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育传承 相约“西湖里”

2023-10-24王伟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文化自信文化建设

王伟

【摘 要】学校文化不仅是学校的名片与标志,更是学校的血脉与灵魂,是学校的立根之本。如何找到学校文化的精神实质与逻辑起点,有机结合学校的教育主张与教育实态,让校园文化得到良好的传承与发扬,不断优化创新,是办学者治校的重要功课。校园文化的定位,源于对学校发展思路、发展目标的明确,源于对学校教育资源的校本开发,源于对学校课程文化的特色形成的着力,源于对绿色质量观的树立。师生文化自信成于学校文化体系建构的有效实践,成于学校课程建构、环境建设与师生活动开展的内外兼修。

【关键词】文化建设 文化自信 课程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部署,强调“增强文化自信”“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也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于学校而言,学校文化不仅是学校的名片与标志,更是学校的血脉与灵魂。学校教育的文化自信既体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文化的理解与发展上,也体现在对世界优秀教育文化的借鉴与整合上,更体现在学校文化体系建构的有效实践中。

找到学校文化的精神实质与逻辑起点,有机结合学校的教育主张与教育实态,让校园文化得到良好的传承,是办学者治校的重要功课。如何把校园文化做到外显与隐性具成,做到深入人心,做到由内而外,做到在师生举手投足间的自然散发,是每一个学校管理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以下,笔者以南京市小西湖小学(以下简称“湖小”)的文化传承为例,浅谈学校文化建设与促进文化自信形成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一、追溯西湖里文化的传承脉络

一所学校,无论办学时间多长,都必定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积淀,而对这种积淀的正确认识与定位,才是真正值得思考的。于湖小而言,百年歷史悠久,学校不断对自身的历史文化展开理性梳理,并总结从思想和操作层面进行适度拓展的实践经验,就有可作为范本借鉴的参考价值。作为管理者,首先需要梳理学校自身的办学沿革,理清办学初衷与传承脉络,把握学校文化源头。

(一)以“普育”精神引领文化传承

湖小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前身名为“普育堂”,始建于雍正初年,乃“惠及平民,颐养天下”的慈善机构,之所以取名“普育堂”是“合普济、育婴二堂之名也”。到1906年,正式定名为“义学”,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学校,是南京市创办最早的小学之一。秦淮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百年湖小的精神依托,而跨越近三百年的“普育堂”,以及与“普育堂”一脉相承的“义学”传统,是湖小办学坚实的文化根基,亦是孕育学校“普育”精神的重要土壤,更是引领学校教育发展、文化传承的核心脉络。

所谓“普育”精神,原意具有以下三点内涵:公益、公平、公民,分别是指倡导教育的公益、落实教育的公平与公民教育的实施。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在汲取“普育”精神历史精髓的同时赋予时代解读,在实践中不断拓展普育精神的内涵,做普及、普适、普济的教育,即普及的教育惠及每一个儿童、普适的教育适合每一个儿童、普济的教育引领每一个儿童。

(二)以校本课题研究推进价值内化

学校课题的研究推动着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其开展的视角与研究观点应基于学校根深蒂固的精神血脉,做有文化根基的“教科研”。从“九五”开始,学校秉承着“普育”精神,做有内涵的“三普”教育(普及、普适、普济)。从市级规划课题“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数学学习心理品质优化的研究”,到“引导小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培育对策研究”的课题,学校对儿童的学习研究逐步踏上了内涵式发展之路。省“十一五”规划课题“享受童年——小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心智发展的实践与研究”将儿童学习力的研究推向深入。自“十二五”起,学校进一步以文化建设为核心,沿袭历史,提炼并解读了学校“普育”精神,成功完成了省重点课题“普育价值引领下教育资源的校本开发”的研究。在“十三五”中,学校重新对文化进行审视,优化重构学校课程文化体系,树立文化自信,为文化赋能,让精神富足,教育部重点课题“身边的课程:一所学校课程改进的叙事研究”顺利结题,“学习创造文化:儿童‘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行动研究”的课题积极展开、推进。课题的研究和实施,不仅有效整合了学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更推动了全校师生对“普育”精神的深层认识。

(三)以明确职能推动文化创新

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顺应时代要求,依据国家育人需求,在传承中发展、创新。学校特成立课程研发部,牵头组织开展学校文化课题化的研究。学校以课题研究、校庆活动等为契机,通过找寻多年前的学校校友,丰富学校办学历史,了解学校办学故事;邀约课题专家、教育管理部门对学校文化、办学理念、办学愿景规划进行多轮次的科学讨论与研判。

学校在一轮轮的深入研讨中,不断丰富“普育”精神内涵,赋“普育”精神以新的时代意义。以新时代教育需求为导向,打造具有时代特征的“西湖里”校园文化,开创“荷和每美”的学校发展新愿景,使“普育”精神内化为全体湖小人的价值取向,融入全体湖小人的精神血脉中,并以期百年湖小的“普育”精神在日新月异的时代里更加熠熠生辉,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探寻西湖里文化的发展方向

学校厚植“普育”精神底色,挖掘自身丰富的文化底蕴,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符合当下教育需求的“西湖里”文化。“西湖里”校园文化的定位,源于对学校发展思路、发展目标的明确,源于对学校教育资源的校本开发,源于对学校课程文化特色形成的着力,源于对绿色质量观的树立。

(一)西湖里文化是教育发展的时代应答

每个时代都肩负着不同的教育使命,每个时代都将面临属于这个时代的挑战和追求。学校的文化自信源于对百年传统的追溯和发展,更源于对新时代发展理念的理解和追求。

以“西湖里”为名,不仅是将学校文化与地域文化进行融合,也蕴含着“里外融通”“内外兼达”之意。学校处于街巷之中,富有朴实、浓郁的民间气息,在小学校里面做好大教育,以“追求素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校园生活幸福感,建设教师乐业、学生向往、社会赞誉的百年名校”为办学目标,办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学校,让每一位儿童在“普育”中享受童年;同时,也要从“里”往外看,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促进教育各要素的和合相融,更以开放的视野、博大的胸怀、创新的思维,在承认和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凝聚教育合力,悦纳更多资源,释放更大能量,实现高位发展。

(二)西湖里文化是“普育”精神的传承、发扬

我国教育发展正处于新的深刻变革时代,教育思想的再启蒙、教育哲学的再回归、教育实践的再创新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征。学校在倾情打造“西湖里”文化,开拓“西湖里”育人空间的同时,开创了“荷和每美”学校发展新愿景。

“荷和每美”便是西湖里文化意境象征、发展途径、特指对象、价值导向的具体表现。以西湖里之“湖”生“荷”,将愿景具象化,取“荷”,寓高洁、正直、自尊、自强等之意,使“荷”成为西湖里文化的标志性符号,成为全体湖小师生文化品格之追求。以“和”表“和合”,表现了湖小学生间、教师间、师生间、家校间谋求共同发展的基点,既有人与环境之间、人与人之间、个人身与心之间的“和合”,也有团队与团队之间协同发展的“和合”,更有关照过去、融汇未来办学延续的“和合”。新时代的“普育”应有更广泛的“普及”外延,“每”不仅指学生,更涉及教育生态中的各个要素,既指每一位湖小师生,亦指每一个湖小团队;既象征每一个独立个体,又涵盖每一个群体。西湖里的“美好”不光是目标的指向与达成,亦包含走在目标达成路径上收获的过程中的美好。

“荷和每美”西湖里文化蕴含着湖小特质,承载着家国情怀,更彰显着湖小的世界眼光。它让师生在学校悠久文化历史的熏陶中,将其蕴含的文化品格内涵植根于心,树立起具有生命力和向心力的文化自信。

三、秉持西湖里文化的内外兼修

湖小师生的文化自信成于学校文化体系建构的有效实践,它促进了学校课程建构、环境建设与师生活动开展的内外兼修,以一种切合学校与师生发展的样态共行,以文化浸润西湖里的事,以文化滋养西湖里的人。这既是基层学校文化建设的自省与期望,也是对学校文化品质提升的理解与诠释。

(一)课程滋养:学校文化课程化

课程,是一所学校办学思想的表现形式,是学校文化存在的表达,是学校教育理念落地开花的载体。在西湖里文化的框架下,学校确立了“身边的课程”,这是一种儿童的具身认知课程,一种促进“优质相遇”的“最近发展区”课程,一种追求“透过表面看本质”的现象学课程。

“身边的课程”从儿童出发,走进儿童,回到兒童,引领儿童,它更深层次地丰富了当下学习者的学习方式,调动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它坚持从“人”出发,以学为支点,让学生以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更自觉地去学习。“身边的课程”由必修性课程和选修性课程组成。必修性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和“身边的数学”校本课程。选修性课程包括“西湖三礼”“612式”社会实践活动体系、“普学周末”等系列课程。通过特色养成教育(“入学礼”“成长礼”“毕业礼”);通过“六年十二次”的春、秋游活动;通过“非遗”传人、秦淮老艺人引领的校园社团课程,最大限度地优化学校教学资源,实现西湖里文化的课程化。

学校借助于湖小特色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理念,推动课程观的转型,创生新的课程理念,形成新的课程文化,推动学校文化的发展。

(二)环境浸润:学校文化显性化

学校环境是展现学校文化、体现办学理念的重要内容,它通过具体的符号和环境文化来塑造和传达学校文化。由于缺乏专业指导和实践经验,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和视觉元素往往难以做到统一的规划与设计,导致规划主题不明确、个性不突出,不能塑造统一的、个性的学校形象。湖小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也尝试着在学校环境发展上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路。

学校的校徽:以“普育”首写字母“PY”为原形,彰显了学校办学的核心理念,以简洁的造型勾勒出教师怀抱树苗的形象,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学校的教学楼:老门东边的两幢教学楼,一幢命名为“普育楼”,另一幢命名为“普乐楼”,意如其名,契合字义,彰显了学校的特色。学校的校训石:在校园一角的竹林边,有一块圆钝的石头,石头上刻画着“普育”,“普育”是学校的精神所在。学校在石头上镌刻“普育”,意在普育的魅力恒久不衰。

当下,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正在迎来深刻变革,而学校也必须适应新变化、重塑新形态,全方位地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借助小西湖历史风貌区微更新项目的开启,学校抢抓机遇:2019年夏天,再次开启湖小尘封二十余年的老校门。在勾起了儿时回忆的同时,更开启了一场与风貌区的崭新对话。片区里虫文馆里各种奇异的声音,灯彩馆内形态各异的花灯,24小时书屋“露珠与作文”吧里的童话世界……晨间、午后,往来的师生、家长,地块的场域文化在嬉戏、喧嚣间流淌汇聚。湖小也成为地块风貌区里最生动的名片。2023年,随着学校新普天校区的投入使用,学校将对三个校区做统一的规划、设计、调整,通过更多渠道、更多方式彰显学校文化。

(三)活动体验:学校文化内生化

文化是人们身处其中而不自觉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集成。文化内生是文化生成的根本特性,湖小以文化内生提升活动的开展品质,以活动开展涵养学校文化,为西湖里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学校基于“普育”精神对西湖里的课堂文化进行了定位与解读,全力打造具有湖小特质、有需要、会思考、有灵魂的课堂文化——“普学”课堂。从“有需要的课堂学习”出发,关注每一个儿童,以“会思考的课堂学习”为重点,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以学习力的培养为目标指向尊重儿童、读懂儿童并支持儿童的自我存在,通过“有灵魂的课堂学习”积聚学习向上生长的力量。此外,学校还通过“一张照片,临近春节时每年拍摄一张‘湖小教师全家福’,记录着共同奔赴‘荷和每美’发展新愿景的每一位;一场球赛,每年5月‘春晓杯’篮球赛如期开赛,五、六年级的学生奋力拼搏;一场演出,每年12月的‘春晓杯’迎新音乐会,学民乐的学生用灵动的手指弹奏最美的音符……”构建立体式的宣传交流平台,强化办学特色,提升学校美誉度。

红瓦青墙载满无数淌过岁月的童年,总有曾经的一片梧桐树叶落在心头。长久以来,“普育”精神一直是湖小永恒的价值追求,“西湖里”学校文化的应运而生,是对学校办学传统的传承与超越,是当下湖小人期望把湖小建设成为有特色、有特点、有文化自觉的学校的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邓雪霞.“普育”文化引领教育资源的校本开发[J].上海教育科研,2013(4).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文化自信文化建设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