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视域下的音乐艺术教育
2023-10-24朱婷婷
朱婷婷
(贵州民族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00)
学生的人文素养包括人文领域基本知识的积累、对人文思想的理解、人文学科的学习方法以及人文精神的形成等。作为一门专业性强、感知性要求高的专业,高校音乐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还要在其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人文素养教育,促进人文素养与音乐专业的深度结合,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底蕴、审美情操以及思想品质,使学生更深刻地感知和理解音乐,创作出深层次的优秀的音乐作品,推动学生情感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全面发展[1]。在社会对音乐专业人才需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如何突破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藩篱,培育基于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音乐人才,是当前高校音乐艺术教育必须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将结合自身的音乐艺术教育实践,立足人文艺术视域在音乐艺术教育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与思考。
一、价值探寻:基于人文艺术视域开展音乐艺术教育之意义
(一)提升音乐艺术教育质量——突出以美化人
音乐艺术教育重在培养优秀的音乐表演人才和音乐教育人才。基于人文艺术视域实施音乐艺术教育有助于改进传统课程形式,进一步拓宽音乐艺术教育的路径,拓展音乐艺术教育的范围,如引入音乐鉴赏、音乐史、音乐概论等相关的课程,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之外向学生渗透高层次的音乐知识,通过音乐文化的探讨和解读,使音乐艺术中蕴含的人文素养影响学生的内心。例如,当代音乐文化非常重视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高校音乐教师可以从人文艺术的角度启发学生梳理民族音乐作品如何体现与表达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梦想与民族追求,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民族音乐内涵的艺术性、人文性特征,使学生对民族音乐形成广泛认知,主动继承和发扬其中体现的民族情怀,整体上提升民族音乐教育的品质,达到以美化人的音乐艺术教育效果。
(二)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呈现以美育人
在新时代高校“新工科”和“新文科”建设的推动下,音乐艺术学科在不断地进步与创新。作为文化载体的音乐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为学生创造美的享受。音乐艺术教育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和感知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地在音乐中分辨和接受优质的音乐,通过赏析与回味等审美实践活动感受音乐的魅力,愉悦自身的感官、升华情感,获取真善美的体验[2]。例如,地域性音乐中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情与人文风貌,其音乐风格欢快、激情沉稳,在客观层面上体现了地域的人文情怀取向。基于人文艺术视域教授地域性音乐,可以促使教师有意向地总结和区分其内在的人文艺术特征,带动学生从人文认知的角度关注音乐艺术的多元性,引导学生面向社会、面向环境、面向人文探索音乐艺术,唤醒艺术审美,进而提升音乐“以美育人”的效能。
(三)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展现以美培元
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高校音乐专业要秉承“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对自身的学科性质和理论向度进行合理、精准的定位。因此,在人文艺术视域下进行音乐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品质,使学生获得精神气质与外在面貌的协调统一,养成积极的态度和健全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潜在智能、心理素质和专业素养,展现音乐艺术以美培元的功能。例如,在人文艺术视域下可以使教师深层挖掘音乐艺术的“人格美”要素,正确引导学生从心理层面感知音乐的社会性艺术,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的社会性、艺术性人格,弥补学生对艺术内涵的认知缺陷,达到在开发学生音乐能力的同时又积极影响学生自我人格建构的目的,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和未来职业发展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逐步成为一个不断完善的人。
二、现状透析:人文艺术视域下音乐艺术教育之困境
(一)内容缺乏系统架构,人文素养培养无尺度
人文视域下,高校音乐教师必须紧扣音乐专业课程的特性,重视打破人文课程与音乐专业课程之间的壁垒,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音乐艺术教育与人文素养之间的互动。如从人文艺术视角对音乐专业课程进行统整,精简、合并或丰富部分课程,在其中引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艺术心理学、艺术哲学、艺术社会学、戏曲、美术、影视等其他领域知识,以此构建全新的人文音乐教学体系。但是,当前部分教师欠缺人文艺术理念,存在重专业教育实用性、轻人文内容渗透的问题,从而对音乐艺术教育的现状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把握不足,没有从知识层面、能力层面和修养层面对音乐专业课程的内容进行系统架构,导致音乐艺术教育缺乏人文素养培养的尺度,不利于学生人文知识基础、口头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学生缺乏方法指导,人文素养培养无梯度
由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与移动技术的发展,音乐艺术走向了更多元、更开放的新时期,学生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接触不同的音乐,主动获取符合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审美取向的音乐作品。在此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面对各类媒介上五花八门的音乐形式,音乐鉴赏与审美观点也会受到不良音乐的冲击。这需要在高校音乐艺术教育中引导学生运用捕捉、挖掘、感受、分析、整合等方式对音乐进行感知、表达和操作,通过看、听、触等多感官的学习掌握人文方法,认识音乐作品中的人文思想,理解其蕴含的个性色彩、民族特色,分辨其意识形态。然而,传统的高校音乐教师较少从人文艺术视角向学生传授一些人文思想相关的认识方法与实践方法,导致学生缺乏使用人文方法去思考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主动辨别媒介中不同音乐作品的意识形态,积极获取和欣赏有内涵的音乐作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教学缺乏创新策略,人文素养培养无深度
当前,高校越来越提倡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确保音乐表演和音乐教育人才的高品质,帮助学生在未来的音乐道路上创作出有质量的音乐作品,或做出一定的社会贡献。这就要求高校音乐教师必须创造性地将音乐艺术教育中的人文要素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彰显音乐的人文艺术价值[3]。但一些教师的教学缺乏创新性策略,习惯采用机械式灌输的形式讲解音乐相关的人文知识,不利于学生获得音乐人文知识的乐趣,主动参与课堂互动的内驱力不足。还有部分教师将人文素养培养从音乐艺术教育的整体中独立出来,导致人文艺术教育与音乐艺术教育之间割裂,使人文素养培养缺乏深度,出现流于形式的现象,阻碍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音乐人才。
(四)评价缺乏优化组织,人文素养培养无效度
在人文艺术视域下,高校音乐教师应具备强烈的人文素养培养意识,建立和完善与人文素养培养相配套的、可操作的音乐艺术教育教学评价方式,通过评价持续提高音乐人文艺术教育的水平。例如,从自身在课堂上设计和实际的音乐人文活动、学生的课堂行为、教学环境等影响因素方面进行合理的教育教学评价,为改进和革新音乐艺术教育提供真实的依据。但是,部分教师往往注重通过理论考试和音乐技能展示的方式检验学生的音乐学习程度,如理论知识、技能水平与编创能力的评估等,较少将音乐相关的人文知识或文化等维度引入学生的学习成效评定中来,导致人文素养培养无尺度,也使师生忽视了音乐的人文教育机制,不利于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储备以及提升音乐的表现力、鉴赏力、审美力。
三、实践探索:人文艺术视域下音乐艺术教育之路径
(一)更新观念,整合课程——把握人文素养培养“尺度”
人文艺术视野下的高校音乐艺术教育首先要从优化课程入手,要求教师主动树立和提高人文观念与素养,把握人文素养培养的意义,充分挖掘音乐艺术教育中适合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着力点、切入点和契合点,并将其整合到音乐专业课程体系中[4]。例如,教师可以发挥主导和协同作用,在专业教育教学中增加音乐史教育,如“西方音乐史”“中国音乐史”“美国流行音乐史”等,在课程框架内划分鲜明的主题并进行渗透或专门授课,鼓励学生从音乐概论、音乐学、音乐技术与计算机音乐等不同领域追求自己的音乐兴趣与爱好,在历史语境中挖掘文化、社会、政治与经济等相关的背景,通过历史分析领悟某种音乐流派、风格与现象的文化内蕴,建构更广泛的人文知识、人文文化与人文思维体系,从知识、技能和心理等层面把握好音乐艺术教育人文素养的培养“尺度”,提高学生阐释音乐本体的能力。
(二)指导有法,润物无声——彰显人文素养培养“梯度”
高校音乐教育一般采用教师示范指导、学生演唱练习等方式进行授课,学生往往习惯于模仿教师的演唱技巧。但如果学生提前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知道其因何而唱、唱的什么,就会基于自己的人文理解进行个性化演绎。因此,高校音乐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探究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主动汲取其中的人文思想。以《怀念战友》的歌曲教学为例,笔者指导学生在课前通过教材、网络等渠道了解此首歌曲的创作背景,观看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引发学生的共鸣。为课堂学习和练习奠定人文知识基础与情感基础,使学生在课堂演唱和练习中不自觉地融入自己的理解,演绎歌曲经典真挚的旋律和浓浓的战友情。这样就可以通过有梯度的教学,在日积月累中使学生养成在学习前后去搜集和积累歌曲背后的人文知识的习惯,逐渐坚实人文文化基础。
(三)借助技术,创新模式——凸显人文素养培养 “深度”
音乐是听觉艺术,不同风格、流派、层次的音乐给人带来的听觉感受也各不相同。从人文艺术视角出发,高校音乐教师可以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创设多样化的音乐情境,引领学生发现音乐的音响与视觉、情绪、概念等非听觉内容之间的联觉关系,引起学生本能的联觉反应,积极地综合自身情感因素对音乐作品进行多层次地思考与辨析,慢慢贴近音乐创作者的意图与内心能量,使音乐的人文素养培养更有深度[5]。例如,在欣赏拉赫马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时,笔者用多媒体呈现其低音和强音的动态旋律线,教师可以点拨学生沉浸于其深沉的低音和具有气势的强音,结合自身看过的群山大海的风景去感受乐曲描绘的起伏的群山和汹涌的大海。这样就可以依靠音乐艺术的魅力使学生用敏感的联觉中介,跟随旋律捕捉创作者描绘的景色,再转化成自身的经验进行再现,抒发情感并达到共鸣,体验音乐的美,将人文素养教育渗透到整个音乐欣赏教学中。
(四)优化评价,升华认同——提升人文素养培养“效度”
评价能够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有效的信息反馈。高校音乐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过程性与结果性相结合的评价体系,精确地了解每位学生的音乐专业课学习状态和人文素养的形成情况。如为避免简单地评定学生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等方面的学习水平,笔者参照音乐专业学生日常的学习日志、课后作业和音乐表演作品设计等资料,在学习情景中获取学生真实的人文素养展现评估信息。以学生的个人或集体音乐表演作品设计为例,笔者将学生视为评价主体之一,用互评和他评引导学生结合平日课堂中学到的人文理论评价进行作品评价,思考这一作品是否具有人文主题、是否富有人文性创意、人文内涵表现是否丰富、整体形式是否符合“和谐美”等。这样就在“规划—实施—反思”中慢慢突破传统音乐艺术教育评价的局限性,升华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总结
音乐艺术在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归旨以外,还承载着对人类灵魂、人类文明的剖析与思索,是对真挚生活做出的鲜活回应与意向性探索,在具体化的形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是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明下人们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灵动揭示。高校音乐教师必须重视从人文艺术的视角去设计、组织和实施音乐艺术教育,引导学生发现与体验蕴藏在音乐艺术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在欣赏中引发共鸣,使音乐艺术教育更加深刻、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