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强化路径探析
2023-10-24王晓岩华润置地济南有限公司
王晓岩 华润置地(济南)有限公司
前言
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方面,必须要认真分析、研究过去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现实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真正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此外,强化财务内部监督,也能抑制行政事业单位中产生的贪污行为,促进其健康发展。
一、财务内部控制的内涵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是指单位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实施过程来控制其自身的经营行为,以达到控制其发展的目的,主要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等。财务内部控制是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一种内部管理,关窗与行政事业单位的各个控制区域和运作过程中,以实现遵守经济原则,保证资产的安全和有效使用[1]。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价值和现状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价值
1.保证资产安全
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政府的预算拨款是行政事业单位在日常运作中的重要经费,强化切实监督和合理配置监督制度将保证恰当地使用和维持这些机制,以保证更好地划拨经费,满足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需求,并由此防止管理成本的分散。同时,也可以对财政账目进行内部控制,防止贪污,还可以规范财务内部控制科学的发展,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和质量。因此,在实践中,有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要性,以实现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最佳分配的目标。
2.提高财务会计的工作质量
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内部控制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现存的问题,从而达到改进工作的目的,制定出高效的改进计划。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进程中,由于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很可能造成某些体制过于僵硬,从而对行政事业单位提高财务会计工作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在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对内部控制的关注,并设立相应的管理制度,让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责任和目标。同时,也可以通过对财务会计工作的监督,避免在实际操作中产生差错,使其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准得以提升。
3.有助于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稳定性发展
财务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不仅有助于其自身发展,而且对未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更加注重其内部控制,以达到规范、科学的目的。同时,也可以促使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严格遵守行政事业单位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营造一种良性的规范气氛。另外,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管理中,应切实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从而推动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并能处理与发展相关的问题。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现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事业单位要想在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必须要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所以,从总体上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要比其他单位更加严格。
1.从运营效果的角度进行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的作用在于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它必须充分发挥已有的资源来达到目的,同时也要确保管理功能能够高效地运作,以减少经营费用为目的,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所以,这两种行为的区别在于,活动的最终成果能否带来收益,二者应根据其所处的服务目标来经营。为此,必须明确行政事业单位的权限,强化其内部管理制度,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预算管理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涵盖了所有的经济行为,保证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效益。财政预算是强化财政支出规划的一项关键措施,也是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关键。在预算执行的各个环节中,需要对各部门的经济行为进行科学、充分、及时地论证,制定出一个概念性的计划,在执行的时候,可以用来衡量各部门的运行情况,从而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3.绩效评价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基本目标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必须注重绩效评价,制定有效的内部财务管理体系,按照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策略,制定一个有效的内部财务管制架构,把其各项指标放在核心地位。然而,行政事业单位所从事的是公共领域工作,其管理对象为社会公益服务和产品供给,重点在于基础设施与费用开支之间的联系,以及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的提升[3]。
4.法律约束
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法律约束,是指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在经营活动中能够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而不会对公众的权益造成损害。行政事业单位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建立都要符合法律的规定,它的合法性和内在控制力是显而易见的,要使它的运作受到法律制约,从而保证行政事业单位服从于市场。
5.风险防范
在对风险的处理上,行政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有着很大的差异。作为一个营利性组织,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进行风险预防。在经营活动中,为了能够在经营活动中迅速地撤出高危险区域,必须制定出相应的经营战略,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来避免潜在的危险。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并确保在可控的范围内进行管理。总体上,行政事业单位所面临的风险相对来说比较复杂,而且种类比较多,采取的对策通常都是在可以接受的风险水平之内,以防止给人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危害。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强化路径
(一)完善内控环境
事业单位的内控环境包含了其道德标准、规则、价值观等的文化与生命模式。因此,要真正立足于现实,注重实效,营造具有自己特点的良好内控环境。行政事业单位文化是其经过长期经营实践而产生的一种行政事业单位文化。良好的行政事业单位文化能给每一个职工树立起一种不可预见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因此,必须从制度设计、制度实施等方面入手,行政事业单位要健全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其内部管理,增强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另外,要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功能,就需要有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来保证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利用,避免资金流失与挥霍。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应当将内控制度作为组织的一个基本环节,通过营造行之有效的内控环境来确保制度的运行,并严格遵守内控制度来进行管理[4]。首先,在人才引进和培训方面,要严格执行内部控制,确保引进人才的质量,对人才进行专门的培训,制定合理的奖罚机制,以激励职工的工作热情。其次,针对不同业务类型、特点,合理设定和计划各人员的业务与能力,设立内部控制组织,做到人员分工合作。最后,营造行政事业单位的优良工作环境,促进员工的工作热情,开拓员工的创造与合作精神风貌。
(二)提升人员素质
提升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重点和方向。人员素质离不开个体的工作经历,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增加实习的时间,并进行团队素质的培养。首先,人员要具备独立的学习技能,通过自我教育,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专业能力。但是,在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单纯靠训练、接受教育来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是行不通的。因此,要转变学习理念,以自主性的方式来弥补。这体现在个体层面上,提高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其次,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对人才的考核,建立健全的奖惩制度,建立统一的职务评价制度,这样可以调动全体人员的工作热情,加深对他们对思想工作的理解。然后,行政事业单位要强化组织工作的科学化,对具体工作重点要有清晰的认识,可以通过外部培训,来增强员工的技术。管理部门要给员工建立清晰的职责体系,确保每个人都能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行政事业单位还要为员工提供各种学习途径,以增强其整体能力,使其具有独立的学习能力,并能持续地掌握高科技知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例如,举办各种免费的讲座,让员工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提高自己的技术和工作能力,扩大人员的人际交往,与其他部门的同事们保持良好的联系,从而提高自己的团队凝聚力。最后,员工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水平,将自动化、信息化传达到工作涉及、工作流程、关系等各个层面,加速重构职场问题和薪酬系统,使知识员工继续从事技术工作,并构建起一个并行的工作平台,强化人力资源的经营。同时,建立起团队教学模式也是提升员工专业化水平的一种重要途径,即在组织内部,针对员工的需要和人力配置,组织一支专门的指导队伍,并在资深员工的指导下进行训练,开发出一套技术和思维并存的体系,能够以更为深入和专业化的方法来提升整个队伍的素质。另外,还要制定和完善各种层级制度,根据工作需要,将自己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工作来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这样才能更好把握各种行业的发展,找到自己需要的工作,而这些都是理论上学不来的。在工作之余,行政事业单位还可以举办工作交流会,鼓励员工踊跃参加,增进彼此间的联系和理解,使他们在持续的交流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准。
(三)强化信息建设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要实现其财务内部控制,就要实现自身的信息化,构建一个健全的内部监控体系,把它融入到各个环节中,通过科学的方式来建设和发展。在做出各项决策时,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应保证信息的科学性。在强化内控方面,要大力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工作。另外,必须经常对现行财务理念进行更新,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监控体系进行综合、分析,保证各部门的数据交换,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息化。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构建一个内控管理信息体系,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应按照现行的管理体制进行,通过对其进行科学的审核,以保证其与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体系协调统一。同时,要在行政、财政等领域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源配置,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和行政事业单位的沟通。
(四)健全制度体系
首先,在具体工作中要加强防范和控制,按照财务内部控制的日常工作,搜集及整理相关资料,提升行政事业单位之效能及品质。其次,要强化对机构的监管,建立明确、规范的工作流程。此外,为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顺利进行,还必须对部门工作人员进行清晰地划分,以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质量。在实践中,必须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核,全面掌握其内部治理的薄弱部分,从而能够及时地找到其内部缺陷,增强其监管和警告作用。
第一,要根据各部门的具体情况,持续改进内控制度,在新政策、法规出台、重大决策调整等方面,各部门要按照规章制度完善内控制度,切实发挥新的功能,确保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第二,要对委任程度进行管制,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者的委任“度”不一,各控制部门要有一定的权限,并确保管理制度的实施、权力制衡和决策的高效运作。第三,要健全其决策制度,对具有较高专业性的重大决定,必须由专家进行调查和讨论。另外,要健全程序,强化民主,确保重要问题都要在会议上进行讨论和决定。第四,改进方法,量化决定要比质化决定更重要,特别是大的投资项目,要确定投资的规模,还要确保投资的合理性,例如政府采购、第三方采购、第三方审计等。
(五)加强执行管理
1.岗位规范、职责控制
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业人员的最根本要求是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首先,必须恪守本分、公正、不偏袒任何人。其次,要把财务内控意识和内控制度贯彻到日常工作中去,确保财务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加强对人员的持续培养,使其不但要通过外部训练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还要积极了解最新的财经法律法规和内控制度,从而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能够得到有效实施。
2.内部牵制控制
预算管理、资产管理、采购管理等都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这些都不是财政部门独立负责的。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财务方面的问题,需要各个部门之间进行沟通、协作,制订相应的预算制度,通过共同的决策,形成独立的管理体系,并在一定程度上确保项目的完成。
3.资料控制
要持续强化财务资料的保管,尤其是合同、三方审计、财政评审、立项报告、可研报告等,都要有专人负责保管、登记,或者引入信息安全系统。
4.稽核控制
稽核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中的一项关键工作,要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和单位经营活动程序,对所有与经济活动相关的表格、凭证进行清晰定义,并由相关部门负责填写,对各种文件的合法性、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全面稽核,包括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公车运行维修费等文件,要健全审批程序,明确审批权限、责任和相关的管理措施,审批人必须在权限范围之内审批,不能越权审批,尤其是一把手一言堂一人签字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在运行管理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给其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强化内部控制,转变观念,强化内部监管,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能,实现对财务的全方位监控,确保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