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3-10-24聂绯菲阜蒙县二高中
聂绯菲 阜蒙县二高中
现如今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基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规模正在不断地扩大,但在现实工作中部分基层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不够强,这就使得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微观程度的浪费和流失,从而损害了国家和民众的利益。故而要想让这些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就必须持续地优化机关、机构、个人、团体、集体等方面的工作,从而提升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优化基层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构建出规范化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
一、基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确保固定资产增值
基层事业单位要对资产展开有效的分类管理,对不使用、暂时未使用到的资产进行分配,将单位资产功能发挥到最大,在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的同时还能使其获得高效增值。一方面是政府机构可以通过合理的固定资产配置使单位内部能够更好地运作;另一方面是对固定资产进行合理的使用也可以防止重复性购买,既节约了国家财力,又能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增值[1]。
(二)防范固定资产流失
正确运用固定资产能使基层事业单位更好地运作,更好地为社会、为大众服务。基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所有权并非属于其所有,各单位只是对其享有使用权并且还要为部分固定资产的维护和保护提供可靠的支撑。故而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的时候务必要对其总量、数额进行全面审核,保证固定资产账实相符、准确,确保各基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为基层事业单位的工作提供可靠的物资保障。在这一工作流程中,预防和控制固定资产的流失是各单位的职责所在[2]。
二、基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
(一)系统性
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确保系统性的特征,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应该与基层事业单位的其他工作紧密地联系起来,重视其他工作内容变动对固定资产管理所造成的影响,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与单位其他工作之间相互协调方面的内容,按照系统性原则与单位长期战略规划相结合,从短期和长期等多个方面着手,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协调,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与单位其他管理工作的相互统一[3]。
(二)可行性
在基层事业单位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应该以可行性为原则。不同事业单位所从事工作和所服务行业都是不相同的,所以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不应该简单地照搬其他单位的管理制度,而是要结合本单位管理情况以单位实际工作需要为基础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进行优化,保证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能够在微观层面上支持单位业务的落实,从而降低单位运营过程中出现的矛盾[4]。
三、基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不健全
现如今各地区基层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存在着权力不明确、工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在宏观程度上影响了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首先,部分基层事业单位在资产经营中存在着管理上的缺陷。大多数基层事业单位都没有建立起一个独立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单位管理职能大都被合并到了办公室之中,缺少管理人员来负责对固定资产进行实物管理,也没有入库、检验、申领、出库、报废等日常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落实。在日常固定资产管理和维护过程中只能做到能够应付上级单位、审计单位的巡视检查,加之协作部门的不配合就容易造成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变得更加困难。其次,日常管理工作、清点工作常常成为一种形式,尽管大部分基层事业单位都已采用了资产标签、条形码等方法来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但由于其管理系统的不健全,使得在管理工作中出现了大量的违规行为和“形式主义”。固定资产管理涉及到预算、采购、验收、入账、使用、维修、调整、报废、处置等各方面工作,整个工作流程离不开多部门合作。在具体管理工作中,领导层对采购工作的重视程度往往较高,但却对实物管理和资产监管形成忽略,这就形成由于日常使用和保管不当而造成资产报废等情况时有发生[5]。
(二)部分固定资产价值波动未统计
基层事业单位资产通常被划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在建工程、材料、长期投资、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等,因为这些资产种类繁多而且对其定义也比较模糊,故而在对这些资产进行清查、管理之时,很可能会发生遗漏情况。以笔者任职的学校为例,校园班级桌子、椅子等单件以小额、大量的方式买进从而被纳入到了固定资产行列之中,但是在单件购买的时候因为金额较小往往不会被列为固定资产成本,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基层事业单位中没有明晰对资产和成本的定义标准,也没有明确的分类入账管理系统,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漏报等现象。同时由于个人利益的驱使,部分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对固定资产管理内容并不关心,在固定资产进行经营活动时整个单位预算、决算流程存在着一定的疏漏,进而造成固定资产经营活动的不真实。倘若单位部分固定资产价值波动以及小额数量并未被统计,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在定期申报财务报表、填写单位预决算、年末统计政府财务报告以及固定资产年报之时就会出现“对不上账”的情况,单位财务交接手续亦会经常缺少记录,这使得上级部门预算调拨程序中常常出现问题。手续不全也会致使财务不能及时入账,导致建筑物、土地、基础建设、车辆、办公类固定资产等在调拨后没有及时更新权属,出现产权不明的情况。
四、基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优化的对策
(一)建立适当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
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应该建立一套适当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具有可行性,同时还要对管理制度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细化,确保每一个管理环节都拥有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基础。通过对内部管控工作进行标准化构建出系统化的管理框架,让内部管理工作有了明确的分工,从而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性。事业单位的资产类型不仅包含了流动资产还包含了固定资产。因而在对不同资产展开管理的时候要结合不同资产的特征,制定出差别化的管理流程,确保固定资产管理的准确性,进而实现账实相符。例如:要建立起关于非流动资产的定期清查制度,制定出特定清查周期并对非流动资产进行定期的盘查,以非流动资产的存放地点为依据对其进行整理和分类,确保固定资产的储存位置和周期是合理的,避免因为储存不当而造成固定资产损耗等矛盾出现。当固定资产存放地点发生变化时由库存管理人员提出并批准专用资产移交单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登记。但是在对往来款项等流动资产展开管理的时候要对其批准制度进行优化,加强对往来款项的监管,对不同款项的使用、支出和所获得的效益都要进行特别检查,让财务人员对其进行特别追踪,同时还要对资金审批过程进行完善,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以防止固定资产购买、维护资金被随意挪用。
为了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独立性,基层事业单位还可以建立资产清点小组对已有的资产进行不定期的专项清点以确保固定资产管理资料的正确性。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事业单位可以雇佣专业第三方机构对本单位资产进行二次清查,利用第三方的工作结果进行对比可以及时地发现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根据资产盘点情况对内部固定资产管理措施进行调整。
在不断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同时,基层事业单位管理层还应重视对各个管理工作环节的责任制约,例如资产财账和实账要有明确的区分,同时还应该由两个以上的部门轮流来负责资产的保管和清查等工作。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要针对关键环节给予固定资产管理机制足够的关注,按照关键环节工作要求对固定资产管理流程进行改进。
(二)改进固定资产管理体制
在对固定资产进行分配的时候,一方面要对资产分配标准进行严格的规定并以各个单位的资产特点、实际需求、管理情况为依据对资产进行统一审核和分配以保证资产的科学合理、公平公开。另一方面是要健全固定资产的出入库、领用、交回制度,规范审核签字制度,健全固定资产报销手续,做好相关资料记录和登记,严禁未通过验收、审核手续就使用固定资产。在固定资产的日常使用过程中要安排管理人员来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管和维护,对每个岗位的资产使用权力和责任进行明确并对实物、卡片、台账进行全面的日常管理,在对记录进行明确的同时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有计划地对账以达到账实相符的管理要求。另外,还应该设立固定资产维修和养护机构,安排运维人员进行维修和养护以提升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和寿命。
在对报废固定资产进行处理和分配的过程中应该对资产废弃条件和废弃流程进行更详细的校对,在对其流程和文件进行明确的前提下对报废资产进行有效地审查并根据相关规则进行处理。在资产调拨、产权变更等方面要建立起一套严谨的规范与工作流程,要清楚地了解工作所需的各种资料,做好资产移交工作并要做好相关问题的记载。要切实防范和化解固定资产重大风险,基层事业单位应该进一步强化固定资产风险管理工作,构建并完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严格控制财务杠杆、投资规模以及金融风险、债务风险出现,保证固定资产管理内容安全、有效、稳定地运作[6]。
(三)结合预算管理制度落实管理
将固定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进行融合,是优化基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必要原则。在实物费用按照一定金额进行配比的时候,要强化单位内部资产资源的利用率,还要将固定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紧密地联系起来以充分地发挥出预算管理的前瞻性。除此之外,预算管理制度还具有高度的前瞻性,以预算管理制度结合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可以高度实现对基层事业单位内部固定资产进行前瞻性预购的可能性,为基层事业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供便利。预算管理制度还兼具着高度的智能化、信息化,利用预算管理制度可对基层事业单位未来数年内的固定资产折算率进行精准计算,还可有效地预防老旧固定资产出现“报废”情况的概率,优化基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效率,提升管理工作质量。基层事业单位管理层也应当将先进的预算管理制度应用至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中去,这对各地区任何一家基层事业单位的长期稳定运营都是有实质性帮助的。在资产所有权与转让权分离的前提下,“以存量制约增量、以增量调整存量”从而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更加有序,而这也是实现预算管理目的最有效的途径。当基层事业单位需要对资产进行重组时无论是利用财政拨款收入还是引入赞助商注资,都要事先做好规划并将其列入年度预算财表之中。各单位要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合理的资产分配准则并按此准则进行分配;如果还没有形成资产配置标准应在购置前后进行合理性、必要性的调查和分析,坚持提倡节约、杜绝浪费的原则,根据基层事业单位账面上固定资产的存量,编制合理的方案,从而确定是否有购置的必要性,将固定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进一步优化资产配置工作的前瞻性、可行性和科学性。
五、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政府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事业单位应该认识到自身固定资产管理与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创新观念以及完善制度,建立信息化资产管理体系,积极应用科学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运营体系,这样固定资产管理运营与社会主义市场发展之间即可实现更高度的契合,在保证固定资产安全的前提下可使固定资产稳定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