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合差异 心心相连
2023-10-23戴稳胜王文丽
文︳戴稳胜 王文丽
今年是我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 周年。10年来,我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路途上步伐铿锵、硕果累累。目前,中国已经同152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涵盖投资、贸易、金融、科技等领域,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双向投资金额累计超过2700亿美元,我国企业在共建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金额超570亿美元。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对人类社会影响深远,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经济水平、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愈发值得关注。新的10年帷幕已启,面对共建“一带一路”新征程上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各国该如何进一步弥合差异、心心相连,把“一带一路”建设推向深入也愈发引人深思。
明确共建“一带一路”基本内核是推动各方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前提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域广阔,主要集中于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中东欧及北非等地区,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存在种种差异。各国历史基础、资源禀赋、制度环境和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发展模式、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的角色与发展活力也不同;部分地区政局动荡,存在地缘政治风险;部分国家民族宗教矛盾复杂,多元宗教信仰并存,非传统不安全因素突出。而且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丰富多元,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理解也不尽相同,信任度存在差异。但差异与困难不是停止共建“一带一路”的理由,只要相信人人都有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就可以推动各国在明确共建“一带一路”基本内核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合作共赢,推动实现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共建“一带一路”是打造文化交流和务实合作的平台。当前,国际局势日益复杂,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很可能会制约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但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 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视频主旨演讲中所言:“我多次说过,‘一带一路’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所有感兴趣的国家都可以加入进来,共同参与、共同合作、共同受益。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因而,各国文化与信仰的不同不仅不应成为合作的阻碍,反而应在交通与经济联通的基础上实现民心相通,相互领略不同文化的精彩。自共建“一带一路”以来,中老铁路实现全线开通运营,客货运输量稳步增长;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贝诺段顺利通车;吉布提港铁路场站正式投产……这些无一不是共建“一带一路”所带来的成果,也是各国合作共赢的见证。对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其民众而言,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过去10年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条和平发展、共商共建共享道路是可行的。
共建“一带一路”是促成开放和包容的地区合作的倡议。共建“一带一路”,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在这样的认识和愿景下,“一带一路”是开放的,冀望通过加强交通、能源、网络等方面的合作建设,推动经济的自由有序流动、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市场的深入整合,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开展更高层级、更深层次的区域协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合作架构,有效缓解区域内的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以中老铁路为例,该铁路全长1000 多公里,北起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南至老挝首都万象,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首条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全线采用中国标准、使用中国设备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接的国际铁路,开通后极大地提升了两国之间的跨境运输能力与服务质量,货运全程最快仅需30 个小时,运输成本下降至原来的40%至50%。老挝驻华大使坎葆曾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让老挝从“陆锁国”变为“陆联国”,实现了本地区互联互通、互利共赢。
共建“一带一路”是对各国各地区现有合作机制的补充和再创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具有不同资源、相对优势,能发挥较强的互补作用。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在于加强国家之间的基础设施连接和国家之间政策与发展策略的结合,从而加深国家间的务实合作,推动协同与互动互补发展,最终实现共同繁荣。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是取代各国各地区现有合作机制,而是互为助力、互为补充。目前,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同欧亚经济联盟、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构想、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等实现了对接,取得了良好成果,建设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程。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作为“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首个落地的实体平台项目,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成为中亚五国过境运输、仓储物流、往来贸易的国际经济平台,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同中亚国家的互联互通、贸易往来。
以“我”为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中国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者,需明确自身态度、传递自身信念,进一步提升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带动共建国家深入合作、共创未来。
继续加强政策沟通。要带动共建国家增强政府间协作,建立多层面的交流与沟通机制。2023年8月22日至24日,南非金砖国家峰会邀请若干国家加入,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让更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紧密相连,进一步巩固发展的政治互信,更好地在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方面进行沟通交流,共同为重大项目等务实合作汇聚强大力量、提供政策支持。
推动人才深入交流。人文交流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驱动力。推动人才深入交流,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继续发扬下去,在文化交流、学术交流、人才交流、媒体合作、青年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等方面广泛开展交流活动,为深化双边、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为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实现各国共同富裕的目标共同努力。
继续推进贸易畅通与资金融通。要破除投资障碍,加速推进投资自由化。为保护投资者的正当利益,应进一步开展签订双边投资保护协议和规避双重税收协议的协商。要扩大彼此之间的投资范围,以全球化的产业链布局给当地人民带去更多就业机会。在加快全球产业链布局中,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当地的理念,真正将中国的发展与共建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继续发挥合作项目的示范作用。共建“一带一路”不仅要立足于共建国家经济的长期发展,更要着眼于现实问题的解决,这对各国的可持续发展及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我们与各国进行更加深入交流合作的重要路径。要充分发挥好中老铁路等共建“一带一路”重要成果的示范作用,让更多国家、更多民众看到共建“一带一路”在助推国家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的作用,进而推动各个国家之间实现民相亲、心相通。