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经济运行及绩效管理研析

2023-10-24张启娣江苏省高邮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现代经济信息 2023年28期
关键词:经济运行事业单位管理工作

张启娣 江苏省高邮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引言

我国事业单位在运营过程中主要依赖差额拨款,做好经济运行管理工作,能够为单位自收自支夯实基础,进而降低对财政拨款的依赖程度,使事业单位更加符合新时期社会环境发展需求。同时,对单位绩效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改革,进一步细化绩效考核指标,能够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这对于提高事业单位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而言意义重大,可以真正实现单位与员工共同进步、协同发展这一目标。所以,在事业单位升级改革过程中,必须要给予经济运行及绩效管理相应重视,并将其纳入改革升级计划中,通过转变思想观念、创新管理方法,使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更加客观、公正,同时促进经济运行更加稳定、顺畅,进而充分发挥事业单位服务社会的职能。

一、事业单位经济运行与绩效管理之间的关系

(一)经济运行对绩效管理提出的要求

所谓经济运行,就是事业单位对资本运行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行为,能够保证国家资金合理分配、有效利用,使单位各项活动顺畅进行,并获得理想的活动效益。众所周知,事业单位经营发展与企业不同,前者不以盈利为目标,所以经济运行管理要求和管理方法也存在较大差异[1]。而绩效管理作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内容,能够直接影响人力资源效能发挥情况。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建立与单位经济运行特点相符的绩效管理制度、不断优化绩效管理模式,同时选择有序的方法开展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单位升级转型的必然要求。这也意味着,只有切实提高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水平,才能够为经济运行目标有条不紊推进奠定基础,进而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二)绩效管理为经济运行带来的影响

新时期,社会各界对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人力资源作为各项工作开展的执行者和组织者,其综合素质能够直接影响单位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而开展绩效管理工作,能够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并且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模式,还能够为事业单位经济顺畅运行带来积极影响。结合大量实践来看,事业单位在绩效管理工作实施中,由于管理人员依然无法摆脱传统管理思维和管理模式,所以工作效果并没有达到理想状态,不利于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效能,这也对事业单位的经济运行造成了巨大负面影响[2]。所以,基于先进的绩效管理理论,不断创新和优化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模式,可以打造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才队伍,保证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进而提高单位经济运行水平,快速实现经济运行目标,使事业单位更好地为社会群众服务。

(三)事业单位提高绩效管理水平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全面进入新阶段,事业单位作为服务社会的重要机构,也承担着推动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这一重任。而想要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社会职能,就要通过绩效管理提高人力资源效能。但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事业单位的管理层由于思想观念落后,所以没有给予绩效管理工作相应的重视,导致相关工作改革优化不到位,不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自然无法实现工作创新、团队协作等工作目标,这也为单位经济运行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导致运行效率不尽如人意,甚至阻碍了事业单位健康发展[3]。可以看出,在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必须要给予绩效管理工作相应重视,切实转变传统管理理念和方法,采取措施提高绩效管理综合水平,以此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在约束自身行为的同时提高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并在互相配合、互相协作中提高事业单位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保证事业单位各项工作开展与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相一致,如此既能够发挥事业单位的服务优势,也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夯实基础。

二、事业单位经济运行及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认识到经济运行及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在事业单位面向社会提供服务过程中,经济运行水平能够直接影响各项建设服务目标的推进情况,而绩效管理作为单位经济运行的主要驱动力,又能够直接影响经济运行效率和质量,所以二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均在单位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在事业单位传统管理模式中,受人为因素影响依然存在资本结构不合理、资金使用不规范等问题,主要体现在没有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布置资本结构、财务资金核算不及时或不准确等方面,导致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无法充分体现,甚至直接影响了项目建设的成功,这不仅会阻碍事业单位健康发展,还会损害事业单位的社会形象,导致社会服务效果很难得到人民群众认可[4]。

(二)没有体现绩效管理对经济运行的驱动作用

由于事业单位传统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机制欠缺,所以大部分管理层都没有认识到绩效管理工作在单位经济运行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也导致绩效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没有充分发挥应有效能。具体来说,事业单位管理工作开展中,仍然沿用传统行政管理方法开展绩效管理工作。殊不知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后,事业单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范畴、工作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对单位内部员工的合作能力、服务水平、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事业单位也面临迫切的改革升级要求,必须要结合市场经济变化实际情况调整经济运行模式[5]。现阶段,虽然很多事业单位认识到了经济运行管理的重要性,并对运行模式进行调整,但并没有将其与绩效管理联系到一起,导致绩效管理改革滞后,使得经济运行过程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严重降低了事业单位的经济运行效率和质量,无法充分体现绩效管理的驱动作用,这对于事业单位健康发展而言十分不利。

(三)经济运行及绩效管理方式落后

在事业单位经济运行及绩效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只有选择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才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成效,所以管理工作开展必须给予管理方法的选择相应重视。然而,受以往行政社会体制改革因素的影响,导致很多事业单位在长期发展中始终沿用行政管理方式和方法,使得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新时期,事业单位无论内部管理体制还是市场运行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依然沿用传统行政管理方式开展经济运行及绩效管理工作,则无法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是因为传统行政管理方法会导致员工付出与收益不成正比,容易使员工产生不满情绪,一旦他们将这种情绪带入工作状态,则会严重影响项目运行效果,主要体现在员工之间配合不足、工作效率低等方面,无法充分发挥经济运行及绩效管理的成效。

三、事业单位经济运行及绩效管理工作优化策略

(一)充分认识经济运行及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虽然事业单位发展与企业发展不同,不是以创造最高经济效益为主,但事业单位开展的各项工作均离不开经济活动的支撑。这也意味着工作开展必然要对各项资金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分配,在提高资金利用率的同时,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事业单位所有人员都能提高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优化和完善单位运行管理体系,确保自身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要求和市场经济运行状况[6]。因此,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对经济运行及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成为改革升级阶段的必然要求。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发挥绩效管理工作的驱动作用,这就需要管理人员了解单位人力资源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模式等变化情况,推动管理制度升级改革,切实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之间能够在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情况下有序完成工作任务,进而提高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

(二)发挥绩效管理在经济运行中的驱动作用

事业单位在对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建立专业人才队伍,提高人力资源综合效能的重要性,以此来推动单位经济稳定运行,使事业单位能够全面发挥服务社会的职能,争取获得社会群众更好的认可。而想要突出绩效管理在单位绩效运行中的驱动作用,就要事业单位在绩效管理工作开展中引入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优先使用新型管理方式和方法,尽可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其全身心投入工作状态,并在不同工作场景中提升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同时增强员工之间的协作意识,切实提高事业单位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如此也能够为单位经济活动顺利进行夯实基础[7]。另外,在经济运行管理体制完善中,需要进一步细化绩效考核指标,从员工个体和团队协作两个方面进行客观评价,及时发现单位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模式、更新绩效考核指标,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为经济运行模式变革夯实基础,全面提高事业单位项目运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做好经济运行与绩效管理体系改革工作

在事业单位运营过程中,想要充分发挥项目运行效能,尽可能为社会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就要认识到经济运行及绩效管理体系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转变传统运行模式,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项目运行综合水平。具体来说,在事业单位运行体系优化过程中,必须坚持运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性质,围绕服务群众这一理念,切实做好单位内部固定资产分配、财政预算等工作。同时,为了有效规避财务风险,需要通过培训教育等方式提高单位内部员工的风险防控意识,使其在工作中能够自觉约束自身行为,在此基础上还要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财务工作开展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另外,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还要积极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科学技术,构建信息化财务管理平台,基于该平台做好财务数据采集、处理、分析等工作,尽可能规避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人为失误,使事业单位经济运行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另外,单位在绩效管理体系改革阶段,还要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人力资源运行水平,切实发挥绩效管理在单位经济运行中的驱动作用,为事业单位健康发展提供充足保障。

(四)建设专业的经济运行及绩效管理队伍

建立专业的基层团队,是事业单位提高经济运行水平的重要条件,也是发挥单位人力资源效能的关键所在,可以为单位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夯实基础。在管理队伍建设过程中,事业单位要积极参考新型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加大力度引入创新型人才,并构建系统的人才培训教育体系,通过创新培训模式、丰富培训内容,使培训工作深入人心,以此来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责任意识和综合素养。另外,新时期,事业单位逐渐向现代化、数字化方向发展,所以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养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单位在人才队伍建设中有意识增加信息知识相关内容,尽可能为管理人员提供实践机会,以此来提高其信息化水平。同时,为了充分调动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事业单位内部还要全面实施奖惩机制,将其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通过奖励优秀员工等方式,使单位内部形成良性竞争氛围,为员工协同进步助力[8]。

(五)在单位内部贯彻落实经济运行及绩效管理制度

制度落实是提高事业单位服务水平、促进经济稳定运行的关键基础。在事业单位优化和完善管理体系过程中,需要对绩效管理制度进行查缺补漏,并构建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通过对各个项目运行状况进行监督管理,分析工作人员是否严格贯彻落实规章制度,如此能够及时发现单位经济运行和绩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第一时间采取措施纠正。针对单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违规现象,必须严格按照制度进行查处,充分发挥制度的权威性、约束性作用,如此才能够在优化事业单位人才队伍的同时,促进单位健康长远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部分事业单位在改革过程中,虽然认识到了经济运行的重要性,但并没有将其与绩效管理联系到一起,导致绩效管理流于形式,经济运行不尽如人意。为了切实转变这一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发挥绩效管理的驱动作用,为单位经济运行夯实基础,使事业单位能够在顺利度过改革升级阶段的同时,更好地为社会群众提供服务。■

猜你喜欢

经济运行事业单位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良好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4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