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表演中微动作对角色塑造的作用
2023-10-24刘莹,吴瑶
刘 莹,吴 瑶
(吉林动画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00)
形体语言是戏剧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戏剧表演中,形体语言不仅可以推动情节发展,增强戏剧效果,还可以使人物更加鲜活。由形似到神似是演员塑造角色的终极目标,形体语言就是实现“形神兼备”的必要手段。演员通过手部动作、面部神情以及微动作、肢体整体形态的设计来呈现角色的内心世界和角色的个性化性格特点。使观众在视觉上直观地与角色形成沟通的桥梁,任何一种交流辅助手段都不能与其相媲美。
一、微动作为角色塑造提供创作基础
(一)利用微动作辨识真实情绪
微动作主要指全身上下出现的细小的变化,这种变化包括眼睛、眉毛、耳朵、胳膊、躯干、大腿、手指产生的一些细小的微妙变化,此种变化可以表达人物内心的秘密,或者宣泄某种情绪,属于特异性很高的个性特征。[1]微动作是我们表达自身情感以及内心复杂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微动作与人类沟通交流紧密相连,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大到表达爱的拥抱,小到眉毛、眼睛、嘴巴等身体的微动作,每一个微动作的背后都藏匿着人们内心的真实情感。微即细微、微小,是细节微小动作的呈现,往往不易被人察觉,但细微之处可见人心。作为演员,在塑造角色之前,应该分析角色所感所想,窥探角色内心的真实情绪,对角色进行微动作形体设计是创作角色的基本方针。人类的情绪是多变的、难以捉摸的,通过微动作辨识人物真实情绪是演员塑造角色的入口,呈现微动作设计是演员塑造角色的出口。例如愤怒时,演员上下眼皮呈紧绷状态,眉毛眼睛间的距离越来越短,视线也越来越集中,攥紧拳头,嘴巴微颤;高兴时,嘴角翘起,眼睑收缩,颧骨肌肉向上抬,肢体节奏偏快;伤心时双眼无神,眉毛收紧发皱,嘴角向下耷拉,下巴收紧,身体肌肉松弛;害怕惊讶时人的嘴巴开合和眼睛同时张开,眉毛向上抬,鼻孔也因呼吸急促而放大,肢体也会不自主地颤抖。了解微动作传递出的真实情绪是演员了解人物、感受角色的必要途径,通过微动作的设计呈现真实的情绪是塑造角色的创作基础。赋予角色真实的情绪,才能真实地将角色情感传递给观众。演员不仅会将角色塑造得活灵活现,也会使自己更了解角色,增强角色的以及真实感。只有先读懂角色,了解角色才能呈现角色。
(二)利用微动作展现人物关系
微动作不仅可以使观众辨识真实的人物情绪更能直接地展现人物之间的关系,微动作是交代人物关系的必要手段。例如两个人公布恋人关系前,身边的好友就会有所察觉。因为两人经常会有眼神交流,会有微小的、如触碰手或者肩膀的动作,在说话时,二人身体距离相互靠近,这些微动作都暗示了二人之间的关系。再如当两个人产生矛盾时,他们身体的距离比较远,不敢直视对方眼神,双方态度冷漠,沉默不语;交流时嘴唇紧绷,双臂交叉。这些微动作是愤怒、愤恨的标志,观众也能通过这些微动作分析二人之间的人物关系。由此可见,人们的微动作侧面充分展现了人们的真情实感,当在舞台上进行表演时,观众也会观察不同人物之间的肢体语言感受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进而精准把控角色。
话剧《结婚》中有一幕,原田一平向妈妈提出向冬子求婚的请求。秋子得知这个消息后,先是眼睛瞪大,身体微倾,看向原田先生想得到肯定的答案。原田一平先生眼神躲闪,眉毛紧促,向后移动,通过身体动作交代了两人的距离感。秋子听到答案后,眼神下斜,嘴角微延伸,头微低,攥住的手更紧张,随后背过身去,说出“这不是很好的一对么”的同时,后背微微颤动,面向观众掩饰着自己的伤心和无可奈何。秋子在工作生活中将原田一平作为内心的支柱同时也暗恋着他,而原田一平以朋友的身份一直关心着秋子,但实际意中人却是冬子。在这样一个场景中,通过形体的变化以及微动作的呈现配合角色台词的表达,交代了两人之间的人物关系,将人物内心复杂的情绪展露无遗。其中还有一场戏,春子未婚先孕带男朋友回到家中,两人的距离若近若离,行动步伐细碎且胆怯,春子看向男朋友的眼神紧缩,嘴角下耷,手在裤子两侧攥紧。春子男朋友身体下倾,但眼神坚定,势要跟春子的家人表达决心。舞台上其他角色通过两人微动作可以判断两人的关系,接收到这些信号,其他演员会呈现出自己的微动作,继而更好地推动情节发展,也使观众更好地融入规定情景中,紧跟情节发展。由此可见,演员通过微动作的运用及设计累积自身心理情绪,同时通过形体语言与对手产生交流,准确地呈现角色之间的人物关系。
二、微动作是塑造角色的坚实桥梁
(一)微动作与角色内心的感知联系
在塑造角色的过程中,人物形象的内心世界呈现难度较大。微动作与人物内心世界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形体语言作为无声的语言,往往会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台词和形体是戏剧中的两大支柱,演员不能在舞台上时刻都在说台词,但角色是需要一直生活在舞台上的,这也要求演员与角色时刻处于统一的状态。没有台词的时候演员就要用形体语言填补台词的空白,用无声的语言继续传递信息。形体语言更能直观、准确地表达角色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当出现百口莫辩或者难以启齿的情况时,微动作更能准确地体现人物的内心情绪。演员先进行内心情绪的构思及累积,随后便是考虑如何将内心世界呈现出来。在话剧《油漆未干》中有一场戏,所有在场的演员都伏在桌子上看着克里斯宾的画,全程没有一句台词,但所有演员都没有停止创作,而是用细微动作的变化来呈现角色的内心情绪波动。有的人是来欣赏画作的,有的人对画作是不怀好意的,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算盘,此时就不能直接用台词表达想法,每个人都不想让其他人知道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但微动作的呈现恰恰让我们窥探到他们的内心世界。有的人眼睛左转右转,嘴角一方上扬,双手紧握搓手,对这幅画不怀好意;有的人贴近画细细观看,时不时抬起头思考,眉毛舒展,眼神充满敬佩之情,可看出他是很纯粹地欣赏和崇拜克里斯宾。综上所述,微动作完全可以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呈现出来。演员在进行创作时,第一步就要感知身体的直观感受,即生理感知;第二步就是将生理感知内化为内心感受,感知接收到身体信号后的心理变化;第三步也就是心理感知的外化呈现,可以理解为行动的技巧。角色的内心感知是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微动作与角色内心感知也是相辅相成的。微动作通过细致微小的肢体动作,呈现角色的心理变化。角色心理的情绪也通过微动作呈现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更直观地了解角色,达到共情的目的。
(二)微动作对人物性格的外化呈现
大千世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各具风格特点的。戏剧是以人为本、人演人、表现人的艺术。既然要表现人物,就要将角色身上鲜明的性格特点在舞台上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人物性格外化的手段有很多,如化妆、道具、服装、台词以及肢体动作等。其中肢体动作能够在视觉上直观准确地传递信息内容。在同样的规定情景、同样的行动下,不同角色的呈现必然是不同的。一些人物形象塑造具备共性,但每个演员在演绎角色时需对其进行个性化处理。这就要对角色的形体动作进行符合其性格的肢体设计,微动作便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以《北京人》中愫芳角色的微动作呈现为例,愫芳看向表哥文清的眼神是关怀怜爱的,眉毛舒展,二人有些肢体接触,互相吐露心声;但当思懿出现时,愫芳眼神躲闪,身体向后退,手端在身体前方,身子向下倾。面对思懿的压迫,愫芳也选择被动承受,这些微动作的变化都体现了愫芳与世无争、懦弱以及没有自我的人物性格,无需台词表达,观众们就能感同身受。曾思懿也是剧中性格鲜明的角色,第一幕开场,思懿对下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她眼神轻蔑,讲话时用手整理发饰,体现了她自恃权高,目中无人的特点。面对愫芳时,她也是毫不客气地流露出对愫芳的憎恨,眼神瞪大,身体紧绷,眉毛紧缩,这也体现了她妒忌心强、泼辣跋扈的个性。微动作可清晰地呈现角色的人物性格,交代角色的情绪变化,丰富表演的层次,是我们塑造角色的坚实桥梁。
三、微动作使角色呈现锦上添花
(一)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
微动作主要通过演员细微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以及眼神外化人物的内心情感。看似无声,却通过感官将角色的特征、情绪以及内心活动迅速地导入观众的脑海中。既加强了人物的形象感,又与台词有机结合在一起,推动剧情的表达与发展。形体语言中微动作的可塑性极强,在戏剧表演中,起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在舞台上仅靠语言传递信息是单一的,这时就要通过形体语言来丰富角色,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更个性、更直观。人们由于年龄、职业、经历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性格,戏剧表演者的一言一行都必须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戏剧表演中的一言一行是戏剧表演人员口头语言和形体语言的结合,尤其是形体语言,更有利于塑造人物性格,使人物更具表现力,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2]其中微动作的表现力更强,演员在进行角色塑造时可对该角色的形体动作进行符合角色性格的特定设计,通过微动作的处理,人物形象会更加突出,刻画更加精准。例如微动作还可以辅助塑造角色体态:每个人物的体态与其性格有着密切的联系,自信的人昂首挺胸,神采奕奕;自卑的人眼神飘忽不定,体态微微下倾。仅凭角色的静态形体设计观众就会对人物性格产生大致判断。手势及脚步的细微变也化表现着人物的心理变化,例如招手这一动作,缓慢且悠长的招手表现角色的不舍之情;快速及热烈的招手动作体现出角色积极向上的心理情绪。匆忙细碎脚步能表现人物的慌张,沉重缓慢的脚步能表现出角色的心事重重等。在戏剧舞台上,形体语言是无声的表演形式,需要演员凭借肢体动作阐述人物形象,展现角色的特征,而正是因为这样无声的表演让戏剧作品本身的情感以及艺术色彩得到充分体现。[3]演员的体态随着剧情的经历与发展产生变化,可以形象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细微的肢体变化看似简单,实则细微之处更见真谛。
(二)有助于增加角色的生命力
在戏剧表演中,进一步挖掘和再创造角色,需要形体语言的介入和辅助。每个人在塑造人物角色时都会融入自己的思考。大千世界中,每个人的人物形象都是独一无二的,形体语言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要想在戏剧表演中提高感染力,合理地运用形体语言至关重要。形体语言作为戏剧表演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塑造角色的重要手段。运用形体语言能充分展现人物角色,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微动作的运用可以强化戏剧角色效果,充分体现角色的感染力,强化角色的台词诠释。角色塑造离不开形体语言,精准的形体语言可以使演员塑造出更富生命力的角色。同时演员控制与重视形体语言,会使演员与饰演的角色产生共鸣,增强角色的真实感。进行合理的角色微动作设计,能丰富角色在舞台上的性格色彩,夯实角色的人物形象。仅仅依靠台词的表达来刻画人物渲染气氛,缺少有力的支撑,不足以充分体现人物性格,表演不够充实,也不能引发观众的共鸣与思考。因而要将其与形体语言有机结合,才能强化表现效果,增强演员的表现力,使观众深入其中,感同身受,与戏剧人物产生交流。如此方可使人物形象塑造更生动,使呈现的角色更具鲜活的生命力。
四、结语
微动作是形体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演员塑造人物角色的关键手段。形体语言是塑造角色的坚实基础,也是与角色相融的有效桥梁。在生活中演员对微动作的观察及感知为塑造角色提供灵感和创作基础,舞台上演员通过微动作的呈现更好地表达人物形象。演员要重视微动作的设计与运用,呈现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表演的层次变化,增强角色的真实感。提升戏剧的表现效果,丰富观众的视觉感知,使观众了解戏剧人物、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