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评价的体系架构与机制

2023-10-24刘国

时代汽车 2023年20期
关键词:教育评价新能源汽车课程思政

摘 要:推动课程思政的教育质量评价,可以更好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评价体系构建可以增强课程育人功能,激发教师育人意识,进一步增强课程育人的衔接性和有效性。课程思政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当立足于专业本身特点、评价对象的现实状况、参与评价对象的组成等因素,优化评价指标,动态调整各指标的权重,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以期望通过科学的评价推动课程思政教育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课程思政 教育评价

1 引言

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可以有效提升课程育人的功能,更好的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目前,课程思政存在“硬融入”和“表面化”等现象。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着力破解这种现象,提升课程的育人作用。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职教体系,但高职院校的学生出现思想上不够重视课程学习,工作过程中主动性、积极性不够,政治素养不够高,担当意识和自律意识不强等问题。高职教育如何加强课程思政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提高人才工作的岗位意识,是广大教育和科研工作者的工作重点。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不断猛增,这就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进行生产、销售和维护。开展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思政评价可以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课程思政教育质量评价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和高技术的主阵地。这种目标的实现不但需要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需要思想上的教育和熏陶。课程思政作为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的主要抓手,其教育质量的好坏,需要进行相应的评价。课程思政的教育质量评价不但能够找到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还可以提升课程思政实施的积极性。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课程思政”文献检索和分析,我国在“课程思政”教育质量评价方面比较欠缺,缺乏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本着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构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质量评价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还有利于改进教育评价的标准以及完善评价制度。

3 课程思政评价的体系架构

构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质量评价体系需要分析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分别为谁来评、评价谁和如何评。合理确定评价的主体、评价的课题和评价方法才能切实开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谁来评价:课程思政教育质量评价的主体

高职院校学生从入学到毕业走向社会,接触的教育人群主要分为学校行政人员、校内理论教师、校内实践教师、顶岗实习教师和学生本人[1]。因此,参与评价的主体主要也是这三类群体。当前课程思政建设是“双高计划”内涵建设的主要抓手。授课教师和企业指导老师是课程思政建设和实施的主要力量,因此,教师应当是评价的主体。学生作为受教的主体和重要的参与者之一,他们对自己的成长和发生的思想变化,因此,他们也可以是评价的主体之一。学生外出实习的过程中,价值观和思想会受到社会人员和校外指导老师的影响,因此,顶岗实习的指导老师也应当是课程思政的评价主体之一。

3.2 评价谁: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的客体界定

课程思政的教育质量评价客体较多,主要是学校行政人员、专业负责人、课程、教师和企业指导老师。学校是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领导主体,课程思政能否系统和全局性的开展实施关键是学校的行政人员。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有记载提,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战场,而教师是推动课程思政落地的主力军。最后,学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最终受益者。因此,他们都可以作为课程思政评价的客体。如果将视角范围缩小,则更多强调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进行评价。

3.3 如何评:课程思政教育质量评价的方法

课程思政的教育质量评价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2]。课程思政的过程性评价注重课程思政的教学和指导的全过程,这个阶段主要考察教师的教学内容和企业指导师傅的指导过程是否融入了相关的思政元素,并且融入的过程中要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由于过程性评价侧重于对教师教的行为的评价,因而在过程性评价中采用施教主体自评和受教主体评施教主体的内部评价法。教师自评主要是授课期间的教学效果,保罗学生的反應、课后思想的变化情况,以及课程思政是否和教学目标有效融合在一起。而对于终结性评价则是一种基于成果导向的评价,通俗地说即重视结果。这个阶段的评价重点关注培养学生对自己 学业、专业、实习和做人的态度,以及对社会制度和国家政策的认同感等。因此终结性评价中多采用管理主体评价、同行评价的外部评价法。由于学生学习成效设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评价时以访谈、观察为主,也可以发放一些有关学生对世界、国家、社会、学业等方面的态度的问卷。

3.4 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架构

新能源汽车正在逐步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市场占有量也在逐步提高。因此,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维护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术人才。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肩负着重要的神圣职责。高职院校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需要进行思想和行为上的教育。课程思政的目标是实现立德树人,需要认真贯彻和实施。课程思政实施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能否实现立德树人是课程思政教育质量评价的首要标准。课程思政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主要的评价对象是新能源汽车专业在校学生和顶岗实习的实习生,需要考虑校内阶段和校外阶段。

新能源汽车专业的校内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是教室、实训室和宿舍,所以,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分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师在传授教学内容中,主要考察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在教学方法方面主要是言传身教、案例剖析和情境教学实施情况和融入方式。在教学效果上主要包括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通过课堂的学习,学生在社会责任感、民族担当意识、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和勤俭节约等方面的收获和提升。课堂结束后教师对授课过程进行一次简单回顾和总结,对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对于校外的学生,也就是顶岗实习阶段的实习生,主要考察实习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精神进行指导情况和指导效果。一方面实习生在工作岗位上的态度的变化情况,另一方面是学生的为人处事方面的能力变化。

4 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思政评价的机制

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来提升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主要途径。因此,开展课程思政教育质量评价至关重要。要确保课程思政教育质量评价的运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就应当形成规范的和科学的体系,在体系的基础上形成有效的评价机制和评价制度。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培养高素质产业人才。基于上述体系和过程的逻辑分析,当下应当重点建构并形成以下各方面的具体机制。

4.1 建立课程思政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协同机制

开展课程思政教育质量评价需要多个群体介入,切实提升评价体系的规范性和科学性。首先,要着力拓展评价主体的边界范围,扩大参与评价的的群体。近几年,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教育部门和各大高校全面开展课程思政,不断的在各个课程中体现,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足,例如:课程思政融入不自然和生硬,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配合的不协调。在统筹力度和协调力度均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这种的不协调不断体现在课程与思政之间,也体现在院系与行政部门之间,甚至还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各自为政”的显示问题[3]。这种状况对课程思政的评价展开和教育质量的提升都是十分不利的。推动课程思政教育质量评价工作的有效进行,必须形成良好的协同机制,达成“多元协同共治”的格局。具体的的做法是以学校党委为根本主体、各二级学院和实习企业参与评价的协同机制。推进课程思政教育质量评价,高职院校的党委是领导,主导评价的走向。教务部门和相关的二级学院负责具体推进和实施。校外合作企业以及顶岗实习指导师傅负责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的检验和完善。毕业生好不好用,关键看企业的指导意见,这也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结果的一个深刻总结和完善。与其同时,广大学生也应当参与到评价体系中,要确保这些主体有效有序的介入,这样就需要高职院校治理层面上形成相应的运行机制和操作规范,对各主体的参与权进行明确的界定,确保协同参与的过程真正做到实处。

4.2 建构课程思政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嵌入机制

课程思政教育质量评价的开展,其价值目标在于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课程思政的价值理念具有传递性,而学生价值观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完成的,这些都对相关的评价工作的展开提出了全面性和延续性的发展要求。目前高职院校在实施课程思政评价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碎片化”和“短期化”,以及“重结果、轻过程”的惯性偏见。要切实突破这个问题,就需要形成科学课程思政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嵌入式机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教育质量评价形成全面的关照模式。课程思政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嵌入机制主要包括在课程思政教学日常运行中,要嵌入常态性的评议机制;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运行中,要嵌入专业性的评价机制;在课程思政运行一定阶段后,要嵌入总结性的评定机制;学生外出实习后,学校和企业需要建立长效的交流评价机制。

4.3 建构课程思政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指标管理机制

对于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质量评价,核心是建构并形成一整套不断完善的评价考核体系。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校内学习成长阶段的课程思政教育质量评价实行三级指标体系,为具体性的操作展开提供了一条清晰的基本思路。但相关指标体系及其权重分布,均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动态性和相对性。要实现对课程思政教育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就必须在理论建构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形成符合新能源汽车专业的指标管理机制。

以促使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与不同类别的高校和学科专业实现进一步衔接。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也提出了“研究制定科学多元的课程思政评价标准”的发展要求。从实践运用的角度,课程思政评价标准需要均有跟进创新的机制、科学的权重分配机制。对于跟进创新机制,应结合自身的实际做出系统性转化,在推动评价指标体系不断彰显出具体性和前瞻性,满足推进课程思政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现实需求。

4.4 建构课程思政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信息机制

切实提升课程思政教育质量评价的有序性和有效性,避免出现形式主义的操作误区,将评价体系的信息公开透明是必然的。对此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推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过程中相关要求的信息公开,这是进行课程思政教育质量考量的前提条件。可以借鉴课程建设相对成熟的精品课程的实施办法,推动新能源汽车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建立相关的网站,将课程负责人、授课教师、课程定位、课程服务对象、教学环境、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反馈等基本信息推送到相关网站进行全网公开。这样就可以为课程思政教育质量评价的开展提供信息支撑。二是课程思政教育质量评价的过程需要信息公开。根据评价程序本身存在动态性和延续性,提升评价绩效的有效手段是整个评价过程需要做到及时性公开,目标同时考虑有效参与和评价客体的合法权益。三是课程思政教育质量的评价结果的利用状况需要及时的信息公开,这样就能够确保评价机制的激励力和规范力。

4.5 建构课程思政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理念机制

先进的理念是相关制度和机制贯彻落实的前提。推动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质量评价工作的开展要着力实现评价理念和文化的跟进创新。一方面对于课程思政教学主体来说,推进课程思政教育质量评价不断深入,就要调动广大老师参与课程育人的积极性,增强评价的主观意识。另一方面对于高职院校的行政机构而言,要协调好负责教学的二级学院与行政部门间养成互相沟通和协调的良好氛围,并且还要兼职老师与企业管理人员和师傅加入这个互动的氛围中。良好的合作氛围是推进课程思政教育质量评价深入发展的基础。因此,学校党委作为根本的领导主体,应当积极通过政策的引领和理念的宣传,进一步强化对教育质量评价的建设,真正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不断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5 结语

课程思政教育质量评价是推动立德树人的有效手段。《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的突出强调,为推进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及其机制建设指明了方向。目前,各个院校对课程思政的建设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人才培养的质量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加强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施,可以有效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通过构建课程思政教育评价的體系,建立相应的实施机制,既能推动课程思政的实施,也可以确保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使命。无论是对于课程思政本身的科学发展,还是推动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均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一般资助课题““大思政课”格局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SP2023JYZ012,项目主持人:刘国)。

参考文献:

[1]王岳喜.论高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构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No.262(10):125-130.

[2]孙文静,陈桂.基于学生评教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评估与诊断[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No.626(11):73-76.

[3]周松,邓淑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路径优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No.649(10):58-60.

猜你喜欢

教育评价新能源汽车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谈谈教育评价与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关注“人的发展”:“核心素养”观下学校教育的召唤
浅谈新能源汽车的概况和发展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及分析
基于幼儿成长的有效教育评价研究
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若干思考
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初探教育评价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