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双城经济圈建设下成渝地区高职院校装备制造大类专业发展的研究

2023-10-24邓杰何玉辉

时代汽车 2023年20期
关键词:专业建设高职教育

邓杰 何玉辉

摘 要:装备制造大类专业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乘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东风,必将迎来一段高速度、高质量和高水平的发展期。本文以川东北7所和重庆地区30所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从近年两地区的装备制造大类专业开设情况入手,发现川东北地区受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限制,存在院校个数较少、专业开设重复度较高等显著问题;而重庆作为直辖市,经济发展较好,院校分布均匀,专业开设度较川东北地区有明显优势,但仍存在专业覆盖面窄、重复度较高、热门专业扎堆及部分专业未开设等现象。对此,提出瞄准需求,找准符合地方、院校和企业发展的平衡点;坚持自身优势,走特色化办学;审时度势,吃透国家地区政策,迎合发展契机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成渝双城经济圈 高职教育 装备制造类 专业建设

民族复兴,教育先行。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本文以川东北地区和重庆地区37所高校为例,研究成渝经济圈建设对经济圈内装备制造类专业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提出瞄准需求,找准符合地方、院校和企业发展的平衡点;坚持自身优势,走特色化办学;审时度势,吃透国家地区政策,迎合发展契机的发展路径。

1 川东北和重庆地区经济发展概述

川东北地区包括南充、达州、广安、巴中和广元五个地级市,位于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区域,属于多山多丘陵地带。2019年,川东北地区GDP总量超过7310亿元,占全省总量的15.6%。而2020年在新冠疫情和国内外形势转变影响的影响下,川东北地区GDP总量仍保持在7000亿元以上,较上年增长了280余亿元,达到了7500余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15.63%,总量占比较上年持平。从数据上来看,川东北地区在遭受新冠疫情等重特大突发情况的影响下,经济运行良好,稳定性较高。

重庆作为成渝经济圈核心城市、长江上游经济区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2019年,全市GDP总量为23605.77亿元,较2018年增长6.3%,三大产业分别为1551.42亿元,9496.84亿元,12557.51亿元。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为25002.79亿元,比上年增长3.9%,三大产业分别为1803.33亿元,9992.21亿元,13207.25亿元。可以看出,重庆市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大, 经济增幅明显降低。

2 川东北和重庆地区专业发展基本情况

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装备制造大类专业包括机械设计制造类、机电设备类、自动化类等共计68种专业。通过查询2020年四川省和重庆市开设了装备制造类专业的高职院校数据,四川省共有50所,共开设装备制造类专业38种,占装备制造专业大类的55%左右,共有装备制造类专业在校生70031人。开设专业最多的学校为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共计开设19种专业,专业最少的学校有3所,均开设1个专业,为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和成都艺术职业大学。

重庆市共有30所高职院校,校区所在地分布均匀,累计开设智能控制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等286个专业,开设专业27种,共有装备制造类专业在校生34633人。见图1。

川东北地区共有高职院校7所,共有在校生5783人,占四川同类型学生的8.2%。其中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专业个数和在校人数均居首位,在校生2690人,共计开设专业13种,以数控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在校生人数最多。见表1。

3 高职院校发展问题简析

随着近两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各职业院校的办学规模也会随之增长,势必会出现高职学生井喷的现象。然而教学质量的提升并不一定会满足“量变引起质变”这一规律,这就要求学校自身内涵的提升。目前来看,川东北地区包括川渝两地的高职院校,均面临着学校自身条件不完善、专业开设不科学、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以及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留不住毕业生和吸引不来高水平人才的困境。

3.1 教师盲目参加热门比赛、未回归课堂

最近几年,互联网+、挑战杯、教学能力大赛等重大赛事吸引了几乎所有高校的目光,赛事成绩也被作为衡量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映射着该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师资力量。同时,教师在职称评审上,赛事成绩所占的比重的也越来越高,也使得老师“重比赛、轻教学”。以教学能力大赛为例,有的老师为了取得好成绩,在准备比赛过程中采取“一切工作为比赛开绿灯”的方式,对比赛内容反复演练和修改,但比赛内容却少有在正常教学中实施,这就违背了以赛事促教学、以教学提升赛事成绩的宗旨。而对于学生,虽然跟着老师参加一些比赛,可以从比赛中检验學习质量和应用所学知识,为以后的就业奠定基础,但却也存在在老师参赛中“当演员”的情况。

3.2 专业开设覆盖面窄、重复率高

作为老生常谈的话题,专业设置重复度,是指同一专业在不同学校的设置情况,同一专业在越多学校设置,说明其专业设置重复度越高,专业特色越不明显[2]。

由表2可看出,以四川省高职院校自动化类专业开设为例,专业开设呈现两极分化情况。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这三个专业开设院校最多,分别达到了32、23和18所,这些专业的院校数分别占自动化类专业的64%、46%和36%。而智能机器人技术、工业互联网应用、智能机电技术和计量测试与应用技术四个专业均未开设。这也侧面说明了,知名度越高的、开设专业时间越长的专业开设的院校越多,也说明这些专业在该院校的师资也越雄厚。

3.3 校企合作手段单一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與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在当前新冠疫情和国内国际复杂环境下,企业招工难,学生就业难,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校企合作则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既可以缓解企业需求,也可以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可以实现双赢。

然而有的情况下,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不够落实,以生产实习为例,学生在校期间(除大三下顶岗实习)会有进企业实习锻炼的机会,但他们往往工作在企业的一线,实习功能单一,使学生忙于为企业生产,而忽略了深入企业、提前了解企业、学习企业,最终反馈学习、提升学习动力和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4 探索发展新路径

4.1 瞄准需求,找准符合地方、院校和企业发展的平衡点

为了提升地方经济,瞄准学校、地方政府和企业需求,需要找准专业发展契合地区产业发展之间的平衡点。地方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建立协同机制,定期不定期召开教育和产业发展交流会,确保在发现问题的同时,及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期通过政策性手段引导高校专业设置,高校通过科学的专业设置,培养符合行业发展的科技人才,科技人才助力企业发展,企业获得良好发展反哺地方经济,形成地方政府、高校和企业的良性互动闭环发展。

4.2 坚持自身优势,走特色化办学

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高低,和当地的地区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由2020年四川省年鉴可以看出,成都地区经济总量为29523.3亿元,占四川省经济总量的60.75%,是川东北经济区的3.89倍,体现在学校数量上,成都地区的高职院校数量占四川省的44%,是川东北的3.15倍。从侧面也能看出,成都地区贡献了四川经济总量的六成以上,位于该地区的高职院校获得的资源相应的就更多,获得的生源质量也就更高。这也和四川省的省情相符。

把握自身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和潜力,明确自身优势,坚持特色化办学模式,培养符合地区行业发展的人才,其要义在于高校把握地区经济发展脉搏的同时,保证自身办学优势,避免盲目追求办学热点,趋于大同化。川东北地区和重庆地区,是成渝经济圈的核心地带之一,职业教育发展经验丰富,取得了诸多成绩,但川东北地区地区经济发展较落后,装备制造业较少,以南充三环电子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主要涉及电子元器件、家用电器和特种陶瓷等产业的研发、生产,十分契合装备制造类专业学生就业,区内高校可与该企业开展深入的校企合作。而重庆地区,汽车业作为王牌产业,拥有长安铃木、长安汽车、力帆汽车等众多汽车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势头将直接影响重庆经济,重庆拥有重庆交通职业学院等以汽车专业为主的院校,可创新开展校企合作,摒弃原有合作模式中的糟粕,开展更加契合专业建设、行业发展的新模式。

4.3 审时度势,吃透国家地区政策,迎合发展契机

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重大决策部署,并于2021年10月20日发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3]。

基于《纲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将是双城经济圈的重头戏,“依托成都、德阳重大装备制造基础,两市共建重大装备制造基地,建设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推动成都东进,以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重点,将成都东部建成与重庆联动的重要支点。”这将为高职院校提供就业岗位及财政支持,高职院校为经济圈建设输送所需的人才。成渝经济圈高等职业教育如何乘着经济圈建设东风,并将其转化为支撑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驱动力和硬件基础,将是未来经济圈内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抉择。

基金项目:中国通信工业协会2021年度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课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适应性研究(项目编号:ZTXJGXM2021002)。

参考文献:

[1]施南奇,张德文.新发展理念下高职专业设置与地区产业发展契合度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1(23):34-38.

[2]郑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契合度研究--以杭州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5(2):8-12.

[3]中共中央、国务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2021年10月20日],]http://www.sc.gov.cn/.

猜你喜欢

专业建设高职教育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
微商思维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内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