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楷模村》中的人性呈现与自我觉醒

2023-10-24行潇然

戏剧之家 2023年26期
关键词:周正楷模陕北

行潇然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 西安 710100)

2023 年4 月,秦腔现代戏《楷模村》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改编并搬上舞台,《楷模村》改编自陕北绥德郝家桥村的真实故事,以村支书周正为主人公,讲述了他放弃城里的事业,义无反顾回到这片哺育他的土地,试图通过自己接受的新思想改变村民们躺在匾上“等、靠、要”的现状,通过一系列举措唤醒村民骨子里的楷模精神,并奋进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道路上的故事。本戏沿用一波三折的戏剧结构——与妻子静萍“拆不拆”的矛盾、与以新钢叔为首的贫困户“摘不摘”的矛盾、与家齐爷“挪不挪”的矛盾。主人公以巧妙的方式,用一笔算不清的帐和一篇作文,谱写出一首基层干部与村民间通力合作的变奏曲。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在舞台上,我们可以感受楷模村村民的坚守精神,他们用实际行动捍卫了这份荣誉,最值得称道的是编剧深入当地的特色,在改编过程中充分汲取富有陕北风情的唢呐、民歌、说书等元素,演员李小青更是在戏中融入大段秦腔唱白,因势利导地完成了从现实到舞台的地域转换。

“黄河水流震天吼,信天游唱得不断头”伴随着一首信天游,本剧将观众带入故事中,该戏从现实主义角度切入,描绘的却是周正心中美丽农村的蓝图。时代更迭下,这块匾被村民们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有的人视之如命甚至为保护它而献身;有的人视之为功劳簿、护身符,认为它是领取救助的工具……不同的初衷,为本戏的群象塑造添砖加瓦,在塑造主要人物形象的同时更注重次要人物的形象刻画,同时也增强了戏剧的层次性和丰富性,艺术再现了这个陕北山村从“陕甘宁边区农村楷模”到“全国脱贫攻坚”的时代变迁史。《楷模村》带给观众的思考是悠远绵长的,同时也为新时期秦腔的发展与突破提供了借鉴范例,在精神传承、人物形象塑造以及舞台呈现方面取得的成功,为秦腔的创作提供了新思路。

一、乡村振兴的精神传承

2021 年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脱贫剧也井喷式出现,题材的立意和选择无疑成为剧作出圈的关键。如何展现这一恢弘的历史事件,讴歌团结奋斗的精神面貌、肯定群众的力量,是戏剧创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时至今日,我们仍能看到扶贫戏中规避矛盾尖锐性和以说教形式解决矛盾的情形,但事实并非如此,脱贫攻坚的推行需要政府、社会、村支书、村民等各行各业的人共同承担,如果仅仅是执着于塑造驻村书记或基层党员的形象,难免让观众审美疲劳,对扶贫戏产生模式化的刻板印象。

“路径相同、人物相似、结果一致、缺少悬念”是很多人对扶贫戏的看法,《楷模村》虽然也是以村支书的视角切入故事,但并未将目光局限于脱贫,而是在讲述脱贫故事中体现精神传承。“三变政策”的推广并未让长期躺在“楷模匾”上的村民们摆脱手心向上的生活,他们不理解拆窑、摘帽的问题,这使周正陷入了困境,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他意识到“变”是势在必行的。但是扶贫工作不是简单的喊口号,数十年的积弊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扭转的,如何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如何真正触动村民的内心是本剧的重点所在。“如果扶贫戏仅仅满足于表面化地揭示贫困群众的物质窘境,功利性地描摹其对扶贫干部的支持或反对态度,那么,扶贫工作的艰辛与复杂,以及扶贫工作者遭遇和克服的实际困难,就仍然有可能被简单化处理。”[1]

扶贫剧的突破口在于传达扶贫精神,导演李利宏认为“楷模精神”是楷模村脱贫致富的制胜法宝,光大“楷模精神”更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戏剧担当和艺术使命,戏曲作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只有厚植本土文化根脉,才能在继承中创新,才能担负起时代富裕的文化使命,与时代同步,为时代发声。

楷模牌匾作为一个线索贯穿本剧始终,数次出现,但每次蕴含的意义却并不相同:或是以先辈的荣誉出现;或是在擦拭牌匾时警示众人。这块牌匾到底是荣誉的象征还是村民的摇钱树?最后全村人共同努力,成功创建果蔬基地获得新的脱贫攻坚楷模匾,契合本戏主题,既印证着只有大家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拧成一股绳才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的道理,也为上文提出的问题给出了满分答案。

全戏从一块匾开始,也从一块匾结束,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冲突,推动剧情发展,村民意识也开始觉醒,以“脱贫攻坚楷模匾”收尾,前后照应,象征着干部与村民通力合作,才能把楷模的荣誉赓续下去,将优秀的精神继承下去……精神文化不仅是历史资源,更能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支持。先辈积极响应党的政策、为护匾而不惜献身的事迹,使村民们感受到楷模的意义,进而投身到乡村振兴的潮流中去。

二、可圈可点的人物塑造

当下扶贫戏之所以吸引不了观众,与这些作品人物塑造模式化、矛盾解决套路化、结局俗套化有很大关系。没有立体人物为载体,剧作者对扶贫问题思考非常深刻,依然不能打动观众。本戏的题材重点在于将次要人物的形象刻画得鲜活、灵动,以戏剧性的事件,挖掘历史脉络下人与人之间、人性与人性的直接冲突,思考人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多重关系。

在多数人看来,扶贫是经济问题,但本戏深挖扶贫中出现的精神问题,贫困地区摘帽与否,旧窑拆与不拆,便体现了新旧两种思想的碰撞,矛盾也由此衍生、激化,进而形成戏剧冲突。利用说教解决问题,一方面会失掉戏剧本身的魅力,另一方面也会让观众觉得枯燥,艺术感染力也会大打折扣。

“集中概括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在冲突中塑造各种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揭示性格冲突的社会意义,这是戏剧的本质规律。”戏中的人物有血有肉,故事情节环环相扣,观念冲突更是引人深思。新钢叔因为儿子的经济情况并未成功被判定为贫困户,便对“幕后主使”周正心存怨怼,而在知道近年来周正自掏腰包为村民送肉送油时,更是气冲冲要来找周正算账。此时,周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却未见成效,话锋一转,周正也开始和新钢叔算起帐来,一连串的追问让新钢叔回忆起年轻的自己,那时他甚至可以用性命守护楷模匾。难道自己的守护是为了靠匾吃饭吗?新钢叔年轻时也曾为护牌匾不遗余力,但在经历一系列挫折后,被生活消磨了心志,开始过上“靠匾吃匾”的日子,周正的一番话,触及到他的内心,这个角色开始觉醒。

“戏剧是生活矛盾的艺术再现。剧作中紧张且合理的戏剧冲突,这不仅展示出人物间的巧妙关系,突出了人物的个性,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还能引导观众迅速地入戏。”[2]如果说周正与新钢叔矛盾的解决方法比较常规,那么周正解决家齐爷矛盾的情节堪称一绝,也正是编导匠心独具之处。一篇没有华丽的词藻堆砌,也没有连篇的大道理,全是稚子的作文——“我的理想是当个贫困户,当贫困户啥都不用干,政府给发米面油,发救济款,还给箍窑送衣服,美得很!要是贫困户能继承就太好了,我爸继承我爷的,我继承……对了,我没有爸了,就能直接继承我爷的,等将来我娃再继承我的……”天真的话语一字一句扎在家齐爷的心上,作为老一辈的村民,这块匾对他而言意义非凡,或许是回忆起数年前为前线送军粮的时刻,亦或者是回忆起在洪水中为保护它而牺牲的周正父亲……周正在一幕幕回忆中唤醒了家齐爷的良知。

编导从多角度塑造周正形象,写他为了反哺这片曾养育他的土地和曾帮助过他的村民,舍弃城里的公司,毅然决定回到农村;为完成岳父的遗愿,出资重修学校,让后代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为了家乡未来的发展,他不惜与众人为敌,哪怕受到误解也不辩解。编导并没有将主人公塑造为一个孤胆英雄,在他努力的道路上,他也曾被许多人误解。同时,编导也塑造了一系列具有新思想的人物与他站在一起——四处奔走劝说大家放弃申请贫困户的前支书德贤爷;深明大义愿意为了全村发展而迁走丈夫坟墓的红梅;用直播宣传家乡的传媒公司老总潘向阳;年轻有为的农业科学家刘小凤等等。本戏的群象塑造十分精彩,可圈可点,但回到主角塑造,我们发现周正的形象也未能免俗,编导在写周正这个人物时,跳入到模式化的怪圈中,无限放大其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的性格特点,忽略村支书也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面对妻子的离去,他虽然内心很失落但无所作为;无怨无悔、默默付出、自掏腰包承担村民损失的形象也比较理想化。

“美在真实”“作品的生命力在于真实”[3]。艺术通过对个体生活的描述,使观众从中关照自己。所以在塑造英雄人物时,在拔高人物形象的同时更注重真实,避免为了塑造而塑造。戏中对静萍这个角色的塑造便略显单薄,她不赞同丈夫的举动可以理解,但她在戏中却与周正就父亲的骨灰安置问题产生矛盾。在观众看来,拆窑和安葬父亲并不产生直接的矛盾,静萍此番出走非常突兀,后面将静萍的出走处理为帮助丈夫联系直播,推动果蔬基地的建立就显得相对合理了。

三、陕北风味的舞台呈现

戏剧成功与否不仅受编剧影响,舞台呈现也是重要影响因素,如何在忠于现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更符合舞台叙事,是导演需要下功夫的地方。

本戏剧中,群戏场面与独戏相串联,群体命运和个人命运点面结合,一桩桩戏剧事件相交织。舞台使用大转台,最大限度实现了移步换景,黄土高原的辽阔也呈现在眼前,集村委会、半山等充满地域特色场景于一身,凸显出灵活的舞台调度。静萍离家出走后,转台移动,群演扫去地上尘土,表达周正失落的内心情绪。再如周正看望完志远后与家齐爷的冲突场面,不仅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对升华矛盾也有所助益。

戏中融入了陕北特色艺术形式,开场用两支陕北唢呐作为引子,并引用经典曲目《三十里铺》的曲调加以变奏,成为这部戏的主题曲;序幕则采用陕北音乐与男声独唱“跑山调”;第二场运用陕北民歌旋律创作女声伴唱;第三场巧妙运用陕北说书,演绎“拆窑”这一重要事件;第五场面对着众人的不理解,周正提着酒去“看望”好兄弟志远,以带有悲剧色彩的唱腔,追溯两人的过往,“满心呜咽诉衷肠”,以故事作为依托,体现人物内心的纠结,表现人物的价值选择和情感世界,同时演员凭借精湛的技艺,在哀伤和激昂两种情绪中切换自如,将内心的悲愤、凄凉、哀痛以及悼念的感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时而高亢激越,时而细腻柔软,曲调深沉,引人深省;第六场运用唢呐曲牌推动剧情走向高潮,“黄河水流没来由,信天游就不断头……”穿插其中的信天游,体现出黄土高原磅礴的美感,最后一场的直播更是将陕北文化中的八大碗、秧歌、剪纸呈现出来,用充满时代感的方式,讴歌属于这个时代的英雄。

《楷模村》的故事并不曲折,却以真情实感打动人,矛盾的设置起伏有致,富有张力,引发观众的无限感慨。一次离家出走,一次“算账”,一篇作文,充分展示了人与人之间思想的冲突和碰撞。在编剧的笔下,这些人虽然与我们相隔甚远,但他们的经历却让我们感同身受。脱贫攻坚重大胜利的背后,是无数平凡的英雄在负重前行,农村现实题材的戏剧在舞台上真实地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塑造出无私奉献的村支书周正这一形象。这部戏搬上舞台,可以让观众了解到真实的农村,脱贫攻坚进行到今天,千千万万农村改变命运,我们党和国家带着对共奔富裕路的美好愿望奋力跋涉。贫困户是政府也是党的关注重点,他们牵动着社会的神经,他们的生存状态和奋斗历程也牵动着社会的每一个人。

秦腔现代戏《楷模村》坚持了守正创新的原则,编导在创作时,不仅坚守传统戏曲中承载的精神内核和优秀文化,也善于以新思维、新角度切入现实生活,与当下主流审美相契合,与主流价值观相适应,反映陕北的风土人情以及郝家桥村村民全新的精神面貌,反映农民在脱贫攻坚大潮中思想的觉醒和意识的转变,引领观众去思考农村建设背后的价值。

猜你喜欢

周正楷模陕北
On-surface synthesis of one-dimensional carbyne-like nanostructures with sp-carbon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Quench dynamics in 1D model with 3rd-nearest-neighbor hoppings∗
李伟贤、叶子康、周已程、周正男作品
我的大陕北
党建地图·陕北
【时代楷模】
爱国奉献的楷模
毛泽东转战陕北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