让学生在体操运动中提升身心素质,加强自我保护,对体操学习产生积极情感,感受到体操运动的附加价值,积极参与到体操运动中。
4.4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引导学生独立学习的领导者。他们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对于在大型高中班级推广体操非常重要。很多高中缺少体操老师,除了学校领导着重于扩大体操教师培训,加强教师培训和提供专业人才外,教师还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和专业水平。例如,可以制定相关计划,阅读与该行业有关的书并积极参加职业培训,通常进行锻炼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实践技能,掌握专业知识并不断提高实践技能和培训水平。同时,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和互联网获得相关信息,以同时提高理论和实践能力并获得全面的完善。
4.5运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对高中体育体操课程发展的启示
生活本身就具有良好的教育性,所以高中体育课程体操教学不能将教学局限于书本,而是要为学生创新出“更接地气”的教学体系,继而达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此处以生活化教学方式为例,体育教师要致力于寻找生活中的体育知识,促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生活体验,更加全面、真切和高效的理解及掌握体育技能和知识。如,在开展“体操”教学活动时,教师不要单纯的按照书本上的内容进行授课,而是要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体操运动体验搬迁至课堂,教师则需要结合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掌握的体操知识,实施系统教学和强化教学并鼓励学生将课堂学习的“体操技术”,应用到生活体操运动之中[5]。
4.6打造创新性体操教学平台,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需求。除了体操课堂的教学,还需要通过建立体操俱乐部,让学生自主探索体操课堂的学习内容,来加深对体操教学内容的理解。根据高中体操教育的现状和教育需要,学校要注意改善体操课程的教育环境,及時更新体育教学场所和设施,促进学生学习。此外,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达的练习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体操比赛和表演,让学生形成体操练习过程中所需要的创新思维。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开放的体操学习系统来做到这一点。教师设定体操课教学的创新主题,引导学生在所学基础上积累体操艺术,学生在体操课上培养创新思维。
4.7打造开放性体操课教学机制,合理开展教学评价
在高中体操课堂教学过程中,为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需要着力改进教学内容,打造创新课堂,开展公众评价工作。体操课学生学习评价时,要打破传统单一的成绩评价方式,关注学生日常学习成绩的测试,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融入评价体系。例如,如果正在检查学生的体操动作熟练情况,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测试要求做出动作,教师根据学生准备的动作的质量、新颖性和熟练程度对学生进行评分。通过创新开放的考核方式,鼓励学生在掌握基本动作和技能的基础上,大胆探索适合体操教学的客观考核机制。
4.8学习目标与考核内容的统一性和灵活性
体操教学的基本目标是通过掌握体操课所设置的教科书的基本内容和培养领导能力,能够对初中和小学体育课的体操教学做出反应。每个级别的学习目标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灵活确定的具体学习目标。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估和评价必须与其学习目标相一致,并以体操教学的主要目的为基础。同时,为了更客观、准确地评价一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成绩和能力水平,正在采用不同难度等级的分步评价法。
4.9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能力培养的积极性
教育层次的划分使学生对当前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初步的定位,准确地为自己确定学习和努力的方向。通过网络互联互助,广泛的学习交流,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确定的学习方向和老师提出的各种要求,主动完成任务。网络组合的每一个职责都在课堂内外相互支持、交流和学习的实践中检验了体操教学技能的水平,并结合了多次实践经验和经验。通过不断的自我完善和学习,使得体操学习的整体水平和教育效果得到了全面提升。
5.结语
在新课改和“双减”政策共同推进的社会背景下,高中体操教育,也需要以全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进行全面的改革,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符合新课改背景下的素质教育,使得中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涌泉.新课程下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和解决方法[J].新课程,2021.
[2]张艺茹.高中体育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的现状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1(15):3.
[3]颜依莎.新课标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现状与创新研究[J].成才之路,2021(26):2.
[4]赵勇,郑晓梅.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J].田径,2021(11):2.
[5]侯海琪.基于核心素养下体育课程改革现状的研究分析[J].拳击与格斗,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