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平县博物馆馆藏汉代陶灶研究

2023-10-24张美玲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15期
关键词:直墙挡风墙西汉

张美玲

(东平县文物保护中心,山东 东平 271500)

古有“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今有舌尖上的中国,可见自古至今我国都是一个重视饮食文化的民族。灶作为制作美食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经历了由简到繁的发展演变。本文以东平县博物馆馆藏汉代陶灶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器型对比分析,探讨东平出土汉代陶灶的类型,进一步分析、了解汉代东平地区的习俗和饮食文化。文章若有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指正。

1 馆藏陶灶的类型

东平,古称东原,首见于《尚书·禹贡》:“大野既潴东原厎平。”西汉时期先后属梁国、济东国、大河郡、东平国,东汉时期属东平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出土了大量汉代陶灶。

东平县博物馆现藏有三十余件汉代陶灶,这些陶灶形制各不相同,主要有马蹄形、长方形、圆台形。本文将馆藏的汉代陶灶分述如下:

A型灶(图1)灶体前方后圆,呈马蹄形。灰陶,素面。灶面上有一个火眼,火眼位于灶面正中,上置一灰陶甑,灶前有一灶口,无遮烟檐,灶下无底。A型灶在战国晚期的秦墓中已有出土,为三个火眼,以后逐渐演变为两个火眼、一个火眼。东平县博物馆馆藏A型灶的数量较少,均为釜灶分体,制作较粗糙,均为素面,这种类型陶灶主要出现在东汉中期,持续至晚期。

图1 A型灶

B型灶灶体呈方形,长宽比例较小。灶面上只有一个火眼,有的上配釜或甑,均有挡风墙。依据挡风墙的形制分为四式。

B型Ⅰ式灶(图2)两侧置挡风墙,为直墙坡脊平顶,两侧挡风墙同样高,无烟囱,灶门呈长方形,落地。

图2 B型Ⅰ式灶

B型Ⅱ式灶(图3)两侧置挡风墙,为直墙坡脊瓦顶。两侧挡风墙同样高,壶状或短柱状烟囱,灶门呈长方形,落地。

图3 B型Ⅱ式灶

B型Ⅲ式灶(图4)两侧置挡风墙,为直墙坡脊瓦顶,两侧的挡风墙高低不同,挡风墙完全挡住了两侧灶面,无烟囱,灶门呈长方形,落地。

B型Ⅳ式灶(图5)两侧置挡风墙,为直墙坡脊瓦顶,两侧挡风墙高低不同,无烟囱,灶口上挡墙呈舌状凸起,灶口方形,不落地,无底。

图5 B型Ⅳ式灶

B型Ⅰ式、Ⅲ灶式流行于新莽时期,B型Ⅱ式、Ⅳ式灶流行于西汉晚期。

C型灶灶体呈长方形,长宽比例较大,根据火眼的多少分为两个亚型:Ca型灶、Cb型灶。Ca型灶面上只有一个火眼,有的上配釜或甑,均有挡风墙。依据挡风墙的形制分为五式。

Ca型Ⅰ式灶(图6)前后置墙,挡风墙很矮,无装饰,无烟囱,灶门呈长方形,不落地。目前该种类型的陶灶仅出土一件。

图6 Ca型Ⅰ式灶

Ca型Ⅱ式灶(图7)两侧置挡风墙,为直墙坡脊瓦顶,两侧挡风墙高低相同,完全挡住两侧灶面,短柱状烟囱,灶门呈长方形,落地,出台均印有席纹。

图7 Ca型Ⅱ式灶

Ca型Ⅲ式灶(图8)两侧置挡风墙,为直墙坡脊瓦顶,两侧挡风墙高低不同,完全挡住两侧灶面,无烟囱,灶门呈长方形,落地。

图8 Ca型Ⅲ式灶

Ca型Ⅳ式灶(图9)两侧置挡风墙,为直墙坡脊瓦顶,两侧挡风墙高低不同,一侧完全挡住灶面,另一侧仅挡住部分灶面,无烟囱,灶门呈方形,不落地。

图9 Ca型Ⅳ式灶

Ca型Ⅴ式灶(图10)三侧置挡风墙,三侧挡风墙高低形制均不同,后面为直墙坡脊瓦顶,侧挡风墙较为低矮简单,灶口上方有一舌状凸起挡风墙,烟囱为方柱形,镶嵌于挡风墙中间,上方置瓦顶,灶门呈拱形,不落地。

图10 Ca型Ⅴ式

Ca型Ⅰ式、Ⅱ式灶流行于西汉晚期,Ca型Ⅲ式灶流行于新莽时期,Ca型Ⅳ式灶流行于西汉晚期,Ca型Ⅴ式灶主要流行于西汉早期。

Cb型灶有两个火眼,根据挡风墙和烟囱的形制分为五式。

Cb型Ⅰ式灶(图11)无挡风墙,灶面刻画了一条大鱼和食物、炊具。灶面上分布两个火眼,无烟囱,底部中空。

图11 Cb型Ⅰ式灶

Cb型Ⅱ式灶(图12)灶台的两侧有完整的挡风墙,直墙坡脊瓦顶,两侧挡风墙同样高,短方柱形瓦顶烟囱,方形灶口,落地。

图12 Cb型Ⅱ式灶

Cb型Ⅲ式灶(图13)灶台两侧有完整的挡风墙,直墙坡脊瓦顶,挡风墙上叠加一层较短的挡风墙,伞状烟囱,长方形灶口,落地。

图13 Cb型Ⅲ式灶

Cb型Ⅳ式灶(图14)灶台的三面有挡风墙,挡风墙较矮,较短,如意形烟囱位于灶面上。灶台呈长方形,拱形灶口,不落地。

图14 Cb型Ⅳ式灶

Cb型Ⅰ式灶主要流行于西汉晚期到东汉中期,Cb型Ⅱ式、Ⅲ式、Ⅳ式灶主要流行于西汉早期至西汉晚期。

D型灶灶体平面呈圆形,灶面上只有一个火眼,根据底部有无分二式。

D型Ⅰ式灶(图15)有底部,有两件,均为灰陶,敛口,折肩,大平底,灶口为长方形,不落地。不同的是一件颈部简单饰一弦纹,方形灶口对面上方有一简化的圆孔,一件完全素面,圆柱形出烟孔。

图15 D型Ⅰ式灶

D型Ⅱ式灶(图16)无底部,有两件,均为灰陶,无底。一件敛口,折肩,肩部有刻划纹,单火眼,出烟口为简单的凸出,灶口外凸呈长方形,落地;一件素面,口部呈不规则圆形,圆肩,素面,单火眼,出烟口为一简易圆孔,灶口为长方形,不落地。

图16 D型Ⅱ式灶

D型Ⅰ式灶在西汉早期就已经出现,流行于西汉晚期,D型Ⅱ式灶流行于西汉晚期。

2 汉代陶灶的演变

东平县博物馆馆藏汉代陶灶基本由灶身、灶口、火眼、烟囱、挡风墙组成,有的灶配有陶釜、陶甑。通过类型比对,对东平县博物馆馆藏汉代陶灶的演变分述如下:

①形制主要有马蹄形、方形、长方形和圆形,以长方形为主。流行于东汉中期的马蹄形陶灶出土量很少,持续时间最长的长方形陶灶数量最多,流行于西汉晚期的圆形陶灶的数量相对较少。

②火眼数量主要有单火眼、双火眼,未见三火眼,其中以单火眼的陶灶为主。东平出土汉代双火眼陶灶大多流行于西汉中、晚期。火眼的制作由规整的圆形逐渐变得粗糙、不规整。

③挡风墙主要有无挡风墙、双面挡风墙、三面挡风墙三种。无挡风墙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东汉中期的马蹄形陶灶和圆形陶灶,另一种为出现于西汉中期,持续流行至东汉中期的长方形陶灶,该陶灶灶壁上的装饰有模印的鸡、鱼、肉和刀、碗等炊具。双面挡风墙数量最多,流行年代也最长,从西汉早期一直持续至新莽时期,形式多为直墙坡脊瓦顶,个别形式为直墙坡脊平顶或矮墙。挡风墙的长短高低在同时期也略有变化。

④烟囱。烟囱的变化较为明显,西汉早期的陶灶烟囱制作精美,形式多样,如有伞状、如意形、方柱瓦顶等烟囱,西汉晚期逐渐简化为壶状短圆柱或圆孔状烟囱甚至消失不见。

⑤灶口。纵观东平县博物馆馆藏汉代陶灶的灶口,依灶口形状有拱形、长方形(含方形)两种,依照落地情况也可分为落地和不落地两种。其中拱形灶口的陶灶数量较少,仅有三件,为西汉早期至东汉中期;长方形灶口的流行年代持续时间较长,从西汉早期一直流行至东汉时期。值得注意的是西汉早期的长方形灶口上方多设一舌状凸起挡风墙,至西汉晚期这一特征逐渐消失。西汉早期灶口有落地和不落地两种,新莽时期发现的灶口均为落地。

3 总结

东平县博物馆馆藏汉代陶灶主要以长方形两侧置挡风墙为主,多为直墙坡脊瓦顶,流行年代自西汉早期持续至新莽时期。在形制上马蹄形和长方形无挡风墙陶灶数量很少。马蹄形陶灶流行于东汉中期至晚期,主要出现于关中地区,此类陶灶在东平极为少见,表明当时东平与关中地区交流不多。在装饰上西汉早期的陶灶在烟囱和灶口方面大多制作精美,以后逐渐简化,新莽时期陶灶的烟囱基本上消失不见,灶口仅见落地,陶灶整体工艺粗糙。在数量上西汉晚期陶灶数量较多,西汉早期和新莽时期较少。

上述汉代陶灶鲜明的地域特色与东平的地理位置、政治地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汉朝在经历过“七王之乱”后,梁王刘武获大功。中元六年(前144)梁王薨,景帝将梁一分为五,封其子刘彭离为济东国王,都无盐,仅存二十余年即除国,改为大河郡,甘露二年(前52)立东平国,治无盐。公元5年王莽摄政,公元7年,时为东平王的刘匡因与翟义共谋举兵诛讨王莽被灭,除国。公元22年,无盐县义士索卢恢不满王莽新政的残酷统治,响应赤眉,举兵大败王莽军,收复无盐县城,史称“无盐大捷”。纵观历史,西汉后期至新莽时期东平的地方政权更迭频繁,也可能是导致陶灶形制特征产生明显变化的因素之一。

猜你喜欢

直墙挡风墙西汉
走马楼西汉简所见赦令初探
挡风墙在篦冷机中的应用
两种不同地下洞室结构形式的动力响应分析与比较
直墙半圆拱巷道围岩应力分布解析
深埋直墙拱形隧道稳定性研究
既有南疆线大风区预制拼装化挡风墙设计研究
西汉
西汉玉器的鉴定
直墙半圆拱可缩性U型钢支架卡缆临界约束力理论研究
直接空冷体系挡风墙体型系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