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的角度论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

2023-10-24刘满莹

科技风 2023年29期
关键词:托育早教教养

刘满莹 林 静

长沙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长沙 410000

一、问题的提出

《职业教育专业简介(2022年修订)》中指出,早期教育专业人才的主要专业能力之一为“具有婴幼儿家庭教养科学指导与咨询服务的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在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应关注学生指导婴幼儿家庭教养能力的提升。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以长沙市部分早教和托育机构的0~3岁婴幼儿家长和教师为调查对象,全面了解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需求和早教教师指导婴幼儿家庭教养的现状,分析指导婴幼儿家庭教养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期待从婴幼儿家庭教养的角度为高职院校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对0~3岁婴幼儿家长群体发放自编问卷《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需求》,并对部分家长进行访谈,了解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的需求。其中,随机发放调查问卷896份,回收有效问卷809份,有效回收率为90.3%。采用自编问卷《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现状调查》对早教和托育机构教师开展调研,了解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的现状,并对部分教师和早教管理者进行访谈,了解对婴幼儿家庭教养开展指导工作的开展情况和面临的困境。其中针对早教和托育机构教师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7份,有效回收率为93.5%。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婴幼儿家庭基本情况分析

1.主要照护人为父母或祖辈

主要照护人中,约52%为父母(主要是母亲),48%为祖辈,这与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实施的第四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结果一致。

2.家庭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家庭月收入集中在10000~20000元,有约10%的家庭月收入超过20000元。高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2年湖南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36元。原因在于本次调研抽样取自长沙市,其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省内其他地区。

3.家长受教育水平较高

调研显示,家长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约占67.7%,远高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长沙市常住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27.45%的比重。原因在于本次调查取样以早教和托育机构在籍婴幼儿的家长为主,这类家长拥有相对好的经济基础,更重视对婴幼儿的教育,更愿意借助早教和托育机构的力量科学育儿。

(二)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的需求

对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需求的调研,围绕家长接受教养指导的意愿、期待的指导形式和关注的指导内容展开,具体见下表:

表1 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需求调研(N=809)

1.开展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的必要性

超90%的家长认为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有必要,且有接受指导的迫切需要。这表明,多数家长在育儿过程中曾经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且具有改善家庭育儿现状的意愿,是早教教师开展家庭教养指导的重要基础。

2.指导方式需求分析

(1)线上指导方式更受欢迎。90.6%的家长选择线上文字、影像资料的推送与提供,说明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指导家长育儿已经成为接受度最广泛的方式。访谈中也得知,通过微信公众号、直播等方式对家庭提供育儿指导已经成为接受面最大、影响最广泛、受众人数最多的指导方式。这类指导方式能突破时空限制,更具便捷性和可传播性,且能够满足家长反复阅读学习的需求,实现线上学习和线下实践的有效衔接。

(2)互动性强、个性化指导方式需求突出。家长更期待个别化的指导方式,其中68.5%和54.6%的家长认为个别化游戏指导、个别咨询的方式更能满足自身育儿需求。原因在于婴幼儿的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这类指导方式针对性更强,更能具体回应婴幼儿发展的差异化需求,从而更高效、更具针对性地提升育儿能力。

3.指导内容需求分析

(1)关注婴幼儿行为背后的身心发展水平。调研发现,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行为解读、婴幼儿行为习惯养成两方面的指导需求程度较高,分别为77.3%和72.7%。这表明对家长格外关注婴幼儿外在行为背后的身心发展特征,对婴幼儿的行为表现缺乏正确的解读。

(2)不同年龄阶段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需求的差异性明显。在婴幼儿成长的不同年龄阶段,家长对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不同,主要体现为:1岁以下的婴幼儿家长对饮食与营养、生活习惯的养成指导需求较高,表现出明显的“重养轻教”倾向;1~2岁婴幼儿家长对如何进行高质量的陪伴、如何开展亲子阅读的需求相对突出;2~3岁婴幼儿家长对如何缓解分离焦虑、建立规则意识的需求较高。

(3)年轻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导需求表现出特殊性。调研发现,年轻父母对如何解决两代人之间在育儿观念上的差异,两代人之间、夫妻之间如何就婴幼儿教养问题进行有效沟通方面的指导需求突出。

(三)早教教师进行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的现状与困境

在问卷调研的基础上,选取5位早教和托育机构负责人、10位早教教师进行访谈,梳理出早教教师在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的现状和困境。

1.早教教师指导婴幼儿家庭教养的现状

对早教和托育机构教师的调研,围绕教师基本情况、专业背景、家庭教养指导的方式和内容展开,具体见表2:

表2 早教教师指导婴幼儿家庭教养现状(N=187)

(1)年龄趋于年轻化,育儿经验欠缺。针对早教教师基本情况的调研结果显示,早教教师群体年龄趋于年轻化,74.5%的早教教师缺乏育儿经验,容易导致指导工作中难以与家长产生情感共鸣,难以建立信任感。

(2)专业背景以学前教育为主,专业化人才缺乏。早教教师的专业背景以学前教育为主,占51%;艺术类、英语类专业背景的教师也占相当一部分,分别为21.7%和12.2%。这表明早教教师专业化程度不够,在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工作中容易出现缺乏专业知识与能力支撑的现象。

(3)集体性指导方式占据主流,难以满足个性化指导需要。传统的集体指导方式中通过亲子活动进行指导的占比最大,为85.5%。这种指导方式提升家长的育儿理念和育儿能力上表现突出,且能面对面地交流,指导更加生动高效。此外,个别咨询和线上文字、影像资料的推送与提供能够实现短时间内为家长普及系统的育儿知识的需要,也相对较高,分别为38.6%和40.6%。需要指出的是,这一调研结果与家长对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需求中的“互动性强、个性化指导方式需求”相悖。

(4)教师指导内容与家长需要之间一致性有待提升。早教教师对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的内容集中在婴幼儿教育理念与方法,婴幼儿行为习惯养成,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行为解读,婴幼儿智力发展、婴幼儿艺术素养训练和兴趣培养方面,这与家长对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的需求基本一致。但在婴幼儿心理健康、婴幼儿饮食与营养方面指导不足,这与早教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关于婴幼儿心理发展和饮食与营养方面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相关。

2.早教教师指导婴幼儿家庭教养面临的困境

(1)知识技能储备不足。我国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尚处于起步阶段,无法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因此有相当一部分早教教师的学历背景为学前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这些教师没有接受过针对婴幼儿身心发展、营养与喂养、日常照护等方面的系统训练,往往容易根据已有经验或个别理论进行指导,导致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流于形式。具体表现为:

一是过分依赖教具和游戏,不重视指导过程中的情感交流,导致指导效果不佳;二是不了解婴幼儿家庭的实际情况和不同月龄婴幼儿的发展特点与规律,指导内容缺乏针对性;三是缺乏特殊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知识经验,对有特殊需要的婴幼儿无法有效开展指导;四是理论层面的指导较多,具体操作性指导不高。

(2)沟通能力欠佳,沟通方式不当。具体表现为:一是从自身想法出发,忽略婴幼儿家长的真实感受,沟通中双方都无法传递和获取有效信息;二是沟通中采用强制、命令、说教等方式导致家长的逆反心理,无法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三是部分教师面对家长时缺乏自信,无法发挥自身在婴幼儿教育中的专业性和引领性。

(3)自媒体时代育儿信息混乱造成的信任危机。自媒体时代的高度发展给家长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渠道来获取育儿信息,但由于网络信息混杂,部分家长盲目相信一些不科学的育儿理念。当早教教师的指导与其已有教育理念存在差异或产生冲突时,就会对教师的指导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这种信任危机会严重阻碍早教教师开展家庭教养指导工作,甚至造成破坏。

(4)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调研中多位教师反映工作任务繁杂,开展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时间和精力不足。目前多数早教托育机构教师不但要承担婴幼儿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常规的教育教研活动、各活动室的布置和清洁,还需要负责招生业务。诸多事项导致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思考如何开展有针对性的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

另外由于目前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机制,教师开展的家庭教育指导尤其是在课堂外的指导,往往无法具体计算工作量,很难进行考核与评价,导致这部分工作无法获得应有的回报。

四、建议与启示

(一)立足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需求,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目前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类课程是设置主要有两种路径,第一是横向设计,即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直接体现家庭教养指导类课程。根据《职业教育专业简介(2022年修订)》,早期教育专业主要专业课程中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与咨询是专门提升学生指导婴幼儿家庭教养能力的课程,同时开设教师口语、婴幼儿亲子活动设计与指导等课程,为提升学生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的能力奠定基础。

第二是纵向设计,这类课程设计把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的内容分散融入婴幼儿游戏与亲子活动指导、婴幼儿教养环境的创设与利用、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等专业课程中去。课程体系设置综合性较强,对学生家庭教养指导能力的提升作用更显著,但对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师资要求很高,需要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长时间的摸索、调整和改进。[8]以上两种课程体系设置都能助力早期教育专业学生的家庭教养指导能力,高职院校可以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和现有师资力量综合考虑。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

师资力量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专任教师在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方面能力的提升,对学生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安排专任教师通过顶岗、跟岗、培训等途径,到早教和托育机构参与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工作,帮助教师实现课堂教学与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实践的融合度。此外,高职院校也可以鼓励专任教师考取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提升教师队伍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的能力。

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家庭教养指导能力的提升,既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专业能力,同时也需要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广泛的基础知识。因此,打造具有汉语言文学、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等专业背景的教师团队,是提升早期教育专业学生家庭教养指导能力的重要保障。

(三)拓展实践教学渠道,实现全学程实践育人

坚持实践导向是提升早期教育专业学生家庭教养能力、服务早期教育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首先,在人才培养中应坚持实践取向,解析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工作任务,逆向设计实践教学任务,每个学期设置一定学时的见习实习,通过观摩见习、模拟教学、集中实习等形式丰富学生的实践经历。其次,可以通过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将课堂教学向早教和托育机构家庭教养实践指导现场延伸,从而实现全学程实践育人。最后,组织学生成立志愿服务社团,定期开展婴幼儿家庭教养服务活动,增加学生接触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工作的机会。

(四)强化校企合作,实现校内外一体化培养模式

早教托育机构教师、负责人具有丰富的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实践经验,高职院校可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与早教和托育机构共同培养人才。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时邀请行业专家参与,组建由行业专家和专任教师共同构成的专业建设团队,共同研讨提升学生指导婴幼儿家庭教养的课程开设、学时安排、实践任务等。也可以通过聘请行业专家进校园、入课堂,担任校外导师、开展专题讲座等方式,指导学生见习实习,并给予针对性评价。

猜你喜欢

托育早教教养
《家庭教育促进法》中的托育服务:国家义务与机构角色
解决托育难题需合力托底
深耕“一小”服务体系建设用情用心用力推动托育事业发展
——内蒙古托育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中西部托育事业发展研究院筹备暨陕西省托育示范基地启动会在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雁塔校区召开
去早教班可以让宝宝早说话吗?
教养方程式
教养,就是选择做个更好的人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
熊孩子的超市教养课
早教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